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专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偏义复词与同义复词专题
一、偏义复词
两个意义相关或相反的词连起来,当作一个词使用,在特定语境中,实际只取其中一个词的意义,另一个作陪衬,这类词就叫偏义复词。

偏义复词由两个字组成,只有一个字表示意义,另一个字只作陪衬。

例如:“契阔谈宴,心念旧恩。

”“契阔”中的“契”是投合,“阔”是疏远,在这里是偏义复词,偏用“契”的意义。

“契阔谈宴”就是说两情契合,在一处谈心宴饮。

偏义复词的运用,按词的构成关系来看,常见的有两种形式:
1、两个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例一:则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石钟山记》)
——“浅深”是反义词,此处只取“深”的意义
例二: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出入”是反义词,此处只取“入”的意思
例三:他常在背地里褒贬别人
——“褒贬”是反义词,此处只取“贬”的意思
例四:躞蹀御沟上,沟水东西流。

(《白头吟》)
——“东西”是反义词,此处只取“东”的意思,设想别后在沟边独行,过去的爱情生活将如沟水东流,一去不返。

例五: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悲欢?(《鹧鸪天·送人》)
——这里的“离合”和“悲欢”是偏义复词。

“离合”只取“离”字义,“悲欢”只取“悲”字义。

整句话意为:古往今来使人愤恨的事情,何止千件万般,难道只有离别使人悲伤,聚会才使人欢颜?
2、两个语素意义相近或相关
例一:今有一人入园圃,窃其桃李(《墨子·非攻》)
——“园圃”是相近词,分别是“种树的、种菜的地方”,此处只取“园”之意
例二: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国家”是相关词,此处只取“国”之意
例三:言其利害。

(毛遂自荐)
——偏的还是利。

偏义复词曾经在全国高考题中出现:
《孔雀东南飞》中“昼夜勤作息”的“作息”是一个偏义复词,下列句子中加横线的词语属于偏义复词的是(2分)
A.为奸利无所忌B.每宴飨费千金C.刺诸县短长D.必条利病反复
曾上海高考题中,要求将“盖目眶尽肿,不可开合也”一句译成现代汉语。

难度并不高,但有相当多的考生对偏义复词不甚了解,结果把“开合”这个偏义复词当作两个词处理,闹出了“张不开,闭不上”的笑话。

如果对课文中偏义复词的句子作过一番梳理的话,那结果就完全不一样了。

我把中学阶段文言文中出现的偏义复词整理了一下,希望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1.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

崩殂:“崩”指皇帝死,“殂”指平民死,偏义在“崩”,“殂”是衬字。

2.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偏义在“骑”,“车”是衬字。

3. 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偏义在“入”,“出”是衬字。

句意为:防备别的强盗进来和意外的变故。

4.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偏义在“亡”,“存”是衬字。

5. 其间衰老者或有代谢偏义在“谢”,“代”是衬字。

6. 我有亲父母,逼迫兼弟兄偏义在“母”,“父”是衬字;
偏义在“兄”,“弟”是衬字。

指刘兰芝的兄长。

⒎时一刻不适耳目之观偏义在“目”,“耳”是衬字。

只要注意到“耳目之观”的“观”字就可知道。

另外,“芙蕖”即荷花。

⒏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偏义在“兄”,“父”是衬字。

⒐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偏义在“姥”,“公”是衬字。

⒑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偏义在“国”,“家”是衬字。

⒒冀缓急或可救助偏义在“急”,“缓”是衬字。

⒓世之有饥穰,天之行也偏义在“饥”,“穰”是衬字。

“饥”,灾年;“穰”,丰年。

联系下文禹汤遭受连年水灾旱灾,故“饥穰”当偏指“饥”,
⒔但欲求证煞费苦心,不复顾利害偏义在“害”,“利”是衬字。

⒕女子先有誓,老姥岂敢言偏义在“女”,“子”是衬字。

⒖去来江口守空船偏义在“去”,“来”是衬字。

⒗孰与君少长?偏义在“长”,“少”是衬字。

意谓“谁的年龄大”;
⒘ 山下皆石穴罅,不知其浅深偏义在”深(深度)”,”浅”是衬字。

⒙死生,昼夜事也偏义在“死”,“生”是衬字。

⒚奉使往来,无留北者偏义在“往”,“来”是衬字。

指宋朝的使者北往,不指元军的使者南来。

⒛即具以北虚实告东西二阃偏义在“实”,“虚”是衬字。

21. 陟罚臧否,不宜异同偏义在“异”,“同”是衬字。

22. 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偏义在“巷”,“陌”是衬字。

23.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偏义在“远”,“近”是衬字。

24. 噌hóng如钟鼓不绝偏义在“钟”,“鼓”是衬字。

25. 今以钟罄置水中,虽大风浪不能鸣也偏义在“钟”,“罄”是衬字。

26. 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偏义在“作”,“息”是衬字。

状语“勤”只能修饰“作”不能修饰“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无义起陪衬作用。

27. 今有一人,入其园圃,窃其桃李“园圃”在古代有区别,种树曰“园,种菜曰“圃。

现代则泛指种植果树蔬菜的地方。

在本句中,看句后有“窃其桃李”,可知“园圃”在此仅指种树的地方。

28、曾不吝情去留“去”和“留”意思相反,在这里只取“去”的意思。

偏义复词的识别
1.根据句子语境来判定。

如《孔雀东南飞》“我有亲父兄,性行暴如雷”,全诗之中,未言及兰芝有父,
“父兄”一词的意义当偏指在“兄”这个语素上面,用以突出刘兄的蛮横与暴戾。

又如《桃花源记》“缘溪行,忘路之远近”一句中的“远近”,偏义在“远”,文章通过这个“远”字来表明诗人信步自适的心境。

2.根据语法关系来判定。

如《孔雀东南飞》“昼夜勤作息,伶俜萦苦辛”中,状语“勤”只能修饰“作”,而不能修饰
“息”,因而“作息”偏指“作”,“息”无义。

又如《礼记》“士功不兴,大夫不得造车马”中,因“车”与“造”构成动宾关系,与“马”不搭配(一般而言,我们不能说造“马”),故“马”无义,起陪衬作用,“车马”偏指“车”义,
3.根据词语照应来判定。

如“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巷陌”偏义在“巷”,“陌”是衬字,这从后面的“住”字可以判定。

识别的注意事项:
1.偏意复词中的陪衬语素没有固定的位置,可前可后。

例如《鸿门宴》中“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一句,句中“出入”偏义在“入”,“出”字陪衬在前,译为:防备别的强盗闯进和意外的变故。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杜甫《石壕吏》)中的“出入”偏义在“出”,“入”字陪衬在后。

译为:有子女在母亲没有再嫁,出门没有一件好衣服。

2.偏义复词中的两个语素结合得不够稳定,具有临时性。

偏义复词的陪衬语素,只有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显露出来,一旦脱离了那个特定的语言环境,其临时性便随即消失。

因此,对于偏义复词不能死记硬背,要结合语境来识别,在一个语言环境中是偏义复词,而换一个语言环境就不一定是偏义复词。

如:“逼迫兼弟兄”(《孔雀东南飞》)这句中的“弟兄”,从文中内容知道,逼迫刘兰芝的是她的哥哥, “弟兄”是偏义复词。

“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

”(孟子《庄暴见孟子》)这句中的“兄弟”不是偏义复词。

3.两个语素意义相近的偏义复词和同义词的重叠使用要区别开来。

同义复词是几个词处于同一语法位置的固定结构,都表且共同表示一个意义。

而偏义复词虽是两个词复用,但意义只落在一个词身上,另一个只作陪衬,且结构一般是不固定的。

如:在《孔雀东南飞》中“举动自专由”“会有相从许”说“专由”就等于说“自专”或“自由”;说“从许”就等于说“相从”或“相许”。

二、同义复词
同义复词指的是意思相同的两个(或两个以上)词连用,表示同一个意思的复合词。

如“于是行旅不至,人物无资”中的“行”、“旅”,都是“来往的旅客”的意思。

同学们如果不了解这一现象,会在理解和翻译上造成一定的困难。

在高中语文教材以及常见的文言材料中,有许多同义复词,以下举出数例,以便于同学们学习和掌握。

①夫差将欲听与之成(《勾践灭吴》)
这里,“将”和“欲”都是副词“将要”的意思。

又如李白《赠汪伦》:“李白乘舟将欲行。


②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初三册《邹忌讽齐王纳谏》)
“谤”和“讥”连用,都是指责别人的过错或短处的意思。

③老臣病足……故愿望见太后(高一册《触龙说赵太后》)
“愿”和“望”都是“希望”的意思。

如《触龙说赵太后》:“愿及未填沟壑而托之。

”又如《孟子·寡人之于国也》:“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④丈夫亦爱怜其少子乎(高一册《触龙说赵太后》)
这里,“爱”和“怜”都是“爱、疼爱”的意思。

⑤斧斤以时入山林(高一册《寡人之于国也》)
这里的“斧”和“斤”指的都是“斧子,伐木的工具”。

⑥反归取之(《郑人买履》
这里的“反”和“归”指的是“返回”
同义复词可以分成两个类型:实词型和虚词型
(一)实词型
⒈名词同义复用
⑴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

(《孟子・梁惠王上》)斧,伐木工具。

斤,斧的一种。

⑵积反货而为商贾。

(《荀子・儒效》)运货贩卖的叫商,囤积营利的叫贾。

即所谓“行商坐贾”,“商贾”即做生意的人。

⑶高渐离变名姓为人庸保。

(《史记・刺客列传》)庸,受雇佣,此指佣人。

保,仆役。

“庸保”,仆役。

2.动词同义复用
⑴先帝创业未办,而中途崩殂。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说文》:“崩,山坏也。

”引申为死。

《礼记・曲礼》:“天子死曰崩。

”《说文》:“殂,往死也。

”“崩殂”指帝王死亡。

⑵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

”(《战国策》)徒,步行。

跣,足亲地也。

“徒跣”,光着脚走路。

⑶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汉书・李广苏建传》)《说文》:“操,把持也。

”“持,握也。

”“操持”,拿着,握在手里。

3.助动词同义复用
⑴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孟子二章》)“可”助动词,“得”助动词。

“可得”,能够。

⑵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堪”,可以,能够。

“可”可以。

“可堪”,能。

4.形容词同义复用
⑴今天下三分,益州疲敝,此诚危机存亡之秋也。

(《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疲”,疲倦,劳累。

“弊”本义是败坏,引申为疲困。

“疲敝”,人力物力受到消耗,不充足。

⑵此其尤大彰明较著者也。

(《史记・伯夷列传》)“彰”、“明”、“较”、“著”都有明显义。

“彰明较著”,形容极其明显。

(二)虚词型
1.代词同义复用
⑴彼其道远而险,又有江山,我无舟车,奈何?(《庄子・山木》)“彼其”那,那个,指代较远的物,作定语。

⑵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乐府诗《十五从军行》)“阿谁”犹“何谁”,代人,二字同义复词。

2.副词同义复用
⑴向其先表之时,可导也;今水已变而多矣,荆人尚犹循表而导之,此其所以败也。

(《吕氏春秋・察今》)“尚犹”,还是,仍然。

⑵仆怀欲陈之而未有路,适会召问,即以此指推言陵之功。

(《报任安书》)“适会”恰好,刚好,表示两件事时间相合。

3.叹词同义复用。

⑴噫吁�,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蜀道难》)“噫吁�”是同义复词,表示惊叹语气,蜀地方言。

4.连词同义复用
⑴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

(《史记・项羽本纪》)“于是遂”,于是。

⑵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雨霖铃》)纵,让步连词,即使。

“便纵”,纵。

5.语气词同义复用
⑴又何学为乎?(《说苑・建本》)“为乎”,连用后表示的疑问语气更为强烈。

现代汉语的双音节词很多都是同义单音词的组合(同义复词):如拼搏,优秀,评论等等。

学习偏义复词和同义复词的目的是了解文言中的这种语言现象,遇到双音节词,有一定的敏感,能运用偏义复词或同义复词在具体语境中去推断词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