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 技术与条形码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合集下载

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高校图书馆管理也不例外。

RFID技术是一种通过无线电信号识别目标并获取相关数据的技术,它可以有效地提高图书馆管理的效率和安全性。

本文将探讨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1. 图书馆藏书管理RFID技术可以被用于图书馆的藏书管理中。

每本图书都可以嵌入一个RFID标签,这样就可以在无需人工干预的情况下对图书进行快速的盘点和定位。

当读者需要借阅书籍时,只需要将书籍放置在RFID阅读器上,系统就能自动识别书籍信息,实现快速借还书的功能。

这种自动化的借还书流程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效率,减少了借阅书籍的排队时间,提高了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度。

2. 图书馆安全防盗传统的图书馆盗窃防范是通过人工监控和门禁系统来进行的,但是这种方式往往并不十分有效。

而采用RFID技术可以为图书馆的安全防盗提供更为可靠的解决方案。

当读者试图携带未借出的图书离开图书馆时,RFID阅读器会自动识别并警报,提醒工作人员进行检查。

这有效地遏制了图书盗窃行为,保护了图书馆的财产安全。

3. 图书馆空间利用RFID技术还可以帮助图书馆更好地管理空间利用。

通过在书架上安装RFID阅读器,可以实时监测书籍的借阅情况,从而对图书分类和摆放进行优化。

这样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图书馆的空间,提高书籍的可访问性和可借阅率。

4. 读者管理借助RFID技术,图书馆可以更好地管理读者信息。

通过给借阅卡嵌入RFID芯片,可以实现读者信息的快速识别和录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管理。

RFID技术也可以帮助图书馆实现自助借还书的功能,提高读者的借书效率和满意度。

1. 提高效率RFID技术可以帮助图书馆实现自动化的借还书流程,减少了人工干预的需要,提高了管理效率。

RFID技术也可以实现对图书的快速盘点和定位,大大减少了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图书馆管理的效率。

RFID技术及其在图书馆的应用研究

RFID技术及其在图书馆的应用研究

RFI Ra i r q e c d n i c t n 射 频 无 线 D( do F e u n y I e tf ai ) i o 辨 识系 统 , 将 一 个 极 小 的 I 晶 片 贴 在商 品上 。 是 C 然 后 利 用 射 频 技 术 将 I 内 储 存 之 辨 识 资 料 传 递 至 系 C 统 端 作 为追 踪 、 计 、 核 、 账 、 货 控 制 等 用途 。 统 查 结 存 RFI 射 频 识 别 是 一 种 非 接 触 式 的 自 动 识 别 技 术 , D 识别 工作 无 须 人工干 预 , 工 作 于各 种恶 劣环 境 。 可 2. RFI 系 统 的 组 成 2 D RFI 系 统 在 具 体 的 应 用 过 程 中 , 据 不 同 的 D 根 应 用 目 的 和 应 用 环 境 , 统 的 组 成 会 有 所 不 同 。 从 系 但 RF D 系 统 的 工 作 原 理 来 看 , 统 一 般 都 由 信 号 发 I 系 射 机 、 号 接 收 机 、 射 接 收 天 线 等 几 部 分 组 成 。 下 信 发
1 引言
目前 , 形 码 技 术 在 图 书 馆 中 的 应 用 最 为 广 泛 。 条 但 近 几 年 一 种 叫 非 接 触 式 自 动 识 别 技 术 。 RFI 即 D 技 术 正 日益 受 到 了 图 书 馆 各 界 的 重 视 , 有 取 代 条 大 形 码 之 势 。 北 美 应 用 RFI 的 图 书 馆 已 经 超 过 3 0 D 0 家 ; 加 坡 国 立 图 书 馆 是 世 界 上 第 一 个 全 面 应 用 新 RFI 系 统 的 智 能 图 书 馆 ; 国 台 湾 地 区 已 有 图 书 D 我 馆 全 面 或 部 分 使 用 RF D 自 动 化 系 统 ; 圳 图 书 馆 I 深 已 部 分 在 使 用 。 这 些 都 说 明 RF D 正 逐 渐 被 图 书 馆 I 所 采 用 。 由 于 RFI 技 术 与 条 形 码 技 术 相 比 有 着 巨 D 大 的优越 性 。 以 极 大 地 提 高 图 书 馆 的 工 作 效 率 。 可 如 果能与 现有 的 图 书 馆 信 息 管理 系 统 整合 在 一 起 。 可 以组 建 成 智 能 化 的 图 书 馆 。 因 此 , RFI 技 术 将 D 给 图 书馆 带 来革 命性 变化 。 2 RF D 技 术 描 述 I

浅谈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

浅谈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

R F I D系统 的基 本工作 流程 如下 :① 读写 器通 过 天线将无线信号 向外发射 。② 当电子标签进入有无 线 信号 的磁 场范 围 ,电 子标 签产 生感 应 电流从 而 被 激 活,发射 自身 的代码信息 。③天线将接收 到电子标 签 的信息传输 给读写 器 ,读写 器读取 代码信 息并 解码 。 ④读写器将解码后 的信息送 给电脑控 制器 。
应 用
别 ,又称为无线射频识别 ,是一种非接触式 的 自动 识
随着社会现代 化进程的加快 ,信息技术正以 日新
月异 的速 度改 变 着 人 们 的生 活 ,射频 识 别 ( R F I D) 技术作为快 速、实时 、准确采集与处理信息的高新技
术 ,已经被 世界 公 认为 2 1世 纪十 大重 要技 术 之 一。
别技术。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 目 标对象并获取相
关 的数据 ,不需要人工接触 ,不局限于光学可视 即可 实现信息 的输入和 处理 ,可 同时识别 多个 射频标 签 , 且识别距离 比光学系统远 ,操作简便快捷 。 R F I D系统通常包 含 电子 标签 、读 写器 和 天线 三
部分 。电子标签是 R F I D系统的数 据载体 ,电子标 签
我 国政府 对此 也 高度重 视 ,2 0 0 4年 2月 ,我 国国家
标准化 管理 委员会宣布成立 “ Βιβλιοθήκη 子标签 ( R F I D) ” 国
家标准 工作 组 ,负责 起 草、制定 我 国有 关 电子标 签 ( 射 频识别) 的 国家标准 。 R F I D技术 的应 用 十分广 泛 ,从 门禁考 勤系 统 的 身 份 识 别 与 考 勤 管 理 ,到 停 车 场 收 费 管 理 系 统 ,
新发展 。

RFID与条形码的差别及优势

RFID与条形码的差别及优势

RFID与条形码的差别及优势我们正在帮助许多企业进行从条形码到射频识别技术的胜利转变。

但重要的是要意识到资产跟踪问题并非是一个两者择一的命题。

很多行业,从卫生保健到图书馆、汽车和航空组件跟踪管理,都成功地将条形码与射频识别同时使用。

许多传统系统是并且将继续建立在使用条形码的标准上。

这些系统中有许多正在向RFID技术的系统转变。

新的系统完全将条形码的使用排除在外而直接使用RFID。

射频识别VS 条形码的优势1.虽然RFID 标签和条形码都是用来存储产品的信息,但是,这两种技术之间也有很重要的不同之处。

2.条形码阅读器需要对印刷的条形码进行近距离对准读取;而RFID 阅读器不需要对有源RFID 标签或无源RFID标签进行近距离对准读取。

3.RFID标签支持更远的读取距离;RFID阅读器能够读取到远达100米距离处的标签信息,而条形码的阅读距离则短得多,通常不超过五米。

4.RFID阅读器能更快地阅读RFID标签;阅读速率可以实现每秒高达几百个标签。

5.阅读条形码耗时多,因为需要进行近距离对准读取。

如果物体没有正确的朝向阅读器,阅读个别的标签可能需要几秒。

条形码阅读器通常需要半秒甚至更多的时间来成功读取一个标签。

6.对准读取的需求限制了条形码的耐用性,也限制了它的可重复使用性。

脏的,受损的,霜雪覆盖的条形码都不能被阅读。

RFID标签通常更坚固耐用,不会受环境影响。

RFID标签在喷漆应用中已经成为了首选技术。

7.条形码不具备读写功能,也就是说,你不能在印好的条形码上添加信息。

然而,RFID 标签是可被读写的。

RFID阅读器能与标签进行信息交流,在标签设计允许范围内修改所存信息。

8.RFID 标签通常比条形码要贵,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贵得多。

RFID技术与条形码技术的对比

RFID技术与条形码技术的对比

RFID技术与条形码技术的对⽐个⼈⼀直以为RFID与条形码⾃动识别技术((barcode auto-identificationtech)是⼀回事,只是不同的名字⽽已,今天仔细研究了⼀下,发现⼆者的区别还是很⼤的,可以说根本就不是⼀种东西。

最直接地来看,RFID使⽤的是⽆线电技术,阅读信息不需要接触,标签只需要在⼀定的距离内,不需要在阅读器的视野范围内;但条形码技术,使⽤的是光学技术,阅读信息也不需要接触,但是必须将条形码放在阅读器的视野范围内。

下⾯是⽹上的⼀篇⽂章。

条码技术,是条形码⾃动识别技术(barcode auto-identificationtech)的简称。

它是在当代信息技术基础上产⽣和发展起来的符号⾃动识别技术。

可以将符号编码、数据采集、⾃动识别、录⼊、存储信息等功能融为⼀体,能够有效解决物流过程中⼤量数据的采集与⾃动录⼊等问题。

射频识别(RFID)是⼀种⽆线通信技术(俗称“电⼦标签”),可以通过⽆线电讯号识别特定⽬标并读写相关数据,⽽⽆需识别系统与特定⽬标之间建⽴机械或者光学接触。

⽆线电的信号是通过调成⽆线电频率的电磁场,把数据从附着在物品上的标签上传送出去,以⾃动辨识与追踪该物品。

其实在RFID 技术应⽤前,信息的记录和传输主要靠条形码,采⽤条码识别⽅式的优点是配置灵活、系统成本较低,但是存在易污染、易破损,操作较为繁琐等特点,虽然RFID标签和条形码都是⽤来存储产品的信息,但是,这两种技术之间还是有如下7种区别:1、数据的存储容量⼀维条形码的容量是50字节,⼆维条形码最⼤的容量可储存 2⾄ 3000字符,RFID最⼤的容量则有数M字节。

随着记忆载体的发展,数据容量也有不断扩⼤的趋势。

未来物品所需携带的资料量会越来越⼤,对存储介质所能扩充容量的需求也相应增加。

2、抗污染能⼒和耐久性传统条形码的载体是纸张,因此容易受到污染,但RFID对⽔、油和化学药品等物质具有很强抵抗性。

此外,由于条形码是附于塑料袋或外包装纸箱上,所以特别容易受到折损; RFID卷标是将数据存在芯⽚中,因此可以免受污损,延长使⽤寿命。

条形码技术与RFID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条形码技术与RFID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条形码技术与RFID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对比分析日前在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自动识别技术是条形码技术。

条形码是一种二进制代码,它在一个区域内以平行的线条和分隔间隙排列着。

这些条形码按照事先规定的图序排列,并表示相关字符的数据元素。

由宽窄不同的线条和间隙组成的序列就可以描述数字或字母。

一般是通过激光扫描的方式进行读取,或者说是通过照射在黑色线条和白色间隙上的激光的不同反射来读取信息。

条形码是迄今为止最经济、实用的一种自动识别技术。

条形码技术具有以下几个方而的优点。

首先,输入速度快。

与键盘输入相比,条形码输入的速度是键盘输入的5倍,并且能实现“即时数据输入”。

其次。

可靠性高。

键盘输入数据出错率为1/300,利用光学字符识别技术出错率为1/10000,而采用条形码技术误码率低于1/1000000。

第三,采集信息量大。

利用传统的一维条形码一次可采集几十位字符的信息,二维条形码更可以携带数千个字符的信息,并有一定的自动纠错能力。

第四.灵活实用。

条形码标识既可以作为一种识别手段单独使用,也可以和有关识别设备组成一个系统实现自动化识别,还可以和其他控制设备联接起来实现自动化管理。

第五,投入成本低。

条形码标签易于制作,对设备和材料没有特殊要求,识别设备操作容易,不需要特殊培训,且设备也相对便宜。

在图书馆管理中条形码技术还有下列缺点:首先,条码的使用效率低。

条形码印刷之后就无法更改。

其次,条行码阅读器要使扫描光源照射在条码上才能辨读.在现有的图书馆借还流程中需要人工打开图书扉页并找到条码位置才能扫描条码,这样的操作流程繁琐,工作效率低下,且条码容易损坏,不仅会影响借还书的效率,同时还会影响读者对图书馆的满意程度。

RFID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自动识别技术在现实领域的应用也越加广泛,RFID技术与条形码技术二者的性能对比见表1。

可以看出RFID技术的性能全面超过条形码技术,从RFID技术在一些图书馆管理中的实际运用状况及应用前景来看,RFID技术的优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RFID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RFID技术在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
硬件和上层应用 结合在一起 的粘合剂 , 从体系结构上 , 中间件可分 为边 缘层和集成层 。应用程序通过中间件传递 的信息进行特 定的操作, 例如
可 以批量识别 图书而且 只要是在读 卡器 的识别范围 内图书 可以随意放
置, 只有在图书丢失或超期时才需要工作人员干 预, 还书过 程也同样大 大简化了。同时 R I 术也为 自助借还 的实现提供 了技 术支持, FD技 同时 还可以实行大流通即拿着要借阅或还回的图书在图书馆 任意 自助借还 书处就可完成操作 。就算在 图书馆关门时刻,还 书者依 然可从户外的


RI D 技术 : I
2 从图书馆 管理和馆员角度讲,F D系统 为图书馆提供 了更高 、 . RI 更



( ) F D工作 原 理 一 RI

先进的管理模 式。 F D技术为管理 中大型图书馆 , RI 减少 了工作人员的工 作量 , 减轻 了劳动强度 , 同时 简化 了管理流程 、 节约 了时间和成本, 可使
减轻 了工作人 员的劳动强度 , 高了工作效率。 提
关键词: F D 自助借还 图书 图书馆 电子标签 RI
随着信息化和数字化的发展,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馆 的传统服务 已经远 远不能满 足读者需求和发展 的需要 。随着图书馆信 息资源的不断增加, 对于文献

可 以防止读卡器被关 闭及记录项被窃取: 读卡器层 , 边缘 层和集成层包
后, 晶片可实现 非接触 自动识别。T g从工作方式上可分为全双工和半 a 双工两类 ,从供 电方式上可分为有源和无源 ( 也有称 为主动式和被动
式) 标签两种 。主动式 T g可储存较大的记忆体和较远的读取距离 , a 被 动式 T g储存 的记忆体较小但 体积小 、 a 较便宜 , 图书馆 R I F D的应用主 要是 以被动式为主 。从工作频率上 T g又可分为低频、 a 高频、 超高频和 微波频段 , 图书馆主要使用 的是 1. 6H 3 5 M z的高频段。读卡器可读取标

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在过去的几十年中,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RFID技术逐渐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其中包括图书馆管理。

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场所,管理图书馆藏书量巨大的藏书是图书馆管理者面临的重要挑战之一。

传统的条形码技术在书籍管理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扫码速度较慢、易受损坏、无法同时读取多本书籍等问题。

而RFID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提高图书馆的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

随着RFID技术的普及和应用,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始引入RFID技术进行图书管理。

RFID技术利用无线电波自动识别物体,具有读取速度快、准确性高、可同时读取多个标签等优势。

越来越多的高校图书馆开始将RFID技术应用于图书借还、盘点、安防等方面,以提升图书馆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

中着重介绍了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现状,为后续探讨奠定了基础。

1.2 研究意义高校图书馆是学生和教师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场所,如何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减少人力成本、提升服务质量一直是图书馆管理者面临的重要挑战。

RFID技术的引入为高校图书馆管理带来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和创新思路。

研究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不仅有利于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降低管理成本,还能提升读者的使用体验和满意度,进一步强化图书馆在教育教学中的支撑作用。

通过对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优势、问题和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进行研究,可以为高校图书馆管理者提供重要的决策依据和发展方向,推动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提升和不断创新。

探究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意义重大,将有助于推动高校图书馆管理水平的提升,提高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促进高校教育教学事业的健康发展。

1.3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RFID技术在高校图书馆管理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在提高图书馆管理效率、提升读者体验、保障图书安全等方面的作用和优势。

RFID在图书馆应用关键技术比较论文

RFID在图书馆应用关键技术比较论文

RFID在图书馆应用中的关键技术比较研究【摘要】rfid是一种先进的图书馆管理系统技术,本文对rfid 技术在图书馆应用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比较研究,比较了电子标签、条形码、二维码,以及高频和超高频电子标签,并提出了发展策略。

【关键词】rfid;图书馆一、背景射频识别即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技术,又称电子标签、无线射频识别,是20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一种先进的非接触自动识别技术,rfid技术是融合了无线射频技术和嵌入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是一种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rfid是物联网产业链感知层的重要环节。

也被认为是最具发展前途的物联网典型应用。

目前rfid技术应用很广,特别是用于闭环应用,rfid技术正在渗透到各行各业中。

rfid技术在图书馆领域也有了广泛的应用,厦门集美大学诚毅学院图书馆、深圳图书馆先后配套建设并对外推出了使用rfid技术的图书管理系统。

二、图书馆应用rfid的技术分析rfid系统一般由电子标签、rfid读写器、天线、中间件、数据传输及后台rfid应用组成,从系统层面来说,包括rfid设备层、中间件层和管理应用层。

其中,rfid设备层是rfid信息采集实现的层次,图书电子标签的读写操作在这一层完成;控制器层是rfid电子标签数据初步解析和条件判断和监控触发的层次;中间件层是rfid系统和其他管理系统联系的纽带,中间件层屏蔽了应用层软件接口、数据等差异;管理应用层则与完成具体的操作流程和业务。

最基础也是最关键的第一步是电子标签的选择。

三、电子标签和条形码、二维码的比较条形码是将宽度不等的多个黑条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编码规则排列,用以表达一组信息的图形标识符,是一种适合机读的信息语言。

二维码是用某种特定的几何图形按一定规律在平面(二维方向上)分布的黑白相间的图形记录数据符号信息的;使用若干个与二进制相对应的几何形体来表示文字数值信息,通过图象输入设备或光电扫描设备自动识读以实现信息自动处理。

浅谈RFID图书管理系统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

浅谈RFID图书管理系统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

浅谈RFID图书管理系统在高校图书馆的应用摘要: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进步及对图书管理效率要求的提高,基于 rfid 核心技术的新一代图书管理系统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数字化管理水平较高的图书馆得到率先应用。

本文首先介绍了rfid技术的特点及其应用优势,其后概括了rfid在图书馆中应用的情况,最后分析了rfid图书管理系统如何推进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创新。

关键词:rfid 图书管理系统图书馆随着科技信息时代的到来,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通信技术已经被广泛运用到图书馆领域,推动着图书馆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的改变。

近年来,rfid技术引入又一次掀起了科技热潮,在全国各大高校图书馆普及应用,有着取代光学条形码的趋势。

1 rfid图书管理系统介绍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图书管理系统是基于rfid技术的一种全新图书管理方案。

rfid称为无线射频识别技术,这是一种通过无线射频信号对目标物进行识别并读取存储信息,获得认知的一种技术。

这种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能迅速、简单、方便地追踪和管理馆藏文献。

rfid技术的工作原理是将存储信息的芯片标签安装在天线上,通过读卡机以无线电波发送出去,然后通过位于接收端的处理系统进行解码识别,以达到安全保护的目的。

1.1 rfid技术与条形码技术的比较一直以来,多数高校图书馆采用光学条形码来辨别、标识每本图书,外加贴磁条以防图书被窃。

读者在借还图书时,由图书馆员使用条码枪读取出图书的信息呈现在管理系统上,进行借、还、续借等操作。

而rfid技术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

带有rfid 标签的图书可以识别标签上高度集成的数据信息,从而实现自助借还,无需人工操作。

rfid技术的优越性更多的表现在防盗标签的可充消磁,标签的安全磁条不会被公文包、背包、人体等物品屏蔽,信号强度也不会随着时间的推迟而衰减。

这种标签可以重复地充消磁,并能保证充磁饱满,提供最优等级的保护,不会引起误报。

RFID在图书馆应用中的关键技术比较研究

RFID在图书馆应用中的关键技术比较研究
中间件层屏 蔽 了应 用层软件 接 口、 数据等差 异 ; 管理应用 层则 源标签与无源标签两类 。工作 时射频标签位于阅读器 天线辐射
与完成具体 的操作流程和业务 。 最基础也是最关键 的第一步是 场 的远场 区内 ,标签 与阅读器之 间的耦合 方式为 电磁 耦合方
电子标签 的选择 。 三、 电子标签和条形码、 二维码的 比较
外推 出了使用 R F I D技术的图书管理系统 。 二、 图书馆应用 R F l D的技术分析 数据传输及后 台 R F I D应用 组成 , 从系统层 面来说 , 包括 R F I D 设备层、 中 间件层和管理应用 层。 其 中, R F I D 设备层是 R F I D信
技 术 标 准 成熟, 规范 , 统 一 规范 , 统 一 应 用 情 况 广泛 , 普 遍 广泛 , 普 遍
技术 市场
R F I D 在 图书馆 应 用 中的
关键 技 术 比 较 研 究
李 斌
( 河南工业 大学, 河南 郑 州 4 5 0 0 0 1 ) 【 摘 要】 I 【 [ ) 是 一种先进 的图书馆管理 系统技术 , 本文对 R F I D技术在 图书馆应用 中的关键技 术进行 了比较研究 , 比较 了电
பைடு நூலகம்
信息容量 小 约5 较 小 ,约 2 0 0 0个字 大,数兆字 O 个字符 符 符

信息更改 不能 安全性 低, 易伪造 成本 低, 易损耗
不能 较高 低
可多次改写 高 ,密码保 护 ,不易伪

较高, 耐用
无统 一标 准 相对 较 少
厦 门集美大学诚毅学 院图书馆 、 深圳 图书馆先后配套建 设并对
射频 识别 即 R F I D a d i o F r e q u e n c y I d e n i t i f c a i t o n ) 技术, 又 称 电子标签 、 无 线射频识 别 , 是2 0世纪 9 O年代 开始兴起 的一 种 先进 的非 接触 自动 识别技术 , R T I D 技术 是融合 了无线 射频 技术和 嵌入 式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 , 是一种可通过无 线电讯 号识别特 定 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 , 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 定 目标 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R F I D 是物 联网产业链感知 层的重 要 环节 。也 被认 为是最具发展 前途 的物 联 网典 型应用 。 目前 R F I D 技术应用很广 ,特别是 用于闭环应用 , R F I D技术 正在渗 透 到各行各业 中。R F I D技术在图书馆领域也有了广泛的应用 ,

条形码与RFID电子标签的区别

条形码与RFID电子标签的区别

作为自动识别系统之一的条型码技术,虽然30多年前就已成熟,但当时愿意采用的企业却为数不多,直到1984年沃尔玛等大型零售商强制要求其供应商采用该技术,条型码的应用才迅速扩大。

现在,作为世界上最顶尖的商品零售业巨头沃尔玛、截斯科、麦德龙却要求其供应商提供的商品必须有RFID(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无线射频识别技术)标签。

这无疑是市场需求推动沃尔玛选择更为先进的自动识别技术。

相较于接触式的条型码技术,RFID 是一种非接触式自动识别技术,其功能强大,信息容量大,可读写等性能使其在商品流通中更具优势。

图书馆自动化建设从条型码技术到RFID技术,在经过漫长的过渡后,达到了一个质的飞跃:新加坡图书馆凭借RFID技术,借阅率增长了3O倍,每年节省了2800万美元的开销和2000名工作人员的人力成本。

1 条型码和RFID电子标签简介1.1条型码系统条型码系统是一种二进制代码,这种代码以平行的线条和分隔的间隙组成数据,由宽的和窄的线条或间隙组成的序列,可以用数字/字母来解释。

通过激光扫描器(我们现在称之为“光笔”)读出,即通过在黑色线条和白色间隙上的激光的不同反射来读出。

虽然它们的物理结构相同,但是在今天使用的大约十种类型的条型码的代码结构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区别圜,图书馆使用的是条码39。

1.2 RFID 电子标签RFID电子标签由标签天线(或线圈)及标签芯片组成,芯片是具有无线收发和存贮功能的单片系统,它存有一定格式的电子数据,可根据需要标识信息。

RFID电子标签分为无源标签和有源标签两种,图书馆使用的是无源标签(以下的标签均指此类标签)。

该标签接收到阅读器发出的信号后,凭借感应电流所获得的能量,发送存储于芯片中的信息,故也叫被动标签。

RFID 电子标签可制成各种不同形状和大小,极薄,具有弯曲性,可黏贴于除金属外的各种信息载体上,安全性高。

2 两者优劣点比较光笔读取条型码时,人工操作,效率低,须一条条逐一处理,易出差错,劳动强度大,受环境条件影响也大;相比较而言,RFID电子标签具更多优势:其阅读器无需可见光源,具有穿透性,可透过外部材料直接读取信息,能同时处理多个射频标签,批量处理,简化了劳动强度,并实时跟踪物品位置,出差错极低,受环境条件影响不是很大。

RFID技术与条码技术比较分析

RFID技术与条码技术比较分析

工程管理与技术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36期188㊀㊀作者简介:胡雪慧(1978-),女,汉族,安徽砀山人,软件工程硕士,研究方向为信息管理㊁图书管理学.R F I D 技术与条码技术比较分析胡雪慧(广东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广东广州510515)摘㊀要:主要介绍了条形码技术与R F I D 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R F I D 技术与现在社会应用广泛的条形码技术在识别能力㊁识别环境㊁信息处理能力㊁识别效率和应用成本五个方面进行了比较.关键词:R F I D ;条形码;信息技术中图分类号:T B 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c n k i .1672G3198.2018.36.0981㊀引言条形码的使用发生在20世纪70年代,到今天为止,它的使用范围还是很广泛.它主要在零售㊁物流㊁医院㊁图书馆等很多行业发挥作用.自R F I D 技术在社会中广泛的运用与发展,现在已经呈现出R F I D 和条形码共存的局面.二者有区别,各自拥有自己的特点,在许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2㊀条形码技术分析条形码也是一种自动识别技术,它以条码为主要表现形式.它是一组由 条 ㊁ 空 ㊁数字组成的黑白相间的识别码.其中,光线反射率低的那些就是我们所说的 条 ,光线反射率高的就是我们所说的 空. 条 ㊁ 空 相间的规则排列并配以相应的数字这就是我们平时在不同领域中见到的条形码.每个产品都有唯一的条形码,每个条形码代表一个产品所蕴含的内部信息.条形码的介质通常是纸,但也有一部分的介质是塑料或者其他的材质.介质是纸的条形码都附着在一定的商品表面,当商品流通时,工作人员持扫描枪扫描条形码,后台进行数据的转换就可以获得想要的信息了.条形码可以分为一维码㊁二维码㊁三维码,市场运用最广泛的是一维码,它水平方向表达信息,信息容量为30个字符左右.扫描枪扫描条码时需垂直扫描,如果条码被损坏就不能使用了.随着社会要求的提高,一维码在很多领域显得很不好用,二维码与一维码相比较就具有很大的优越性,它是使用某些特定的几何形状并按照一定的规律组成一个正方形的图形,图形以黑白相间的小的图形组成,从表面上看很难判断其规律性,对于其保护内部的数据内容很好的帮助作用.同时二维码是使用图形来表示文字的数值信息的,对二维码的读取是使用相应的扫描设备对图形进行识别,并在短时间内迅速实现对信息的处理.它广泛使用在军事㊁外交㊁公安等部门对证件的管理,同时税务㊁海关等在报表和票据的管理上也涉及到二维码.交通运输㊁商品流通以及货物运输管理㊁邮政包裹管理㊁工业生产的自动化管理.而三维码在二维码的基础上再增加了一个维度,其能够表示的数据也就更多,具有更多的信息容量.三维码可在各种需要保密及防伪等重要领域中应用,如对各种证件㊁文字资料㊁图标及照片等图形资料进行编码.解码时不但需要专用软件而且需要用户自己设定数据的进制,因此其他人很难破解此编码.应用于一些证件的防伪,比如说身份证㊁驾驶证㊁各种金融票据以及产品的防伪等,同时我们使用的货币的防伪也使用到该种技术,海关安全㊁银行金库的保护同样使用了该种技术.3㊀R F I D 技术分析3.1㊀R F I D 技术基本概念R F I D (R a d i oF r e q u e n c y Id e n t i f i c a t i o n )就是射频识别技术,该种技术是一种无需接触就可以实现数据传输进行识别的技术.R F I D 技术是从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慢慢走向成熟的一项自动识别技术,现在已经被很多领域认可并使用.R F I D 是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天线㊁阅读器和标签.根据频率的不同R F I D 可以分为低频㊁高频㊁超高频㊁微波.低频的使用范围:动物的追踪㊁门禁管理.高频的使用范围:物品追踪㊁智能卡和图书管理等.超高频使用范围:集装箱运输以及单品级物品追踪.微波适用范围:人员的定位管理㊁不停车收费㊁运输行李的处理等.R F I D 技术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于社会各领域,并且被广泛的认可.3.2㊀R F I D 技术的工作原理在R F I D 系统当中,电子标签和读写器之间的信息数据传输是通过天线架起的空间来进行的,是通过射频信号的耦合把电子标签的信息数据传输给读写器的.这也是R F I D 系统工作流程的简单说法,R F I D 系统的基本工作流程如下:(1)通过天线,一定频率的射频信号将被读写器发送出去.(2)电子标签进入特定的工作区域,标签内天线因为有了足够的电量从而使标签被激活.(3)电子标签通过内置的天线将自身所携带的信息发出.(4)电子标签发送过来的载波信号被读写器的天线接收到,并且,读写器天线把载波信号发送到读写器.(5)读写器对所接收到的信号进行解码及解调,随后送到后台的应用系统进行相应的处理.(6)应用系统判断电子标签是否合法,根据事先设置的内容去判断,并根据判断的结果决定是否要进行下一步的动作.4㊀R F I D 技术与条形码技术的比较(1)识别能力不同.二者在识别距离㊁识别的状态㊁识别的效果上是不同的.首先识别的距离不同,R F I D 识别距离范围比较大,最大到几千米,最小到几厘米,而条形码识别的距离却是一定的,在几十厘米的范围内;在识别的状态上,R F I D 的读取不受方向的限制,可以在不可视的情况下工作.条形码的读取则需扫描器的垂直扫描才可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第36期189㊀以,而且是在可视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在识别质量上,R F I D 的载体是芯片,有很强大的存储功能以及抗干扰功能,条形码的载体一般是纸,很容易被复制或者损毁,不具有存储和抗干扰能力.综上,二者之间在识别能力方面,R F I D 具有很强的优势.(2)识别的环境不同.R F I D 的载体是芯片,通常是隐藏在其他物体(纸张㊁塑料等)的内部,具有很强的隐秘性,能够很好的保护芯片,不容易受湿度㊁温度㊁褶皱㊁化学物质的腐蚀㊁一般不容易损坏,对环境适应的能力强.但是由于R F I D 的数据是通过无线传递的,容易受到金属㊁其他无线电波的影响.条形码的载体是纸,比较容易受湿度㊁温度㊁褶皱㊁化学物质的腐蚀,对环境的要求高.(3)信息的处理能力不同.在信息处理能力方面R F I D 技术与条形码相比具有很强的优势.R F I D 能够不限次数的对数据做修改㊁更新,处理的是动态信息.条形码不能修改或更新数据,处理的是静态的信息;R F I D 标签有存储能力,存储量可以达到几千字节,而条形码则不具有储存功能,更不用说储存信息了,它只是通过扫描的方式把当前物体与后台数据库里面的信息进行连接;R F I D 标签能够反复被阅读,从理论上讲它的寿命是无限的.条形码不能被阅读,有一定的使用时间限制;R F I D 在安全和自动化的优势就更明显,能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条形码则不能.(4)识别效率上不同.R F I D 的识别不需要人工介入,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对多标签读取,读取速度准确高效.条形码则没有那么多的优势,条形码的识别必须人工操作,通过扫描器的扫描对相关物品的信息与后台连接,而且,每次的操作只能是对一个条形码进行识别,不能做到多条码的同时识别,速度也没有R F I D 识别快,效率也没有R F I D识别高.(5)应用成本不同.在应用成本上,条形码具有很大的优势,价钱便宜,工艺相对简单,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广泛.R F I D 标签㊁阅读器㊁天线以及相关的设备技术含量高㊁工艺复杂,价格也比较高,但随着社会的发展,R F I D 的价格成本会大幅下调,社会发展前景比较好.5㊀结论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在识别能力方面,R F I D 识别距离范围比较大,而条形码识别的距离很短;在识别的状态上,R F I D 的读取不受方向的限制;其次,在识别环境上R F I D 的芯片具有很强的隐秘性,对环境适应的能力强.不过容易受到金属㊁其他无线电波的影响;在信息处理能力方面,R F I D 能够不限次数的对数据做修改㊁更新,处理的是动态信息,有几千字节的存储量,还能对信息进行加密处理;此外,R F I D 的识别不需要人工介入,可以在同一时间内对多标签读取,读取速度准确高效;不过,在应用成本上,R F I D 价格也比较高,条形码就要便宜很多,工艺也简单.当然,但随着社会的发展,R F I D 的价格成本会大幅下调,社会发展前景比较好.参考文献[1]高飞,薛艳明,王爱华.物联网核心技术 R F I D 原理与应用[M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2]蔡孟欣.图书馆R F I D 研究[M ].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10.[3]刘乐.基于R F I D 技术的数字化智能图书馆系统设计与实现[J ].网络与信息工程,2014,(15).[4]王若琳.R F I D 技术及其在我国图书馆领域的应用前景分析[J ].情报杂志,2016,(12).[5]唐肖锋.R F I D 在世界图书馆中的应用现状[J ].集成电路应用,2010,12(4).3k W 及以下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温升性能研究王宪安1,2㊀王㊀灏1,2㊀陈㊀剑1(1.青岛海洋电气设备检测有限公司,山东青岛266200;2.青岛海检集团,山东青岛266101)摘㊀要:温升是反映电机性能最重要的指标参数,直接影响着电机的故障概率和使用寿命.主要针对3k W 及其以下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的温升性能,对温升的相关影响因素进行了提取和分析,并对异步电动机定子绕组温升的检测经验和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研究与阐述.关键词:异步电动机;温升;检测中图分类号:T B ㊀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㊀㊀d o i :10.19311/j.c n k i .1672G3198.2018.36.0991㊀引言目前,微小型异步电动机特别是3k W 及其以下异步电动机常见故障一般可归纳为机械故障和电气故障两类,机械故障包括机械噪声㊁机械变形㊁扫膛㊁外壳碎裂㊁漆膜脱落等,电气故障包括绕组烧毁㊁电磁噪声㊁外壳带电等.一般来说,3k W 及其以下异步电动机最常见的故障为机械噪声与绕组烧毁.其中,机械噪声主要体现部件为电机轴承,产生原因为轴承轴向间隔不当㊁内部进水㊁轴承温度过高㊁环境选型不当等因素.绕组烧毁主要体现部件为定子绕组,产生原因为缺相㊁匝间短路㊁相间短路㊁过载㊁三相不平衡等因素,其中以缺相原因最多.而在3k W 及其以下异步电动机应用中,产生机械故障相对于电气故障来说,机械故障受工艺及使用环境影响较大,占故障比例相对较小,因此,3k W 及其以下异步电动机故障主要仍以电气故障为主.电动机性能最主要的评价指标是电动机的温升,也就是说电动机主要故障基本都与温升有关,包括电动机定子绕组温升㊁铁芯温升㊁轴承温升等.其中定子绕组温升引起的电机故障最为常见(占故障比例最大).以3k W 及其以下异步电动机为例,其定子绕组一般为星形连接,缺相(一般缺一相电)会造成定子绕组两相温升过高,匝间短路㊁相间短路及三相不平衡均。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

Electronic Technology •电子技术Electronic Technology & Software Engineering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107【关键词】RFID 技术 图书管理 借阅管理 应用在对图书位置进行确定过程中,传统的图书管理是通过查询数据得到的,当管理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未能将图书放置在准确的位置,就会造成读者无法准确找到图书。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是以物联网为支撑的,在应用中,通过RFID 的准确定位,能够让读者迅速找到图书的位置,这样就能够极大地方便读者的借阅与管理人员的管理,从而提升图书管理的质量与效率。

1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概述1.1 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无线射频识别,是一种通信技术,可通过无线电讯号识别特定目标并读写相关数据,而无需识别系统与特定目标之间建立机械或光学接触。

RFID 技术对当期物体的状态不要进行考虑,并且能够在应用中将多个物体进行同时识别,并能够对数据进行自动识别,同时也能在一些复杂的环境下进行良好的运行。

RFID 技术在应用中,也无需与物体进行直接接触,从而更好的完成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图书馆的RFID 系统是由电子标签、阅读器、RFID 中间件和图书馆管理软件等构成。

RFID 系统的稳定性与可靠性主要体现在中间件上,RFID 中间件的质量也是保证RFID 技术整体性能的关键性因素。

在系统架构中,RFID 中间件是独立的,并且与系统与软件都不相同,在应用中能够不断扩展系统,保证系统的安全性与稳定性,并且在应用中也能防止出现垃圾数据。

目前RFID 中间件正向嵌入式、智能化、可重构方向发展,这样能够有效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

1.2 RFID技术的特征无线射频识别(RFID)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文/谢科RFID 技术在应用中能够进行自动化、智能化的获取数据,提升数据获取与分析的质量与效率。

RFID 技术在都数据获取过程中,不需要光源,RFID 射频芯片能够装置在图书中,实现对图书位置的精准定位。

RFID技术与条形码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RFID技术与条形码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展 需要 ,根 据 应 用环 境 的 需 要 进 行 选 择 。 只有
识别 、图书仓储管理 等。在我 国 R F I D 技术被 广泛应 用到 图书馆业 是从 2 0 0 8年开始 的。一
些 经 费 宽 裕 的 公 共 图 书 馆 和 高 校 图 书 馆 使 用
势 。从我 国图书馆行业 目前所 处的发展阶段来
成 的 ,用 来 表 达 信 息 的 图 形 标 识 符 。 条 码 是 实 现 商 品管 理 、 电子 商务 的 技 术 基 础 , 是 物 流 管 工 程 量 巨大 , 包 括 图 书 标 签 、图书 馆 管 理 系 统 、 门禁 、书 架 等 一 系 列 改 造 。 目前 国 内很 多 图书
参考文献
[ 1 ]胡 泊 .海 金梅 .基 于 R F I D技 术 的高校 图 书馆 智能化 服务 与应 用研 究 [ J 】 .农 业 图
馆依然采用基 于条码 技术的图书管理系统 ,以
【 关键词 】图书管理 条码技术 R F I D技术
R F I D 是 非 接 触 式 的 自动 识 别 技 术 , 可 以动 态
地读取多本 图书 的标签信 息,比条码 技术 自动 化程度更高 。 随着 物 联 网技术 的发 展, 图书馆 的管 理
模 式 也 在 不 断 发 生 改变 。 从 原 有 的 以 人 为 主 的
个相对独 立的局部范 围首先实施 R F I D应 用,
逐步扩大应用范 围,最终实现 全面 部署;第三 种是混合 模式。在一个局 部范 围实施 R F I D应 用 ,并与现行系统互相 兼容 ,根据 应用情况, 决定是否全面部署 。第 二种 、第三种都比较适
合 建 设 较 早 的 图书 馆 。
RF I D技 术原理 的 自助借 还书系 统替代 人工还 书。面对这种新兴技术 的应用热潮, 图书馆的

浅谈图书管理中RFID与条码技术的有效互补

浅谈图书管理中RFID与条码技术的有效互补

科技资讯 SC I EN C E &TE C HN O LO G Y I NF O R MA T IO N 图书馆论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让图书管理逐渐与计算机技术结合,图书管理设备的运用增加了信息自动化的处理过程。

而自动化设备的使用使业务信息的处理量和处理速度是系统运作中出现最为严重的问题,这阻碍了控制系统与自动化设备作用的发挥,而仓储管理系统(WMS)作为核心技术,其特点在于风险低、回报高等。

这种技术主要综合了条码技术和RFID技术的共同优势,能够将上述问题进行科学处理。

本文结合了图书管理实际情况来研究条码技术在图书管理中实现的互补。

1 图书管理的作用实施图书管理能够保证书籍的完整性,可以确保各类书籍在长期使用中免受破坏。

根据当前的图书系统可知图书管理的运行流程主要是:新书到达时对其实行目录编制,以做好书籍的维护;按照客户的具体使用标注制定出下架出库、拣零下架出库、整包下架出库等有效指示信号,在这一过程中还要将运输任务进行合理分配,以协调好各个管理工作制度;图书上下架过程的管理,主要内容涉及到了图书的上下架管理运行,具体体现在:进货上架、寄出下架、进退下架、销退上架;入库、采购计划、采纳期货订单、货后检验等一系列的操作流程;备货工作,包括:转待报废、期货转备货、退社互转等管理工作的操作过程;通过对相关图书信息进行详细地资料调查后实施管理措施;制定具体的运输计划书,以保证整个运输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客户需要退书、书籍查询等服务时应该做好准确的记录。

2 图书管理RFID与条码技术互补的必然性图书管理的工作中,图书管理员每天都要对大量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处理,同时还要对大量的图书进行跟踪式的记录,这样的工作繁复程度给图书借阅、储运工作带来很大的压力和难题,这样,数量巨大、种类繁多的图书管理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诸如图书及库位信息不易追溯,库位管理水平较差,一号多书的情况的出现、常损耗率偏高、库存信息的准确率不高等种种问题。

RFID标签与条码在图书馆应用的比较分析

RFID标签与条码在图书馆应用的比较分析

RFID标签与条码在图书馆应用的比较分析
秦志华
【期刊名称】《现代情报》
【年(卷),期】2011(031)002
【摘要】图书馆基本上实现了计算机管理,条码作为人机对话的纽带在目前的图书馆管理系统和检索查询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广泛用于书刊编目、典藏、流通阅览等自动识别环节.随着识别技术的发展,RFID电子标签作为一种新的识别手段开始应用于数字图书馆建设.本文通过对RFID标签与条码在图书馆内的应用比较分析,指出RFID标签技术优势明显,虽然有在成本等方面的制约,但最终RFID在图书馆的应用中,将逐步取代条码,促进图书馆向智能化发展.
【总页数】3页(P154-156)
【作者】秦志华
【作者单位】南通职业大学图书馆,江苏,南通,226007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250.71
【相关文献】
1.条码技术在图书馆应用问题的探讨 [J], 王立荣
2.中国标准书号条码在图书馆应用质疑:与刘广普同志商榷 [J], 朱金德;贺国友
3.二维条码引入图书馆应用的可行性初探 [J], 于娓
4.图书馆应用条码技术之我见 [J], 林丽萍
5.现代图书馆应用的条码识别技术 [J], 邵寿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RFID技术与条码之间的区别与应用

RFID技术与条码之间的区别与应用

RFID技术与条码之间的区别与应用RFID与传统的条码识别之间的区别:1.RFID标签抗污损能力强传统纸质条码容易受到折损或污染,会影响物体信息的正确识别。

RFID采用电子芯片存储信息,可以免受外部环境污染。

2.RFID标签安全性高条码制作容易操作简单,同时存在仿造容易、信息保密性差等缺点。

RFID标签采用的是电子芯片存储信息,其数据可以通过编码实现密码保护,其内容不易被伪造和更改。

3.RFID标签容量大一维条码容量有限,二维条码最大容量只能存储3000个字符。

RFID标签的容量可以做到二维条码容量的几十倍,可实现真正的“一物一码”,满足信息量不断增大和信息处理速度不断提高的需要。

4.RFID可远距离同时识别多个标签条码一次只能被扫描一个,且要求条码和读写器的距离较近。

RFID采用的是无线电波进行数据交换,RFID读写器能远距离同时识别多个RFID标签,并可通过计算机网络处理和传送信息。

5.RFID是物联网的基石条码印刷后无法更改。

RFID采用电子芯片存储信息,可以随时记录物品在任何时候的任何信息,并可以很方便地新增、更改和删除信息。

RFID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使制造企业与销售企业实现互联,随时了解产品在生产、运输和销售过程中的实时信息,实现对产品透明化管理,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物联网。

RFID手持终端设备应用AUTOID9U手持终端为远距及多标签读取应用设计,采用Impinj方案,搭载高性能UHF读写模块,最远读写距离可达10米以上,可在18秒内读全500张标签,9200mAh超大容量电池,大幅提高续航时间,满足全天应用,是一款续航强大的RFID超高频工业级安卓手持终端。

可应用于生产制造追溯、库房出入库、固定资产管理、电力巡检等应用场景。

来源:本文部分内容转自互联网,如涉及第三方合法权利,请联系作者删除。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FID 技术与条形码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作者:刘盛男
来源:《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年第23期
摘要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 RFID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本文主要介绍RFID 技术与条码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情况,从两种技术特点出发,探讨了RFID 与条码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优劣,旨在通过对该问题的分析探讨,让图书馆进行新技术升级和改造时,对以RFID技术为核心的整套图书管理解决方案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以便做出正确的判断,优化工作方式,提高管理水平。

【关键词】图书管理条码技术 RFID技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图书馆的管理模式也在不断发生改变。

从原有的以人为主的管理模式,逐渐向自动化方向改变。

以RFID技术为例,其很早就被应用在图书馆管理中。

在图书管理中能应用RFID技术进行图书自动识别、图书仓储管理等。

在我国RFID技术被广泛应用到图书馆业是从2008 年开始的。

一些经费宽裕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使用RFID技术原理的自助借还书系统替代人工还书。

面对这种新兴技术的应用热潮,图书馆的管理者应该持什么样的态度,随波逐流还是保持固有的模式不变?这需要对RFID技术为核心的整套图书管理解决方案有一个清晰全面的认识,只有了解其利弊,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1 条形码、RFID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
1.1 条码技术
条码是利用将宽度不等的黑条和空白组成的,用来表达信息的图形标识符。

条码是实现商品管理、电子商务的技术基础,是物流管理现代化的重要技术手段。

条码技术分为一维条码和二维条码,一维条码只可以存储数字,二维条码可以储存字符、图片甚至声音等一切可以数字化的信息。

一维条码标签在图书管理中广泛应用,是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目前我国大部分图书馆仍然采用的是条码技术,可以说一直占据着图书馆应用的大半江山。

1.2 RFID技术
RFID是射频识别技术(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的英文缩写,它是一种无线通信技术,通过无线电讯号把数据从物品上的RFID标签上传送出去,能够自动辨识和追踪该物品
的相关信息。

与条形码不同的是,RFID是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可以动态地读取多本图书的标签信息,比条码技术自动化程度更高。

2 RFID技术与条码技术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对比分析
选择条码还是RFID?当前在图书馆行业的应用,条码技术和RFID技术都有各自的优势。

从我国图书馆行业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来看,全面应用RFID技术进行管理的图书馆并不多,但是全面推广应用RFID技术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目前在我国RFID技术还没有成为市场主流的原因包括:
(1)RFID在图书管理应用方面还有很多技术需要进一步成熟,处于尝试阶段。

(2)使用RFID涉及巨额的资金投入问题。

以一所普通专科院校图书馆为例,馆藏40万纸质图书的自助借还系统改造,国内服务商的报价在150万元人民币左右。

(3)涉及到图书馆各个工作环节的改造工程量巨大,包括图书标签、图书馆管理系统、门禁、书架等一系列改造。

目前国内很多图书馆依然采用基于条码技术的图书管理系统,以吉林省为例,只有长春中医药大学图书馆、东北电力大学图书馆使用了RFID技术的图书管理手段。

多家大学图书馆虽然对RFID技术给与热切的关注,但是实际采用的并不多。

除此之外,对两种技术特性的详细对比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如表1所示。

3 条码技术和RFID技术在图书管理领域中的解决方案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对比,结合我国图书馆建设发展现状,RFID技术在图书馆的应用可以通过三种模式推进应用。

第一种是一步到位。

在全新兴建的图书馆中,可以一次性投入,全面实施R FID系统;第二种是渐进式。

在一个相对独立的局部范围首先实施RFID应用,逐步扩大应用范围,最终实现全面部署;第三种是混合模式。

在一个局部范围实施RFID应用,并与现行系统互相兼容,根据应用情况,决定是否全面部署。

第二种、第三种都比较适合建设较早的图书馆。

4 结论
基于以上分析不难看出,一维条码、二维条码技术在国内图书馆行业依然占据重要的位置。

而随着RFID技术的不断成熟,全新开放式、人性化管理模式将让图书馆更智能、更便捷。

能够预见的是,随着越来越多的成功案例,不断的实践和探索,RFID技术必将会成为图书馆管理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不论是条码技术,还是RFID技术,对于图书馆用户来说,最重要的是能够从实际出发,认清自身的特点和发展需要,根据应用环境的需要进行选择。

只有做到“因境制宜”,RFID和条码才会优势互补、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胡泊.海金梅.基于RFID技术的高校图书馆智能化服务与应用研究[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10).
[2]张晓东.薛崧.张计龙.图书馆RFID通用平台的研究与实践——以复旦大学图书馆为例[J].图书馆杂志,2016(02).
[3]远望谷.RFID智能图书管理系统[EB/OL].[2016-03-01].http://.
[4]李鹏.基于RFID技术下图书借阅模式的探讨[J].农业图书情报学刊,2016(06).
作者单位
长春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吉林省长春市 1300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