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某公司软件过程规范示例
软件过程规范模板
软件过程规范模板1. 总则最大限度提高Q&P (质量与生产率),提高Q&P的可预见性,是每一个软件开发机构的最大目标。
而Q&P 依赖于三个因素:过程、人和技术,因此要实现Q&P 的提高,除了加强技术能力,引进、培育更多优质技术人才之外,规范、改进机构的过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
我们希望通过在制定软件过程规范标准,并在软件开发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修订,提高Q&P 和Q&P 的可预见性。
本规范采用CMM (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的指导,吸收RUP、XP、MSF、PSP、TSP等过程规范指南的思想、方法及实践,充分结合xxx技术开发部的实际情况,引入先进的技术、方法、工具,为公司的软件开发工作提供一部详细、可操作的过程指南。
在本规范的第一版本中,主要包括管理过程和开发过程两个部分,管理过程中包括项目管理过程、需求变更管理过程、配置管理过程。
对于软件开发项目中的其它的一些过程将在实践中逐步补充、完善。
2. 项目管理过程规范项目管理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项目立项与计划、项目实施、项目关闭。
2.1 项目立项与计划参与人员:技术开发部指定的项目负责人(包括前期负责人、正式的项目经理)、立项申请人、[相关最终客户]以及实施该项目的开发组队成员;入口准则:接到经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批准的市场部门的《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出口准则:立项申请人签字确认了经修订正后的正式《软件项目计划》,并通过《工作任务卡》下达了开发任务,开发工作正式开始;输入:经审批的《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与需求相关的业务资料;输出:《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开发任务卡》;活动:1. 接到《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后,技术开发部经理指定前期负责人,并告知立项申请人;2. 前期负责人阅读《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后,通过与立项申请人的沟通、阅读立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通过立项申请人与客户直接交流等方式,了解项目目标、范围与基本需求;并形成最初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3. 前期负责人会同技术开发部经理以及其它相关人员,制定最初的《软件项目计划》,并组织评审;4. 向立项申请人提交最初的《软件项目计划》;5. 最初的《软件项目计划》通过立项申请人的确认后,项目经理计划安排需求分析;6. 需求分析完成后,形成正式的《软件需求说明书》,提交立项申请人确认;(需求分析过程参见开发过程规范部分)7. 根据立项申请人确认后的《软件需求说明书》,项目经理组织进行软件高层设计,并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并根据实际需要向技术开发部经理申请资源,组建项目组队;8. 项目经理根据工作任务分解,下发《工作任务卡》,并协同组队成员进行任务估算;注:工作任务包括模块开发任务、其它任务(如安装);模块开发任务主要包括: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9. 任务估算完成后,组队成员向项目经理提交《个人进度安排》(以甘特图的形式表示),项目经理根据每个组队成员的《个人进度安排》修订《软件项目计划》(必须包括总的计划甘特图),并提交立项申请人确认;10. 立项申请人确定后,项目经理根据软件项目计划基线,补充《工作任务卡》,下发到每个组队成员,开发工作开始。
项目管理——某公司软件开发案例
项目管理——某公司软件开发案例观察项目的三个指标:时间、预算、质量及功能完整性。
失败的项目一般体现为:超时、预算超支、牺牲了部分功能或质量。
彻底失败的项目,就是一个最后压根没有完成的项目,比如烂尾楼。
首先,我们讨论其中的一个指标,时间。
每个人对时间的理解不同,同样在项目里面的每个人对项目的时间理解也是不同的。
1、公司,希望项目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这样时间和预算都是最小的。
当然能做到的项目少之又少,业内有数据的。
2、项目经理(为行文方便,暂称为PM,下同),希望项目的计划时间尽可能地长,这样才有机会应付各种突发事件和不可抗的影响,毕竟很多原因是客观存在的。
墨菲定律。
3、功能模块小组长(如……等,暂称为小组长),一方面承受着项目经理的压力,一方面又承受着来自基层开发人员的压力。
PM会要求小组长以最短时间完成所负责的部分;开发人员则很反感长期加班、高度的压力感。
从过去的一年多来看,在时间要求方面,我们公司的意愿并不强烈。
当然并不是强烈就可以解决的,后面会讲到,这是本文的重点。
在我们公司,最后决定项目时间长短的关键,是开发人员。
在人数不变、人员不更换的前提下,每个开发人员的产出是固定的,至少目前来说是固定的。
加班,也不会有更好的改善,原因已经在我以前的邮件中说明过了。
那么,从上至下形成一种新的强制性时间要求,会不会有效呢?事实上,不是没人试过,结果估计并不理想。
程序开发是一种脑力劳动,决定一件任务完成所需时间是由程序员的脑袋决定的,甚至任务完成到什么程度,如果不花费大力气的检查也是不会轻易能发现的。
这点有过中层管理经验的人,应该都清楚。
例如,管理人员要求用三天完成某个新功能,开发人员说至少要一周时间,即使最后管理人员令开发人员妥协了,他得到的也很可能是一个半成品——能用,但有缺陷;或者表面功能完成了,主线功能有部分没有完成。
换人吧,中国程序员遍地都是,这不是问题的关键,所以换人作用不大。
新人很快会被同化。
软件实施方案实例范文
软件实施方案实例范文在软件实施方案的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到诸多因素,包括组织结构、流程优化、技术支持等方面的内容。
下面,我们将以某公司ERP系统实施方案为例,介绍一个软件实施方案的实例范文。
一、项目背景。
某公司是一家制造业企业,业务涉及生产、销售、采购、仓储等多个环节。
为了提高企业的管理效率,降低成本,提升竞争力,公司决定引入ERP系统进行全面的信息化建设。
二、项目目标。
1. 提高管理效率,通过ERP系统的实施,实现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同工作,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2. 优化流程,对现有的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和优化,消除繁琐的手工操作,简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
3. 提升服务质量,通过ERP系统的实施,提升企业对客户的服务质量,提高客户满意度,增强市场竞争力。
4. 降低成本,通过ERP系统的实施,降低企业的管理成本和运营成本,提高企业的盈利能力。
三、实施方案。
1. 项目启动,成立ERP实施项目组,明确项目的组织结构和人员分工,确定项目的时间节点和目标。
2. 需求分析,对企业现有的业务流程和管理模式进行深入的调研和分析,明确需求和目标。
3. 系统选择,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的ERP系统,考虑系统的功能完善性、稳定性、易用性等因素。
4. 定制开发,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对ERP系统进行定制开发,确保系统能够满足企业的特定需求。
5. 数据迁移,将企业现有的数据迁移到新的ERP系统中,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6. 系统集成,将ERP系统与企业现有的其他系统进行集成,实现信息的无缝对接和共享。
7. 测试验收,对ERP系统进行全面的测试,确保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的完善性。
8. 培训上线,对企业员工进行系统的培训,确保员工能够熟练操作和运用ERP 系统。
9. 运营维护,建立ERP系统的运营维护机制,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和持续优化。
四、实施效果。
1. 管理效率提升,ERP系统的实施,使得企业各个部门之间的信息共享更加便捷,工作效率得到显著提升。
公司软件使用管理制度范本
公司软件使用管理制度范本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软件资源的管理,保障软件资源的合法、合规使用,维护软件版权,根据《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部所有计算机软件的使用、管理和保护活动。
第三条公司应建立健全软件使用管理制度,明确软件使用的责任、权限和程序,保障软件资源的合理、有效利用。
第四条公司全体员工应遵守本制度,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公司的相关规定使用软件。
第二章软件采购与管理第五条公司采购软件时,应选择合法、正规的渠道,确保软件的合法性、合规性。
第六条公司应对采购的软件进行登记、归档,建立软件档案管理制度,记录软件的名称、版本、数量、购买日期、使用范围等信息。
第七条公司应加强对软件密钥的管理,建立密钥使用、变更、报废等制度,确保密钥的安全、有效使用。
第三章软件使用与维护第八条公司员工在使用软件时,应遵守软件的使用协议和法律法规,不得擅自复制、传播、修改、删除软件。
第九条公司应加强对软件的维护管理,定期对软件进行升级、更新,确保软件的安全、稳定运行。
第十条公司应建立软件故障报告制度,员工在使用软件过程中发现故障、问题应及时报告,公司应尽快处理。
第四章软件版权保护第十一条公司应加强对软件版权的保护,禁止任何形式的软件侵权行为,包括非法复制、传播、修改、删除等。
第十二条公司应定期组织软件版权法律法规的培训,提高员工的版权意识,防止软件侵权行为的发生。
第五章违规处理第十三条对违反本制度的员工,公司将依法予以处理,包括但不限于警告、罚款、停职、解除劳动合同等。
第十四条对涉及软件侵权的员工,公司将依法予以处理,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第六章附则第十五条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如有未尽事宜,公司将根据实际情况予以补充。
第十六条本制度的解释权归公司所有。
以上就是一篇公司软件使用管理制度范本,公司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完善,以保障软件资源的合法、合规使用,维护软件版权。
公司计算机软件规范化使用管理办法模板
AA公司计算机软件规范化使用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有效使用计算机软件资源,确保公司计算机软件的合法使用,避免公司员工因使用未经授权的商业软件导致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从而影响公司声誉或造成计算机、服务器等设备被病毒侵害,影响公司正常工作,依据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管理办法。
第二条本管理办法适用于AA公司(以下简称“总部”)及其在中国境内设立的子公司及附属公司,包括但不限于XXXXX公司等(以下合称“AA公司”或“公司”)。
第二章定义与适用范围第三条本办法中所称的计算机软件(以下简称“软件”),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Windows 操作系统)、办公软件(如:Office)、专业的应用软件 /工具:(一)操作系统,指日常办公使用的 Windows 操作系统,如:Windows7、Windows10 等;(二)办公软件,指为满足员工日常办公需求必须使用的软件,如: Office 类软件、图片查阅软件、PDF 文件查阅软件等;(三)专业软件,指各业务部门用于生产或业务开展的各类专业软件,如:设计类、开发类、运维类软件及工具。
第四条按照软件商业性质的合法性进行区分,计算机软件包括合法授权的商业软件、免费软件以及未经授权的商业软件,详细区分如下:(一) 合法授权的商业软件,指通过公司统一采购,公司已取得软件权利人合法授权,并经资产管理系统办理入库的软件;(二) 免费软件,指可以自由使用、下载、修改、散布的,不涉及商业授权、不需付费的软件;(三) 未经授权的商业软件,指未取得合法授权的商业软件,包括公司未取得软件权利人的合法授权的商业软件或公司取得软件权利人的合法授权但员工未经审批而使用的或超过授权范围而使用的商业软件。
第三章计算机软件管理的职责与分工第五条信息系统解决方案部作为公司软件正版化归口管理部门,负责监督检查总部及各子公司软件正版化工作的开展和执行情况、负责统筹软件的需求和申请审批、负责各类软件的库存管理及使用分配与台账记录。
软件发布管理流程规范
软件发布管理流程规范编制:审核:日期:版本:编号:密级:精品文档修改历史目录1. 目标 (4)2. 发布流程 (4)2.1.补丁发布流程 (4)2.2.主版本发布流程 (6)2.3.产品实施流程 (9)2.4.VSS管理流程 (10)3. 相关资料 (10)1.目标软件的发布过程,需要形成有序的良性循环。
否则,各环节流转中容易发生相互等待、被动接应的局面。
无形中,不断增加了沟通成本,扩大了软件的风险。
且对后期造成的影响并不能够完全预知、完全估量。
因此,根据公司内部前期已有的习惯,总结过去产品的发布经验,分析统计结果后,特制定本发布过程规范。
预期达到如下目的:1、减少交叉沟通。
通过将发布过程流程化,使每一个环节的执行者都非常清楚自己的产入产出,受谁的影响,将影响谁。
当遇到困难时,能明确的定位寻找到关键人物沟通解决。
避免当需要获取一件事情的进展情况时,需要广泛征询才能掌握的现象。
减少交叉沟通成本。
2、提高工作预见性。
流程一旦启动,流程中的所有人员便被触动。
各环节执行人能迅速在早期预算出自己的“参与时间”、“参与内容”、“参与工作量”,主动提前做出安排、准备,避开人力、时间等资源上的冲突。
且一旦发现冲突,便能立刻“报警”,报得越早,越能提前应对,减少损失。
3、提高可控性。
软件发布就像道路交通。
交通电台有了可靠的消息渠道(取决于上述“1、减少交叉沟通”),便能随时掌握路面交通状况,配合可预见的行车计划(取决于上述“2、提高工作预见性”),当然更能向车队提供有价值的消息。
因此,车队领导能做出更有控制力的指令,各车队协调行驶,整个交通自然更受控。
一条早已设计好的行车路线,加上提前准备就绪的车队人马,再加上行进途中密切配合的交通电台。
与没有固定线路,需要时才去调配车马,电台信息又不畅的队伍相比,哪一个更能成功到达目的地?2.发布流程本章节的流程图中,将使用下列简称。
1、需求组(人):包括需求总负责人(或PM)、各模块需求负责人。
CMM案例分析范文
CMM案例分析范文CMM(Capability Maturity Model)即能力成熟度模型,是一种软件过程改进模型。
CMM是由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软件工程研究所(SEI)在1987年开始开发,最早用于评估和改进软件工程的过程。
CMM帮助组织识别自己的软件过程成熟度,并提供了一系列的指导和实践方法,帮助组织改进和提高其软件开发过程的质量和效率。
下面将以家软件公司的CMM案例来进行分析。
软件公司是一家新兴的初创企业,公司规模较小,有一支优秀的开发团队。
由于市场需求不断变化以及项目周期紧张,该公司面临着日益增长的开发压力和质量问题。
为了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获得优势,公司决定引入CMM,以改进其软件开发过程。
在引入CMM之前,公司的开发过程没有明确的规范和定义,项目经理和开发人员没有固定的流程和标准,每个项目都是在临时的指导下进行开发。
这导致了很多项目在进度、质量和客户满意度方面存在问题。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公司决定实施CMM级别2(管理的软件过程)的要求。
首先,公司组建了一支专门负责软件过程改进的团队,该团队的成员由企业内部高层和开发团队中的一些主要人员组成。
团队的主要任务是分析和评估当前开发过程的状况,然后提出相应的改进方案。
在CMM级别2的要求下,该公司重视制定和标准化软件开发过程,包括项目管理、需求分析、软件设计、编码、测试等环节。
为了确保各个环节的质量,公司在每个环节都引入了相关的文档和规范,并且进行了培训以及内部审核。
此外,公司开始收集和分析项目的度量数据,以便及时识别和解决问题。
软件团队在引入CMM后,逐步改变了他们的开发方式。
他们对每个项目进行详细的计划和需求分析,明确每个阶段的工作内容和交付物,确保项目按计划完成。
团队开始使用一些常用的开发工具和技术来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此外,他们开始进行代码评审和测试,以减少缺陷的数量。
在实施CMM后的一段时间后,软件公司发现他们的质量和效率得到了显著的提升。
软件公司软件开发流程规范
软件公司软件开发流程规范第一章:项目立项与需求分析 (3)1.1 项目立项 (3)1.1.1 项目背景 (3)1.1.2 项目目标 (3)1.1.3 项目可行性 (3)1.2 需求分析 (3)1.2.1 业务需求 (3)1.2.2 功能需求 (3)1.2.3 技术需求 (4)1.2.4 系统功能需求 (4)第二章:系统设计 (4)2.1 架构设计 (4)2.2 模块划分 (4)2.3 数据库设计 (5)2.4 界面设计 (5)第三章:编码规范 (5)3.1 编码规范制定 (5)3.1.1 编码规范的内容 (5)3.1.2 编码规范的制定步骤 (6)3.2 代码审查 (6)3.2.1 代码审查的内容 (6)3.2.2 代码审查的步骤 (6)3.3 代码管理 (7)3.3.1 版本控制 (7)3.3.2 代码仓库 (7)3.3.3 代码集成 (7)3.3.4 代码备份 (7)3.3.5 代码审查 (7)3.3.6 代码维护 (7)第四章: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 (7)4.1 单元测试 (7)4.2 集成测试 (8)第五章:系统测试 (9)5.1 功能测试 (9)5.2 功能测试 (9)5.3 安全测试 (9)第六章:版本控制与发布管理 (10)6.1 版本控制 (10)6.2 发布管理 (11)第七章:项目管理 (11)7.1 项目计划 (11)7.3 风险管理 (12)第八章:团队协作与沟通 (13)8.1 团队协作 (13)8.1.1 团队目标明确 (13)8.1.2 团队角色分配 (13)8.1.3 信任与尊重 (13)8.1.4 沟通与协调 (13)8.2 沟通交流 (13)8.2.1 明确沟通目的 (13)8.2.2 采用合适的沟通方式 (14)8.2.3 倾听与表达 (14)8.2.4 建立良好的沟通氛围 (14)8.2.5 及时反馈 (14)第九章:软件维护与升级 (14)9.1 软件维护 (14)9.1.1 维护的定义与重要性 (14)9.1.2 维护类型 (14)9.1.3 维护过程 (15)9.2 软件升级 (15)9.2.1 升级的定义与目的 (15)9.2.2 升级类型 (15)9.2.3 升级过程 (15)第十章:软件评估与验收 (16)10.1 软件评估 (16)10.1.1 评估目的与意义 (16)10.1.2 评估内容 (16)10.1.3 评估方法 (16)10.2 软件验收 (17)10.2.1 验收目的与意义 (17)10.2.2 验收内容 (17)10.2.3 验收流程 (17)第十一章:信息安全与合规 (18)11.1 信息安全 (18)11.1.1 数据保护 (18)11.1.2 系统安全 (18)11.1.3 网络防御 (18)11.1.4 应急响应 (18)11.2 合规性检查 (18)11.2.1 合规性检查内容 (18)11.2.2 合规性检查方法 (19)第十二章:售后服务与支持 (19)12.1 售后服务 (19)12.1.1 售后服务内容 (19)12.1.3 售后服务重要性 (20)12.2 技术支持 (20)12.2.1 技术支持内容 (20)12.2.2 技术支持形式 (21)12.2.3 技术支持重要性 (21)第一章:项目立项与需求分析1.1 项目立项1.1.1 项目背景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企业对信息系统的依赖日益增加,为了提高管理效率、降低运营成本,并适应市场变化,本项目应运而生。
软件业务流程案例
软件业务流程案例Software business processes are crucial for the success of any organization in today's digital world. These processes encompass the steps and procedures necessary to develop, implement, and maintain various software applications, ensuring they align with the organization's goals and objectives.软件业务流程对于当今数字化世界中任何组织的成功至关重要。
这些流程包括开发、实施和维护各种软件应用程序所需的步骤和程序,确保它们与组织的目标和目的保持一致。
One of the key aspects of software business processes is their ability to streamline operations, reduce costs, and improve efficiency. By mapping out the workflow of each software application, organizations can identify bottlenecks, eliminate redundant steps, and optimize resource utilization, leading to increased productivity and profitability.软件业务流程的一个关键方面是它们能够简化运营、降低成本并提高效率。
通过绘制每个软件应用程序的工作流程,组织可以识别瓶颈、消除多余的步骤并优化资源利用,从而提高生产力和盈利能力。
软件开发流程规范模板
软件开发流程规范模板1. 引言软件开发流程规范是为了确保软件开发项目的顺利进行和高质量交付而制定的一系列规范和标准。
本文将介绍一个通用的软件开发流程规范模板,以帮助开发团队在项目中遵循一致的开发流程,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2. 需求分析阶段2.1 需求收集在需求分析阶段,开发团队需要与客户充分沟通,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期望。
可以通过会议、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需求信息,并记录在需求文档中。
2.2 需求分析和确认开发团队应对收集到的需求进行分析和梳理,明确需求的优先级和可行性。
在与客户确认后,将需求文档进行更新和完善,并与客户进行最终确认。
3. 设计阶段3.1 概要设计在概要设计阶段,开发团队需要根据需求文档,设计软件的整体架构和模块划分。
概要设计应包括系统架构图、模块划分图等。
3.2 详细设计在详细设计阶段,开发团队需要对每个模块进行详细设计,包括数据库设计、接口设计、算法设计等。
详细设计应包括设计文档和相应的图表。
4. 编码和测试阶段4.1 编码根据详细设计文档,开发团队进行编码工作。
在编码过程中,应遵循一定的编码规范和标准,确保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4.2 单元测试在编码完成后,开发团队进行单元测试,测试每个模块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要求。
单元测试应包括测试用例的编写、执行和结果记录。
4.3 集成测试在单元测试通过后,开发团队进行集成测试,测试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和交互是否正常。
集成测试应模拟真实的环境和场景,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5. 部署和维护阶段5.1 部署在软件开发完成后,开发团队将软件部署到目标环境中。
部署过程应包括安装、配置和测试,确保软件能够正常运行。
5.2 维护在软件部署后,开发团队需要对软件进行维护和支持。
维护工作包括故障排查、功能更新、性能优化等,以确保软件的稳定性和持续改进。
6. 结束语本文介绍了一个通用的软件开发流程规范模板,包括需求分析阶段、设计阶段、编码和测试阶段以及部署和维护阶段。
软件过程管理案例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赵经理的安排-产生原因
缺少对项目的了解 缺少与用户的沟通 缺少对项目组成员的沟通需求和沟通风格分 析 缺少完整的会议规程、目的、议程,职责不 清 缺少对会议的控制,导致会议效率低下 缺少会议的记录 缺少多种沟通方式 缺少冲突管理
4
赵经理的安排-思路
是否分析产生问题的缘由 是否理清原来团队组织中的每个人成员的角色及责任 是否理清原项目经理把项目做到现在这个困境的过程 是否需要在时间、成本、质量之间进行重现权衡 是否需要重新明确目的和期望值 需要开什么样的会议,以及什么参加,会议目的、流程、安排、记 录、执行、跟踪 如何消除低落的士气 如何安排工作,尤其是相互协作的工作 如何发布工作通告 是否可以提供新的开发方法、工具 人员如何重新组合、协作 重新估算相关的计划 重新估算相关的风险 重新制作冲突管理
程序员的选择
• 在项目中,如果你是项目经理,解决问题 的程序员和不让问题产生的程序员,你选 择哪个?
1
扁鹊的医术
• • • • • • • • • • • • 魏文王问名医扁鹊说:“你们家兄弟三人,都精于医术,到 底哪一位最好呢?” ������ 扁鹊答说:“长兄最好,中兄次之,我最差。” ������ 文王再问:“那么为什么你最出名呢?” ������ 扁鹊答说:“我长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发作之前。由于一 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铲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气无法传出去,只有 我们家的人才知道。 ������ 我中兄治病,是治病于病情初起之时。一般人以为他只能 治轻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气只及于本乡里。 ������ 而我扁鹊治病,是治病于病情严重之时。一般人看到我在 经脉上穿针管来放血,在皮肤上敷药等大手术,所以以为我的医 术高明,名气因此响遍全国。”
软件配置管理案例
以下是一个软件配置管理的案例:
某大型互联网公司开发了一个重要的在线支付系统,该系统涉及多个模块和大量代码。
为了确保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公司决定采用软件配置管理来管理和控制代码的变更。
首先,公司成立了一个专门的配置管理团队,负责制定配置管理计划、建立配置管理系统、培训开发人员等。
在配置管理计划中,团队明确了配置管理的工作流程、责任人、时间表等。
同时,他们还建立了一个配置管理系统,用于存储和管理代码的版本信息、变更记录、测试结果等。
在开发过程中,开发人员按照配置管理计划进行代码的编写和测试。
每当有代码变更时,开发人员都会在配置管理系统中提交变更请求,并经过配置管理团队的审核和批准。
批准后,开发人员会进行代码的变更,并提交到配置管理系统中。
在测试阶段,测试人员会根据配置管理系统中记录的版本信息进行测试,确保每个版本的代码都能够正常运行。
同时,他们还会记录测试结果和问题,并在配置管理系统中提交问题和变更请求。
在发布阶段,配置管理团队会对所有的变更进行审核和整合,确保所有版本的代码都能够正常集成和运行。
最后,他们会对代码进行打包和发布,并记录发布信息。
通过采用软件配置管理,该互联网公司成功地控制了代
码的变更和版本管理,提高了软件的质量和稳定性。
同时,他们还减少了因代码变更而导致的错误和问题,提高了开发效率和质量。
软件项目 过程管理案例
软件项目过程管理案例Case:一个软件公司决定开发一个新的项目管理软件,以帮助其他公司更有效地管理他们的软件项目。
在这个案例中,我们将关注软件项目的过程管理。
1. 项目准备阶段:在这个阶段,软件公司确定了项目的目标和范围,并开始制定项目计划。
他们与客户进行了讨论,了解了客户的需求和期望,并对可能的风险进行了初步评估。
2. 需求收集和分析阶段:在这个阶段,软件公司与客户一起详细讨论和收集需求,并制定了详细的需求规格说明书。
他们使用了一些工具和技术,如用户故事、面试和问卷调查,以确保他们完全理解客户的需求。
3. 设计和开发阶段:在这个阶段,软件公司开始设计软件的架构和用户界面,并开发出第一个原型。
他们使用了一些工具和技术,如UML图、原型设计和编码,以确保软件的质量和可靠性。
4. 测试和调试阶段:在这个阶段,软件公司对开发出的软件进行全面测试,并修复了所有的缺陷和错误。
他们使用了一些工具和技术,如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以确保软件的质量和性能。
5. 上线和部署阶段:在这个阶段,软件公司准备好了软件的正式版本,并将其部署到客户的服务器上。
他们还提供了相应的培训和支持,以确保客户能够正确地使用和维护软件。
6. 运维和维护阶段:在这个阶段,软件公司持续提供维护和支持服务,以确保软件的正常运行和持续改进。
他们使用了一些工具和技术,如问题跟踪系统和用户反馈,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和解决问题。
通过以上的过程管理,软件公司成功地开发和发布了一个新的项目管理软件,并帮助其他公司更有效地管理他们的软件项目。
同时,软件公司也学到了一些经验教训,并对未来的项目管理有了更好的认识。
软件开发流程规范范本
软件开发流程规范范本第一部分:引言在软件开发领域,流程规范是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和高质量交付的关键。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软件开发流程规范范本,以帮助开发团队参考和制定适用于自身项目的开发流程规范。
通过合理规划和执行软件开发流程,可以提高开发效率、降低风险,并最终实现项目目标。
第二部分:需求分析1. 需求收集与整理- 确定合适的需求收集方法,如面谈、调查问卷或访谈。
- 将所有收集到的需求进行整理和分类,确保需求清晰可理解。
2. 需求审查与确认- 与相关方共同审查需求,确保需求的准确性和可行性。
- 确认需求并制定相应的需求文档。
第三部分:设计与规划1. 系统设计- 根据需求文档进行系统设计,包括系统结构、模块设计等。
- 确定软件界面设计,以保证用户友好性。
2. 数据库设计- 设计数据库结构,包括表结构、关系等。
- 确定数据库访问方式和安全性控制策略。
3. 开发规划- 制定开发计划,明确开发阶段、人员分工、时间节点等。
- 确定开发环境和工具,以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
第四部分:开发与测试1. 编码与单元测试- 开发人员按照设计要求进行编码。
- 执行单元测试,确保代码的正确性和可靠性。
2. 功能测试与集成测试- 测试团队执行功能测试,验证系统是否满足需求。
- 执行集成测试,检查各个模块之间的交互和整体功能。
3. 性能测试与安全测试- 进行性能测试,检查系统在高并发和大数据量时的表现。
- 进行安全测试,确保系统的安全性和防护能力。
第五部分:部署与维护1. 部署准备- 建立部署计划,明确系统上线时间和部署步骤。
- 准备部署环境,包括服务器配置、网络设置等。
2. 系统部署- 将软件部署到目标环境,并进行配置和安装。
- 验证部署的软件和环境是否正常运行。
3. 系统维护与优化- 针对系统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维护和修复。
- 优化系统性能,提升用户体验。
第六部分:项目管理与文档管理1. 项目计划和进度管理- 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包括里程碑和任务分解。
软件过程改进方法与实践案例
软件过程改进方法与实践案例软件过程改进是指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中的流程、方法和工具进行分析和优化,以提高开发效率和质量的一系列实践方法。
在软件开发领域,不断改进软件过程是实现持续创新和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软件过程改进方法,并结合实际案例加以说明。
一、敏捷开发方法敏捷开发方法是一种迭代、快速响应和适应变化的软件开发方法。
它注重与客户的密切合作、团队的自组织和交付可用的软件产品。
敏捷开发方法可通过以下几个环节进行过程改进:1. 产品计划与需求管理:通过与客户紧密合作,及时收集和理解客户需求,分解为可执行的任务并进行迭代开发。
2. 迭代开发与交付:将开发过程划分为多个迭代周期,每个周期都交付一部分可用的软件产品。
团队通过不断反馈和改进来完善产品。
实践案例:某公司开发了一款电商平台,采用敏捷开发方法。
项目团队通过持续的需求收集和迭代开发,不断改进产品特性和性能。
最终在短时间内完成了平台开发,并得到了广大用户的好评。
二、六西格玛方法六西格玛是一种基于数据分析和统计学的质量管理方法,旨在通过减少缺陷和变异,提高产品质量和流程效率。
在软件过程改进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流程测量与分析:通过收集流程数据和指标,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流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找出关键环节和改进的方向。
2. 缺陷预防与控制:通过对软件开发过程的每个环节进行缺陷分析和控制,减少缺陷的引入和扩散。
实践案例:某软件公司使用六西格玛方法改进其软件开发流程。
通过统计分析和流程优化,公司成功减少了软件缺陷率,并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和用户满意度。
三、持续集成与自动化测试持续集成是一种通过频繁集成和测试,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的开发方法。
自动化测试是一种采用工具和脚本来执行测试的方法。
在软件过程改进中,可以采用以下方法:1. 持续集成实践:团队成员将代码频繁集成到共享代码库,并通过自动化构建和测试来验证代码的正确性。
2. 自动化测试工具与脚本:利用自动化测试工具和脚本,对软件进行功能、性能和安全等方面的自动化测试。
案例-某公司软件过程规范示例【范本模板】
编者说明:软件过程管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制定项目、组织的过程规范,它是软件开发组织行动的准则与指南。
该文档就是一个实际的过程规范的实例,通过该实例,相信对大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符合要求的项目过程规范、组织过程规范有很好的借鉴作用.1.总则最大限度提高Q&P(质量与生产率),提高Q&P的可预见性,是每一个软件开发机构的最大目标。
而Q&P依赖于三个因素:过程、人和技术,因此要实现Q&P的提高,除了加强技术能力,引进、培育更多优质技术人才之外,规范、改进机构的过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
我们希望通过在制定软件过程规范标准,并在软件开发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修订,提高Q&P和Q&P的可预见性.本规范采用CMM(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的指导,吸收RUP、XP、MSF、PSP、TSP 等过程规范指南的思想、方法及实践,充分结合xxx技术开发部的实际情况,引入先进的技术、方法、工具,为公司的软件开发工作提供一部详细、可操作的过程指南。
在本规范的第一版本中,主要包括管理过程和开发过程两个部分,管理过程中包括项目管理过程、需求变更管理过程、配置管理过程。
对于软件开发项目中的其它的一些过程将在实践中逐步补充、完善。
2.项目管理过程规范项目管理过程是对软件项目过程进行计划、监控/管理、总结的辅助过程,包括需求、配置、成本、进度、质量和风险等的管理。
项目管理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项目立项与计划、项目实施、项目关闭。
2。
1 项目立项与计划参与人员:技术开发部指定的项目负责人(包括前期负责人、正式的项目经理)、立项申请人、[相关最终客户]以及实施该项目的开发组队成员;入口准则:接到经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批准的市场部门的《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出口准则:立项申请人签字确认了经修订正后的正式《软件项目计划》,并通过《工作任务卡》下达了开发任务,开发工作正式开始;输入:经审批的《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与需求相关的业务资料;输出:《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开发任务卡》;活动:接到《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后,技术开发部经理指定前期负责人,并告知立项申请人;前期负责人阅读《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后,通过与立项申请人的沟通、阅读立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通过立项申请人与客户直接交流等方式,了解项目目标、范围与基本需求;并形成最初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前期负责人会同技术开发部经理以及其它相关人员,制定最初的《软件项目计划》,并组织评审;向立项申请人提交最初的《软件项目计划》;最初的《软件项目计划》通过立项申请人的确认后,项目经理计划安排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完成后,形成正式的《软件需求说明书》,提交立项申请人确认;(需求分析过程参见开发过程规范部分)根据立项申请人确认后的《软件需求说明书》,项目经理组织进行软件高层设计,并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并根据实际需要向技术开发部经理申请资源,组建项目组队;项目经理根据工作任务分解,下发《工作任务卡》,并协同组队成员进行任务估算;注:工作任务包括模块开发任务、其它任务(如安装);模块开发任务主要包括: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任务估算完成后,组队成员向项目经理提交《个人进度安排》(以甘特图的形式表示),项目经理根据每个组队成员的《个人进度安排》修订《软件项目计划》(必须包括总的计划甘特图),并提交立项申请人确认;立项申请人确定后,项目经理根据软件项目计划基线,补充《工作任务卡》,下发到每个组队成员,开发工作开始.相关模板:《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项目计划》、《工作任务卡》说明:如果计划确认、需求确认未通过,立项申请人与项目经理进行协商,进行修正,无法达成共识的,提交部门经理、总经理协调;2。
规范化的软件开发过程
• 周报
– 每周最后一个工作日下班前,项目经理提交本项目组 周报。
重大突发性事件
• 常见重大突发性事件
– 重大技术障碍 – 重大缺陷 – 配置库算坏、文档丢失等 – 其它占用时间长或对项目结果影响大的工作
• 解决方案
– 立即停止项目组其它工作,集中攻关 – 指导老师协助解决
项目经理工作职责
• 协调并组织项目组工作,最终实现项目目 标 • 控制需求和设计,主导项目方向 • 制定开发计划,合理分配任务 • 跟踪项目进度 • 及时汇报项目进展
周期性工作
• 晨会
– 每天早晨上班后,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组成员总结前一 天的工作,并确认当天工作。
• 日报
– 每天下班前,项目组成员将日报提交到项目经理,项 目经理向指导老师提交项目组的日报。
• 周例会
– 每周一上班后,项目经理组织项目组成员总结前一周 的工作,并确认本周工作。周例会需要知道老师参加。
各类人员职责关系
• • • • 项目经理负责项目的全局工作 质量管理员负责提高系统质量 测试管理员负责确认系统质量 配置管理员负责产出物的管理
本次实训不是什么
• • • • 不是为了实现一个完整的企业级项目 不是单纯的编码练习 不是让每个人做项目的所有方面工作 不是为了给学生补充基础知识
高级业务经理 Sr Biz. Mgr
高级客户经理 Sr Account Mgr
质量专家 Qual Splst
技术专家 Tech Splst
高级咨询师 Sr Consultant
服务经理 Serv Manager
运维经理 Op Manager
质量经理 Quality Mgr
助理项目经理 APM
高级工程师 Sr Engineer
关于软件行业合规案例
关于软件行业合规案例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软件行业合规是指软件企业在其生产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确保产品和服务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发展,软件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迅猛发展,但也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法律环境和监管压力。
软件行业合规越来越成为软件企业的重要课题。
在软件行业合规中,合规案例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通过合规案例的学习和分析,可以帮助软件企业更好地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避免违规行为,确保企业的长期发展和良好声誉。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些关于软件行业合规的案例。
我们来看一个关于数据隐私保护的案例。
2018年,一家知名的社交媒体公司因为泄露用户数据事件而受到了广泛谴责。
这家公司在未经用户允许的情况下将用户的个人信息出售给第三方,严重侵犯了用户的隐私权。
这一事件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广泛争论和调查,最终导致公司股价暴跌,声誉扫地。
在这个案例中,该公司没有严格遵守数据隐私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导致了严重的后果。
软件企业应该认真学习这个案例,加强数据隐私保护意识,建立健全的数据管理制度,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护用户信息安全。
另一个案例是关于知识产权保护的。
一家软件公司在推出新产品时,使用了一些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软件和代码,侵犯了他人的知识产权。
受害方发现后提起了诉讼,最终软件公司被迫支付了巨额的赔偿费用,并面临了严重的商誉损失。
这个案例告诉我们,软件企业在产品研发和推广过程中要严格遵守知识产权相关法律法规,避免侵权行为,确保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合法合规。
软件企业应该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加强内部员工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确保不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
还有很多其他的软件行业合规案例,比如关于反垄断法的案例、关于网络安全的案例等等。
软件企业要时刻关注相关法律法规和行业标准的变化,加强合规意识,做好合规风险评估,建立健全的合规管理制度,确保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合法合规。
第二篇示例:软件行业合规案例一直是行业内的热门话题,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软件行业在全球范围内已经成为一个高度竞争的市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者说明:软件过程管理中的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制定项目、组织的过程规范,它是软件开发组织行动的准则与指南。
该文档就是一个实际的过程规范的实例,通过该实例,相信对大家根据自身情况制定符合要求的项目过程规范、组织过程规范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1.总则最大限度提高Q&P(质量与生产率),提高Q&P的可预见性,是每一个软件开发机构的最大目标。
而Q&P依赖于三个因素:过程、人和技术,因此要实现Q&P的提高,除了加强技术能力,引进、培育更多优质技术人才之外,规范、改进机构的过程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手段。
我们希望通过在制定软件过程规范标准,并在软件开发实践中不断地完善、修订,提高Q&P和Q&P的可预见性。
本规范采用CMM(软件过程成熟度模型)的指导,吸收RUP、XP、MSF、PSP、TSP 等过程规范指南的思想、方法及实践,充分结合xxx技术开发部的实际情况,引入先进的技术、方法、工具,为公司的软件开发工作提供一部详细、可操作的过程指南。
在本规范的第一版本中,主要包括管理过程和开发过程两个部分,管理过程中包括项目管理过程、需求变更管理过程、配置管理过程。
对于软件开发项目中的其它的一些过程将在实践中逐步补充、完善。
2.项目管理过程规范项目管理过程是对软件项目过程进行计划、监控/管理、总结的辅助过程,包括需求、配置、成本、进度、质量和风险等的管理。
项目管理过程主要包括三个阶段:项目立项与计划、项目实施、项目关闭。
2.1 项目立项与计划参与人员:技术开发部指定的项目负责人(包括前期负责人、正式的项目经理)、立项申请人、[相关最终客户]以及实施该项目的开发组队成员;入口准则:接到经公司总经理或副总经理批准的市场部门的《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出口准则:立项申请人签字确认了经修订正后的正式《软件项目计划》,并通过《工作任务卡》下达了开发任务,开发工作正式开始;输入:经审批的《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与需求相关的业务资料;输出:《软件项目计划》、《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开发任务卡》;活动:接到《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后,技术开发部经理指定前期负责人,并告知立项申请人;前期负责人阅读《软件开发立项申请表》后,通过与立项申请人的沟通、阅读立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通过立项申请人与客户直接交流等方式,了解项目目标、范围与基本需求;并形成最初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前期负责人会同技术开发部经理以及其它相关人员,制定最初的《软件项目计划》,并组织评审;向立项申请人提交最初的《软件项目计划》;最初的《软件项目计划》通过立项申请人的确认后,项目经理计划安排需求分析;需求分析完成后,形成正式的《软件需求说明书》,提交立项申请人确认;(需求分析过程参见开发过程规范部分)根据立项申请人确认后的《软件需求说明书》,项目经理组织进行软件高层设计,并对工作任务进行分解,并根据实际需要向技术开发部经理申请资源,组建项目组队;项目经理根据工作任务分解,下发《工作任务卡》,并协同组队成员进行任务估算;注:工作任务包括模块开发任务、其它任务(如安装);模块开发任务主要包括: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任务估算完成后,组队成员向项目经理提交《个人进度安排》(以甘特图的形式表示),项目经理根据每个组队成员的《个人进度安排》修订《软件项目计划》(必须包括总的计划甘特图),并提交立项申请人确认;立项申请人确定后,项目经理根据软件项目计划基线,补充《工作任务卡》,下发到每个组队成员,开发工作开始。
相关模板:《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项目计划》、《工作任务卡》说明:如果计划确认、需求确认未通过,立项申请人与项目经理进行协商,进行修正,无法达成共识的,提交部门经理、总经理协调;2.2 项目实施参与人员:项目经理,项目组成员;入口准则:项目计划基线已建立,并通过立项申请人确定,带有工作进度要求的《工作任务卡》已下发到每个项目成员;出口准则:立项申请人在《验收报告》上签字确认;输入:《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软件项目计划》、《工作任务卡》;输出:经验收测试的可交付的程序、源代码及相关文档。
活动:在开发期间,项目成员每周需上交一份《时间日志》、《缺陷日志》,每天向项目经理汇报工作任务进度;在开发期间,项目经理负责填写《项目进度周报》报于技术开发部经理、立项申请人(格式不同,交予立项申请人的只需周报的第一页,报予技术开发部经理的项目进度周报的第二页为“跟踪甘特图”);项目经理必须根据实际的进度情况,及时调整项目计划,若发现进度延误,需采取措施。
相关模板:《软件项目计划》、《开发任务卡》、《时间日志》、《缺陷日志》、《项目进度周报》2.3 项目关闭参与人员:技术开发部经理或经理助理、项目经理,项目组成员、立项申请人、[相关客户、公司总经理、公司副总经理];入口准则:立项申请人在《验收报告》上确认;出口准则:形成《项目总结》,完成项目绩效考核,项目数据存入“过程数据库”;输入:《时间日志》、《缺陷日志》、《项目开发计划》;输出:《项目总结》、已完成的《项目绩效考核表》、过程数据库中的该项目记录;活动:项目经理主持召开项目总结会,交流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心得体会,对项目实施中的成功处、不足处进行总结,并由项目经理形成《项目总结》;由技术开发部经理组织对该项目进行绩效考核,并填写相应的《项目绩效考核表》;项目经理组织所有成员对项目过程中的文档、源程序等资料进行整理、归档;由项目经理根据过程数据库的需要,整理相应的数据,提交技术开发部经理,存入过程数据库。
相关模板:《项目总结》、《项目绩效考核表》3.开发过程规范开发过程是提炼用户需求,设计、构建和测试满足这些需求的软件并最终将其交付给客户的过程。
是软件过程中的主体过程之一。
当开发新的应用或计划为现有的应用进行重要的增强时,需使用本规范所定义的开发过程执行。
项目管理过程是对开发过程进行计划、监控/管理、总结的辅助过程,但由于项目管理是保证进度、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在软件项目中也是十分重要的过程之一。
而需求管理过程与配置管理过程则是次重要的辅助过程,需求管理过程是一个需求变更管理的过程,以对变更进行统一的管理;配置管理过程的最重要工作就是版本控制,使得开发过程中的各种交付物能够有机地形成一个个整体。
因此以上四个过程是交织进行的,均是为成功完成软件项目的保障过程。
3.1 过程总述现在比较通行的开发过程模型包括:瀑布模型、演化模型、原型模型、螺旋模型等。
根据公司的项目特点、队伍规模、组队情况等实际因素,决定选择最为简单、易于掌握的瀑布模型为基础,根据公司特点,进行合理的修改,使其成为公司本阶段的软件开发过程。
本规范将整个开发过程分为:需求分析、高层设计、详细设计、编码和单元测试、集成计划与测试、系统测试、验收测试与安装、维护等八个阶段。
3.2 需求分析阶段需求分析的主要目的是生成一个正确说明客户所有需求的文档。
换言之,软件需求规格(Software Requirement Specification,SRS)文档是该阶段的主要输出。
正确的需求分析和确定需求规格对一个项目的成功是非常关键的。
许多在系统和验收测试时发现的缺陷是在需求阶段产生的。
在验收阶段去掉需求阶段产生的一个错误将比在需求阶段本身去掉该错误要多花100多倍的费用。
很明显,在执行这阶段时,正确地生成具有最少缺陷的SRS 是非常必要的。
参与人员:项目经理,[分析员],立项申请人,[客户,最终用户];入口准则:项目立项,最初的项目计划已得到立项申请人的确认。
注:这里所说明的需求分析阶段是进行开发过程的需求分析阶段,在技术开发部出具初步的项目计划之前的需求沟通工作,不是该过程规范所定义的。
最初的需求沟通工作可以参考本过程规范。
出口准则:立项申请人、[客户]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上签字确认;输入:《项目立项申请表》、最初的《项目计划》,需求相关的资料;输出:经确认的《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活动:整个需求分析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首先,项目经理与分析员一块,做好需求分析的准备,包括阅读相关的背景资料,熟悉客户的实际情况,准备用户访谈计划,准备会谈问题清单等;然后通过面谈、专题讨论会等形式与客户进行沟通,采集需求的详细内容,澄清每一个需求点;从而界定出系统的目标和范围;对所采集和澄清的需求进行分析,构建需求模型,从功能性、非功能性两个方面进行需求分析,深入领会客户需求;形成《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建立软件需求基线,并为软件需求评审做好准备;由项目经理安排软件需求评审,协同立项申请人、[客户]进行需求评审;立项申请人[或客户]在《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上确认。
相关模板:《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3.3 高层设计阶段高层设计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在这个阶段将从计算机实现的逻辑角度开发针对用户需求的解决方案。
这一解决方案是一个高级的抽象方案。
高层设计要设计出各主要部分,并说明他们在技术上如何工作:1)相互间的协作;2)所需外在的硬件和软件环境;3)内在环境。
也就是说,高层设计确定了组成产品的构件,定义了每个构件的功能任务,并且定义了构件间的接口及构件到运行环境的外部接口。
参与人员:项目经理,项目组员(设计团队);入口准则:《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已通过立项申请人的确认;出口准则:形成高层设计,实现任务分解,所有的问题得到解决;输入:《软件需求说明书》输出:《高层设计说明书》(功能与数据库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文档和用户接口标准;活动:制定详细设计、编码、文档和用户接口的标准;根据项目特点选择运行的目标平台和开发工具;制定软件的体系结构,定义逻辑和物理的对象模型,包括确定类、类的属性、类方法、类之间的关系和对象间的动态交互。
若采用结构化设计,则该活动应为功能设计;从需求规格说明书中的数据模型中得到物理数据库结构,进行物理数据库设计:包括确定表/记录类型、域和其他部分。
生成高层设计说明书,并组织设计评审。
相关模板:《高层设计说明书》3.4 详细设计阶段在详细设计阶段,高层设计阶段开发出的整体应用被分成几个模块(或构件)和程序。
为每个程序(或构件)进行逻辑设计,然后归档作为程序规格,同时为每个程序(或构件)生成一个单元测试计划。
详细设计阶段的重要活动包括通用例程和程序的确定、框架程序的开发以及用于提高生产率的实用程序和工具的开发。
在详细设计阶段负责每个程序、模块(或构件)的内部设计,确定其程序流程,并且可以通过使用设计语言、图形流程图(如活动图、状态图)等,或通过简单地写叙述而将设计文档化。
参与人员:每个模块(或构件)的任务承担人;入口准则:《高层设计说明书》已通过评审;出口准则:完成详细设计,所有的问题得到解决,详细设计与单元测试计划文档化;输入:《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高层设计说明书》、详细设计标准输出:《详细设计说明书》、《单元测试计划》活动:将高层设计中的每个程序(或构件)细分成小的组件;对每个小组件进行详细设计,包括确定调用方法、输入和输出、程序逻辑、数据结构等;根据组件的逻辑,制定单元测试计划,包括确定单元测试环境、测试用例、测试数据等;向项目经理(或高层设计者)提交详细设计与单元测试计划;相关模板:《详细设计说明书》、《单元测试计划》剪裁说明:对一些小项目,详细设计阶段的活动1、2可以省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