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对策研
究
摘要:雷锋精神是红色文化的鲜活体现,是中华民族伟大民族精神的传承,
弘扬雷锋精神能增强中华民族的红色文化自信。
[1]雷锋精神能够激励大学生传承
红色基因、代表中华民族精神追求、指引大学生崇德向善等当代价值。
然而,在
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遇到教育内容和方法不匹配、工作方
法较传统、新技术应用不够等问题。
要将雷锋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培育特
色育人、构建校园文化等全过程中。
关键词:雷锋精神;高校;文化
一、雷锋精神的当代价值
(1)雷锋精神激励大学生传承红色基因。
雷锋代表了一代共产党人的崇高精神追求和革命品格。
他的一生践行了马克
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具有鲜明的中国共产党人特质。
放眼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对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传承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
重大意义。
在这个历史方位,雷锋精神仍然能够激励人们继承和发扬党的红色基因。
首先,雷锋一生坚持理想信念,永远跟党走。
他对马克思主义和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事业充满坚定的信心,这种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的重要内容。
新时代需要广大党员干部继承雷锋的坚定理想信念,坚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的信仰,以此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其次,雷锋一生无私奉献,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他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视为人民服务为人
生目标。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要继续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牢记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广大党员要继承雷锋那种无私奉献的精神,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
斗目标。
再次,雷锋一生勤俭节约,艰苦朴素。
他生活非常简朴,处处节约资源。
广大党员要学习雷锋那种艰苦朴素的生活作风,树立节约意识,反对铺张浪费。
最
后,雷锋一生锐意进取,勇于创新。
他不断学习新知识,努力掌握新技能。
新时代
需要广大党员继承雷锋的创新精神,勇于探索,开拓进取,以实际行动推动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
雷锋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崇高理想、无私奉献、勤俭节约、锐意进取的优秀品质。
这些品质在新时代传承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的历史进程中,仍然发挥重要的示范引领作用。
学习雷锋精神,能够有效激励广大
党员干部继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精神推进新时代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
(2)雷锋精神代表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
雷锋精神中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无私奉献等内容,代表了中华民族
独特的民族精神和优秀传统美德。
这种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
不断积淀,并以不同的方式在不同历史时期得到彰显。
雷锋以普通人的方式践行
了这些美德,展现了中华民族精神的独特魅力。
首先,雷锋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的
爱国主义精神。
他热爱祖国,将个人前途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时刻准备为
国家作贡献。
这种视死如归的爱国情怀,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
新时代需
要继承和发扬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最高目标。
其次,
雷锋精神代表着中华民族的集体主义精神。
他视集体利益高于一切,舍小家、顾
大家,忠诚尽责。
这种集体主义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显著特征。
新时代需要发扬以
集体主义凝聚中国力量,团结奋斗,共创伟业。
再次,雷锋精神蕴含着中华民族的
无私奉献精神。
他甘于助人,乐于奉献,将自己比作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这种情怀
来源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新时代需要发扬无私奉献的公德情怀,以更高标准
要求自己,为他人和社会作贡献。
最后,雷锋精神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勇敢品质。
他刻苦钻研,艰苦奋斗,敢于直面困难。
这种勤劳勇敢的品格也是中华民族独特的
精神标志。
新时代需要发扬这种精神,以奋斗的姿态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雷
锋精神承载了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追求,代表了中华民族优秀的道德品质和时代
风貌。
这种民族精神在中国发展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在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
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其独特魅力和永恒价值还将继续发光发热,对民族精神建设
具有重要意义。
(3)雷锋精神能指引着大学生崇德向善
雷锋精神核心的是无私奉献、乐于助人的公德情怀。
这种崇德向善的品质来源于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也代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本质要求。
在新时代背景下,雷锋精神仍然能够对大学生的道德实践提供价值引领和精神指引。
首先,雷锋精神中蕴含着深厚的人道主义情怀。
雷锋视助人为乐,时刻关心他人疾苦,乐于施以援手。
这种人道精神在当今社会同样闪耀着光和热。
学习雷锋精神,就是要发挥人的同情心和同感心,做一名对他人充满爱心的志愿者。
其次,雷锋精神代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集体主义品质。
雷锋不计较个人得失,将自己融入集体。
这种集体主义精神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当代社会需要弘扬这一公德,在集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关系上找到适当的平衡点。
再次,雷锋精神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诚信品质。
雷锋言行一致、踏实肯干,成为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在新时代,这一美德同样意义重大。
发扬诚实守信精神,是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内容。
最后,雷锋精神代表了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
他生活俭朴,处处勤俭节约。
在新时代物质生活不断丰富的条件下,这一美德依然值得弘扬。
它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避免比较和攀比心理。
雷锋精神中所蕴含的道德价值观念,在当代社会依然闪烁着光芒。
学习雷锋精神,就要在实践中践行这些美德,以崇德向善的日常行动推动社会风尚文明和谐。
这对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具有重要意义。
二、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1)教育内容和教学方法不匹配
首先,部分教育内容更新不够,与大学生认知特征脱节。
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课程内容陈旧生硬,难以引起大学生兴趣和共鸣。
其主要表现为:过度理论化,脱离大学生生活;案例陈旧,不贴近当代大学生需求;缺乏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层次学生的分层化内容,无法实现精准传播。
这些都导致教育内容无法适应大学生的认知特点,无法激发学习兴趣。
其次教育手段和方法单一,与大学生学习特征脱节。
当前一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局限在传统的讲授式为主的教学模式,缺乏双向互动和体验式学习。
而大学生已经成长为数字化时代的“网生”,更习惯互联网获取信息、互动学习和移动学习。
这就需要高校改变教学方法,增加案例分析、现场体验、网络互动等多种教育手段,满足“网生”的学习特征。
最后,知
识传授与实践脱节,难以实现知信行统一。
一些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过于强调纯知识的传播,而忽视将知识转化为学生的内在价值追求和外在行为的统一。
(2)一些高校工作方法比较传统
当前,一些高校在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中,工作方法还存在较多传统化问题,主要集中体现在教育过程过于强调灌输式的知识传授,缺乏师生互动和学生参与。
课堂上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课堂氛围比较枯燥。
这种灌输式教学使课程脱离学生认知特点,不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其次,教育内容更关注理论知识传递,相对忽视能力培养。
教育侧重传授概念、原理等抽象知识,而对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不够。
这与社会对大学生能力的要求不完全适应。
同时,教育手段限于传统模式,新技术新载体的应用不足。
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还需加强,新媒体平台的利用不够,无法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
高校教育过于注重结果评价,对学生学习过程关注不够。
高校只注重对学生终期知识掌握情况的评价,而不关注学习过程,无法对学生学习状况进行及时指导。
教师教育内容的整体化特征明显,对个体差异化不敏感。
面向总体的框架化课程,没有考虑不同专业、年级学生的差异,容易导致教育脱目标。
最后,教师教育方法较为固定,更新不足,缺乏持续创新。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变化不大,以往模式惯性依然存在,比较缺乏与时俱进的理念。
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创新,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方法符合新时代要求,是高校面临的重要课题,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3)新技术新平台应用不够
高校网络平台建设不足,在线思政课程体系有待完善。
一些高校还没有建立比较系统完整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在线课程数量有限,覆盖面不广,也缺乏针对不同学科专业的特色内容,未形成完整的网络课程体系。
这限制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
同时,高校对新媒体应用不够,微课、慕课开发力度有限。
新媒体及时性、直观性等优势深受青年学生喜爱。
但一些高校没有充分发挥新媒体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优势,开发的微课、慕课不多,新媒体内容建设亟待加强。
其次,移动学习应用较少,缺乏覆盖全体师生的手机APP。
手机学习可以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实现随时学习。
但目前缺乏面向全体师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类APP,移动学习方式有待推广。
此外,高校对网络互动功能的建设不完善,线上线下交流
体系亟待建立。
当前网络平台的互动、交流功能有限,缺乏针对性的网络思想政
治教育社区,线上线下交流体系有待构建。
最后,新技术新手段应用局限,如AR、VR、人工智能等技术的教学应用还比较少。
高校还未能充分利用新技术来丰富教
学手段,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方法。
同时,高校还应对网络内容进行监管,防止
存在一些错误观点。
个别高校对网络课程内容监管不严,一些不合规、不合时宜
的内容无法有效过滤,也存在错误导向的网络信息流传。
新技术新平台在当前思
想政治教育中应用还存在一定不足,亟待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以适应新时代发展要求。
三、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1)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
将雷锋精神融入思
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是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途径。
教师可以更新教学内容,增加雷
锋精神典型案例。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相关章节加入雷锋生平事迹和《雷锋日记》
选编内容,使学生了解雷锋精神的历史背景。
在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观的部分,加入雷锋精神的阐释内容,帮助学生深入理解雷锋精神的核
心内涵。
还可以增加反映当代大学生学习雷锋精神的典型案例,使之贴近学生。
此外,还可以实施案例教学,加强情景体验。
教师可以采用案例解析的方式,让学
生分析雷锋典型事迹中蕴含的道德价值。
也可以设置情境体验案例,让学生设身
处地感受雷锋精神,培养其价值观念。
案例教学可以使抽象的理论更具感染力。
同时开展主题讨论,引导思维碰撞。
组织学生围绕雷锋精神展开主题讨论、任务
式学习等,鼓励学生对雷锋精神进行多角度思考,并能接纳不同意见。
过程中教师
对学生观点进行必要引导,帮助学生深化对雷锋精神的理解,培养批判性思维能力。
最后,要注意实施项目研究时,促进知信行统一。
教师可要求学生以雷锋精神为切
入点,开展课程论文或项目研究。
在导师指导下,学生需要收集资料、整理思路、
撰写论文,最后形成研究成果。
这种实践性学习能帮助学生将雷锋精神的理论内
涵转化为行动,增强学习效果。
以此将雷锋精神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使之成
为引领学生成长的重要内容,推动新时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2)培育雷锋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育人特点
首先,强化党的全面领导,坚持正确认识党的历史作用。
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
教育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全面领导,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
和处理问题,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从思
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要通过学习党
的理论创新成果,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增强思想政治
工作的党性原则性。
要用正确的党史观、历史观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共产
党奋斗历史,巩固学生的理想信念。
其次,突出服务国家战略,强化历史使命感教育。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与国家发展战略紧密对接,引导学生牢记民族复兴的历
史使命,将个人理想融入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要通过学习中华优秀
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增强中华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在
唯物史观引领下培育时代新人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对担负民
族复兴历史大任的时代新人的要求具有客观实在性。
[2]最后,强化实践育人,拓展
第二课堂。
要注重校内外实践教育,组织开展社会调查、志愿服务、劳动实践、
专题体验等活动,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接受锤炼,增强实际行动能力。
要依托网络
新媒体平台,鼓励学生参加网络公益项目,丰富网络思想政治教育形式。
要支持学
生社团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实现知信行统一,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3)构建校园雷锋文化,弘扬雷锋精神
构建校园雷锋文化,是弘扬雷锋精神的重要途径之一。
校园文化作为学生的
第二课堂,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
高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积极推进
校园雷锋文化建设。
首先,高校可以通过校园布置融入校园环境,传播雷锋精神。
高校可以设置雷锋主题墙、雷锋广场等场所,并配备雷锋塑像、雷锋事迹介绍等
设施,使学生在校园生活中接受雷锋精神的熏陶。
学校还可以开设雷锋专题展览,
展示雷锋生平图片、手迹等文物,丰富校园文化内涵。
其次,高校可以开设雷锋文
化主题课程,通过专题学习深化认识。
高校可以开设相关选修课、公选课等,系统
学习雷锋精神的历史背景、核心内涵、当代价值等内容。
还可以组织学生收看雷
锋专题影视作品,引导学生结合现实生活感悟雷锋精神。
同时,推进雷锋文化进课堂,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教学。
教师可以将雷锋典型事迹引入专业课教学案例,通
过案例分析帮助学生深入领会雷锋精神的核心价值。
还可以组织学生撰写雷锋学
习心得、演讲雷锋事迹等形式的课程作业。
最后,发挥学生社团作用,举办丰富多彩的雷锋文化活动。
鼓励学生社团结合自身专长,自主策划雷锋公益类、宣传类活动。
如开展雷锋主题摄影展、微电影创作等活动,使雷锋精神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
以此,建立典型案例库,推选雷锋典型。
高校可以建立校园雷锋精神典型案例库,收集学生学习雷锋的先进事迹。
定期表彰学习雷锋典型,通过典型人物感染更多学生。
还可以通过模拟演练雷锋典型事迹等方式来弘扬雷锋精神。
在此之上,依托网络平台,拓展雷锋文化传播渠道。
高校可以充分利用网络媒体平台,建设雷锋精神专题网站、微信公众号等,丰富电子素材库,方便学生自主学习,扩大雷锋文化影响范围。
构建校园雷锋文化,让雷锋精神成为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挥校园文化育人作用的重要途径,对弘扬雷锋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1] 杨畅,谢文凤.坚定红色文化自信与弘扬雷锋精神的思考[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20(12):87-92.DOI:10.16580/j.sxlljydk.2020.12.016.
[2] 林虎.时代新人的内涵及培育路径探析[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36(03):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