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制度
一、制度目的
为了规范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和使用,保证教育专项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公正性、合理性和效益,提高教育专项资金使用效果,本制度制定。

二、资金分类及管理
教育专项资金的分类管理如下:
1. 教育事业发展专款
教育事业发展专款是中央和地方政府为支持教育事业特别设立的一种专项账户。

用于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等专业学校教育、普通高等教育、特殊教育和学前教育等领域的资助。

教育事业发展专款的保障由中央和地方政府提供,管理、使用和绩效评估由教
育部门负责。

2. 中央财政专项教育资金
中央财政专项教育资金是指中央财政拨付用于教育的专项资金,包括: - 中央
财政扶贫助学专项资金; - 中央财政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和电教设备采购专项资金; - 中央财政职业教育及成人高等教育分流专项资金; - 中央财政农村中小学校
舍设施配套服务设施建设和改造专项资金; - 中央财政中等职业学校、中等专业学
校教师培训和校舍配套设施建设定向专项资金; - 中央财政小城镇校舍安全工程投
入资金。

中央财政专项教育资金的保障由中央财政部门负责,管理、使用和绩效评估由
教育部门负责。

3. 地方财政专项教育资金
地方财政专项教育资金是各级地方财政拨付用于教育的专项资金。

地方财政专项教育资金的保障由各级地方政府负责,管理、使用和绩效评估由
教育部门和相关财政部门共同负责。

三、资金管理原则
教育专项资金使用应遵守以下原则:
1. 合法性原则
教育专项资金必须符合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章的规定,遵循正确的政策方向,严格依法管理。

2. 公正性原则
教育专项资金使用应保证公正、公开、公平,确保公共利益最大化。

3. 合理性原则
教育专项资金使用应符合教育事业发展规律、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优先满足教育事业中最紧迫、最需要的需要。

4. 效益原则
教育专项资金使用要求转化为最佳的教育投入和社会效益。

四、资金管理环节
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环节包括预算编制、管理、使用和绩效评估等。

1. 预算编制
教育专项资金的预算编制应按照法律、法规和国家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的规定执行,确保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严谨性和合理性。

2. 资金管理
教育专项资金的管理包括日常监管和风险控制。

日常监管主要包括资金拨付、资金监督、执行情况检查和责任追究等;风险控制主要包括防范财务犯罪风险和防范资金滥用风险。

3. 资金使用
教育专项资金的使用应按照财政部门的有关规定和相关法规执行,确保资金使用的合法性、公正性、合理性和效益性。

4. 绩效评估
教育专项资金的绩效评估是指对资金使用效果进行评估,以促进教育专项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效益提升。

五、监督机制
教育专项资金使用监督机制应该建立较为完善的组织体系、管理制度、监督方法和责任追究制度。

1. 组织体系
搭建健全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和使用的组织体系,组成相应的教育特设单位,进行专门管理。

2. 管理制度
制定和完善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使用和绩效评估的制度规章,明确权限、责任和监督措施,确保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

3. 监督方法
采用定期监督、专项检查、日常巡视等方式加强教育专项资金的监督和管理,掌握有关资金使用情况和效益,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

4. 责任追究
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对违反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制度和国家财政预算管理制度的人员和单位,依法追究相应的责任和法律后果。

六、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教育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的执行和监督由教育部门和相关财政部门共同完成。

教育部门应当将本制度与有关法律、法规有机结合,制定具体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和考核评估标准等,通过定期审核、检查、评估等方式,加强对教育专项资金管理与使用的监督与指导。

相关财政部门应当加强对教育专项资金拨款的监督和评估,加强对用于教育的资金范围、财政保障、使用效果等的监督和指导。

对于管理不留空子,资金花得划算的单位应该予以表彰,而对于管理不规范、资金滥用的单位应该严肃追究责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