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哲学关系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艺术与哲学》
学院:地球科学学院专业:资源勘查工程学号:200801050126 姓名:陈方楠
成都理工大学
日期:2011-5-20
艺术与科学
在五世纪之前,尤其是古希腊时代,从科学与哲学关系史的角度看,二者处于原始的一体化关系时期。
从根本上说在于科学、哲学是同源的,它们都孕育于巫术,是从巫术中分化出来的[1]。
那个时期的学者都同时是科学家和哲学家。
学者们在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研究的问题,既是“科学问题”,又是“哲学问题”,它们具有“科学”和“哲学”的双重属性。
比如“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这样的问题既有科学性质同时在当时也具有哲学性质。
与研究的问题类似,学者们对“问题”的解答也是哲学解答和科学解答同时并存,不分哲学层面和科学层面的,即两种解答和两个层面也是一体化的。
出现这样的情况也是受当时科学水平的限制,学者不能真正的通过科学实验的方法来找到问题的本质,他们不得不通过哲学思辨的方式来回答问题,从而使他们的研究结果同时具有科学与哲学的性质。
科学与哲学关系史在经历了现代的高度综合时期之后,到后现代,高度综合化趋势进一步发展,科学与哲学再一次呈现出新的一体化特征。
在后现代,科学家和哲学家再度一体化,因为科学问题和哲学问题又开始了相互交叉,越来越多的问题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哲学性,这在客观上要求研究人员从科学和哲学两个层面来回答,科学家必须是哲学家,哲学家也必须是科学家。
后现代问题的解答也同时具有“科学解”和“哲学解”双重特征,以预见、预言、假说、学说等诸种形式出现的“科学理论”已经占有相当高的比重。
科技工作者要有文艺素养,因为创新往往源自猜想
从人的思维方法来看,科学研究总是用严密的逻辑思维,但科学工作往往是从一个猜想开始的,然后才是科学论证。
也就是说科学创新的思想火花是从不同事物的大跨度联想激活开始的。
而这正是艺术家的思维方法,即形象思维。
接下来的工作是进行严密的数学推导计算和严谨的科学实验验证,这就是科学家的逻辑思维了。
换言之,科学工作是源于形象思维,而终于逻辑思维。
也可以简单地说,科学工作是先艺术而后科学的。
他举例说,大科学家都是有文学艺术修养的,爱因斯坦喜欢艺术,小提琴拉得很好。
对我国原子弹氢弹作出重大贡献的汪德熙教授,不仅是一位钢琴家,有很高的音乐水平,他还会调钢琴。
汪德熙的哥哥汪德昭教授,是我国著名的水声学家,对音乐也有很高的修养。
同济大学的老教授、著名建筑学家陈从周诗写得非常好,他的诗集《簾青集》钱老十分欣赏,曾反复念诵。
他认为,这些科学家都做到了“文理相通”。
更不用说钱老在书信中多次提到鼎鼎有名的大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李政道对科学和艺术都有深刻的见解,并在近年发表过不少这方面的文章和讲话了。
将文学艺术与科学结合起来,探索思维科学新路
他在和中国科学院院士戴汝为谈思维科学研究时说:“既然文学创作中要运用抽象(逻辑)思维、形象(直感)思维和灵感(顿悟)思维,那我国几千年古老的文学作品不就是三种思维的结晶吗?我们为什么不从中国的赋、诗、词、曲及杂文小品中学习探讨思维学呢?”他
还说:“最容易的是对联,这在旧中国是文人思维的基本功。
”他举了三副对联,一个比一个难,一个比一个思维跨度大。
最简单的是:“五月黄梅天,三星白兰地”。
复杂一点儿的是毛泽东与周恩来的对联。
毛泽东的上联是:桔子洲,洲旁舟,舟行洲不行。
周恩来的下联是:天心阁,阁中鸽,鸽飞阁不飞。
思维跨度最大的是相传清代名儒纪晓岚与江船武夫的对联。
武夫上联:“两舟并行,橹速不如帆快”。
这是拿古人鲁肃和樊桧的谐音说文不如武。
纪晓岚的下联是:“八音齐奏,笛清怎比箫和”。
这是拿古人狄青与萧何的谐音说武不如文。
钱老指出,对联与形象思维研究的关系是:对联的上联给出结构,要下联补上内涵;而我们今天形象思维研究的难题是,手头有一堆事实(即内涵),但不知其结构,即形象。
我们的任务是发现其结构,也就是悟出其道理。
这也是钱老将文学艺术与科学结合起来,探索思维科学研究的新路。
戴汝为院士根据钱老的指导,经过几年研究,写出了《汉语语义的多层次集成研究及春联艺术系统》的学术专著。
钱老在指导另一位研究人员研究形象思维时,引入中国文学艺术的“意境”。
他说:“王维的‘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韦应物的“野渡无人舟自横”;这都是意境。
意境的创造,不论在作者还是读者,都不是靠的抽象思维或逻辑思维。
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文理相通、辩证统一
钱老对科学和艺术都有深刻的理解,他说的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不是简单的结合,而是文理相通、辩证统一。
也正由于钱老对科学和艺术两个方面的深刻理解,他在反复强调科学与艺术相结合的同时,也指出:并不是每一件具体事都要有一样的文艺和科技内涵,那就成了“泛技术艺术论”了。
他认为,文艺理论与科学技术关系的轻重因部类而别:技术艺术理论同科学技术的关系最深,戏剧、电影等艺术理论次之,到诗词艺术理论、文学艺术理论同科学技术的关系就更少一些。
而在科学方面,与艺术关系最密切的是建筑。
他认为建筑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一幢好的建筑不仅符合力学原理,还是一个艺术杰作,是永恒的。
对钱老这种科学与艺术结合的思想,许多人表示不能理解。
在我国科学界,专家多,而统领科学技术全面发展的科学家少;而在文学艺术界,不懂科学照样可以搞文艺创作,但真正成为传世佳作的少。
钱老曾感叹说,两者若不结合,终不能成大器。
199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曾出版钱学森著《科学的艺术与艺术的科学》一书,但反应平平。
可喜的是,从近年新闻媒体的报道中看到,不论在科学界还是在文艺界,赞成钱老这一观点的人越来越多。
但他也注意到,他的知音者中,老科学家和老艺术家多,年轻人则少有所闻,这又令他忧心。
文学艺术的最高台阶是表达哲理,陈述世界观
钱学森对音乐也有很高的鉴赏修养。
这与他有一个音乐家夫人——蒋英教授有关。
他不仅喜欢贝多芬和莫扎特的交响乐,也喜欢中国古代音乐,包括佛教仪式和宫廷礼仪音乐,认为它们都是珍宝,是中国古老的交响乐。
他认为,音乐欣赏是意识活动,不同生活的人自然欣赏不同,所以我们既要阳春白雪,也要下里巴人。
他认为,乐谱、舞谱不可能把谱者的全部思维记录下来,所以,艺术家每次演出都是一次再创造。
录音带、录像带只是地地道道的记录,每用一次都一模一样,也就没有演出的创造了。
谁说科学家都是理性的?科学家也有丰富的情感。
没有这种情感,会激励出对艺术的热爱和向往吗?没有这种艺术的激情,会在科学上有重大创新吗?没有创新的亲身体验,能提出科学与艺术结合这样的深刻道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