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梁质量控制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制梁质量控制要点
1、混凝土灌注工艺
混凝土灌注时一是要优先确保关键部位混凝土的质量(支座板处、锚孔处、底腹板倒角处,尤其跨中4m范围内底板处),二是要防止梁体已初凝的混凝土再受后序振捣的影响。

灌注方法应遵循以下原则:
①应先灌注底腹板倒角混凝土,然后内模开口,灌注底板,后依次灌注腹板及顶板混凝土。

要指出的是如先灌注底板,易造成底腹板倒角处因排气不畅,产生气泡、麻面,甚至空洞等现象;如先灌注腹板,靠混凝土压力灌满底板,极易因混凝土离析,造成底板混凝土质量存在缺陷。

在灌注过程中,应根据不同灌注部位,调整混凝土的坍落度,为防止地板“翻浆”,灌注底板时,坍落度以小值控制,灌注桥面混凝土时,坍落度以大值控制。

②采用从两端往中间灌注的顺序时,合拢口应避开跨中,设在跨中4m外,以保证跨中混凝土质量。

③搅拌站首灌混凝土往往存在不稳定现象,首灌混凝土不宜灌注在支座板处。

④梁体混凝土灌注前要充分做好施工准备,确保混凝土灌注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防止梁体部分混凝土已经初凝,但梁体仍在振捣施工,致使混凝土产生微细损伤。

要强调的是,如果产生此类损伤,不仅截面刚度削弱,中性轴也会显著上移,静载试验时,下缘应力也会加大,从而出现早产生裂纹的严重后果。

我们也发现部分技术人员还存在错误认识,将混凝土试验室初凝时间(一般16h)与混凝土在现场灌注实际的初凝时间混为一谈,以为灌注总时间不超过12~16h就是安全的,这不符合实际,因现场实际初凝时间要短得多。

2、预应力张拉
①要认真审核设计图,要分清图纸或设计交底控制应力交的是锚外还是锚下,对采用锚下交底的,实际张拉应力要加上锚口及嗽叭口摩阻损失。

②要认真量测预应力损失有关的数据,及时上报设计院,按设计院调整后的张拉应力进行施工。

请各梁场注意,仅做锚口及喇叭口和管道摩阻试验,还远远不够,还要量测梁体压缩量(预张前上下缘梁长与终张后梁长之差)、钢绞线回缩量,量测压浆前钢绞线滑移量、梁长徐变回缩量等与摩阻损失有关的数据。

③钢绞线回缩量正确的量测方法为:
钢绞线回缩量=张拉到控制应力时油缸的伸长量-油压回零后油缸的伸长量-锚外钢绞线弹性回缩量
在张拉时要经常比较钢绞线实际伸长量与理论伸长量的差异,但在理论伸长量计算时,会有钢绞线弹性模量取值的困惑。

可以通过计算进行分析,找出原因后再行张拉。

在做张拉技术交底时,钢绞线理论伸长量不得交给操作工班,以防造假。

为防止穿束错误,需对孔位布置图进行交底。

预应力张拉设备必须配齐4套(油表、油泵、千斤顶等),实现两端同步对称张拉,同时应有备用两套张拉油表。

必须保存原始张拉记录,以备分析。

3、结构裂纹控制
早期裂纹极为有害,一是截面刚度削弱,二是中性轴显著上移,三是静载试验下缘应力加大,四是具有一定的潜伏危险,初张拉后闭合,静载试验时会提前出现,对静载试验极为不利。

①要切实按《指南》及《技术条件》要求做好养生及养生的管理工作。

②要尽早预张。

箱梁如果不及时拆模,不及时预张,箱梁徐变收缩、温度伸缩因受到模板的约束,极易开裂,施加早期压应力是抵抗各种裂纹产生的有效办法。

如五公司和庄制梁场第一孔箱梁预制时间为2009年2月4日,现内外模板已拆除移走,但到目前还未张拉,隐患较大。

4、结构外形尺寸
①认真量测模板的各项尺寸,做好模板的进场验收工作,不得盲目投入生产;
②认真量测箱梁实体的各项尺寸,及时整改,防止结构关键部位尺寸超标。

③合理设置模板压缩量,应根据梁体的实际压缩量和上拱度测量值,做统计分析,并对模板做出合适的调整。

5、产品首件论证
①首件完成后,要第一时间量测外形外观。

②首件达到龄期后,要及时组织内部静载试验,验证产品质量及制梁工艺。

③要及时总结首件工艺、经验,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改进,防止大面积的感染。

④要及时归档首件产品技术档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