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FMEA有关注意事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过程FMEA有关注意事项
PFMEA要紧是由“负责制造的工程师/小组”使用的一种分析技术,用来保证在可能的范围内已充分地考虑到并指明潜在失效模式及其有关的起因/机理,把工艺过程设计时的设计思想规范化。

PFMEA是一份动态文件,应在生产工装准备之前,在过程可行性分析阶段或者之前开始,而且要考虑从单个零件到总成的所有制造工序。

时间性是成功开展与实施PFMEA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它是一个“事前行为”,而不是“事后练习”。

下面是PFMEA表中各项目的填写要求与有关注意点:
1、PFMEA编号:
填入PFMEA文件的编号,以便查询。

(此项自己规定)2、项目名称:
填入所分析的系统、子系统或者零件的过程名称、编号。

3、过程责任部门:
填入OEM、部门与小组,如明白,应包含供方的名称。

4、编制者:
填入负责准备PFMEA工作的工程师的姓名、电话及所
在公司名称。

5、车型年/车辆类型:
填入将使用与/或者正被分析过程影响的预期的车型年及车辆类型(前提是已知)。

6、关键日期:
填入初次FMEA预定完成的日期,该日期不应超过计
划开始生产的日期。

7、PFMEA日期:填入编制PFMEA原始稿的日期及最新
修订的日期。

8、核心小组:
列出责任部门与个人姓名。

9、过程功能/要求:
简单描述被分析的过程或者工序。

尽可能简单地说明该过程或者工序的目的,如过程(如装配)包含许多具有不一致潜在失效模式的工序,那么可把这些工序作为独立过程列出。

10、潜在失效模式:
潜在失效模式是指过程可能发生的不满足过程要求与/或
者设计意图的形式,是对某体工序不符合要求的描述。

它可能是引起下道工序的潜在失效模式的起因,也可能是上道工序潜在失效的后果。

根据零件或者过程特性,对应特定的工序,列出每一个潜在失效模式(前提是假设这种失效可能发生,但不一定必定发生)。

在此应注意两个问题:
** 过程/零件怎么不能满足规范?
** 假设不考虑工程规范,顾客会提出什么异议?
11、潜在失效后果:
潜在失效后果是指失效模式对顾客的影响。

12、严重度(S):
严重度是潜在失效模式对顾客的影响后果的严重程度
的评价指标。

严重度仅适用于失效的后果(严重度评估分为“1”到“10”级,评价准则见FMEA手册)。

推荐的评价准则:
13、级别:
本栏目是用来对需要附加过程的零部件、系统的一些特殊特性进行分级的(如关键、要紧、重要、重点等)。

14、潜在失效起因/机理:
潜在失效起因是指失效是如何发生的,并根据能够纠正
或者操纵的原则来描述。

针对每一个潜在失效模式,在尽可能广的范围内,列出每个能够想到的失效起因(假如起因对失效模式来说是唯一的,则PFMEA考虑过程就完成了)。

列表时应明确记录具体的错误或者误操作情况,而不应应用一些模糊不清的词语。

15、频度(O):
频度是指具体的失效起因/机理发生的频率。

频度的分级重在其含义而不是具体的数值(能够分“1”到“10”级来估计频度的大小,评价准则见FMEA手则)。

推荐的评价准则:
16、现行过程操纵:
现行的过程操纵是对尽可能阻止失效模式的发生,或者者探测将发生的失效模式的操纵的描述。

针对潜在失效起因描述现行过程方法,其过程操纵方法有:
a)阻止失效起因/机理或者失效模式/后果的发生,或者减
少发
生率;
b)查明起因/机理并找到纠正措施;
c)查明失效的模式;
应优先运用第a)种操纵方法;其次,使用第b)种方法;
最后考虑第c)种操纵方法。

假如把最初的频度作为设计意图的一部分,则该频度将受到第a)种操纵方法的影响,如现行的过程过程代表过程意图,则最初的探测度将取决于第b)、c)种现行操纵方法。

17、探测度(D):
探测度是指在零部件离开制造工序或者装配工位之前,列于第16栏中的第b)种现行过程操纵方法找出失效起因/机理的可能性的评价指标;或者者用第c)种过程操纵方法找出后序发生的失效模式的可能性的评价指标。

探测度指标的确定不可擅自推断,由于频度低,探测度也低,一定要评价过程操纵方法找出不常发生的失效模式的能力或者阻止它们在过程中进一步蔓延的能力。

确定评价指标时,假设失效已发生,然后评价所有“现行过程操纵方法”阻止有该失效模式或者缺陷的部件发送出去的能力。

探测度的评价准则见FMEA手则。

18、风险顺序数(RPN):
风险顺序数(RPN)是严重度(S),频度(O)与探测度(D)的乘积。

RPN=(S)×(O)×(D)
RPN取值在“1”到“1000”之间。

假如风险顺序数很高,小组务必纠正措施,努力减少该值(当严重度(S)高时,不管RPN的结果如何,就应予特别注意)。

推荐的评价准则:
19、建议的措施:
当失效模式按RPN值排出先后次序后,应首先对排列在最前面的问题与最关键的项目采取纠正措施。

任何建议措施的目的都是为了减少严重度、频度、与/或者探测度的数值。

如对某一特定的原因无建议措施,那么就在该栏中填写“无”,予以明确。

在所有情况下,假如失效模式的后果会危害制造/装配人员,就应采取纠正措施,通过消除或者操纵其起因来阻止失效模式的发生;或者者明确规定适当的操作人员保护措施。

采取特定的、积极的、会带来大量收益的纠正措施,向其它部门建议所要采取的措施与对所有这些建议措施进行跟踪,这些都是特别需要强调的
方面。

用提高探测能力来达到产品质量的改善,通常来讲不经济且效果较差。

增加质量操纵检查次数不是积极的纠正措施,只能作为暂时的方法,而永久的纠正措施是必需的。

为了有助于探测,可能改变现行操纵系统但重点应放在预防缺陷发生上,而不是探测它们。

20、责任及目标完成日期(对建议措施):
把负责建议措施的组织与个人,与估计完成的日期填在本栏目中。

21、采取的措施:
当实施一项措施后,简要记录具体的措施与生效日期。

22、措施后的RPN:
当明确了纠正措施后,估计并记录措施后的频度、严重度与探测度。

计算并记录纠正后的RPN值。

(如未采取什么纠正措施,将措施后的RPN栏与对应的取值栏目空白即可。

(负责过程的工程师应负责保证所有的建议措施的落实与实施。

PFMEA是一个动态的文件,其不仅应表达最新的设计水平,还应表达最新的有关纠正措施,包含产品正式投产后发生的设计跟改与措施。


过程潜在的失效模式及后果分析操纵流程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