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中政治_第一框_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_新人教版必修1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高中政治_第一框_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_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篇:1.高中政治_第一框_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_新人教版必修
1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识记:商品、一般等价物和货币的定义,货币的职能、纸币;理解:理解商品交换经过物物交换到以货币为媒介的交换四个阶段以及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了解货币的基本职能和纸币。

能力目标:着重培养学生善于进行抽象思维的能力,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学习货币知识,教育学生正确对待货币,要对学生进行“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的传统教育,增强学生抵制拜金主义思潮影响的自觉性。

【教学重点】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商品;纸币
【教学难点】货币的本质、纸币和货币的区别
【教学方法】启发与谈话相结合【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图片展示:火爆车展场面。

今天,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神奇的货币的神秘面纱吧!
(二)新课教学】
一、货币的本质
1.商品的含义及其基本属性
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到农贸市场购买粮食、蔬菜、水果,到超市购买油、盐、酱、醋、服装、鞋帽、文化用品,这些需要购买的物品都是商品。

提问:(1)刚才提到的不同种类的商品有什么共同特征?(2)母亲亲手为你编织的毛衣是不是商品?为什么?
结论: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2.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

学生探讨:
1.在国内市场上能买到汽车的人民币为什么在非洲的原始部落里却租不到小船?(引导:物物交换,不需要美元。


2.一位精明的商人打算在这个不接受人民币的原始部落开发旅游业,你认为他首先要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
总结: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

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课后思考):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货币天然是金银。

——马克思
二、货币的基本职能
1、价值尺度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的价值,叫做价格。

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这个职能,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

如标志汽车标价52万元。

而且这个价格并不需要拿真正的货币放在旁边。

(只要观念上的货币,因为它所表示的是商品值多少钱,而不是商品和货币的交换)
2、流通手段(板书)
如果,现在我需要一辆自行车,就需要拿380元去买,而车主拿了这个钱就可以去买其他的东西。

这样,货币就不再固定地在某个人手上,而是在运动了。

这个运动的过程就是流通的过程。

这中间的转换媒介就是货币。

货币的这种职能就是流通手段的职能。

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叫做商品流通。

3、其他职能
以上两种职能是货币的基本职能,是我们要重点把握的。

除了以上两种职能之外,还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等职能。

三、纸币
纸币是有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注意:纸币与商品货币、金属货币的不同,商品货币与金属货币本身具有内在的价值,而纸币与它们的一个重要区别就在于它本身没有
内在的价值,只是价值符号,其功能的发挥依托一个强有力的权威的信用体系。


思考:与金属货币相比,纸币有哪些优点呢?
纸币发行过多,会引起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纸币发行过少,会引起纸币升值,导致生产下降,市场萎缩,企业利润降低,生产投资减少,以及失业增加,收入下降。

(1)纸币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2)国家有权发行纸币,有权规定纸币的面额,但无权规定纸币的购买力,所以要按规律办事。

【课堂小结】正确认识货币
把上面的话倒过来说,也就是关于通货紧缩的一般理论。

【反思课后】本节学习货币的有关知识,根据新课程目标要求,要紧紧抓住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这一主线,引导学生思考、理解。

涉及的相关链接知识让学生了解即可,不可以展开,否则,一是冲淡主体知识学习,使学生越学越深,越不能理解,二是影响教学进度。

教学中注意双相互动,让学生在积极思考中,自主探索、领会有关生活现象中包含的经济学道理,学会独立分析,切忌机械记忆。

【课后作业】见《名师同步导学》。

第二篇:高中政治《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商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

理解物物交换的困难和货币产生的必然性。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及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

从具体材料入手,引导学生在大量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总结出货币产生的必然性、货币的本质,实现对货币的科学认识,使学生逐步学会将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逐步确立
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既要认识货币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又不盲目崇拜金钱,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做到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用之有度,用之有益。

二、教学重点
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三、教学难点
物物交换的困难、货币在商品交换过程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
举例法、练习法、层层分析法、讨论法
五、教学课时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买东西要用钱这是三岁小孩都知道的常识,日常生活中所讲的钱,在经济学中我们称之为货币。

商品和货币有着密切的关系,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体会得到,要想得到商品就必须付出货币,二者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

那么历史上货币和商品是同时出现的吗?货币的本质又是什么呢?要弄清这些问题,我们就必须来“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二)新课教学
第一课第一框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第一目货币的本质(板书)
1、商品及其基本属性(板书)
请学生看课本第一、三个虚框思考:这些看到的物品有什么共同的特征?母亲亲手为自
专心
爱心
用心1 己织的毛衣是不是商品?从第三个虚框你能体悟出商品的基本属性吗?教师提问并归纳:首先这些商品都是生产出来的,都是要人们耗费一定的劳动生产出来的。

其次生产出来这些物品不是为了自己用,而是为了卖出去,为了交换。

因此结合起来商品的概念就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毛衣不是为了交换,不是商品。

商品能满
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叫做使用价值;凝结在商品中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这两个属性是商品的基本属性。

2、货币的产生(板书)
中国是最早使用货币的国家之一。

商朝——见币;周朝——刀币、环钱和蚊鼻钱;秦朝——半两钱;汉朝——五铢钱;唐朝——开元通宝;清朝——机制铜元、银元……据文献记载和文物考证,中国货币的起源至少已有4000年的历史,那么,货币是怎样产生的呢?(1)物物交换的困难(板书)
在原始社会末期人们的交易活动主要是一种物物交换,也就是用自己的劳动产品和别人的劳动产品相交换。

假设我们现在就处在原始社会时期,我们在进行物物交换的过程中会遇到什么困难呢?比如我牵着一头牛到市场上,想换回一些食品和工具,那我会碰到什么困难呢?市场上没有我想要的食品和工具;市场上有我想要的商品,可是别人不要我的牛;市场上有我想要的不同商品,但持有不同商品的交换者都想要我的牛,我无法将一头活牛进行分割,最后我只能是与一方进行交易;我想换的商品的价值低于一头牛的价值。

又比如荔枝树的主人很难用荔枝去与柑树的主人换柑橘,因为这两种水果的成熟季节不同,而且不易保存。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物物交换存在太多弊端了。

物物交换成功的前提是双方恰好都需对方的商品,这就限制了交换的发展。

(2)一般等价物的产生(板书)
为了克服物物交换的困难,人们找到了一个解决的方法,就是先把自己的东西换成市场上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比如动物皮毛、布匹、象牙等等),然后再用这种商品去换回自己所需的东西,人们把这种商品称为“一般等价物”。

一般等价物可以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在各种商品交换中充当媒介的作用。

在历史上,由于各个地区各个种族在生存环境和生活习惯上存在不同,因此出现了各种各样的商品作为一般等价物。

就中国而言,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就有贝壳、龟壳、皮革、布帛、牲畜等等。

在唐代,粮食、布帛均为法定货币。

如白居易的《卖炭翁》,卖炭翁的一车炭,被宫中派出的宦官夺走,换来的就只有半匹红纱和一丈绫。

美洲人把可可和烟草等作为一
般等价物,而非洲人和印度人则把象牙作为一般等价物。

(3)货币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板书)
专心
爱心
用心2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交换又出现了困难。

比如粮食作为一般等价物,缺点很多:不耐久藏,体积笨重,难于携带,粮食的长途运输尤为不便。

同时由于各地的一般等价物不同,进行跨区域交换就出现困难,只有找一个大家都喜欢的东西,这个东西就是金银。

当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金银就成为货币。

金银有什么资格最终脱颖而出代替了其他林林总总的一般等价物,成为了货币呢?教师提问并归纳:因为金银具有体积小、价值大、易分割、不易磨损等特点。

货币出现之后商品交换就成了“商品——货币——商品”。

第二目货币的基本职能(板书)
货币的职能就是指货币在经济生活中起的作用。

货币有两个基本职能,分别是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1、价值尺度(板书)
请学生看课本第四个虚框思考:它们体现了货币的哪种职能?为什么货币具有这种职能?这里的数量单位表示的是什么?教师提问并归纳:体现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也就是货币作为表现和衡量其他一切商品价值大小的职能。

因为它本身是商品,是有价值的,所以能够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这里的数量单位表示的是商品的价格。

当我们用货币衡量一件商品的价值多少时,必须给货币本身确定一定的计量单位。

比如看古装戏,当臣子杀敌有功,皇帝就会给予一定的赏赐,比如赏良田百顷,黄金万两。

“两”就是货币单位,除了“两”还有“锭”(一锭银)、“文”(一文钱)、“贯”(一贯铜钱)。

通过一定数量的货币表现出来的商品价值,叫做价格。

注意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时,就是把商品的价值表现为一定的价格。


时它不需要现实的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

2、流通手段(板书)
请学生看课本第五个虚框思考:它们体现了货币的哪种职能?教师提问并归纳:货币的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媒介的职能。

商品交换有两种形式,分别是:物物交换和商品流通,用公式表示分别为:商品—商品(W—W),商品—货币—商品(W—G—W)。

两者区别:商品流通有货币作为媒介,物物交换没有(物物交换在货币产生前就存在;商品流通则是在货币产生后出现);物物交换买卖时空一致(买和卖同时进行,双方满意就可成交),商品流通买卖时空不一致(买和卖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是分离的)。

从商品流通的过程来看,从商品到货币的跳跃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不成功,专心
爱心
用心3 也就是商品所有者没有将自己的产品出售,劳动白费,产品积压,最终将导致商品生产者破产倒闭。

那么如何能让自己生产的产品能够卖的出去,实现惊险的跳跃呢?课本提到两个途径,一是生产适销对路的商品,二是生产质量上乘的商品。

货币能够与一切商品相交换不是意味着流通中的货币量越多越好。

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量是受一定规律支配的,它主要由商品的价格总额和货币的流通速度所决定的。

价格总额不变,货币流通次数越多,利用率约高,所需的货币量就越少。

比如,我们有八门课,一般同学就会准备八本笔记本,但有些同学比较节俭,提高了笔记本的利用率,每本记两科,那他只需要四本笔记本可以。

3、其他职能(板书)
货币除了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两种基本职能外,还具有贮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货币等职能。

贮藏手段:比如你在乡下田间挖到一坛子黄金,这些黄金就执行了贮藏手段的职能。

支付手段:比如银行付存款利息给你。

世界货币:比如你在国外购买了一台笔记本电脑。

第三目纸币(板书)
1、纸币的含义(板书)
由国家(或某些地区)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

必须是国家或者某些地区发行的,地区主要是指欧盟发行的欧元。

个人或非法单位不能发行。

一般是委托央行发行。

强制使用。

不用不行。

用与不用,用什么币,面值多大都是国家强制的。

价值符号,没有价值,不是货币,不是商品,只是代表有价值的货币。

但是纸币代替金属货币后,人们习惯把流通中的纸币称为货币。

2、纸币的优点(板书)
货币的发展历史:金银条块——金属铸币——纸币——电子货币(信用货币)(板书)为什么在金属铸币之后会出现纸币?教师提问并归纳:纸币印刷成本比金属货币铸造成本低得多;纸币避免了铸币在流通中的磨损,可以防止贵金属的无形流失;纸币比金属货币更容易保管、携带和运输。

3、纸币的发行(板书)
国家有权发行纸币,但不能任意发行纸币。

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数量为限度,如果不相符,则可能出现通货膨胀或通货紧缩经济现象,势必会影响人们的经济生活和社会经济秩序。

专心
爱心
用心4 通货膨胀,是指全面的、持续的物价上涨的现象。

纸币发行量超过流通中的实际需要量,是通货膨胀的主要原因之一。

通货膨胀的产生原因很多,不仅仅与纸币的发行量太多有关,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成本上升、总需求太大)。

通货紧缩,是与通货膨胀相反的一种经济现象。

它表现为社会需求不足、物价水平疲软或下跌,通常伴随经济衰退出现。

流通中货币相对不足会引发通货紧缩现象,导致商品零售价格出现持续负增长,从而导致企业生产能力过剩,生产经营者不敢投资,消费者不敢花钱,银行金融机构不敢贷款等现象,整个经济处于长期萧条的状况。

每个国家的纸币都是用先进的技术和特制的纸张制造出来的,国家为什么要费那么多力气制造这些纸片呢?主要是为了防止假币的流
行。

对国家而言,假币会扰乱市场经济秩序,造成通货膨胀,物价飞涨,严重影响国民经济的发展;对个人而言,会使自身利益受到损害。

鉴别假币要一摸二看三听四验。

摸——就是感觉纸张的质量,真币采用凹版印刷,从背面摸上去特定位置有凸起感。

看——就是看水印,印刷质量等,假币的水印往往是后期强行印上去的,容易模糊和变形,而真币的水印早在图案印刷前就嵌在了纸张里,所以看起来清晰,有立体感。

听——就是把钞票拿在手里轻轻甩打,真币的纸张非常好,有清脆的声音,而假币根本无法模仿。

验——市民可到银行柜台去,那里有专门的设备来识别真伪。

(三)课后作业
一、简述题
如何理解“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参考答案:货币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商品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从这个意义上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

贵金属金银具有价值大、体积小、易分割、不易磨损、便于保存和携带等特点,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贵金属金银的材质天然适合作为货币的材料。

专心
爱心
用心 5
第三篇:高中政治必修一1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 第一章神奇的货币
全章概述
本章从学生最熟悉的商品、货币入手,让学生初步认识货币的产生、本质、基本职能、纸币、信用工具、外汇等经济现象及相关经济知识。

让学生通过感受生活提高认识、分析经济现象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注意学习和领会政治学研究问题的思想和方法,这对今后的学习是十分重要和有益的。

本章可分为2个框题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二、信用工具和外汇新课标要求
分析货币在商品交换中的作用及其基本职能;解释几种常见的信用工具的用途;理解金钱在现代经济生活中的意义。

新课程学习
1.1 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新课标要求
(一)知识目标
1、识记货币的本质、基本职能、价格、纸币等概念。

2、理解货币产生的必然性、两种基本职能的原因与区别、商品流通的含义、纸币与货币的关系、纸币发行规律。

3、运用货币知识说明如何正确对待金钱。

(二)能力目标
1、从具体材料入手,逐步学会从感性到理性,从现象到本质的能力。

2、用纸币知识认识假币的违法性,提高辨别假币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确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商品货币观念,树立正确地金钱观,正确地认识金钱、使用金钱。

★教学重点
理解货币的本质及其基本职能、纸币。

★教学难点
纸币。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本框题是经济生活的入口课,涉及的新概念、新原理较多,知识容量较大,学生理解起来有比较大的难度,建议用2课时时间学习。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回顾、讨论,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等活动都离不开金钱,提出问题:金钱就是经济学中的货币,本节课将从货币的产生与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等方面去了解货币,从而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学生活动:通过教师引导,回忆生活活动,感知生活离不开金钱,
从而引发探究欲望和兴趣。

(二)进行新课
一、揭开货币的神秘面纱
1、货币的本质教师活动:指导学生仔细阅读第一段,同时提出问题:要了解货币,首先要了解商品。

(1)、商品及其价值商品使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讨论,是不是一切物品都是商品?什么样的东西才能成为商品?学生活动:思考P2两个问题,讨论后作出进行点评。

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不是劳动产品不叫商品;劳动产品只有用来交换才是商品。

教师活动:商品既然是劳动产品,它里面就消耗了人类劳动,凝结在商品中的人类劳动叫商品的价值。

(2)、货币的产生与本质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思考,购买商品是需要货币的,商品和货币是不是一起产生的?学生活动:学生就所提问题展开讨论,并发表见解,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见解作点评,对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进行解答。

货币的产生比商品晚的多,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课本,了解货币的产生过程,并思考P3三个思考题。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最初的商品交换是物物直接交换,随着交换的扩大,交换的难度越来越大。

因为交换成功必须是交换双方都需要对方的商品。

在交换中人们发现,某种商品大家都乐意接受,把自己的商品先换成它,在用它去换自己需要的商品,只要交换两次就成功了。

于是,这种大家都乐意接受的商品,就逐步从商品中分离出来,成为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我们把它叫做一般等价物。

在历史上,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很多,后来,一般等价物又发生了变化呢?请看课本。

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点评。

人们固定的用金银而不是其他商品来充当一般等价物。

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找出金银的特点)。

教师总结:当人们固定的用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我们就把金银这种商品叫做货币。

因此,货币就是从商品中分离出来的,固定的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教学过渡:货币产生了,它是干什么的?在商品交换中起什么作用呢?学生活动:思考、讨论。

教师活动:总结点评。

这就是货币的职能问题。

2、货币的基本职能
教师活动:请同学们看教材第3-5页,看看货币有哪两种基本职能?分别是什么意思?学生活动:阅读课本,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1)、货币有两种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2)、价值尺度
价值尺度就是作为衡量商品价值大小的尺子,把商品的价值,也就是包含的人类劳动多少用金银表示出来。

提出问题:金银为什么成为价值尺度,衡量商品价值大小?教师点评:因为金银是商品,有价值,可以与商品价值作比较。

用金银表示出来的商品价值大小,就叫做商品的价格。

平时我们说某种商品多少钱,就是指商品的价格。

需要说明的是,货币在执行价值尺度时,不需要现实货币,只需要观念上的货币即可。

(3)、流通手段。

教师活动:同学们看教材第4页,思考这种商品交换活动与直接的无物交换有什么不同?学生活动:思考讨论,找出问题。

教师活动:总结讲评。

在直接的物物交换中,卖和买两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不可以分开的。

货币产生后,商品交换是以货币为中间媒介进行的,交换活动分成卖和买两个过程,卖和买在时间上、空间上都可以分开。

想一想生活中的交换活动是不是这样?
这种以货币为媒介的商品交换,就叫做商品流通。

用公式表示:商品――货币――商品。

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发挥了什么作用?学生活动:思考讨论,回答问题。

教师点评: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间媒介,这种作用或者叫职能,叫做流通手段。

教师点拨:在商品流通中,货币能否是观念中的货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