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复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保障》复习题
《社会保障》复习参考题(4)
第11章⾄第14章
⼀、单项选择题
1、社会保障基⾦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
A、社会救济基⾦
B、社会保险基⾦
C、社会福利基⾦
D、养⽼保险基⾦
2、从理论上来说,在现收现付制度下,其缴费率取决于()和赡养率之乘积
A、缴费基数
B、替代率
C、⼯资总额
D、社会平均⼯资
3、下列项⽬中不属于长期津贴项⽬的是()
A、养⽼保险津贴
B、医疗保险津贴
C、伤残津贴
D、遗属津贴
4、社会保险的⽀出不包括()
A、对受保⼈的保险津贴⽀出
B、⾏政管理费⽤⽀出
C、投资费⽤
D、挪⽤费⽤
5、下列关于现收现付制的说法错误的是()
A、前提是有⼀个长期相对稳定的年龄结构
B、⼀定程度上有碍于增加储蓄,制约劳动⼒市场供求调节
C、较易受通货膨胀的影响
D、体现了社会保障互助互济的调剂职能
6、以下社会保障项⽬的资⾦来源于必要劳动的是()
A、社会救济
B、社会优抚
C、社会福利
D、社会保险
7、社会保险税(费)其实际税负的主要承担者是()
A、雇主
B、雇员
C、政府
D、社会
8、现收现付条件下的资产代际转移会诱使⼈们提前提休,以闲暇替代劳动,较长时期的退休⽣涯反过来要求⼈们在⼯作期间有⼀个⽐较⾼的储蓄率。如果前者⼤于后者,则会减少个⼈储蓄,即产⽣()
A、资产替代效应
B、退休效应
C、挤出效应
D、财富效应
9、养⽼保险待遇⽔平及收⼊替代⽔平的提⾼与劳动⼒市场参与率所呈的关系是()
A、正向
B、反向
C、⽆关
D、不确定
10、有关社会养⽼保险财务机制对个⼈储蓄的影响的研究始于()
A、费尔德斯坦
B、巴洛
C、弗⾥德曼
D、莫迪尼亚尼
11、下列各项中,()不是社会保障⾏政监督的主要形式之⼀
A、中央和地⽅社会保障⾏政管理部门上级对下级对⼝⾏政管理部门的监督
B、社会保障经办机构对下级基⾦经办机构的监督
C、财政监督
D、审计监督
12、在审计监督⼦系统⾥,主要部分是()
A、国家审计
B、内部审计
C、专职审计
D、地⽅审计
13、社会保障监督体系中占据中⼼地位的是().
A、财政监督
B、审计监督
C、⽴法监督
D、社会监督
14、实施有效的社会保障运营监督的⾸要环节是()
A、社会保障基⾦投资运营资格的准⼊
B、社会保障基⾦运营资格的退任
C、实施动态的基⾦运营风险实施监控
D、不确定
15、以下不属于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设计⽬标的是()
A、实现社会保障业务的计算机化
B、实现信息在全球范围内的共享
C、实现信息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共享
D、系统的整体结构具有⾼可靠性、⾼可⽤性、功能齐全、操作简便
16、社会保障基⾦⾏政管理⼦系统包括()
A、信息交换
B、公⽂管理
C、业务助理
D、对外咨询
17、以下不属于劳动保障政府⽹的主要功能的是()
A、⽹上竞赛
B、⽹上对话
C、⽹上办事
D、⽹上查询
18、整个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功能得以实现的基础是()
A、数据层
B、⽤户层
C、软件层
D、⽹络/硬件层
19、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的主⼲部分是()
A、社会保障基⾦业务处理⼦系统
B、社会保障基⾦业务辅助⼦系统
C、社会保障基⾦决策辅助⼦系统
D、社会保障基⾦⾏政管理⼦系统
⼆、多项选择题
1、完全积累制的优点包括()
A、体现了社会保险的储蓄职能
B、有利于强化投保⼈的缴费意识
C、可以保证受益⼈分享经济增长的成果
D、体现社会保险的互助性和福利性
2、⼀种恰当的基⾦筹集模式应考虑的因素是()
A、⼈⼝年龄结构变动趋势
B、设⽴储备⾦的必要性与可⾏性
C、⽤作储备的积累基⾦有⽆投资机会及其收益率的⾼低
D、保持相对稳定的保险费率
3、下列关于缴费基准制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
A、⼜称为“借款基准制”或“待遇确定型”
B、这种模式注重对个⼈缴费的激励
C、具有显著的再分配功能
D、缴费基准制⼀般只适⽤于长期性津贴项⽬
4、社会保险基⾦收⼊包括()
A、受保⼈及雇主缴纳的保险费
B、政府的资助或补贴
C、投资营运收⼊
D、对雇主征收的滞纳⾦与罚⾦
5、我国以下社会保险费要集中统⼀征收的是()
A、基本养⽼保险费
B、失业保险费
C、基本医疗保险费
D、⼯伤保险费
6、以下⼏项社会保障项⽬的资⾦来源于剩余劳动的是()
A、社会救济
B、社会优抚
C、社会福利
D、社会保险
7、⾼额的社会保障税(费)会导致()
A、⼈才外流
B、资本外流
C、劳动参与率的下降
D、劳动参与率的上升
8、社会保障管理信息系统设计的原则是()
A、开放性原则
B、标准化原则
C、经济性原则
D、安全性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