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就业为导向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就业为导向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探讨

作者:郭蕊欣马莉

来源:《职业·下旬刊》 2015年第4期

文/郭蕊欣?马?莉

摘?要:本文分析了口腔医学技术专业高职人才培养的现状,并对如何建立口腔医学技术专

业高职人才的培养模式进行了探讨,阐述了只有以就业为导向才能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适

应口腔医疗和义齿加工市场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与岗位需

求零对接的目的。

关键词: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就业导向?高职人才?培养模式

一、背景

据调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口腔修复体制作的需求不

断增加,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的需求量也日益增长,口腔医学技术人才已成为当今世界上最

紧俏的人才之一。

目前,国内各高职院校开办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其课程体系不符合高职教育规律,教学

改革明显滞后于行业的技术发展,有关人才培养模式的相关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培养出的毕

业生不能很好地适应就业岗位的需要。因此,只有以就业为导向才能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

适应口腔医疗和义齿加工市场需求的高职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达到与岗位

需求零对接的目的。

二、构建以就业为导向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下面结合笔者所在学校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过程,具体探讨一下我国高职人才的培养模式。

1.“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作为新设置的专业,落实人才培养模式的首要任务就是抓好师资队伍的

建设。

(1)优化高职教育师资队伍的结构配置。教育部提出:职业院校兼职教师的比例要达到20%以上。响应此号召,笔者所在院系大比例聘请义齿加工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作为兼职教师。兼职教师不仅和专职教师一起参与日常教学,同时还参与教学管理工作,实现了专职、兼职教

师的优势互补。

(2)建立相对稳定的“双师型”教师队伍。为积极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笔者所在院系定期派送教师参加口腔医学技术专业短期技能培训班,并到义齿加工企业进行实践、

进修学习,全面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专业技能,使之能够独立开展教学活动和专业学术研究,熟练掌握有关实践教学技能,达到“双师”素质要求,为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奠定基础。

(3)增加财政支持力度。学校设立专项经费用于改建、扩建口腔实训室,购置实践教学设备和教学设施,与义齿加工企业共建校外实习基地等,并做到科学预算、专款专用。

(4)安排中青年教师到校外实训基地参与实践锻炼,参加专业短期培训,参加国内学术会议等,并鼓励其积极参与课程开发和精品课建设,积极申报各级教改课题和科研项目等,以提

高中青年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和整体水平。

2.工作过程系统化的课程体系建设

在专家的指导下,笔者所在院系认真进行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开发。通过对全国,尤其是

对京、津、冀地区义齿加工企业各部门、车间、一线工作人员的访谈、下厂调研、召开实践专

家研讨会等形式,了解义齿加工各环节的工作过程、工作要求和使用工具,对义齿加工企业相

关岗位及岗位群和初次就业岗位及发展岗位的工作任务进行了系统分析。

通过基于工作任务的过程分析,提炼出相关联的任务集合和行动领域。在企业专家的参与下,校企共同探讨口腔修复工艺行业的典型工作任务,按照难度范围进行分析、描述和归类,

遵循由初学者到专家的职业成长规律和由易到难的学习规律,合理设置课程并排序,将行动领

域转化为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项目课程。并将口腔修复工艺行业技术标准嵌入到教学内容中,形成口腔医学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标准,设计学

习情境,设计教学实施环节,实现学习情境与实际工作任务的对接、教学内容与企业岗位需求

的对接,并进一步实现培养目标与企业人才需求的良好对接。

3.任务驱动项目导向的教学方法建设

突破传统的单纯的教师讲授的模式,根据工作任务的难易程度,积极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

向教学方法,将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理念始终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按照口腔修复体制作

类别,以项目作为学生能力训练的载体,设计教学项目,根据口腔修复工艺行业对从业人员知识、技能和素质的要求以及口腔修复工国家职业资格标准设计教学任务,再以任务引领教学。

通过以学生为主体,师生共同完成一个完整的修复体制作任务来实施教学活动,从实践入手,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知识,独立或与他人合作完成生产任务的各个步骤,掌握技能并进行正

确评估,培养学生专业水平及整体素质。

4.分段式、多学期的教学模式建设

在教学实施上,打破传统的学期界限,实行“三学期教学”。利用年中企业工作量相对较

少的特点,安排学生工作见习,聘请足够的企业技术人员进行专业教学,和企业一起对学生进

行岗前综合培训;在年末企业工作量相对较多时,进行相关的基础知识、专业知识与拓展知识

的教学,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安排学生进入顶岗实习。多学期长短结合的教学组织富有灵

活性,可自主、合理安排课程实践教学、职业资格证书培训、社会实践调查等。具体教学安排

见表1所示。

5.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必须建立具有现代化水平的产学研一体化的实践教学基地,为学生提供具有真实职业氛围的实践教学环境、现代化教学设备。笔者所在院系现有面积达1395平方米的实训中心,仪器设备总值近500万元,为学生的实践技能训练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同时,利用对外应诊的口腔门诊部,以“前店后校”的形式进行课程现场教学,更好地体现了工学结合的理念。此外,还建立了多个校企紧密合作的校外实训基地,大批毕业生被合作企业录用,进一步体现了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思想。

6.第三方人才培养质量评价制度建设

开展由政府、学校、家长及社会各方面参与的教育质量评价活动,科学、客观、全面地评价专业教育教学质量;建立社会、行业、企业、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学生及家长等多方参与的第三方评价机构,健全以能力水平和贡献大小为依据的职业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把行业规范和职业标准作为学校教学质量评价的重要依据,把社会和用人单位的意见作为职业教育质量评价的重要指标,对本专业做出全面评价;建立社会、企业、学校、学生四位一体的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测评人才培养质量。

三、小结

口腔医学技术专业高职人才培养工作任重而道远,要使毕业生能够满足21世纪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市场的需求,就必须以就业为导向,构建符合高职教育规律、适应口腔医疗和义齿加工市场需求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培养质量,从而达到人才培养与岗位需求零对接的目的,为社会输送更多、更实用的口腔医学技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钟志贤.信息化教学模式[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1).

(作者单位:唐山职业技术学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