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昏迷患者120例3种鼻饲管固定方法效果评价_刘金霞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范 春 仙. 两 种 胃 管 固 定 方 法 的 应 用 比 较 [J]. 护 理 与 康 复, 2009,8 (2):174.
[3]崔焱.护理学基础 [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253.
[4]钟 丽 红. 鼻 饲 管 固 定 方 法 的 改 进 22 例 [J]. 中 外 医 学 研 究, 2011,9 (14):126-127.
松脱,难以固定,并在鼻翼及两侧面颊部形成胶布痕迹很难
去除。每次鼻饲时,鼻饲管末端需抬高,贴在面颊的胶布容
易脱落,在出汗或洗脸时胶布易脏及脱落。昏迷患者常因翻
身拍背、吸痰、咳嗽等腹部压力大,胃管向外滑动致胶布松
脱。采用口罩带固定法脱出率较低,口罩带系住胃管绕后枕
一周固定可有效防止躁动患者自主拔管和腹部压力增大时胃
总之,昏迷患者长期留置鼻饲管,使用3 M 鼻贴法固 定鼻饲管更加牢固,防止不必要的皮肤压红和皮肤勒痕,粘 合妥贴,提高了患者舒适度,减少了医疗费用,减轻了陪护 人员的心理压力,提高了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殷实,杨祝英.2 种 鼻 饲 管 固 定 方 法 在 昏 迷 患 者 中 的 应 用 比 较 [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1,51 (3):80.
3 讨 论
结合本文,采用传统胶布固定法胃管脱出率高,这是由
于胶布与皮肤之间有缝隙,固定效果不理想。人体呼出的气
体带有水蒸气,且温度较室温高,呼出的气体喷在胶布上,
胶布上的粘胶易形成浆状,包住胃管壁处不牢,胃管易滑动
脱出。由于鼻翼两侧有大量的汗腺和油脂分泌,使胶布的黏
性下降。随着时间不断的延长,胶布黏度减轻,胶布易自行
[5]李丽,危丽 虹, 蔡 秀 惠. 鼻 饲 管 固 定 的 新 方 法 [J]. 解 放 军 护 理杂志,2010,27 (7B):1061.
[6]陈建意,郑丽珊,马丽锋. 胃 管 固 定 方 法 探 讨 [J].安 徽 医 药, 2006,10 (6):463.
[7]高 霞. 两 种 改 良 法 固 定 鼻 饲 管 385 例 [J]. 实 用 医 药 杂 志, 2010,27 (8):761.
管脱出,这与钟丽红[4]的粗棉线固定法比传统胶布法固定 更
牢固的观点一致。采用3 M 鼻 贴 固 定 法, “工” 字 型 胶 布 用
于留置鼻饲管的固定,受力面积较大,胶布受力面均衡,固
定牢固,不易脱落,这与李丽等[5]研究一致。3 M 医 用 鼻 贴
一般5~7d 更 换 1 次, 既 节 约 了 成 本, 又 增 加 了 患 者 舒
合格者纳入研究,以免影响结果,按基础护理操作标准置入
胃 管[3]。
1.2.2 评价指标:1) 胃管意 外 脱 管 率:胃 管 脱 出 3~5cm
判定为胃管脱出。2) 刺 激 皮 肤 程 度: 贴 胶 布 处 皮 肤 出 现 红
晕 范围大于0.5cm×0.5cm,皮肤勒痕压红超过0.5h不能
退 去 , 皮 肤 出 现 小 水 泡 , 皮 肤 破 溃 。 每 组 均 观 察 10d。
1.3 统 计 学 分 析: 采 用 SPSS 18.0 软 件 进 行 统 计 分 析 。3

























χ
检验。以 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意外脱 管 率 比 较:A 组 鼻 饲 管 脱 管 率 为 45.0% (18/
40),B 组脱 管 率 为 20.0% (8/40),C 组 脱 管 率 为 17.5%
[8]蒋琳帧,霍梅. 留 置 胃 管 的 两 种 固 定 方 法 比 较 [J]. 青 海 医 药 杂志,2008,38 (3):32.
回撤部分导丝在53例人工气道患者 PICC 置管中的应用效果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龙岩市第一医院 (龙岩 364000) 张 静 林丽仙 张荣花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 心 静 脉 导 管 (PICC), 由 于 其 具 有 置 管操作简单、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置管后不限制患者活动 等优点[1],在临床应 用 广 泛 ,, 为 需 要 肠 外 营 养、 长 期 输 液 的慢性患者提供了可靠的静脉通路。但在实际操作中,并不 能做到100% 成 功, 尤 其 是 在 有 人 工 气 道 的 患 者 置 管 过 程 中,由于有气管插管、气管切开的限制,其头部不能按传统 置管要求转动,在送 管 时 易 发 生 导 管 异 位,PICC 导 管 异 位 于颈内静脉最常 见。 有 研 究 报 道,PICC 颈 内 静 脉 异 位 率 为 10%~27%[2]。本 文 对 PICC 导 管 异 位 患 者 进 行 回 顾 性 分 析,以期提高患者置管成功率。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10 月 颅 脑 外 科 行 PICC 置管人工气道患者 53 例, 其 中 男 37 例, 女 16 例; 年龄18~89岁,中 位 年 龄 38 岁; 气 管 插 管 12 例, 气 管 切 开41例。颅脑外伤 23 例, 脑 动 脉 瘤 15 例, 脑 出 血 12 例, 脑血管畸形3例。 1.2 方法:采用美国巴 德 4F 三 向 瓣 膜 式 导 管, 参 照 美 国 静脉输液协会有关 PICC 的操作 规 则 和 中 国 卫 计 委 颁 发 实 施 的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 规 范,由 具 有 PICC 置 管 资 质 的 专 科护士完成置管。在 PICC 置管过 程 中 回 撤 部 分 导 丝 前 患 者 家 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先用巴德速锐5超声 B 超机评估血管 情况,根据患者病情、治疗时间、及肢体活动情况选择置管 侧肢体及静脉。用卷尺测量记录基础臂围,然后测量穿刺点 至右胸锁关节的距离,再向下测量至第3肋间的距离 (置 管 长度),以穿刺点 为 中 心, 消 毒 整 只 手 臂, 置 管 过 程 中 严 格 无菌操作,遵 从 无 菌 屏 障 最 大 化 原 则。 穿 刺 成 功 后, 送 导 丝,撤针,扩皮,送插管鞘,送鞘后固定好插管鞘,将导管 自插管鞘内缓慢、 匀 速 置 入, 每 次 不 超 过 2cm。 当 送 入 10 cm 左右时,在导管末端导丝和软管连接处分离导 丝 和 软 管, 先回撤导丝 5~10cm, 连 同 软 管 和 导 丝 一 起 再 匀 速、 缓 慢 送入,直致送管致需要的预定长度。行床边 X 线片确定导 管末端位置。有2例患者显示导管异位至颈内静脉,给予回 撤导丝及助手配合,在无菌条件下在孔巾上面握紧患者前 臂,抬高置管侧肢体,直至上肢完全上举并靠近耳部,置于
耳旁枕上,继续送管至预测量长度,经 X 线片证实导管末 端 位 于 上 腔 静 脉 内[3]。 2 结 果
(7/40),3 组 脱 管 率 比 较 差 异 有 统 计 学 意 义 (χ2 =6.355, P<0.05)。
2.2 刺激 皮 肤 程 度 比 较:A 组 鼻 饲 管 有 皮 肤 刺 激 占 30%
(12/40),B 组 鼻 饲 管 有 皮 肤 刺 激 (3/40),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 学 意 义 (χ2=4.501, P<0.05)。
耳廓上侧,由于长期受压,出现局部皮肤损害。3 M 医 用 鼻
贴薄而软,无色无味,带有微孔,透气性能好,皮肤能保持
正常的呼吸、排泄,一般无刺激性,可改善患者舒适度,并
且不影响患者面部清洁 ,这与蒋琳帧等[8]结果相一致 。
· 144 ·
福 建 医 药 杂 志 2016 年 2 月 第 38 卷 第 1 期 Fujian Med J,February 2016,Vol.38,No.1
适度。
传统胶布透气性差,质地较硬,容易引起皮肤过敏,甚
至产生水泡引起皮肤组织损伤。口罩带固定对局部皮肤损害
大 ,这 与 陈 建 意 等[6]、高 霞[7]的 观 点 一 致 。口 罩 带 固 定 效 果
确切,但由于固定时绕头1圈并在耳旁打结,必然会产生向
上向后的拉力,使头面部的几个点受力较大,如2侧颧部和
福 建 医 药 杂 志 2016 年 2 月 第 38 卷 第 1 期 Fujian Med J,February 2016,Vol.38,No.1
· 143 ·
昏迷患者120例3种鼻饲管固定方法效果评价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外科 (泉州 362000) 刘金霞 郑剑煌
鼻饲法是临床较常用的一种肠内营养方式,根据患者的 胃肠功能情况,将所需的营养、水分和药物等,通过胃管到 达胃内以达到营养或治疗的目的。神经外科昏迷患者因躁 动、咳嗽、频繁吸痰、翻身拍背、出汗较多等因素容易发生 鼻饲管脱出意外,导致患者治疗和营养支持中断,需要重新 插管。由于昏迷患者插管时配合度差,反复插管易损伤患者 的鼻腔、食 道 和 胃 黏 膜[1]。 不 仅 增 加 患 者 的 痛 苦 和 经 济 负 担,同时也增加护士工作量。因此,鼻饲管的拔管率已成为 护理安全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妥善固定鼻饲管,防止拔管 意外的发生,是护理安全管理的重点。本文用3种不同方法 来固定鼻饲管,以探讨昏迷患者最佳鼻饲方法。 1 资 料 与 方 法 1.1 一般资料:2011年6—11 月, 在 我 院 神 经 外 科 住 院 的 昏迷患者120例,将其 随 机 分 为 3 组, 每 组 各 40 例。 其 中 男85例,女35例;年龄19~86岁, 平 均 (53.04±14.38) 岁;重型颅脑损伤72例,高血压脑出血29例,血管 畸 形 及 其他19例。入选标 准:1) 患 者 入 院 诊 断 为 重 型 颅 脑 损 伤、 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管畸形及颅内占位,入院时神志处于 昏迷状态,格拉 斯 哥 评 分 < 8 分;2) 留 置 鼻 饲 管 ≥10d; 3) 年龄≥18 岁。 排 除 标 准:1) 癫 痫 发 作 导 致 颅 脑 损 伤 引 起昏迷的患者;2) 留 置 的 鼻 饲 管 为 十 二 指 肠 营 养 管。 各 组 年龄、性别、疾病种类分布等一般资料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 法 : 1.2.1 鼻饲管固定 方 法: 采 用 一 次 性 胃 管 (苏 州 麦 克 林 医 疗器械制品公司)、 医 用 橡 皮 膏、 一 次 性 口 罩、3 M 鼻 贴 胶 布、F 16硅胶胃管等材料。将昏迷患者随机分为 A、B、C 3 组,A 组采用传统 胶 布 固 定 法,B 组 采 用 自 制 口 罩 带 固 定 法,C 组 采 用 “工 ” 字 形 3 M 鼻 贴 法。 具 体 步 骤 如 下,1) A 组:胃管成功插 至 所 需 长 度, 用 2 条 长 8cm, 宽 0.8cm 的胶布分 别 固 定 胃 管 于 鼻 翼 及 面 颊 部 。 用 1 条 长 2.5cm, 宽0.8cm 的胶布在胃 管 近 鼻 孔 处 将 胃 管 绕 1 圈, 作 为 胃 管 插入长度的标记。2)B 组: 采 用 自 制 口 罩 带 固 定 法 , 胃 管 成功插至所需长度,取宽 0.5~1.0cm、长 95cm 的 口 罩 带 对折,从中点向一侧移15~20cm,以 此 点 作 为 固 定 点, 在 置入刻度处缠 绕 胃 管 2 周 打 结,松 紧 以 使 胃 管 不 能 上 下 滑 动、又不影响食物注入为宜,将口罩带较长端自一侧耳朵上 绕过后枕部,2端口罩带在另 一 侧 耳 朵 上 旁 打 结 固 定 , 松 紧 度以伸入1指为宜[2]。3)C 组: 采 用 “工 ” 字 形 3 M 鼻 贴 法。3 M 固定胶带由弹性棉布背衬、丙烯酸酯粘胶和离 型 纸 组 成,宽度5cm。剪取该胶布长度5cm,剪后每段胶布为5 cm×5cm,在其2侧 的 中 间 分 别 剪 去 大 小 为 2cm×1.5cm 的胶布,使其形成 “工” 字型。“工” 字形鼻贴上横长5cm、 宽2cm, 中 间 部 分 长 2cm、 宽 2cm, 下 横 长 5cm、 宽 1 cm。将 “工” 字形上横 画 贴 于 鼻 翼 (下 缘 与 鼻 翼 下 缘 齐 ), 中间为长形与胃管平行,环形贴于胃管上,下横环形包裹胃 管。对所有参与研究的护士进行鼻饲管固定法的培训,考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