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绒藏族传统聚落景观特征与适应性发展策略研究——以色尔古藏寨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研究对象
嘉绒藏族,因嘉绒藏区群山之首“夏秀斯巴嘉尔木穆多”得名。
其分布于四川省阿坝州金川、小金、马尔康、理县、黑水,以及甘孜州丹巴、雅安市天全、泸定等地区,其地理位置范围包括横断山脉东部、邛崃山以西的大小金川河流域和大渡河、岷江沿岸等地。
由于气候条件恶劣以及地理地貌的限制,人类活动范围较小,交通极其不便,地区经济落后,社会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客观上导致该地区经济生活、社会变更、文化发展凝固化的倾向,也是造成该地区聚落景观长期稳定而缺少变化的原因。
色尔古藏寨(意为"盛产黄金的地方")地处嘉绒藏族与羌族的聚居地的过渡地带,西北是嘉绒藏族分布的腹心区域,东南与茂汶相邻,号称“嘉绒藏族第一寨”(见图1)。
色尔古藏寨地处川西北高原,山高谷深,耕地面积极为有限,聚落选址严格遵循“地形与神论”,忌讳对原有地形地貌大修大改。
整体景观格局至今保存较好,原始风貌犹存,体现出嘉绒藏族传统聚落浓郁的地域特色、民俗风情和宗教色彩。
2色尔古藏寨景观特征解读
2.1聚落形态特征
地域自然生态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空间,既为聚落提供了生长的基本功能和物质需求,又构成了对聚落发展的最基本的限制因素[1]。
色尔古藏寨聚落的整体形态以自然山川地势为依托,背山面水,顺应山势而彼此错落,巧妙地利用地形高差灵活布局。
在聚落形成之初,朴实的藏民为谋求生计又不触犯神灵,直接的生存体悟促使藏民形成了生态环境保护观念中的“约束”与“禁忌”意识并世世代代遵循。
藏民以逐水而居的生活方式和因地制宜的生
摘要 嘉绒藏区是我国西南少数民族历史悠久、遗存雄厚、文
化典型的聚居地,在其独特的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影响下形成的聚落景观极具地域特色和景观价值。
本文以国家级传统村落——阿坝州色尔古藏寨为例,通过文献查阅、实地调研、场景感知,从聚落形态、空间结构、细部景观三要素解读其极具地域性和可识别性的景观特征,探寻传统聚落景观的文化内涵和生态智慧,并结合现状问题,提出适应性发展策略,以保持聚落活力、适应时代及文化发展。
关键词 嘉绒藏族;传统聚落;色尔古;景观特征;适应性发展中图分类号 TU986文献标识码 A
基金项目 四川省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地方文化资源保
护与开发研究中心资助项目“岷江上游藏羌传统村落文化景观遗产保护与发展研究”(DFWH2021-019);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现代设计与文化研究中心资助项目“藏彝走廊嘉绒地区传统藏族村落文化景观保护与发展研究”(MD21E014)。
DOI 10.19892/ki.csjz.2022.03.41
Abstract Jiarong Tibetan area is a typical settlement with a long history, rich heritage and unique culture of ethnic minorities in southwest China. The settlement landscape formed under the influence of its unique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ethnic culture has great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landscape value. This paper takes the national traditional village — the ancient Tibetan village of Se’ergu in Aba as an example, and through literature review, field investigation and scene perception, interprets its highly regional and recognizabl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from the three elements of settlement form, spatial structure and detail landscape, and explore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and ecological wisdom of traditional settlement landscape. Then it puts forward adaptiv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combined with the current situation, so as to keep the vitality of the settlement and adapt to the times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Key words Jiarong Tibetan; traditional settlement; Se’ergu;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landscape; adaptive development
作者简介:蒋思玮(1996-),男,硕士。
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传统村落与文化遗产景观。
通信作者:李西(1974-),女,博士,教授。
研究方向:风景园林规划设计,风景园林历史文化与理论。
邮箱:****************作者单位:四川农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
嘉绒藏族传统聚落景观特征与适应性发展策略研究
——以色尔古藏寨为例
Research on the Landscape Characteristics and Adaptive Development Strategies of Jiarong Tibetan Traditional Settlement: A Case of Se’ergu Ancient Tibetan Village
蒋思玮 黄诗艺 李 礼 李 西
Jiang Siwei, Huang Shiyi, Li Li, Li Xi
存智慧,对自然存在的万物“崇拜—敬畏—依赖”,以一种古朴自然的“有限发展主义”形成了山、水、建筑、耕地等景观要素与山水环境相辅相生的关系。
色尔古藏寨被顺势而下的溪流分隔成为两个组团单元,北侧是娃娃寨,南侧是上寨和下寨。
两个组团顺应等高线横向占据了缓坡的制高点,整个聚落内部形成一定的地势高差,古时战争的防御功能和躲避自然灾害的防灾功能,同时也是依据土壤地力差别,把不适合耕种的土地当作建设用地,临河肥沃的土地当作生产用地,以适应聚落发展和获取物质资源。
巍峨险峻的山体、狭窄的河流谷地、紧密聚集的建筑、纵横交错的街巷与分布集中的农田共同构成其景观格局,组织成为一个聚族而居、相对封闭的,与自然环境、地形地势协调的扇形放射状河谷山麓型聚落空间形态(见图2)。
2.2空间结构特征
空间结构是实质结构,是人类聚居中的容器,是自然、建筑、支撑三大物质聚居要素的空间分布、空间功能和组合关系[2]。
根据聚落空间形式和各要素所形成的空间位置关系,可以把色尔古藏寨内部实质结构分为街巷空间、建筑空间和庭院空间。
2.2.1街巷空间
街巷是构成聚落空间的重要骨架,以“干道”和“支
巷”为主要骨架将聚落内的各个要素连接起来,使聚落形成整体。
其他次要街巷从主要街巷上分出,形成密切交织的路网。
通过对聚落平面进行绘制,分析其街巷具体的分布及组织状况,从中能够发现,色尔古藏寨的街巷系统具有一定的随机性,由当地村民的生产生活需求而自由形成顺应地形和建筑外部环境的道路结构,并无明显的规划建设意图。
寨内街巷组织复杂,集道路、水渠、过街楼、暗道、寨门入口于一体,有的道路是进入村落的必经之路[3],也是制约建筑空间的纽带和古时“巷战”的防御手段。
以半封闭、半开敞为其空间特征,明暗、虚实变化强烈,空间的序列感突出。
内部道路自由随意、阶梯密布、纵横交错,街巷的转折变化营造出不同体验的景观空间,外人初临其中,极易产生视觉错觉,多要往返(见图3)。
建筑形成的街巷两侧的立体空间,石墙收紧视线,引导行走线性空间,其方向性、流动性和延续性在聚落群体建筑中产生了空间上的深度和体量上的广度,显得幽静而密闭。
寨内错综复杂的道路与街巷的交叉点,则是寨子举行集体活动的“圣—俗”文化空间——锅庄广场,其来源于藏民日常的文化信仰和生活生产,具有不可代替的功能性和独特的景观性。
藏民把广场中央视为与神灵沟通的精神中心,设立火塘来进行宗教祈福活动,显得格外庄重、严肃。
广场四
图3 街巷空间(图片来源:王云拍摄)
图2 色尔古藏寨(图片来源:王云拍摄)图1 色尔古藏寨概况(图片来源:作者自绘)
聚落组团302省道
筑寺 庙白 塔(a)色尔古藏寨区位图
(b)色尔古藏寨聚落平面
周则作为藏民聚集时构建群体身份、满足大众文娱生活的公共活动空间,闲时作为晾晒粮食的生产劳作空间。
丰富的生活场景让锅庄广场极具活力和生机,也使得街巷空间更加平民化、更加场所化。
2.2.2建筑空间
“邛笼,亦是碉房,一般为三层,四方,墙壁坚固,只开一门”[4]。
藏民充分利用有限的空间,利用地形高差分台筑室,“每家一幢,相聚为邑,今人呼之为寨子。
”[4]建筑底层一般为劳作空间,用以养殖牲畜,堆放柴火杂物、生产器具等;二层为生活空间,用作人居、客厅、厨房;三层及以上是宗教空间,外设晒台、粮仓。
建筑整体多呈退台式,多变的形态和位置关系形成了布局丰富、明暗对比的建筑形体,远观层次分明、高低不齐,近观大小相近、排列无序。
墙体由当地的片石、条石及碎石堆砌而成,封闭内向,体现出强烈的厚重感。
建筑外墙部分出现木质的隔墙,开窗面积也相对于石墙上大,立面造型较为灵活。
从上至下,木结构的挑台及外墙格栅和厚重的石墙材质的对比,视觉上与质感上产生上轻下重、上虚下实的效果,使得建筑更显内聚性、有稳定感(见图4)。
寨内人家兴宅之初,鳞次栉比,几无退让之地。
家中若人丁增加,为满足居住、储藏等功能,户主将原有的建筑派生出凹洞,在道路上空增设木梁建成过街楼,构成寨内建筑空间上的节点,紧紧联系着各家各户,表现出强烈的生长性空间特征(见图5)。
2.2.3庭院空间
色尔古藏寨聚落整体形态依山就势,沿等高线分布,等高线的蜿蜒曲折,让建筑的体量及朝向不尽相同,也使得建筑所属庭院面积大小不同,空间形态各异。
不同功能的建筑、不同地理位置围合形成不同的建筑院落空间。
部分紧邻街巷的民居,没有严格意义的庭院;部分紧邻田地的建筑,地形相对平坦,因地制宜地利用民居周围边角地带,以柴垛和石墙来围合庭院;部分坡地建筑,或与果林为伴,或草地围绕,或围栏而成宅前菜地,都是借用自然风光划定自家庭院。
受制于建筑体量、气候条件、庭院空间等,藏民十分重视利用乡土材料,以当地的植被花草营造植物景观(见图6)。
以自然景观为基调,以植物和建筑为主体,房前屋后种植松柏、核桃、苹果、桃李等,林
木扶疏,鸟雀常鸣。
林下石桌石椅,不加修饰,以求自然。
尊重环境、顺应生态而形成的庭院空间,使建筑与自然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形成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的共生关系。
2.3细部景观特征
2.3.1宗教细部景观
宗教信仰在嘉绒藏族的世俗生活中无处不在,不仅融入了藏民的生活观念和生命过程,也物化在景观要素的外在表征和呈现载体中。
“凡名都僻邑,山谷林泉,以及大小村落之间,无不有佛寺经塔及祈祷之祠庙。
”[5]色尔古地区受到藏传佛教噶举派的影响,几乎全民信教,藏民通过民俗节庆、信仰惯例、祭祀祈福等活动构建起特定的景观节点,表现出神秘浓郁的宗教氛围。
寨内的特征性宗教文化景观与祭祀朝拜空间主要有白塔、寺庙(见图7),分布在色尔古藏寨入口与后山山脊上。
白塔作为藏民最重要的精神活动中心,人们在信仰生活中常常绕塔转经、祈福叩首、悬挂风马。
后山上两个隔沟相望的山头上分别建有垒石而成的土庙——娃娃寨一侧为男庙,上下寨一侧为女庙。
据传,男庙是专供当地藏民祈求生育男孩的寺庙,女庙则是祈求生育女孩的寺庙;男庙与女庙隔沟而望,俯瞰整座村落,成为全寨的空间制高点和最佳观景点。
由于对自然有所依赖又有所畏惧,先民认为河流、山川、风雨、日月等许多自然事物皆为一些神秘力量所操纵,故对世间万物都敬拜和求告,形成了“万物有灵”的原始信仰观念[6]。
自然山水被人们赋予了神圣的意旨,被人们所敬仰、崇拜。
色尔古寨民生活在崇山峻岭之中,他们对山的崇拜尤为突出。
人们认为每一座山都有神灵存在,主宰着风雨霜雪、自然灾害及生命的生长繁衍,久而久之形成了特殊的祭祀行为和信仰习俗并融入藏民的生活中。
煨桑,是对山神祭拜最常用的方式。
藏民会根据风水朝向、神山的位置及宗教人士的勘测,在屋顶、晒坝边修砌松科(煨桑台),每逢节庆祭祀、婚丧嫁娶,人们会在煨桑台上堆加松枝、柏枝、谷物等,焚香洒酒,念经祈福;每逢宗教节日,都要举行祭祀活动并逐一祭拜四周的山神,在被人们认为是崇高和神圣的地方都放上白石。
例如,在门檐、窗檐、墙角等地方都安放白石,以求吉祥、辟邪,同时具有装饰作用(见图8);在屋顶正中和两侧山墙上安
图
6 宅前庭院(图片来源:王云拍摄)
图
4 传统建筑(图片来源:王云拍摄)图
5 过街楼(图片来源:王云拍摄)
放大白石,以向天神祈福[7]。
2.3.2民居细部景观
色尔古藏寨民居的最大特点是就地取材,因材施用,在藏族传统建筑的共性基础上,还有一定的个性。
藏民因地制宜地使用黄土和片石作为砌(夯)筑材料,梁柱、门窗等构件采用原木材料,使得聚落整体外观端庄厚重,风格古朴粗犷,与周遭环境融合而形成一种粗粝豪放之美。
建筑墙体采用夯筑砌石技术,石块的砌筑极为讲究水平方向的平顺和稳定,上下叠压交合,前后搭接错位。
墙体转角处的用石精挑细选,选用石体硕长、有较好照面的石块,堆砌出斜线棱角。
石层中间下凹两头上翘,大小厚薄不同的片石砌筑成微翘的弧形线条。
门框、门窗等的制作一般在原木的基础上雕凿修整,材料较为简单,但都较厚重、结实。
大门侧墙或邻近灶房外墙的门窗上绘以地域性装饰图案,尽显个性特征与特殊意义,同时又对部分门楣、窗楣等绘以浓重绚丽的装饰纹样,极具材质的本质色彩美和装饰的艺术感染力(见图9)。
3传统聚落适应性发展策略研究
适应性本为生态术语,指生物体对其周围的自然环境表现为相适应的现象[8]。
适应性发展是指在人居环境营造过程中,强调人与环境的共生,共生以“适应”为前提,各组成部分相互影响、协调发展,以达到适应的和谐性结果。
近年来,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少数民族传统聚落景观吸引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色尔古藏寨也正处于旅游的开发阶段,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外来文化的入侵,破坏了色尔古藏寨的自然生态和村域肌理,也造成了传统聚落特色渐褪、历史文脉割裂等问题。
现代文明正在根本性地重塑着色尔古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方式,传统的民族信仰和生活观念正发生着巨大改变。
大量人口外流造成了聚落人口的凋零、聚落景观参与度下降。
目前,藏民对聚落保护的意识仅仅停留在“景区”思维和“藏家乐”思维等经济效益层面,难以将聚落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更好的整体性保护,做到合理地适应性发展。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聚落的开发建设工程中的诸多问题已暴露,若不尊重历史足迹和民族意愿,保留有意义的聚落布局、民居建筑和文化空间,那么独特的文化景观将会快速消失。
基于此,以色尔古藏寨为例,制定适应性发展策略,为藏寨注入新的机能,助推建筑及周边环境的重生与活化,发挥藏寨蕴含的价值。
3.1保护生态环境,延续空间肌理
川西北地区的嘉绒藏族聚落处在独特的自然环境之中,其独特的建筑风格与聚落景观无不契合本地的自然环境,仿佛是从土壤中上长出来的[9]。
聚落发展的适应性与该地区的自然环境有着必然的联系,在传统聚落保护与发展的过程中,遵循藏族传统的生态伦理意识和自然和谐的理念,协调好“聚落—山水”之间的关系,明确生产、生活、生态空间的功能格局,防止周围的林地、农田、水渠被蚕食,保护好色尔古藏寨的山形水势。
在聚落新建、扩建时,应避免过度依赖现代规划设计理念对原始风貌进行的破坏性改造与重塑。
在不破坏生物多样性和文化原生性的前提下,色尔古藏寨应该进行基于场地适应性的开发利用。
聚落的空间形态和肌理是聚落在发展过程中独有的自然环境、历史文化和经济社会生活的反映,是聚落的血脉 [10]。
保护聚落的空间肌理,应严格保护传统聚落风貌特征,延续村落庭院、建筑、街巷等不同空间形式的组合形成的空间意向,保护寨内蜿蜒回旋、灵活多变的街巷空间,部分扩建后占用道路与街巷空间的建筑,按照原有空间形态对其进行整治、拆除,恢复街巷空间的连续性和趣味性。
宅院结合是藏族人民人居环境建设的首要之举,展现了藏民顺应自然、因地制宜的生存智慧,优化寨内以自然环境为基底的庭院空间,营造半农半牧的乡土风情景观,达到聚落与田园相融共存,构成深度体验的景观视觉效果和空间感受。
3.2保护传统建筑,合理开发利用
随着经济条件改善,村民的居住观念也发生着改变。
为满足建筑的快速更新和功能完善,建设者大量使用现代材料代替传统乡土材料,极大地破坏了色尔古藏寨的传统风貌和浓厚的文化气息。
为防止造成对色尔古藏寨景观意向和传统风貌的破坏,建设者做到活态传承是最重要的。
建设者要对民居建筑现状进行深入调查了解,按照“保护、修缮、改善、保留、整治”五类改造模式进行保护,提出有目标性和针对性的更新措施。
适当在保证建筑整体结构
图7 寨内的白塔、煨桑台、风马旗(图片来源:作者自摄)图8 四处可见的“白石崇拜”
(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图9 传统民居木质窗(图片来源:作者自摄)
与原始风貌的同时,对建筑布局进行现代化的、满足居民生产生活需求的调整,其中一部分选择继续作自家居住使用,进行重新装修和改造;将建筑面积大的老宅改建或扩建为客栈、藏家乐等,留住民居的同时也激活了民居建筑的活力;具有较高的历史科考价值、民族文化价值、美学艺术价值的建筑,申报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确定其为优先重点保护对象并划定其保护范围和风貌规划;新建建筑应遵循传统民居的建筑形式和风貌,尽量采用当地材料,其建筑色彩和肌理也应与山水环境相融合,避免建设层数过多的建筑,使聚落的韵味不因旅游的发展而被破坏[11]。
3.3尊重场所精神,提炼叙事景观
场所精神是指场所具有的特性或氛围,这种特性或氛围是区分不同场所的本质。
场所精神的基本内涵是人在场所中获得的方向感和认同感[12]。
色尔古藏寨的独特魅力是先民在严峻的自然条件下,受到宗教信仰、自然崇拜等民族文化的影响,在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过程中所形成的具有识别性和吸引力的少数民族聚落景观。
外来文化的渗透与同化,正在渐进式地改变嘉绒藏族文化结构,聚落的发展也随之分化生长。
在聚落的开发利用过程中,留存藏族生活场景和文化空间是至关重要的,如寨内的锅庄广场,通过对场地的平整,新建中央火塘,增设观看座椅等来对聚落进行开发;煨桑台、玛尼堆、风马旗是藏族特有的文化符号,也是区别藏羌聚落的标志物,在尊重其宗教含义的前提下修复本体,展示景观元素。
修缮村落历代古建筑、古遗址,对村落中的古核桃树、古松柏进行复壮养护,把记录聚落发展演变的叙事元素融入文化景观空间,勾起居民的乡土记忆,留住游客的脚步。
通过场地再生重构民族的文化空间,营造文化意境,保护场所精神。
3.4依托区域优势,开展文化旅游
随着乡村振兴和全域旅游的实施,嘉绒藏区基础设施逐步完善,“点—线—面—域—境”的旅游发展格局已基本形成。
在旅游市场快速发展、政府主导支持的趋势下,色尔古作为“九寨沟—黄龙”世界自然遗产旅游带与“红色文化—草原冰川”旅游区的交际带的重点发展区域,应充分利用文化优势和旅游资源,走发展促保护路线,开展文化旅游。
依托特殊的文化景观,制定不同的聚落参观行走路线,打造良好的内部网状交通体系,展示聚落内不同视觉体验的景观空间,涵盖具有辨识度和丰富性的街巷、建筑等节点;营造文化活动场所,整合场地,增设停留观看空间,彩化灯光,增加典型性雕塑和景观小品。
通过当地人参与、游客互动、大众交流的方式传承传统文化,让锅庄舞、“卡斯达温”(一种原生态歌舞)等民族演艺和节庆礼俗、藏族美食等非物质文化得以展示。
使外来游客既能欣赏聚落建筑的美感,又能体验民族文化活动的新奇与乐趣。
如此不仅能加深游客对嘉绒藏族文化的印象,更能强化藏民的文化自信和自豪感,逐渐形成特色文化旅游的同时也带动居民收入的增加。
4结语
嘉绒藏族传统聚落景观,是藏羌彝走廊上的一颗明珠,是民族文化物化存在的宝贵财富。
色尔古藏寨作为嘉绒藏族传统聚落的典型代表,其景观辨识度高,具有浓厚的民族性文化氛围和鲜明的原生性景观特征。
同时,藏区旅游发展及城镇化进程造成的诸多影响与问题,正在逐渐抹去当地的地域性特征。
本文通过对地形地貌、山水关系、建筑、农田等构成色尔古藏寨聚落景观的基本要素进行解读,从宏观、中观及微观三个视域尺度对村落整体景观与自然环境相契合的聚落形态,顺应地形、层次丰富又灵活多变的空间结构,自由分布、氛围质朴又独特神秘的细部景观这三类景观要素特征进行分析和总结。
色尔古藏寨地域性聚落景观特征是保持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的重要属性,具备嘉绒藏族聚落景观的典型性与差异性。
同时,针对具体问题提出了保护传统风貌、合理进行适应性开发的措施。
嘉绒藏族聚落景观的保护与传承是一项道阻且艰的任务,如何在新时代的大背景下探寻并发挥嘉绒藏族传统聚落的价值,做到因地制宜、和谐共生的可持续发展,是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研究的议题。
注:
照片拍摄者:王云,男,河北邢台人,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
参考文献
[1] 李翔宇.川藏茶马古道沿线聚落与藏族住宅研究(四川藏区)[D] .
重庆大学,2015.
[2] 童静.四川高海拔地区藏族传统聚落空间结构研究:以德格为例[D] .
西南交通大学,2016.
[3] 张燕.四川阿坝州色尔古藏寨传统聚落与民居建筑研究[D].西安
建筑科技大学,2016.
[4] 任乃强.四川上古史新探[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
[5] 洪涤尘.西藏史地大纲[M].南京:正中书局,1936.
[6] 周详.嘉绒藏族地域性聚居景观特征图解与探析:基于丹巴县梭坡
乡案例[J].广东园林,2014,36(05):32-36.
[7] 张昌富.嘉绒藏族、羌族的白石崇拜[J].民族艺术,1999(02):
184-187.
[8] 廖志学.基于环境适应性的川西北嘉绒藏族传统村落形态研究[D] .
西南科技大学,2019.
[9] 白涛.嘉绒藏族地区传统聚落形态的更新与发展研究[D].西安建
筑科技大学,2014.
[10] 范勇,袁赟,王林申,等.乡村振兴背景下传统村落空间的重塑与
再生路径探析:以磁县徐家沟乡村规划为例[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8,33(03):96-101.
[11] 赵之枫,王峥,云燕..基于乡村特点的传统村落发展与营建模式
研究[J].西部人居环境学刊,2016,31(02):11-14.
[12] 唐洪流,叶保建.基于场所精神的闽南地区传统村落中心外部空间
研究[J].城市建筑,2020,17(28):13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