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
1.区域: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为区域发展条件分析、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
3.自然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4.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首先,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次,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再次,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也在不断地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
5.自然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6.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或部分生态环境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
7.区域发展中的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8.外部性的解决对策:解决外部性最常用的办法就是是外部效果内部化,针对区域生态环境问题,就是要促使生态破坏或环境污染成本的内部化。
外部性内部化的手段有:(1)政府的直接管制(直接管制是政府以非市场途径对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的外部性进行直接干预,包括命令和控制;(2)基于市场的经济激励(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价格控制(主要是对生产者行为或产品实行税收、收费或补贴),第二类数量控制(是通过分配市场许可设定可接受的污染水平),第三类责任制度(是设立一个社会可以接受的行为基准,如果生产者违反这个基准,他会遭受到某些财政性的后果));(3)源于科斯定理的自愿协商(不要政府干预,让市场自己来达到最优的一种完全自由化的市场方法);(4)社会准则与良心效应(对人们进行社会准则的教育以解决外部性)。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
• 促进区域内各领域的协调发展
• 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对象是空间范围
• 可以是城市、乡村、城市群等
• 强调区域内的空间关联和相互作用
区域分析与规划的目标与任务
区域分析与规划的目标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 优化区域内的产业布局
• 提高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水平
• 促进区域内的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
CREATE TOGETHER
SMART CREATE
区域分析与规划教程
01
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基本概念与
重要性
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定义与内涵
区域分析与规划是一门综合性学科
• 涉及到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
• 研究区域内的自然、经济、社会等资源要素
• 制定区域发展的战略目标、政策和措施
区域分析与规划的核心是优化资源配置
• 培养一支高素质的区域分析与规划队伍
完善区域分析与规划的体制机制和政策环境
• 为区域分析与规划提供有力的制度保障
⌛️
CREATE TOGETHER
THANK YOU FOR WATCHING
谢谢观看
定性分析方法
• 地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等领域的分析方法
• 用于分析区域内的社会文化、历史背景等
⌛️
综合性方法
• 将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
• 从多方面综合考虑区域发展的问题和策略
区域分析与规划的常用工具与技术
地理信息系统(GIS)
• 用于处理和分析空间数据
• 为区域分析与规划提供空间信息支持
遥感技术
03
案例三:某生态功能区建设规划
• 通过区域分析与规划,保护生态环境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1、区域的概念及其属性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属性:①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三维)。
这些空间可以是自然的、经济的、社会的……②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线。
其范围有大有小,是依据不同要求,不同指标体系而划分出来的;其界线往往具有过渡性特征,是一个由量变到质变的“地带”(自然界区域界线有时是截然的,但大部分也是过渡性的)。
③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
分级性或多级性、层次性。
因而区域具有上下左右之间的关系(纵向的、横向的)。
每个分区都是一个区域的组成部分。
④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是人们按照不同的要求、对象加以划分的,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
2、自然资源评价的内容有哪些区域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数量、质量和组合特征,优势、潜力和限制因素,可能的开发利用方向及技术经济前提,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的关系等问题3、对自然资源质和量的评价需要考虑哪些因素量:①自然资源满足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当前需要量的程度,亦即自然资源在合适的开发利用强度下的服务年限。
如大型铁矿山和钢铁厂通常需要有50 年左右的铁矿石资源保证。
②对远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与生产力布局需求量的保证程度,即预测资源的远景需求量质: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即利用资源所付出的代价为人们接受的程度)以及需求上的迫切性。
并据此建立质量评价的标尺,并用此标尺来进行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适合程度的评价。
4、区域经济特色由哪些因素决定①区域差异和区域优势(区域差异可分为:自然差、位势差、趋势差)②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产业布局的指向性:产业部门向能满足它主要要求的地区接近或靠近的倾向性。
)③劳动地域分工规律④区域利益5、区域产业结构的组成区域产业结构由主导产业、辅助产业和基础设施三部分组成。
注(主导产业是指几个地区比较,产值比其他地区高的产业。
支柱产业是指一个地区产值最高的产业。
)6、区域市场化水平从哪几个方面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一个区域的市场化水平可以从需求规模、市场层次结构、市场环境、市场意识等方面对经济活动产生影响。
区域分析与规划
作业11、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内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和劳务的总规模。
2、主导产业:又叫支柱产业。
代表着区域经济的根本优势,它一方面在全国或其它较大区域劳动地域分工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另一方面又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和核心,它主导区域产业结构的发展方向,并带动区域其它产业发展。
3、土地利用分区:又可称为土地用途分区,是指以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的适宜性为基础,结合社会发展、国民经济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按土地利用方向的不同,将规划地区划分出不同的用地区域。
4、自然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5、土地利用集约度:指单位土地面积上投放劳动力、资金、技术等的数量,是反映土地利用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6、极化效应:由于增长极主导产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区域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与周围区域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
这种效应被称为极化效应。
7、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8、出口替代:是指以新的产品(制成品)取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将本国制造业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9、自然保护区:是指为了自然保护的目的,把包含保护对象的一定面积的陆地或水体划分出来,进行特殊的保护和管理的区域。
10、城镇体系: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以中心城市为核心,由一系列不同等级规模、不同职能分工、相互密切联系的城镇组成的有机整体。
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答: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
一般而言,某种自然资源数量越丰富的地区,开发利用该种自然资源的生产部门的规模就有可能越大。
2、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
区域分析与规划
❖ 二、扩大区域研究范围
❖ 1、传统的区域发展研究:以本区域(更多是行政区域)
的条件(资源、劳动力、资金等)为依据,为本区域服务为 目标的。这是一种区域自我经济循环的过程,带有某种封闭 性。因此,其发展受到区域条件的很大约束。
❖ 2、区域发展的研究应当扩大研究的视野,从参与市场竞争 的角度和运用新国际劳动分工的理论,强化区域的基础设施 和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吸引区外、国外的资源、资金、技术、 人才,建立起内外结合(甚至以外为主)的经济运转系统, 促进区域的发展。
第三节:区域发展与区域研究
❖ 一、改变区域资源的观念
❖ 新要素学说 ❖ A、人力资本说
❖ 代表人物(西奥多·舒尔茨 (1902 —1998) )
❖ B、研究与开发论
❖ 20世纪60年代美国经济学家格鲁伯、弗农等人提出。
❖ C、信息要素说
❖ 作为生产要素的信息是指一切来源于生产过程之外并作用 于生产过程的、能带来利益的讯号的总称。
第四节:区域规划与区域分析
❖ 一、区域规划的发展过程
❖ 从二次大战以来,作为一种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进行统 一总体部署的区域规划,可以认为经历了三个不同的过程或 不同的目标取向。
❖ 1、二次大战后—— 20世纪50、60年代 ❖ 2、 20世纪50、60年代——20世纪70年代末 ❖ 3、 20世纪70年代末——至今
❖ A、可持续发展鼓励经济增长,更重视增长质量 ❖ B、可持续发展要以保持自然为基础,要与资源和环境和承
载能力相协调
❖ C、可持续发展要以改善和提高生活质童为目的,要与社会 进步相适应,即必须与解决贫困联系在一起。
❖ 可持续发展也成为区域研究的主题,区域开发的基本原 则;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PRED)是区域发 展的主要目的。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第一章绪论一、区域:是指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特征:1、整体性2、结构性3、动态性二、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未来一定时期内的经济社会环境发展和建议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特点:战略性前瞻性动态性综合性目的性地域性三、区域分析: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种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四、区域的类型:1、均质区:区域内部各组成部分具有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它区域,这称之为均质区域。
2、结节区(功能区、枢纽区):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五、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的联系第二章区域发展条件评价一、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
二、性别结构: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的组成状况称为人口的性别结构。
三、人口年龄金字塔:表示人口年龄和性别构成的一种特殊的条形统计图。
四、人口容量:一国或一地区在可以预见的时期内利用该地的能源和其他自然资源及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水平条件下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五、区域政策工具:六、索洛余值法计算技术进步对区域经济增长的贡献的算法。
七、资源特性:八、技术进步的环境及机制九、技术进步的分类十、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引起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关系的变化●可利用的自然资源范围不断扩大●自然资源利用程度不断加深●减少了区域经济对地产自然资源的依赖度2、技术进步推动经济结构不断提升首先技术进步是影响产业形成和发展的主导及决定因素其次技术进步会改变生产生活需求,促进产业结构发生变化3、技术进步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4、技术进步促进区域经济发展产生质的飞跃5、技术进步促进经济体制的根本变革十一、制度创新的分类十二、区际联系的研究方法第三章区域发展现状评价一、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一)提出者:罗斯托(二)理论主要内容:六个增长阶段1.传统社会阶段2.为起飞创造前提阶段3.起飞阶段⑴实现“起飞”的三个条件:一要有较高的资本积累能力;二是建立起飞的主导部门;三要建立一种能够保证“起飞”的制度。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基本概念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生产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或自然环境要素。
资源承载力——是指在可预见性的时期内,利用本地资源及其他自然资源和智力、技术等条件,在保证符合其社会文化准则的物质生活水平下所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
生态环境质量——是指在一个具体的时间和空间范围内生态系统的总体或部分生态环境因子的组合体对人类的生存及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的适宜程度。
生态环境补偿——是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外部性——是指经济主体之活动,对与该活动无直接关系的他人或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人口惯性——是指人口在生产过程中,人口群体保持原有增长或减少趋势的特性。
人口容量——一个地区一定时间内,以不损害该区域环境质量和破坏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前提,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条件在能够充分合理利用的情况下,所能持续供养的相应于一定生活水平的最高人口数。
劳动力资源率——反应劳动力人口总量占区域总人口比重的相对数量指标。
劳动力资源利用率——反应实际适用的劳动力资源人数占区域劳动力资源人口总数的相对量指标。
技术进步——是指科学技术通过对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化与革命。
国内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驻单位生产活动成果的指标。
国民生产总值——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总和价值。
绿色GDP=传统GDP-自然环境部分的虚数-人文部分的虚数人类发展指数——是测算人类发展水平的概要指标。
包括:健康状况、受教育程度、生活标准。
区域竞争力——是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区域分析与规划最全版
区域分析主要内容: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3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自然资源:自然资源是指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区域文化:区域文化既包括反应地方特色的文化典籍、文化艺术、建筑风格、风俗习惯,也包括在长期历史沉淀中形成的地方性社会意识、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适度人口:就是使得按人口平均计算的国民生产总值达到最大值的那种人口规模,而这种适度人口规模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知识的积累和新技术的发现,可以使得原来的适度规模相对扩大。
人口惯性:人口在生产过程中,人口群体保持原有增长或减少趋势的特性。
产业结构划分:是研究产业结构的基础,它是按一定得标准对社会各行各业进行归并分类。
(一)从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各部门的相互依存关系划分(二)根据社会生产活动历史发展的顺序对产业的划分 a.三次产业的划分 b.五次产业划分的探讨(三)按各生产活动在区域发展中的作用划分(四)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要素密集程度划分a.资源密集型产业b.资金密集型产业 c.劳动密集型产业 d.技术密集型产业(五)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区域规划内容:(1)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2)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4)基础设施规划(5)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7)区域空间管制(8)区域发展政策发展战略的理论模式:(一)经济发展战略模式:①自主发展战略。
②高速度增长战略。
③交通经济发展战略。
④初级产品出口战略。
⑤进口替代发展战略。
⑥出口替代发展战略。
⑦信息化发展战略。
(二)空间发展战略模式:1.基本战略思想:①集中式发展。
②分散式发展。
③集中和分散整合发展。
2.空间发展战略的基本要求:①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
②明确开发的重点城市、地区和开发的时序或推进的层次关系。
③要体现区域和区内各部分空间开发上的问题和未来开发策略。
④要体现区域与周边地区之间的关系。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一.名词解释1.土地人口承载力: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土地资源,在一定的投资水平下持续利用时的食物生产能力及其所能供养的一定营养水平的人口数量。
P2752.区域经济:在一国范围内,以客观存在地域单元为基础,按照劳动地域分工原则建立起来的具有区域特色的地域性国民经济。
P673.配第-克拉克定律:p210不同产业间相对收入的差异,会促使劳动力向能够获得更高收入的部门移动,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次产业向第二次产业移动;当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时,劳动力便向第三次产业移动。
结果,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呈现出第一次产业人数减少、第二次和第三次产业人数增加的格局4.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是人们根据现有的认识,对规划区域的未来设想和理想状态及其实施方案的选择过程。
P2355.恩格尔系数:反映消费状况。
表示食品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有的比重。
P1396.生态环境补偿:是一种使外部成本内部化的环境经济手段,是指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利用的受益者支付代价,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保护者提供补偿的一类社会经济活动。
7.人口惯性:是指人口在生产过程中,人口群体保持原有增长或减少趋势的特性。
8.职业构成:P82区域人口中,劳动人口在各个社会部门分配的比例,亦即各部门劳动职工或工作人员占在职人员总数的比例。
职业构成代表经济活动人口的就业人口,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和生产布局特征。
9.土地生产潜力:目前或将来某一时期在合理有效的管理基础上,在能够保证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的前提下,土地可以生产出人类所必需的食物、纤维等物质的能力。
P27610.区域发展战略: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作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全局意义的谋划。
它的核心是要解决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基本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
P26411.霍夫曼系数:指一国工业化进展中,消费品部门与资本品部门的净产值之比。
p139霍夫曼比例= 消费资料工业的净产值/ 资本资料工业的净产值(反映工业化程度)12.自然环境:是人类发生和发展所必须的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是地球表面岩石圈、大气圈、水圈、生物圈和人类相互作用的一个特殊圈层,是由岩石、土壤、水、大气、生物等自然要素有机结合而成的自然综合体。
区域分析与规划
1、劳动地域分工指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其表现为区域生产专门化。
特点①区域生产专门化②区域经济的联系性③区际劳动分工的层次性和综合性。
前提:地域分工的必要前提是生产产品的区际交换与贸易,是产品的生产地和消费地的分离。
2、区位优势指某个区域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具有的特殊有利条件,由于这些条件的存在,使该区域更富有竞争力,具有更高的资源(包括社会,自然资源等)利用效率,从而使区域的总体效益保持在较高水平。
它是主导产业选择的重要依据,区域竞争力的基础。
3、区域优势的分类特点分类:有形与无形;绝对与相对;局部与全局;空间与时间——阶段性、先发、后发;现实与潜在;比较与竞争4、极化扩散效应极化效应是指讲迅速增长的推动性产业吸引和拉动其它经济活动以及经济活动。
推动型企及其综合体一旦配置在区域内具有优越条件的某一节点,这一节点将作为增长极,吸引着周围其它经济活动向其集中,并产生聚集经济,这一过程及其影响称为增长极的极化效应,增长极就是利用聚集经济优势,通过极化效应,而不断成长壮大的。
这一过程有可能剥夺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抢夺资源、资金、高技术和熟练技术劳动力(人才)等生产要素,并有可能引致企业搬迁,从而使区域差距扩大,故对周围区域来说这是一种负效应,缪尔达尔(Myrdal)把这一过程称为“回流效应”。
有人称之为反波效应。
扩散效应是由于核心地区的快速发展,通过产品、资本、技术、人才、信息的流动,对其他地区的促进、带动作用,提高周围地区的边际劳动生产率和消费水平,引发周围地区的技术进步。
这种正效果被称为扩散效果。
扩散效应也体现在空间和产业两方面。
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A·Hirschman)称之为“涓滴效应”。
正效应,“波及效应”扩散效应可以对周围亚区域(地区)或次级节点的经济发展产生推动作用,从而经历使增长极与周围空间的经济不平衡性减少的过程,这一过程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极化中心的带动和促进作用。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1均质区:区域内部空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和相似性区别于其他区域。
结节区:或称功能区、枢纽区,它是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2区域发展的新趋势:1区域分工全球化的趋势更为明显2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3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3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3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4依据自然资源的赋存条件及其特征,可分为地下资源和地表资源;依据国民经济用途,分为农业资源、工业资源和旅游资源;依据利用方式,分为直接生活资源(天然食物、森林及草原中的动物)和劳动资料资源(矿产、森林、土地等)根据自然资源能否再生,分为可再生资源,可更新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
5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
(1)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2)自然资源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3)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自然资源的范畴也在不断的扩大,但自然资源仍是区域生产力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
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2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活的经济效益3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6自然资源评价的原则:1明确评价目标,有的放矢2综合分析与主导因素重点分析相结合3必须在现在技术可能性的基础上论证经济的合理性4从保护自然、保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评价自然资源7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1自然资源质的评价2自然资源量的评价3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4自然资源可能开发利用的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前提的评价5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效应的评价8区域经济背景的分析内容:(一)经济特色与经济地位 1经济特色的形成原因 是由区域差异、区域优势、产业布局指向、劳动地域分工规律和区域利益所决定的 2区域经济特色的表现形式:表现为区域产业结构特色和区域产业布局特色(二)收入水平与消费观念(三)市场化水平(四)社会基础设施配置水平 包括狭义基础设施和社会设施9人口对区域发展的作用:1人口数量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影响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规模——生产规模的大小,并不是人口数量越多,生产规模就会越大2人口素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状况3人口迁移与分布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1人口的数量及其增长影响区域市场的规模、劳动力资源的供给及扩大再生产的投资供给 2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消费结构,进而影响区域生产结构3影响消费市场的分布10职业构成 指区域人口中,劳动人口在各个社会部门分配的比例,亦即各部门劳动职工或工作人员占在职人员总数的比例。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一、名词解释1、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主导产业: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3、区域竞争力:区域竞争力主要是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4、区域规划:是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未来一定时期的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以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
5、增长及理论:增长极的概念最早是由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提出的。
1966年布德维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的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的进一步发展。
6、核心—边缘理论:他是解释经济空间结构演变模式的一种理论,该理论谋略解释一个区域如何由互不关联、孤立发展,变成彼此联系、发展不平衡,又由极不平衡发展变为相互关联的平衡发展的区域系统。
7、区域发展战略:是指对区域整体发展的分析、判断而做出的重大的、具有决定权具意义的谋划。
8、出口替代发展战略:所谓出口替代是指以新的产品(制成品)取代传统的初级产品出口,将本国制造业的产品推向国际市场。
9、进口替代发展战略:所谓进口替代,是指用国内生产去替代过去依靠进口的产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
10、钻石模型: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
“钻石结构”(国家竞争优势四因素理论),既生产要素、供需状况、相关产业、企业战略和组织。
二、简答题1、区域分析的内容?答: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3)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2、区域规划的特点和内容?答:规划工作的共同特点:目的性、前瞻性、动态性。
区域规划的特点:(1)综合性(2)战略性(3)地域性区域规划的内容:(1)区域发展定位与发展目标(2)经济结构与产业布局(3)城镇体系和乡村居民点体系规划(4)基础设施规划(5)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规划(6)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7)区域空间管治(8)区域发展政策3、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答:(1)技术进步与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重点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重点一、区域分析的重点1.自然环境分析:包括地貌、水文、气候等自然地理要素的分析,确定区域的资源禀赋和环境特点,为后续的规划提供基础数据。
2.经济社会分析:对人口、产业结构、城镇化水平、交通、教育、卫生等经济社会要素进行分析,了解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存在的问题。
3.基础设施分析:对区域内的基础设施建设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包括交通、能源、水利、通信等基础设施的投资、状况、效益等,为后续规划提供依据。
4.生态环境分析:对区域的生态环境进行评估和分析,包括土地利用、生态系统状况、生物多样性等,为保护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依据。
5.风险评估与应对:对区域的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社会问题等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保障区域的安全和稳定。
二、区域规划的重点1.发展目标与定位:根据区域分析的结果,明确区域的发展目标和定位,确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发展方向。
2.土地利用与空间布局:对区域内的土地资源进行评估和规划,确定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功能和空间布局,实现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区位优势的发挥。
3.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根据区域的产业基础和特点,制定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的策略,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增长。
4.城市与乡村发展:对城市和乡村的发展进行规划,包括城市扩容、城市更新、城乡一体化等方面,实现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
5.交通与基础设施建设:根据区域的交通需求和基础设施建设要求,制定交通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规划,提高交通运输的效率和基础设施的服务能力。
6.生态环境保护:制定生态环境保护和恢复的规划,保护和改善区域的生态环境,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7.社会事业与民生改善:对教育、医疗、社保、文化等社会事业和民生改善进行规划,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总之,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旨在通过科学的方法和合理的规划,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
重点内容包括对自然环境、经济社会、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要素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发展目标、土地利用、产业结构调整等规划措施。
区域分析与规划学
区域分析与规划学区域分析与规划学的研究内容非常广泛,其中包括地理、环境、经济、社会等多个方面。
它着眼于整个地域,并对其中各种要素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与评估。
这些要素包括地理条件、自然资源、经济发展水平、社会环境、人口分布等。
通过对这些要素的分析,可以揭示区域内各种关系和问题的现状以及趋势,为区域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区域规划是区域分析与规划学的研究成果的实践应用。
它是在分析基础上,制定出一定的规划方案和措施,以指导区域的发展。
在区域规划的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包括经济、社会、环境等因素,并进行权衡和协调。
规划的目的是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促进经济的增长、社会的进步和生态的平衡。
区域分析与规划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
定性分析主要是通过分析和解释现象和关系来揭示区域内部的特征和问题。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案例分析等来获取数据和信息,并通过对这些数据和信息进行整理和分析,来对区域进行综合评估。
定量分析主要是通过统计和建模等方法来定量描述和定量评估区域内的各种现象和问题。
这种方法主要通过调查、实地采样等手段来获取数据,然后通过数学和统计方法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以得出结论。
在实践中,区域分析与规划学可以应用于各种领域。
比如,在城市规划中,可以通过对城市内不同区域的发展状况、交通流量、用地利用等进行分析,以指导城市的规划和建设。
在经济发展中,可以通过对不同地区的产业结构、资源分布、市场需求等进行分析,以制定相应的产业发展政策和措施。
在社会问题解决上,可以通过对不同地区的人口结构、教育水平、医疗保健等进行分析,以指导社会公共服务的提供和改进。
在环境保护中,可以通过对不同地区的自然资源、污染状况等进行分析,以制定相应的环保政策和措施。
总之,区域分析与规划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通过对特定地域的综合分析,为区域的合理发展和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和指导。
它在城市规划、经济发展、社会问题解决和环境保护等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相互关联,是城市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区域分析是对城市或区域的发展现状进行全面的研究和评估,旨在找出问题、发掘潜力、确定目标,为制定合理的区域规划提供依据。
区域规划是在区域发展的基础上,通过制定具体的规划方案,实现城市或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空间优化。
区域分析是区域规划的起点和基础。
通过对区域的自然、人文、经济、社会和环境等各个方面的详细调查和研究,可以了解该区域的优势、弱势、机遇和威胁,明确发展的方向和目标。
区域分析可分为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两个方面。
定性分析主要通过收集和整理各种文献资料、数据、地理信息等,了解和分析区域的自然条件、历史文化、产业结构、人口结构等方面的情况。
通过分析比较和归纳,可以评价区域的发展潜力、矛盾和问题,并准确把握区域的发展方向。
定量分析则依靠统计学和模型分析等方法,使用数据进行计算和分析。
常用的方法有区域经济计量模型、综合评价模型、三维可视化模型等等。
定量分析可以更加明确地评估区域的经济特征、交通运输状况、土地利用结构、环境质量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通过定量分析,还可以预测和模拟不同规划方案对区域发展的影响,提供决策参考。
在进行区域分析的基础上,区域规划的制定可以根据分析结果,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并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和措施。
区域规划主要包括总体规划、分区规划和专项规划等。
总体规划是对整个区域进行宏观布局和综合统筹的规划,包括城市发展方向、居住区、工业区、商业区、交通运输等各个方面的规划。
分区规划则是对不同功能区域进行详细的规划,如产业园区、住宅区、商业中心、公园绿地等。
专项规划则是对其中一特定问题进行规划,如环境保护、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交通规划等。
区域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和空间优化。
可持续发展要求在保证经济增长的同时,注重环境保护和社会公平。
区域规划应该合理布局城市和自然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减少能源和资源消耗,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协调。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在当今社会,区域的发展和规划对于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以及环境保护都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区域分析与规划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涉及到地理、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领域的知识和方法,旨在通过科学的研究和合理的规划,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和资源的优化配置。
区域分析是区域规划的基础,它通过对区域内各种自然、经济、社会和环境因素的调查和研究,揭示区域的特征、问题和发展潜力。
在进行区域分析时,首先要对区域的地理位置、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进行了解。
例如,一个地区的地形是山地还是平原,气候是湿润还是干旱,这些自然因素会直接影响到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交通建设以及生态环境。
经济因素也是区域分析的重要内容。
包括区域的产业结构、经济发展水平、市场规模、劳动力资源等。
比如,一个以重工业为主的地区,可能面临着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的问题;而一个以服务业为主的地区,则更注重人才的引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社会因素如人口分布、文化传统、教育水平等也会对区域的发展产生影响。
人口密集的地区往往需要更多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具有丰富文化传统的地区可以发展特色旅游产业。
环境因素在区域分析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包括空气质量、水资源状况、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等。
一个地区的环境质量不仅关系到居民的生活质量,也会影响到区域的吸引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完成区域分析之后,就可以进行区域规划。
区域规划是根据区域分析的结果,制定出区域未来发展的目标、战略和具体的规划方案。
区域规划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可持续发展原则、因地制宜原则、综合性原则等。
可持续发展原则要求在规划过程中充分考虑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确保区域的发展不会以牺牲未来为代价。
因地制宜原则强调根据区域的自身特点和优势,制定适合的发展策略。
综合性原则则要求在规划中统筹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因素,实现协调发展。
区域规划的内容通常包括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发展规划、基础设施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等。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1、区域:区域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均质区域:是区域内部空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他区域的区域。
3、结节区:由区域内的核心以及与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域所组成。
4、区域分析:主要是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内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
5、区域规划: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对国民经济建设和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区域基本属性:(1)区域是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2)区域具有一定的范围和界限(3)区域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6、区域分析的主要内容:1、区域发展条件分析2、区域发展状况评价及存在问题诊断3、区域发展方向及策略研究7、衡量适用技术的标准:(1)环境友好标准(2)社会和谐标准(3)经济发展标准8、技术进步类型:(1)节约劳动型技术进步(2)节约资本型技术进步(3)中性技术进步9、国民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的所有常驻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的实际收到的原始收入综合价值。
10、国内生产总值:指一个国家或地区范围内反映所有常驻单位产出活动成果的指标11、劳动地域分工:劳动地域分工亦称区域分工,是社会分工在经济地理空间上的表现形式。
12、劳动地域分区:相互关联的社会生产体系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异,它是社会分工的空间形式,表现为各个地区专门生产某种产品或产品的某一部分。
13、区域空间经济结构:指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要素的相对区位关系和分布形式,它是在长期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类经济活动和区位活动和区位选择的累积结果。
14、主导产业:是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经济技术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
区域分析与规划是指对一个特定的区域进行综合性的研究和规划,以实现该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区域分析主要包括对区域内的自然、经济、社会等各方面的详细调查和研究,以了解其基本情况和问题所在。
而区域规划则是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具体的目标和措施,以解决该区域所面临的问题,并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区域分析是为了了解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在进行区域分析时,需要对该区域的自然资源、土地利用、生态状况、经济产业结构、人口分布、交通设施等进行详细调查和研究,以了解该区域的特点和问题所在。
通过对各个方面的综合分析,可以确定该区域的发展潜力和存在的矛盾。
其次,区域规划是为了解决区域存在的问题,并推动其可持续发展。
在制定区域规划时,需要根据区域的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确定具体的发展目标和规划方向。
比如,如果该区域存在资源环境矛盾,则需要制定相应的环保规划措施,以保护和治理该区域的自然环境;如果该区域经济落后,需要提出具体的产业发展规划,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就业的增加。
最后,区域规划还需要考虑与周边区域的协调和整合。
在制定区域规划时,需要考虑到该区域与周边区域的联系和依赖关系,确保规划的实施能够促进区域间的相互协调和整合。
同时,还需要与相关部门和利益相关者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以确保规划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总之,区域分析与规划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对于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区域的深入研究和规划,可以帮助解决该区域存在的问题,并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
同时,也需要与相关方面进行密切合作,形成多方合力,推动规划的顺利实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第一章:1.区域的概念: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与非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
2.区域发展的概念:在一定时空范围内所进行的以资源开发、产业组织和结构优化为中心的一系列经济社会活动。
3.区域发展的新趋势:(1)区域分工全球化的趋势更为明显(2)区域间竞争与合作并行不悖(3)可持续发展成为区域发展的主题第二章:1.自然资源的概念:在一定的时间、地点条件下。
能够产生经济价值,以提高人类当前和未来当前和未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和条件。
2.特征:(1)有限性。
自然资源的有限性是指自然资源的数量供应与人类不断增长的需求存在矛盾,即用经济学观点看自然资源存在稀缺性;(2)区域性。
任何一种自然资源在地球上的分布都是不均衡的,无论在数量上或是质量上都有显著的地域差异。
不同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在其品种组合上的差异;(3)整体性每一区域的各种自然资源要素彼此都有生态上的联系,形成一个整体,即自然资源生态系统。
其中一种资源的开发利用,就可能引起系统中其他资源或环境要素的连锁反应。
(4)多用途性(5)社会性3.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自然资源是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物质前提和物质基础①它是区域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对象、劳动资料)②它是区域生产发展的必要条件(矿藏、气候)③虽然自然资源的范畴在不断扩大,但其自然物质基础的地位未变(技术进步)(2)自然资源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①自然资源的数量多寡影响区域生产发展的规模大小②自然资源的质量及开发利用条件影响区域生产活动的经济效益③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影响区域产业结构4.自然资源评价的方法(1)自然资源质的评价主要是考察自然资源的可利用价值和对一定生产部门的适应程度。
即技术上的可能性、经济上的合理性以及需求上的迫切性;(2)自然资源量的评价主要目的是确定自然资源开发规模和自然资源对一定生产部门或区域经济发展与布局的保证程度。
两种指标:绝对指标: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实际规模相对指标:反映了区域自然资源的地位和满足需求的潜力(3)步骤:①要搞清区域各类自然资源的绝对数量,明确区域主要自然资源(开发规模大、重大经济价值、对区域发展产生重要带动影响作用);②对于已开发利用的资源,则应研究其数量对现状生产的保证程度,研究其区域自然资源的优势与潜力;③分析自然资源相对量,进一步明确自然资源对需求的保证程度和开发利用的潜力;④分析比较区域几种资源在数量上的比例关系,以明确区域各类资源的数量配合情况以及对区域产业结构及发展方向的保证程度。
(3)自然资源地理分布特征与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自然资源的地理分布影响到其被开发利用的先后次序和开发利用的成本及利用效率。
对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特征的评价有利于揭示自然资源的相互关系、相互制约的关系,明确在一定地域上自然资源对区域生产力发展的影响,并抓住主要资源或主要矛盾进行分析。
自然资源的地域组合还是影响地域产业结构的重要因素。
必须搞清主导资源与辅助资源、优势资源与限制资源,分析自然资源组合对一定产业(部门)结构的合适或保证程度。
(4)自然资源可能开发利用的方式或方向,以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技术经济前提的评价应该就区域自然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与方向提出多种可供选择的方案,并对各种方案从技术可能性和经济合理性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证,筛选出几个可行方案。
并用时指出各种方案特点,尤其对实施各方案的技术经济前提要特别指出,以利于开发利用之决策与实施.第三章:1.人口素质对区域发展的影响区域人口的素质影响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区域产业的构成情况。
人口素质好的区域,具有较高的劳动生产率,其产品的技术含量高,人口所创造的价值也高,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就高。
劳动力多,且具有一定的文化素质,则有利于发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的产业。
2.区域人口素质分析人口质量即人口素质,包括三个方面,即身体素质、文化技术素质和思想素质。
(1)人口身体素质对区域人口身体素质的分析应着重分析因营养和地方病因素影响而导致的人口素质问题,主要指标是人口平均期望寿命。
对区域人口身体素质的分析,有助于搞清影响区域人口身体素质的原因,明确区域人口身体素质现状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为制定区域人口发展规划提供依据。
(2)人口文化技术素质区域人口素质分析的重点①文化人口比重:反映了区域人口文化素质的总体水平②文化程度:既反映了区域人口的文化水平,又反映了区域“文化人口”的内部结构③教育普及程度(3)人口的思想素质最重要、最难评价分析的一个方面,社会风气、治安环境3.人口容量的概念: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环境人口容量,就是不损害该地区环境质量和破坏资源的永续利用为前提,该地区的资源环境条件在能够充分合理利用的情况下,所能持续供养的相应于一定生活的最高人口数。
第四章:1.技术进步的概念:技术进步是指科学技术通过客观世界认识的扩大与深化来改造自然,使之更好地满足人类社会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所取得的进步与革命。
在西方经济学中,技术进步又叫技术变化,原意是指技术变革在现实经济增长目标中取得的进步。
2.技术进步的类型学术界对技术进步通常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
狭义的技术进步只是指工程技术即所谓的“硬技术”发展与提高。
主要包括:①改造旧设备,应用新设备;②改进旧工艺,应用新工艺;③采用新能源和新材料;④改进老产品,提高其性能和质量;⑤降低各种生产消耗;⑥提高劳动者技能。
广义的技术进步是指包括“软”、“硬”技术在内的整个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其中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的工程技术和管理与决策科学技术的发展。
它包括:①生产要素质量的变化;②劳动者知识、经验的积累和技能的提高;③资源的重新配置和合理应用;④提高规模经济;⑤政策的影响;⑥管理水平的提高;⑦提高资金利用率。
3.技术进步的测算(p111)索洛余值法:在假定资本产出弹性和劳动产出弹性不变的条件下,运用大量的统计资料估算了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科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法:可以综合反映技术进步水平,技术进步率和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
4.技术进步对区域发展的影响(1)技术改变自然资源的经济意义技术进步扩大了人们利用自然资源的广度和深度,甚至可以变废为宝,变害为利。
(2)技术进步有利于减少区域发展对非地产资源的依赖程度技术进步对生产要素投入的节约,使得区域生产对非本区域尤其是自然资源的依赖减轻,从而提高了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增强了区际竞争力。
(3)技术的进步推动了区域经济结构多样化一方面带来了新产品层出不穷,另一方面,新技术的出现,使原有产品的功能和效用不断的延伸和扩大。
(4)技术进步还为区域劳动就业开辟了广阔的出路技术进步会产生产业关联效应,相应扩大其他部门的劳动需求,使社会在新的水平上增加劳动收入,技术进步实质上是人类向生产的广度、深度进军,从而可使单位产品上劳动投入的节约与社会总体上劳动就业的增加同时并举。
第五章: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总量指标:国内生产总值(GDP)、国民生产总值(GNP)、绿色GDP2.平均指标:人均GDP、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人均消费余额等3.相对指标:反映事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反映发展速度的增长率指标:经济增长速度、人口自然增长率反映某项发展在总体发展中所处地位或某项发展的构成方面的指标:产业结构、人口职业或文化构成、城镇化水平反映工业化程度:霍夫曼指数反映消费状况:恩格尔系数反映收入公平分配程度:基尼系数4.区域竞争力的概念:主要是指一个地区在竞争和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相比较所具有的吸引、争夺、拥有、控制和转化资源,争夺、占领和控制市场以创造价值,为其人民提供福利的能力。
5.库兹涅茨理论(p159)通过对产业结构演变规律的探讨,阐明劳动力和国民收入在产业间分布结构演变的一般趋势。
从国名收入和劳动力在产业间的分布两个方面入手,把三次产业划分为农业部门、工业部门和服务部门。
6.罗斯托经济成长阶段理论根据科学技术和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把经济增长的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1)传统社会阶段 (2)为起飞创造的前提阶段(3)起飞阶段(4)成熟阶段(5)高额消费阶段(6)追求生活质量阶段7.钱纳里经济发展阶段理论:3阶段6时期钱纳里认为,从任何一个发展阶段向更高一个阶段的跃进都是通过产业结构转化来推动的。
因此,产业结构的变动和升级是划分区域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依据。
第一时期是传统社会阶段第二时期是工业化初期阶段第三时期是工业化中期阶段第四时期是工业化后期阶段第五时期是后工业化社会阶段第六时期是现代化社会阶段8.霍夫曼经济发展阶段理论霍夫曼根据霍夫曼比例的变化趋势,把工业化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在第一阶段,消费资料工业的生产在制造业中占有统治地位,资本资料工业的生产是不发达的,霍夫曼比例是5(±1);在第二阶段,与消费资料工业相比,资本资料工业获得了较快的发展,但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显然还比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大得多,霍夫曼比例下降到2.5(±1);在第三阶段,消费资料工业和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达到了大致相当的状况,霍夫曼比例为1(±0.5);在第四阶段,资本资料工业的规模将大于消费资料工业的规模,霍夫曼比例下降到1以下。
第七章:1.产业的划分:按经济活动的各部门中要素密集程度划分:资源密集型产业、资金密集型产业、劳动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按社会部门的性质划分: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2.产业结构合理性评价合理的区域产业结构应具备如下特点:①充分利用区域资源;②技术先进适用;③内部协调;④应变能力强;⑤经济效益高。
所以,关于产业结构合理化的条件分析应包括下列内容①是否充分利用了区域资源②区域产业的技术结构是否合理③区域内各产业部门之间的关联是否协调④区域产业机构是否有较强的转换能力和应变能力⑤产业结构的效益如何3.配第-克拉克定理劳动力在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之间的变动,与区域经济的发展和由此而导致的人均国民收人的增加关系密切。
随着人均国民收人水平的提高,劳动力首先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转移;随着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进一步提高,劳动力便向第三产业转移。
这样,第一产业的劳动力逐渐减少,第二、第三产业的劳动力将逐渐增加。
而劳动力分布结构变化的动力是经济发展中产业的相对收入的差异。
这个定理不仅可以从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时间序列纵向分析中得到验证,而且还可以从处于不同发展水平的国家在同一时间上的横向比较,以及同一国家不同区域之间的横向比较得到印证。
4.偏离-份额分析法的部门优势分析图和部门偏离分量分析图(p217)5.主导产业的概念:具有一定规模,能够充分发挥技术经济优势,以技术优势改变生产函数并对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演进有强大的促进和带动作用的产业,是产业结构的核心内容和产业结构演化的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