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延庆县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延庆县中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及答案-百度文库
一、选择题
1.地球与月球的平均距离为384 000km ,将384 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 A .3.84×103 B .3.84×104 C .3.84×105 D .3.84×106
2.下列方程中,以32x =-
为解的是( ) A .33x x =+
B .33x x =+
C .23x =
D .3-3x x = 3.已知a +b =7,ab =10,则代数式(5ab +4a +7b )+(3a –4ab )的值为( )
A .49
B .59
C .77
D .139 4.如图,C 为射线AB 上一点,AB =30,AC 比BC 的14
多5,P ,Q 两点分别从A ,B 两点同时出发.分别以2单位/秒和1单位/秒的速度在射线AB 上沿AB 方向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M 为BP 的中点,N 为QM 的中点,以下结论:①BC =2AC ;②AB =4NQ ;③当PB =12
BQ 时,t =12,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 .0
B .1
C .2
D .3 5.下列每对数中,相等的一对是( ) A .(﹣1)3和﹣13
B .﹣(﹣1)2和12
C .(﹣1)4和﹣14
D .﹣|﹣13|和﹣(﹣1)3
6.如图,直线AB 与直线CD 相交于点O ,40BOD ∠=︒ ,若过点O 作OE AB ⊥,则COE ∠的度数为( )
A .50︒
B .130︒
C .50︒或90︒
D .50︒或130︒
7.直线3l 与12,l l 相交得如图所示的5个角,其中互为对顶角的是( )
A .3∠和5∠
B .3∠和4∠
C .1∠和5∠
D .1∠和4∠
8.有一个数值转换器,流程如下:
当输入x的值为64时,输出y的值是()
A.2 B.22C.2D.32
9.已知关于x的方程mx+3=2(m﹣x)的解满足(x+3)2=4,则m的值是()
A.1
3
或﹣1 B.1或﹣1 C.
1
3

7
3
D.5或
7
3
10.墙上钉着用一根彩绳围成的梯形形状的饰物,如图实线所示(单位:cm).小颖将梯形下底的钉子去掉,并将这条彩绳钉成一个长方形,如图虚线所示.小颖所钉长方形的长、宽各为多少厘米?如果设长方形的长为xcm,根据题意,可得方程为()
A.2(x+10)=10×4+6×2 B.2(x+10)=10×3+6×2
C.2x+10=10×4+6×2 D.2(x+10)=10×2+6×2
11.化简(2x-3y)-3(4x-2y)的结果为( )
A.-10x-3y B.-10x+3y C.10x-9y D.10x+9y
12.下列调查中,最适合采用全面调查(普查)的是( )
A.对广州市某校七(1)班同学的视力情况的调查
B.对广州市市民知晓“礼让行人”交通新规情况的调查
C.对广州市中学生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情况的调查
D.对广州市中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情况的调查
13.若a<b,则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是( )
A.a+c>b+c B.a-c<b-c C.ac<bc D.a b c c <
14.已知∠A=60°,则∠A的补角是()
A.30°B.60°C.120°D.180°
15.下列各数中,比
7
3
-小的数是()
A.3-B.2-C.0D.1-二、填空题
16.=38A ∠︒,则A ∠的补角的度数为______.
17.若关于x 的多项式2261x bx ax x -++-+的值与x 的取值无关,则-a b 的值是________
18.因原材料涨价,某厂决定对产品进行提价,现有三种方案:方案一,第一次提价10%,第二次提价30%;方案二,第一次提价30%,第二次提价10%;方案三,第一、二次提价均为20%.三种方案提价最多的是方案_____________.
19.计算221b a a b a b ⎛⎫÷- ⎪-+⎝⎭
的结果是______ 20.某水果点销售50千克香蕉,第一天售价为9元/千克,第二天降价6元/千克,第三天再降为3元/千克.三天全部售完,共计所得270元.若该店第二天销售香蕉t 千克,则第三天销售香蕉 千克.
21.15030'的补角是______.
22.如果一个数的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那么这个数是_____.
23.如图,某海域有三个小岛A,B,O,在小岛O 处观测到小岛A 在它北偏东61°的方向上,观测到小岛B 在它南偏东38°的方向上,则∠AOB 的度数是__________°.
24.如果m ﹣n =5,那么﹣3m +3n ﹣5的值是_____.
25.当x= 时,多项式3(2-x )和2(3+x )的值相等.
26.方程x +5=12
(x +3)的解是________. 27.若x 、y 为有理数,且|x +2|+(y ﹣2)2=0,则(
x y
)2019的值为_____. 28.3.6=_____________________′
29.用度、分、秒表示24.29°=_____. 30.一个水库的水位变化情况记录:如果把水位上升5cm 记作+5cm ,那么水位下降3cm 时水位变化记作_____.
三、压轴题
31.已知长方形纸片ABCD ,点E 在边AB 上,点F 、G 在边CD 上,连接EF 、EG .将∠BEG 对折,点B 落在直线EG 上的点B ′处,得折痕EM ;将∠AEF 对折,点A 落在直线EF 上的点A ′处,得折痕EN .
(1)如图1,若点F 与点G 重合,求∠MEN 的度数;
(2)如图2,若点G 在点F 的右侧,且∠FEG =30°,求∠MEN 的度数;
(3)若∠MEN =α,请直接用含α的式子表示∠FEG 的大小.
32.已知,如图,A 、B 、C 分别为数轴上的三点,A 点对应的数为60,B 点在A 点的左侧,并且与A 点的距离为30,C 点在B 点左侧,C 点到A 点距离是B 点到A 点距离的4倍.
(1)求出数轴上B 点对应的数及AC 的距离.
(2)点P 从A 点出发,以3单位/秒的速度向终点C 运动,运动时间为t 秒.
①当P 点在AB 之间运动时,则BP = .(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
②P 点自A 点向C 点运动过程中,何时P ,A ,B 三点中其中一个点是另外两个点的中点?求出相应的时间t .
③当P 点运动到B 点时,另一点Q 以5单位/秒的速度从A 点出发,也向C 点运动,点Q 到达C 点后立即原速返回到A 点,那么Q 点在往返过程中与P 点相遇几次?
直.接.写.出.相遇时P 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
33.已知∠AOB 和∠AOC 是同一个平面内的两个角,OD 是∠BOC 的平分线.
(1)若∠AOB=50°,∠AOC=70°,如图(1),图(2),求∠AOD 的度数;
(2)若∠AOB=m 度,∠AOC=n 度,其中090090180m n m n <<,<<,< 且m n <,求∠AOD 的度数(结果用含m n 、的代数式表示),请画出图形,直接写出答案.
34.如图,己知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8,B 是数轴上一点,且AB=22.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t>0)秒.
(1)写出数轴上点B 表示的数____,点P 表示的数____(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
(2)若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若点P 、Q 同时出发,问点P 运动多少秒时追上点Q?(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
(3)若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P 、Q 同时出发,问 秒时P 、Q 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直接写出答案)
(4)思考在点P 的运动过程中,若M 为AP 的中点,N 为PB 的中点.线段MN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 的长.
35.如图,已知数轴上点A 表示的数为8,B 是数轴上位于点A 左侧一点,且AB=20,动点P 从A 点出发,以每秒5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t >0)秒.
(1)写出数轴上点B 表示的数______;点P 表示的数______(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 (2)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匀速运动,若点P 、Q 同时出发,问多少秒时P 、Q 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
(3)动点Q 从点B 出发,以每秒3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到家动,若点P 、Q 同时出发,问点P 运动多少秒时追上Q ?
(4)若M 为AP 的中点,N 为BP 的中点,在点P 运动的过程中,线段MN 的长度是否发生变化?若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变,请你画出图形,并求出线段MN 的长.
36.如图,在数轴上从左往右依次有四个点,,,A B C D ,其中点,,A B C 表示的数分别是0,3,10,且2CD AB =.
(1)点D 表示的数是 ;(直接写出结果)
(2)线段AB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同时线段CD 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设运动时间是t (秒),当两条线段重叠部分是2个单位长度时.
①求t 的值;
②线段AB 上是否存在一点P ,满足3BD PA PC -=?若存在,求出点P 表示的数x ;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7.如图所示,已知数轴上A ,B 两点对应的数分别为-2,4,点P 为数轴上一动点,其对应的数为x .
(1)若点P 到点A ,B 的距离相等,求点P 对应的数x 的值.
(2)数轴上是否存在点P ,使点P 到点A ,B 的距离之和为8?若存在,请求出x 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3)点A ,B 分别以2个单位长度/分、1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向右运动,同时点P 以5个单位长度/分的速度从O 点向左运动.当遇到A 时,点P 立即以同样的速度向右运动,并不停地往返于点A 与点B 之间.当点A 与点B 重合时,点P 经过的总路程是多少?
38.如图,已知线段AB=12cm,点C为AB上的一个动点,点D、E分别是AC和BC的中点.
(1)若AC=4cm,求DE的长;
(2)试利用“字母代替数”的方法,说明不论AC取何值(不超过12cm),DE的长不变;(3)知识迁移:如图②,已知∠AOB=α,过点O画射线OC,使∠AOB:∠BOC=3:1若OD、OE分别平分∠AOC和∠BOC,试探究∠DOE与∠AOB的数量关系.
【参考答案】***试卷处理标记,请不要删除
一、选择题
1.C
解析:C
【解析】
【分析】
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确定n的值时,要看把原数变成a时,小数点移动了多少位,n的绝对值与小数点移动的位数相同.当原数绝对值>1时,n是正数;当原数的绝对值<1时,n是负数.
【详解】
试题分析:384 000=3.84×105.
故选C.
【点睛】
此题考查科学记数法的表示方法.科学记数法的表示形式为a×10n的形式,其中1≤|a|<10,n为整数,表示时关键要正确确定a的值以及n的值.
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3
2
x=-代入方程,只要是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就是方程的解,否则就不是.
【详解】解:
A中、把
3
2
x=-代入方程得左边等于右边,故A对;
B中、把
3
2
x=-代入方程得左边不等于右边,故B错;
C中、把
3
2
x=-代入方程得左边不等于右边,故C错;
D中、把
3
2
x=-代入方程得左边不等于右边,故D错.
故答案为:A.
【点睛】
本题考查方程的解的知识,解题关键在于把x值分别代入方程进行验证即可.
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首先去括号,合并同类项将原代数式化简,再将所求代数式化成用(a+b)与ab表示的形式,然后把已知代入即可求解.
【详解】
解:∵(5ab+4a+7b)+(3a-4ab)
=5ab+4a+7b+3a-4ab
=ab+7a+7b
=ab+7(a+b)
∴当a+b=7,ab=10时
原式=10+7×7=59.
故选B.
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根据AC比BC的1
4
多5可分别求出AC与BC的长度,然后分别求出当P与Q重合时,此
时t=30s,当P到达B时,此时t=15s,最后分情况讨论点P与Q的位置.【详解】
解:设BC=x,
∴AC=1
4
x+5
∵AC+BC=AB
∴x+1
4
x+5=30,
解得:x=20,
∴BC=20,AC=10,
∴BC=2AC,故①成立,∵AP=2t,BQ=t,
当0≤t≤15时,
此时点P在线段AB上,∴BP=AB﹣AP=30﹣2t,∵M是BP的中点
∴MB=1
2
BP=15﹣t
∵QM=MB+BQ,
∴QM=15,
∵N为QM的中点,
∴NQ=1
2
QM=
15
2

∴AB=4NQ,
当15<t≤30时,
此时点P在线段AB外,且点P在Q的左侧,∴AP=2t,BQ=t,
∴BP=AP﹣AB=2t﹣30,
∵M是BP的中点
∴BM=1
2
BP=t﹣15
∵QM=BQ﹣BM=15,∵N为QM的中点,
∴NQ=1
2
QM=
15
2

∴AB=4NQ,
当t>30时,
此时点P在Q的右侧,∴AP=2t,BQ=t,
∴BP=AP﹣AB=2t﹣30,∵M是BP的中点
∴BM=1
2
BP=t﹣15
∵QM=BQ﹣BM=15,∵N为QM的中点,
∴NQ=1
2
QM=
15
2

∴AB=4NQ,
综上所述,AB=4NQ,故②正确,
当0<t≤15,PB=1
2
BQ时,此时点P在线段AB上,
∴AP=2t,BQ=t
∴PB=AB﹣AP=30﹣2t,
∴30﹣2t=1
2
t,
∴t=12,
当15<t≤30,PB=1
2
BQ时,此时点P在线段AB外,且点P在Q的左侧,
∴AP=2t,BQ=t,
∴PB=AP﹣AB=2t﹣30,
∴2t﹣30=1
2
t,
t=20,
当t>30时,此时点P在Q的右侧,∴AP=2t,BQ=t,
∴PB=AP﹣AB=2t﹣30,
∴2t﹣30=1
2
t,
t=20,不符合t>30,
综上所述,当PB=1
2
BQ时,t=12或20,故③错误;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两点间的距离,解题的关键是求出P到达B点时的时间,以及点P与Q重合时的时间,涉及分类讨论的思想.
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乘方和绝对值的性质对各个选项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A.(﹣1)3=﹣1=﹣13,相等;
B.﹣(﹣1)2=﹣1≠12=1,不相等;
C.(﹣1)4=1≠﹣14=﹣1,不相等;
D. ﹣|﹣13|=﹣1≠﹣(﹣1)3=1,不相等.
故选A.
6.D
解析:D
【解析】
【分析】
由题意分两种情况过点O 作OE AB ⊥,利用垂直定义以及对顶角相等进行分析计算得出选项.
【详解】
解:过点O 作OE AB ⊥,如图:
由40BOD ∠=︒可知40AOC ∠=︒,
从而由垂直定义求得COE ∠=90°-40°或90°+40°,即有COE ∠的度数为50︒或130︒. 故选D.
【点睛】
本题考查了垂直定义以及对顶角的应用,主要考查学生的计算能力.
7.A
解析:A
【解析】
【分析】
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有公共顶点,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互为对顶角,据此逐一判断即可.
【详解】
A.3∠和5∠只有一个公共顶点,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是对顶角,符合题意,
B.3∠和4∠两边不是互为反向延长线,不是对顶角,不符合题意,
C.1∠和5∠没有公共顶点,不是对顶角,不符合题意,
D.1∠和4∠没有公共顶点,不是对顶角,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对顶角,两条直线相交后所得的有公共顶点且两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叫做对顶角;熟练掌握对顶角的定义是解题关键.
8.C
解析:C
【解析】
【分析】
把64代入转换器,根据要求计算,得到输出的数值即可.
【详解】
,是有理数,
∴继续转换,
,是有理数,
∴继续转换,
∵2,是无理数,
∴输出,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算术平方根的概念和性质,一个正数的平方根有两个,正的平方根是这个数的算术平方根;注意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区别.
9.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先求出方程的解,把x 的值代入方程得出关于m 的方程,求出方程的解即可.
【详解】
解:(x+3)2=4,
x ﹣3=±2,
解得:x =5或1,
把x =5代入方程mx+3=2(m ﹣x )得:5m+3=2(m ﹣5),
解得:m =13
, 把x =﹣1代入方程mx+3=2(m ﹣x )得:﹣m+3=2(1+m ),
解得:m =﹣1,
故选:A .
【点睛】
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方程的解的应用,能得出关于m 的方程是解此题的关键.
解析:A
【解析】
【分析】
首先根据题目中图形,求得梯形的长.由图知,长方形的一边为10厘米,再设另一边为x 厘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梯形的周长,列出一元一次方程.
【详解】
解:长方形的一边为10厘米,故设另一边为x厘米.
根据题意得:2×(10+x)=10×4+6×2.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清题目中梯形变化为矩形,其周长不变.
11.B
解析:B
【解析】
分析:先按照去括号法则去掉整式中的小括号,再合并整式中的同类项即可.
详解:原式=2x﹣3y﹣12x+6y
=﹣10x+3y.
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去括号法则两个考点.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记去括号法则,熟练运用合并同类项的法则,这是各地中考的常考点.
12.A
解析:A
【解析】
【分析】
根据普查得到的结果比较准确,但所费人力、物力和时间较多,而抽样调查得到的调查结果比较近似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A. 对广州市某校七(1)班同学的视力情况的调查,适合全面调查,符合题意;
B. 对广州市市民知晓“礼让行人”交通新规情况的调查,适合抽样调查,故不符合题意;
C. 对广州市中学生观看电影《厉害了,我的国》情况的调查,适合抽样调查,故不符合题意;
D. 对广州市中学生每周课外阅读时间情况的调查,适合抽样调查,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的是抽样调查与全面调查的区别,选择普查还是抽样调查要根据所要考查的对象的特征灵活选用,一般来说,对于具有破坏性的调查、无法进行普查、普查的意义或价值不大的调查,应选用抽样调查,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调查,事关重大的调查往往先用普查
13.B
解析:B
【解析】
【分析】
根据不等式的基本性质逐一进行分析判断即可.
【详解】
A.由a<b,两边同时加上c,可得 a+c<b+c,故A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B. 由a<b,两边同时减去c,得a-c<b-c,故B选项正确,符合题意;
C. 由a<b,当c>0时,ac<bc,当c<0时,ac<bc,当c=0时,ac=bc,故C选项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由 a<b,当a>0,c≠0时,a b
c c
<,当a<0时,
a b
c c
>,故D选项错误,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的基本性质,熟练掌握不等式的基本性质是解题的关键.
14.C
解析:C
【解析】
【分析】
两角互余和为90°,互补和为180°,求∠A的补角只要用180°﹣∠A即可.
【详解】
设∠A的补角为∠β,则∠β=180°﹣∠A=120°.
故选:C.
【点睛】
本题考查了余角和补角,熟记互为补角的两个角的和等于180°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5.A
解析:A
【解析】
【分析】
先根据正数都大于0,负数都小于0,可排除C,再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进行判断即可.
【详解】
解:根据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可知-3<
7
3 -.
故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了有理数的大小比较,其方法如下:(1)负数<0<正数;(2)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二、填空题
16.【解析】
【分析】
根据两个角互补的定义对其进行求解.
【详解】
解:
,
的补角的度数为:,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互补的含义,解题关键就是用180度直接减去即可.
解析:142︒
【解析】
【分析】
根据两个角互补的定义对其进行求解.
【详解】
解:
A
∠=,
38
∴A
∠的补角的度数为:18038142
-=,
故答案为:142︒.
【点睛】
本题考查互补的含义,解题关键就是用180度直接减去即可.
17.-5
【解析】
【分析】
合并同类项后,由结果与x的取值无关,则可知含x各此项的系数为0,求出a与b 的值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a-1)x2+(b-6)x+1,
由结果与x取值
解析:-5
【解析】
【分析】
合并同类项后,由结果与x的取值无关,则可知含x各此项的系数为0,求出a与b的值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解:根据题意得:2261x bx ax x -++-+=(a-1)x 2+(b-6)x+1,
由结果与x 取值无关,得到a-1=0,b-6=0,
解得:a=1,b=6.
∴a-b=-5.
【点睛】
此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以及理解“与x 的取值无关”的意义是解本题的关键.
18.三
【解析】
【分析】
由题意设原价为x ,分别对三个方案进行列式即可比较得出提价最多的方案.
【详解】
解:设原价为x ,
两次提价后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综上可知三种方案提价最多的是方
解析:三
【解析】
【分析】
由题意设原价为x ,分别对三个方案进行列式即可比较得出提价最多的方案.
【详解】
解:设原价为x ,
两次提价后方案一:(110%)(130%) 1.43x x ++=;
方案二:(130%)(110%) 1.43x x ++=;
方案三:(120%)(120%) 1.44x x ++=.
综上可知三种方案提价最多的是方案三.
故填:三.
【点睛】
本题考查列代数式,根据题意列出代数式并化简代数式比较大小即可.
19.【解析】
【分析】
先将括号内进行通分计算,再将除法变乘法约分即可.
【详解】
解:原式=
=
=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考查分式的计算,掌握分式的通分和约分是关键. 解析:1a b
- 【解析】
【分析】
先将括号内进行通分计算,再将除法变乘法约分即可.
【详解】
解:原式=()()+⎛⎫÷- ⎪-+++⎝⎭
b a b a a b a b a b a b =
()()+⋅-+b a b a b a b b =1a b
- 故答案为:
1a b
-. 【点睛】 本题考查分式的计算,掌握分式的通分和约分是关键.
20.30﹣
【解析】
试题分析:设第三天销售香蕉x 千克,则第一天销售香蕉(50﹣t ﹣x )千克,根据三天的销售额为270元列出方程:9(50﹣t ﹣x )+6t+3x=270,则x==30﹣, 故答案为:30
解析:30﹣
【解析】
试题分析:设第三天销售香蕉x 千克,则第一天销售香蕉(50﹣t ﹣x )千克,根据三天的销售额为270元列出方程:9(50﹣t ﹣x )+6t+3x=270,则x=
=30﹣, 故答案为:30﹣
. 考点:列代数式 21.【解析】
【分析】
利用补角的意义:两角之和等于18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直接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
解:.
故答案为.
【点睛】
此题考查补角的意义,以及度分秒
解析:2930'
【解析】
【分析】
利用补角的意义:两角之和等于180°,那么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其中一个角叫做另一个角的补角直接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
-=.
解:18015030'2930'
故答案为2930'.
【点睛】
此题考查补角的意义,以及度分秒之间的计算,注意借1当60.
22.0
【解析】
【分析】
由于任何一个正数的平方根都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由此可以确定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
【详解】
∵±=±0=0,
∴0的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
故答案为0.
【点睛】
解析:0
【解析】
【分析】
由于任何一个正数的平方根都有两个,它们互为相反数,由此可以确定平方根等于它本身的数只有0.
【详解】
∵0=±0=0,
∴0的平方根等于这个数本身.
故答案为0.
【点睛】
本题考查了平方根的定义.注意一个正数有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
0;负数没有平方根.
23.81
【解析】
【分析】
根据方位角的表示可知,∠AOB=180°-61°-38°计算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OA 表示北偏东61°方向的一条射线,OB 表示南偏东38°方向的一条射线,
解析:81
【解析】
【分析】
根据方位角的表示可知,∠AOB=180°-61°-38°计算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根据题意可知,OA 表示北偏东61°方向的一条射线,OB 表示南偏东38°方向的一条射线, ∴∠AOB=180°-61°-38°=81°,
故答案为:81.
【点睛】
本题考查了方位角及其计算,掌握方位角的概念是解题的关键.
24.-20.
【解析】
【分析】
把所求代数式化成的形式,再整体代入的值进行计算便可.
【详解】
解:,

故答案为:.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代数式的值,整体代入思想,关键是把所求代数式
解析:-20.
【解析】
【分析】
把所求代数式化成3()5m n ---的形式,再整体代入m n -的值进行计算便可.
解:5m n -=,
335m n ∴-+-
3()5m n =---
355=-⨯-
155=--
20=-,
故答案为:20-.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求代数式的值,整体代入思想,关键是把所求代数式化成()m n -的代数式形式.
25.【解析】
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3(2-x )=2(3+x )
去括号得:6-3x=6+2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0,
化系数为1得:x=0.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解析:【解析】
试题解析:根据题意列出方程3(2-x )=2(3+x )
去括号得:6-3x=6+2x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5x=0,
化系数为1得:x=0.
考点:解一元一次方程.
26.x=-7
【解析】
去分母得,2(x+5)=x+3,
去括号得,2x+10=x+3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7.
解析:x=-7
【解析】
去分母得,2(x+5)=x+3,
去括号得,2x+10=x+3
移项合并同类项得,x=-7.
27.﹣1
【解析】
【分析】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 、y 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由题意得:x+2=0,y﹣2=0,
解得:x=﹣2,y=2,
所以,()2019=()201
解析:﹣1
【解析】
【分析】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x、y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
由题意得:x+2=0,y﹣2=0,
解得:x=﹣2,y=2,
所以,(x
y
)2019=(
2
2
-
)2019=(﹣1)2019=﹣1.
故答案为:﹣1.
【点睛】
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
28.【解析】
【分析】
由题意直接根据角的度分秒的计算法则进行运算即可.
【详解】
解:=3°36′.
故答案为:3; 36.
【点睛】
本题考查角的度分秒的运算,熟练掌握角的度分秒的
解析:336
【解析】
【分析】
由题意直接根据角的度分秒的计算法则进行运算即可.
【详解】
解:3.630.63(0.660)'
=︒+︒=︒+⨯=3°36′.
故答案为:3; 36.
【点睛】
本题考查角的度分秒的运算,熟练掌握角的度分秒的计算法则知道度分秒间的进率为60进行分析运算.
29.【解析】
【分析】
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注意以60为进制.
【详解】
根据角的换算可得24.29°=24°+0.29×60′=24°+17.4′=
24°+17′+0.4×60″=24°17′
︒'"
解析:241724
【解析】
【分析】
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注意以60为进制.
【详解】
根据角的换算可得24.29°=24°+0.29×60′=24°+17.4′=24°+17′+0.4×60″=24°17′24″.
故答案为24°17′24″.
【点睛】
此类题是进行度、分、秒的转化运算,相对比较简单,注意以60为进制.
30.﹣3cm
【解析】
【分析】
首先审清题意,明确“正”和“负”所表示的意义,再根据题意作答.
【详解】
解:因为上升记为+,所以下降记为﹣,所以水位下降3cm时水位变化记作﹣3c m.
故答案为:﹣3
解析:﹣3cm
【解析】
【分析】
首先审清题意,明确“正”和“负”所表示的意义,再根据题意作答.
【详解】
解:因为上升记为+,所以下降记为﹣,所以水位下降3cm时水位变化记作﹣3cm.
故答案为:﹣3cm.
【点睛】
此题主要考查有理数的应用,解题的关键是熟知有理数的意义.
三、压轴题
31.(1)∠MEN=90°;(2)∠MEN=105°;(3)∠FEG=2α﹣180°,∠FEG=180°﹣2α.
【解析】
【分析】
(1)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平角的定义,角的和差定义计算即可.
(2)根据∠MEN=∠NEF+∠FEG+∠MEG,求出∠NEF+∠MEG即可解决问题.
(3)分两种情形分别讨论求解.【详解】
(1)∵EN平分∠AEF,EM平分∠BEF
∴∠NEF=1
2
∠AEF,∠MEF=
1
2
∠BEF
∴∠MEN=∠NEF+∠MEF=1
2
∠AEF+
1
2
∠BEF=
1
2
(∠AEF+∠BEF)=
1
2
∠AEB
∵∠AEB=180°
∴∠MEN=1
2
×180°=90°
(2)∵EN平分∠AEF,EM平分∠BEG
∴∠NEF=1
2
∠AEF,∠MEG=
1
2
∠BEG
∴∠NEF+∠MEG=1
2
∠AEF+
1
2
∠BEG=
1
2
(∠AEF+∠BEG)=
1
2
(∠AEB﹣∠FEG)
∵∠AEB=180°,∠FEG=30°
∴∠NEF+∠MEG=1
2
(180°﹣30°)=75°
∴∠MEN=∠NEF+∠FEG+∠MEG=75°+30°=105°
(3)若点G在点F的右侧,∠FEG=2α﹣180°,
若点G在点F的左侧侧,∠FEG=180°﹣2α.
【点睛】
考查了角的计算,翻折变换,角平分线的定义,角的和差定义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学会用分类讨论的思想思考问题.
32.(1)30,120(2)①30﹣3t②5或20③﹣15或﹣483 4
【解析】
【分析】
(1)根据A点对应的数为60,B点在A点的左侧,AB=30求出B点对应的数;根据AC=4AB求出AC的距离;
(2)①当P点在AB之间运动时,根据路程=速度×时间求出AP=3t,根据BP=AB﹣AP 求解;
②分P点是A、B两个点的中点;B点是A、P两个点的中点两种情况讨论即可;
③根据P、Q两点的运动速度与方向可知Q点在往返过程中与P点相遇2次.设Q点在往返过程中经过x秒与P点相遇.第一次相遇是点Q从A点出发,向C点运动的途中.根据AQ ﹣BP=AB列出方程;第二次相遇是点Q到达C点后返回到A点的途中.根据CQ+BP=BC
列出方程,进而求出P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
【详解】
(1)∵A点对应的数为60,B点在A点的左侧,并且与A点的距离为30,
∴B点对应的数为60﹣30=30;
∵C 点到A 点距离是B 点到A 点距离的4倍,
∴AC=4AB =4×30=120;
(2)①当P 点在AB 之间运动时,
∵AP=3t ,
∴BP=AB ﹣AP =30﹣3t .
故答案为30﹣3t ;
②当P 点是A 、B 两个点的中点时,AP =
12AB =15, ∴3t=15,解得t =5;
当B 点是A 、P 两个点的中点时,AP =2AB =60,
∴3t=60,解得t =20. 故所求时间t 的值为5或20;
③相遇2次.设Q 点在往返过程中经过x 秒与P 点相遇.
第一次相遇是点Q 从A 点出发,向C 点运动的途中.
∵AQ﹣BP =AB ,
∴5x﹣3x =30,
解得x =15,
此时P 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60﹣5×15=﹣15;
第二次相遇是点Q 到达C 点后返回到A 点的途中.
∵CQ+BP=BC ,
∴5(x ﹣24)+3x =90,
解得x =1054
, 此时P 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是:30﹣3×
1054=﹣4834. 综上,相遇时P 点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15或﹣48
34
. 【点睛】 本题考查了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行程问题相等关系的应用,线段中点的定义,进行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33.(1)图1中∠AOD=60°;图2中∠AOD=10°;
(2)图1中∠AOD=
n m 2+;图2中∠AOD=n m 2
-. 【解析】
【分析】
(1)图1中∠BOC=∠AOC ﹣∠AOB=20°,则∠BOD=10°,根据∠AOD=∠AOB+∠BOD 即得解;图2中∠BOC=∠AOC+∠AOB=120°,则∠BOD=60°,根据∠AOD=∠BOD ﹣∠AOB 即可得解;
(2)图1中∠BOC=∠AOC ﹣∠AOB=n ﹣m ,则∠BOD=
n m 2﹣,故∠AOD=∠AOB+∠BOD=n m 2+;图2中∠BOC=∠AOC+∠AOB=m+n ,则∠BOD=n m 2+,故∠AOD=∠BOD ﹣∠AOB=
n m 2
-. 【详解】 解:(1)图1中∠BOC=∠AOC ﹣∠AOB=70°﹣50°=20°,
∵OD 是∠BOC 的平分线,
∴∠BOD=12
∠BOC=10°, ∴∠AOD=∠AOB+∠BOD=50°+10°=60°;
图2中∠BOC=∠AOC+∠AOB=120°,
∵OD 是∠BOC 的平分线,
∴∠BOD=12
∠BOC=60°, ∴∠AOD=∠BOD ﹣∠AOB=60°﹣50°=10°;
(2)根据题意可知∠AOB=m 度,∠AOC=n 度,其中090090180m n m n <<,<<,<+且m n <,
如图1中,
∠BOC=∠AOC ﹣∠AOB=n ﹣m ,
∵OD 是∠BOC 的平分线,
∴∠BOD=
12∠BOC=n m 2
﹣, ∴∠AOD=∠AOB+∠BOD=n m 2+; 如图2中,
∠BOC=∠AOC+∠AOB=m+n ,
∵OD 是∠BOC 的平分线,
∴∠BOD=
12∠BOC=n m 2
+, ∴∠AOD=∠BOD ﹣∠AOB=n m 2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角平分线,解此题的关键在于根据题意进行分类讨论,所有情况都要考虑,切勿遗漏.
34.(1)-14,8-4t (2)点P 运动11秒时追上点Q (3)
103
或4(4)线段MN 的长度不发生变化,都等于11
【解析】
【分析】
(1)根据AB 长度即可求得BO 长度,根据t 即可求得AP 长度,即可解题;
(2)点P 运动x 秒时,在点C 处追上点Q ,则AC=5x ,BC=3x ,根据AC-BC=AB ,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3)分①点P 、Q 相遇之前,②点P 、Q 相遇之后,根据P 、Q 之间的距离恰好等于2列出方程求解即可;
(4)分①当点P 在点A 、B 两点之间运动时,②当点P 运动到点B 的左侧时,利用中点的定义和线段的和差求出MN 的长即可.
【详解】
(1)∵点A 表示的数为8,B 在A 点左边,AB=22,
∴点B 表示的数是8-22=-14,
∵动点P 从点A 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匀速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 (t >0)秒,
∴点P 表示的数是8-4t .
故答案为-14,8-4t ;
(2)设点P 运动x 秒时,在点C 处追上点Q ,
则AC=5x ,BC=3x ,
∵AC-BC=AB ,
∴4x-2x=22,
解得:x=11,
∴点P 运动11秒时追上点Q ;
(3) ①点P 、Q 相遇之前,4t+2+2t =22,t=
103
, ②点P 、Q 相遇之后,4t+2t -2=22,t=4, 故答案为103
或4 (4)线段MN 的长度不发生变化,都等于11;理由如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