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届贵州省安顺市平坝区第二中学中考化学模拟试题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2022学年中考化学模似试卷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说法错误的是
A.熟石灰可用作建筑材料B.火碱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
C.小苏打可用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D.稀有气体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
2.下列实验方案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C.探究铁生锈的条件
D.探究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
3.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纯净物中含有C、H元素,不含O元素
B.该反应中和的质量比为14:11
C .该反应中和的分子数之比为7:6
D .该纯净物中C 、H 原子的个数比为1:4
4.将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铁粉分别投入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所得H 2质量与稀硫酸质量关系曲线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5.我国古代典籍中有“银针验毒”的记载,其反应原理之一是 4Ag+2H 2S+O 2=2X+2H 2O 。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X 的化学式是 Ag 2S
B .H 2S 中 S 元素为-2 价
C .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D .H 2S 是无毒的 6.飞艇内可填充的气体是( ) A .氦气
B .氧气
C .空气
D .氮气
7.如图是某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B .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4
C .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
D .该反应的生成物都是单质
8.下列物质间的转化可一步实现的是 A .3NaOH NaNO → B .2CuO Cu(OH)→
C .3KNO KCl →
D .23CO Na CO →
9.2016年世界环境日的主题确定为“改善环境质量,推动绿色发展”。
下面做法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 .大量开采矿物,保障金属材料的使用 B .推广使用太阳能、风能,缓解温室效应 C .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农作物秸秆和垃圾
D .生活中尽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便于给水体提供养分
10.在AgNO 3、Zn (NO 3)2和Cu (NO 3)2的混合溶液中加人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根据上述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 .滤渣中一定有Zn B .滤渣中可能有Ag 、Cu
C .滤液中﹣定有Fe (NO 3)2、Zn (NO 3)2
D .滤液中可能有AgNO 3、Cu (NO 3)2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下图为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P 点的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t 3℃时,,将30gA 物质加入到50g 水
中不断搅拌,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____(精确到0.1%。
)要使C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任填一种)。
当A 物质中含有少量的杂质B 时,提纯A 物质所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氢能源是21世纪最具有发展潜力的清洁能源。
中科院大连化物所首次实现了一种高能量效率制备高纯氢气的策略,该反应原理为:CO+H 2O
EWGS
催化H 2+CO 2,若制取4t 氢气,则需要蒸馏水的质量为多少?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请你根据燃烧与灭火的知识分析下列现象发生的原因。
为什么大风可以吹灭燃着的蜡烛。
_____;为什么大风可以使燃着的干柴燃烧的更剧烈。
_____
14.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请根据图回答:
30℃时,a的溶解度是____g。
a的溶解度小于b的溶解度的温度范围是
_________。
如图2所示,现有20℃时等质量的a、b两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有等质量的a、b剩余,向烧杯的水中加入氢氧化钠固体,则对相关变化判断正确的是____(不考虑溶剂的蒸发,析出的固体不含水)
A a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多,b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少
B a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小于b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
C a溶液中溶剂质量小于b溶液中溶剂质量
D 试管底部a固体的质量小于b固体的质量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某化学实验小组的同学学习了酸碱盐知识后,自己设计并进行了以下探究物质性质的实验:
A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后同学们将A烧杯中物质过滤,将所得滤液和B烧杯中物质集中到同一废液缸中,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同学们将固液混合物过滤后得到C烧杯中滤液和滤渣D。
同学们对C烧杯中滤液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进一步的探究活动。
C烧杯滤液中含有哪些离子?同学们根据以上实验及所学知识讨论后,甲同学取滤渣D,乙、丙同学取C烧杯中滤液做了如下的探究实验:
甲同学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得出结论:C
烧杯中滤液一定不含有(2)_____(填离子符号)。
同学们认为乙同学的实验及结论不正确,其理由是(3)______________。
丙同学通过实验现象得出C烧杯中滤液一定含有的离子是(4)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综合上述所有实验及推理分析,经小组同学讨论后,最终确定了C烧杯中滤液的离子成分为(5)____________________。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以总结出,证明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成分的思路是:首先根据实验现象及离子的化学性质等推测出一定存在的离子,
并且无需证明,然后再针对可能存在的离子设计实验进行证明,但是要注意所选试剂不能同时和(6)___________,否则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16.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利用如图装置探究温度对CO还原Fe2O3的影响(固定装置略)。
查阅资料:CO2+Zn CO+ZnO;FeCl3溶液遇KSCN溶液变红。
请回答下列问题:
将研究小组分为两组,按如图装置进行对比实验,
甲组用酒精灯、乙组用酒精喷灯对装置D进行加热,
其产物均为黑色粉末(纯净物)。
两组分别用产物进
行以下实验:
步骤
操作甲组现象乙组现象
1
取黑色粉末加入盐
酸溶解,无气泡,溶液呈
浅黄绿色(含两种金属
离子)
溶解,有气泡,
溶液呈浅绿色
2
取步骤1所得溶液,
滴加KSCN溶液
变红无现象
(1)则乙组装置D玻璃管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甲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_____。
从安全考虑,本实验应在装置_____和_____之间再添加装置E防止倒吸(填字母编号)。
该对比实验结果表明CO的还原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填“增强”或“减弱”)。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B
【解析】
A、熟石灰易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可用作建筑材料,故说法正确;
B、火碱是氢氧化钠的俗称,氢氧化钠具有强烈的腐蚀性,不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故说法错误;
C、碳酸氢钠是发酵粉的主要成分,故说法正确。
D、稀有气体通电时发出不同颜色的光,可制成多种用途的电光源,故说法正确;
故选:B。
【点睛】
本题难度不大,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2、D
【解析】
A、碳粉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气体,虽除去氧气,但增加了新的气体,没有形成压强差,不能用来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B、铜片上的白磷燃烧,水中的白磷不能燃烧,薄铜片上的白磷能与氧气接触,温度能达到着火点,水中的白磷不能与氧气接触;可得出燃烧需要与氧气接触,但无法得出与温度是否需要达到着火点的条件,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C、一段时间后,两支试管中的铁钉均不生锈,不能用于探究铁生锈的条件,故选项不能达到实验目的。
D、高锰酸钾易溶于水,难溶于汽油,说明同种溶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不同,故选项能达到实验目的。
故选:D。
3、D
【解析】
某纯净物3g在氧气中完全燃烧,生成8.8g二氧化碳和5.4g水,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可知二氧化碳中的碳元素,水中氢元素一定来源于有机物,碳元素的质量为2.4g,氢元素的质量为0.6g,所以该纯净物中只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有氧元素,是正确的叙述;
B.该反应中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8.8g+5.4g-3g=11.2g;该反应中O2和CO2的质量比为14:11是正确的叙述;
C.有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和生成的水的质量可知反应中O2和H2O的分子数之比(11.2g/32):(5.4g/18)=7:6,是正确的叙述;
D.该纯净物中C、H原子的个数比为(2.4g/12):(0.6g/1)=1:3,故是错误的叙述,故选D。
4、B
【解析】
因为题中曲线反映的是所得H2质量与稀硫酸质量关系,实验中反应的稀硫酸质量相等时,生成氢气质量也相等,因此在反应时,两种金属的曲线应该是重合的。
从发生的两个反应:Mg+H2SO4=MgSO4+H2↑ ,Fe+ H2SO4= FeSO4+ H2↑中
可以求出,Mg和H2的质量比是24∶2,Fe和H2的质量比是56∶2,因此质量相等的镁粉和铁粉,如果全部反应最终镁和稀硫酸反应生成的氢气多,A、C、D三个对应关系错误,B对应关系正确。
故选B。
5、D
【解析】
A、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均不变,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Ag+2H2S+O2═2X+2H2O,反应前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4、4、2、2,反应后的生成物中银、氢、硫、氧原子个数分别为0、4、0、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则2X分子中含有4个银原子和2个原子,则每个X分子由2个银原子和1个硫原子构成,则物质X的化学式为Ag2S,故A说法正确;
B、H2S 中H显+1价,故S 元素为-2 价,故B说法正确;
C、由质量守恒定律可知,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C说法正确;
D、在反应4Ag+2H2S+O2═2Ag2S+2H2O中,能用银检验的有毒物质就是H2S,故D说法错误。
故选D。
6、A
【解析】
考虑充入飞艇内的气体要综合考虑两方面的因素:该气体的密度要比空气小很多这样才能获得足够大的浮力;充入的气体要不易燃,以防发生爆炸的危险。
【详解】
A、氦气是一种稀有气体,化学性质十分稳定,密度比空气小很多,可充入飞艇内,符合题意;
B、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且具有助燃性,不可用,不符合题意;
C、如果充入空气不能给飞艇提供足够的浮力,不符合题意;
D、氮气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但其密度只比空气略小,不能提供足够的浮力,不符合题意。
故选A。
7、B
【解析】
由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可知,各物质反应的微粒数目关系是:
【详解】
A、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了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正确;
B、由上图可知,生成的甲、乙分子个数比是1:3,错误;
C、由微粒的变化可知,该反应前后原子个数不变,正确;
D、由微粒的构成可知,该反应的生成物的分子都是由同种的原子构成的,都是单质,正确。
故选B。
8、A
【解析】
A 、3NaOH NaNO →,属于碱生成盐,可以碱和酸反应,也可以碱和盐反应等,例如氢氧化钠与硝酸反应可以生成硝酸钠,符合题意;
B 、2CuO Cu(OH)→,氧化铜难溶于水,也不与碱溶液反应,所以氧化铜不能一步生成氢氧化铜,不符合题意;
C 、3KNO KCl →,氯化钾是易溶物,而生成另一种物质应含有硝酸根,也是易物质,所以硝酸钾不能一步生成氯化钾,不符合题意;
D 、23CO Na CO →,一氧化碳不能与碱或盐反应,所以一氧化碳不能一步生成碳酸钠,不符合题意。
故选A 。
9、B 【解析】
A 、矿物属于不可再生资源,要尽量保护,不可大量开采,故A 错误;
B 、推广利用太阳能、风能,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从而缓解温室效应,故B 正确;
C 、焚烧农作物秸秆和垃圾会造成空气污染,不符合主题,故C 错误;
D 、大量使用含磷洗衣粉,会造成水质富营养化,污染水资源,故D 错误。
故选B 。
10、C 【解析】
试题分析: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出的固体中滴加稀盐酸,有气泡产生,此现象说明Fe 过量没有反应完,所以原混合溶液中的Cu (NO 3)2、AgNO 3全部被置换生成Cu 、Ag 和Fe (NO 3)2溶液。
A 、铁的活动性比锌弱,不会置换出硝酸锌中的锌,故A 错误;B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铁过量,所以滤渣中一定有有Ag 、Cu ,故B 错误;C 、铁会与原混合溶液中的Cu (NO 3)2、AgNO 3全部被置换生成Cu 、Ag 和Fe (NO 3)2溶液,所以滤液中一定有Fe (NO 3)2、Zn (NO 3)2,故C 正确;D 、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铁过量,滤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铜和硝酸银,故D 错误。
故选C 。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4分)
11、t 2℃时,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3.1% 升高温度 降温结晶 【解析】
由A 、B 、C 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基本不发生变化,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详解】
(1)P 点的含义是t 2℃时,A 、B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
(2)t 3℃时,A 物质的溶解度为30g ,将30gA 物质加入到50g 水中不断搅拌,溶解的A 物质的质量为30g
50g =15g 100g
⨯
,
充分溶解后形成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是
15g
100%23.1%50g+15g
⨯≈。
(3)C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要使C 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升高温度。
(4)A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当A 物质中含有少量的杂质B 时,提纯A 物质所采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点睛】
=
100%⨯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溶液质量
三、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分) 12、36t 【解析】
解:设制取4t 氢气,则需要蒸馏水的质量为x
222
EWGS
CO+H O
H +CO 182
x 4t
催化
182x 4t
= 解得:x=36t
答:需要蒸馏水的质量为36t 。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
13、大风带走热量,使温度降低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因为增大了氧气浓度,使干柴燃烧的更旺 【解析】
(1) 大风可以吹灭燃着的蜡烛,其灭火原理是大风带走热量,使温度降低到了蜡烛的着火点以下; (2) 大风可以使燃着的干柴燃烧的更剧烈是因为:增大了氧气浓度,使干柴燃烧的更旺 。
14、40 小于20℃ AD 【解析】
(1)由a 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30℃时,a 的溶解度是40g ;故填:40;
(2)由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在温度小于20℃时,a 的溶解度小于b 的溶解度;故填:小于20℃; (3)由a 、b 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知,a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b 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由于氢氧化钠溶于水时溶液的温度升高,由此可知:
A .a 溶液中溶质质量增多,b 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少.故A 正确;
B .由于在温度大于20℃时,a 的溶解度大于b 的溶解度.a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大于b 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故B 错误;
C .溶液中溶剂质量不变.故C 错误;
D .试管底部a 固体的质量小于b 固体的质量.故D 正确. 故填:AD 。
五、探究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
15、2424BaCl +MgSO MgCl +BaSO ↓═ 2+
Mg 滤液中有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会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
钡白色沉淀,不能确定生成的沉淀一定是氢氧化镁; -OH -OH 、2-
4SO 、+K 、-Cl 两种成分反应 【解析】
(1)氯化钡与硫酸镁反应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A 烧杯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424BaCl +MgSO MgCl +BaSO ↓═;
(2)C 滤液加酚酞变红,证明滤液呈碱性,所以滤液中肯定没有2+
Mg ,因为镁离子与氢氧根离子会生成氢氧化镁沉淀;
(3)因为滤液中有硫酸根离子,硫酸根离子会与钡离子反应生成硫酸钡白色沉淀,不能确定生成的沉淀一定是氢氧化镁;
(4)丙同学的实验证明滤液中一定有氢氧根离子,所以通过丙同学的实验现象得出C 烧杯中滤液一定含有的离子是:-OH ;
(5)乙同学的实验,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且溶液中没有镁离子,则乙同学实验中生成的白色沉淀是硫酸钡,可知滤液中一定含有硫酸根离子;滤液C 中有氢氧根离子,证明B 实验中氢氧化钾过量,所以肯定有钾离子;甲同学的实验证明白色沉淀为氢氧化镁,所以A 实验中氯化钡反应完全,生成硫酸钡沉淀和氯化镁,又因为滤液呈碱性,肯定没有镁离子,所以氯化镁反应完全,生成了氯化钾和氢氧化镁沉淀,所以滤液C 中肯定有氯离子;综合上述所有实验及推理分析,C 烧杯中滤液的离子成分为:-OH 、2-
4SO 、+K 、-Cl ;
(6)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过程,可以总结出,证明反应后溶液中的离子成分的思路是:首先根据实验现象及离子的化学性质等推测出一定存在的离子,并且无需证明,然后再针对可能存在的离子设计实验进行证明,但是要注意所选试剂不能同时和两种成分反应,否则不能得出正确结论。
16、Fe 2O 3+3CO 高温2Fe+3CO 2 Fe 3O 4 A B 增强 【解析】
本题考查了反应条件对生成物的影响。
对实验的现象进行大胆的猜测并结合已有的知识和查阅资料中提供的知识进行分析是解题的关键。
(1)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的固体产物为黑色,可能是铁粉、四氧化三铁或二者的混合物。
乙组装置D玻璃管中黑色的生成物与盐酸反应的现象是溶解,有气泡,溶液呈浅绿色,说明反应中产生了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Fe2O3+3CO 高温2Fe+3CO2,甲组装置D玻璃管中黑色的生成物与盐酸反应的现象是溶解,无气泡,溶液呈浅黄绿色(含两种金属离子),与KSCN溶液反应现象是KSCN溶液就红,说明含有氯化铁,另外还产生浅绿色的氯化亚铁,甲组得到的黑色粉末是Fe3O4;
(2)若A处停止加热后,会使玻璃管骤冷,液体沿着导管倒流进A装置,因此需要在A和B之间加一个倒吸装置;(3)通过对比甲组和乙组实验可知,乙组使用酒精喷灯使氧化铁还原更彻底,因此该对比实验结果表明CO的还原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