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历史八年级上册期末高频考点专题突破专题专题09 辛亥革命(解析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9 辛亥革命
知识讲解
一.革命志士的奋斗
1.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人物:刘道一、蔡绍南
2.安庆绍兴起义人物:徐锡麟、秋瑾(浙江绍兴女革命党人)。
3.广西起义人物:孙中山、黄兴(孙中山直接领导)
4.广州起义人物:孙中山、黄兴、赵声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所以这次起义也叫黄花岗起义。
)
5.武昌起义
二.武昌起义
1.时间:1911 年10 月10 日(1911 年是农历辛亥年)
2.起义的主要力量:倾向革命的湖北新军。
3.结果:成立湖北军政府,推选黎元洪为都督。
4.意义: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专题练习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有关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A.都主张挽救民族危机,发展资本主义
B.都武装推翻清政府
C.都代表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政治利益
D.几乎在同时登上历史舞台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
【解答】资产阶级维新派是想通过改革的方式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武装推翻清政府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
故选:B。
2.1912年9月,孙中山发表演说指出“辛亥之前国民意识模糊,老百姓对外声称自己是大
清子民,辛亥革命后国民意识里有了‘中国人’的概念。
”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A.实现了民族独立B.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
C.结束了封建帝制D.推翻了清朝的反动统治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掌握相关基础知识。
【解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促进了国民的民族意识的觉醒,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据“辛亥之前国民意识模糊,老百姓对外声称自己是大清子民,辛亥革命后国民意识里有了‘中国人’的概念。
”可知,这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唤醒了国人的民族意识。
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3.1911年,郁积已久的绝望大坝终于崩溃,革命爆发,清王朝很快便被推翻。
然而,革命只是取得了部分胜利。
下列最能说明材料中“只是取得了部分胜利”的是()A.建立了中华民国
B.没有改变中国社会性质
C.没有推翻封建王朝的统治
D.废除了科举制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重点掌握辛亥革命的意义的相关史实。
【解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从此,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但辛亥革命没有改变我国的封建制度,没有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中国依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最能说明材料中“只是取得了部分胜利”的是选项B,选项B符合题意。
故选:B。
4.某学者指出:“它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
”实现这一成果的指导思想是()
A.自强求富B.变法维新C.三民主义D.民主科学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及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的相关史实。
“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
”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解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创立中国同盟会,这是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
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纲领阐发为三民主义,成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据“它的成果是皇冠落地,中国历史从帝制走向共和。
”及所学知识可知,实现这一成果的革命是辛亥革命,其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
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5.有人认为,从洋务运动到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化探索中的“量变”,而辛亥革命则是一次“巨变”。
“巨变”指的是()
A.推翻了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C.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D.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答】1912年1月1日,孙中山于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因此,这里“巨变”指的是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辛亥革命推翻了各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对帝国主义侵略势力造成一定冲击。
但帝国主义很快扶植袁世凯所代表的北洋军阀窃取革命果实,因此辛亥革命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没有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故选:B。
6.“自鸦片战争爆发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梦想有西方的民主制度……”。
下列表述错误的是()A.“自强求富梦”——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民主共和梦”——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实现中国历史第一次巨变
C.“变法强国梦”——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民主科学梦”——促进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有关问题。
【解答】A.“自强求富梦”指的是洋务运动,它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了道路;
B.“民主共和梦”指的是辛亥革命,它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但是并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
C.“变法强国梦”指的是戊戌变法,它起了思想启蒙作用,加速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民主科学梦”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它促进了中国近代史上一次思想大解放。
7.梁启超在《辛亥革命之意义与十年双十节之乐观》一文中写道:“辛亥革命有什么意义呢?
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的事。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
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D.扩大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
【分析】本题考查了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推翻“洋人的朝廷”,客观上打击了帝国主义侵略势力,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解答】题干材料反映了两个意思,一是强调的是反对帝国主义干涉中国内政,体现了民族意识;二是强调的是主权属于人民,人人有权利来管理自己的国家,体现了民主意识。
由此可知,梁启超的目的是激起中国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故A项正确。
故选:A。
8.“中国历史上的多次革命,唯有辛亥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方面,堪称历史性的首创之举。
”
辛亥革命的“创举”表现在()
①创立了中华民国
②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③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④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
重点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的相关史实。
【解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主革命,极大的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中国历史上的多次革命,唯有辛亥革命在破旧与立新两方面,堪称历史性的首创之举。
”辛亥革命的“创举”表现在创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
辛亥革命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辛亥革命的“创举”
表现在①②③,选项A符合题意。
9.“以暴力推倒了帝制,代之以民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是()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解题关键是知道孙中山最大的历史功绩是领导了辛亥革命。
【解答】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所以说它是“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故选:C。
10.《站起来,我依然英雄的武汉》长诗中这样写道:“辛亥革命枪声一响,两千多年苍老的帝制在这里戛然停步,武昌首义十八星方旗一挥,东方古国沉重的车轮在这里改道转向。
”
材料强调了辛亥革命()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B.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的相关史实。
注意掌握一分为二的评价辛亥革命。
【解答】解题关键是理解“辛亥革命枪声一响,两千多年苍老的帝制在这里戛然停步”。
可见题干强调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
选项C正确。
选项A说法错误;辛亥革命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选项BD 项不符合材料主旨。
故选:C。
11.史学家们对辛亥革命的评价有成功论、失败论、不彻底论等。
下列史实能够支持成功论的是()
A.孙中山为争取列强支持,宣布承认清朝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B.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统下诏退位
C.袁世凯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D.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
【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
掌握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解答】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建立了中华民国,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可以看出,选项中支持成功论的史实是清朝最后一位皇帝宣
故选:B。
12.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在中国得以迅速传播,得益于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如图人物的代表作品是()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B.《猛回头》
C.《革命军》D.《北京市民宣告》
【分析】本题考查陈天华的相关史实。
解题的关键是仔细阅读图片,把握相关历史知识。
【解答】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片人物是陈天华。
在辛亥革命准备时期,陈天华写下了大量的宣传革命的作品,其中尤以《警世钟》、《猛回头》、《狮子吼》最为著名。
陈天华的反帝爱国思想,给人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陈天华的作品是《猛回头》《警世钟》。
B符合题意。
A《驳康有为论革命书》是章炳麟的著作;C《革命军》是邹容的著作;D《北京市民宣告》是陈独秀和李大钊起草的,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3.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城内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
次日清晨,革命党人起义成功。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革命志士们进行了长期的武装斗争,付出了极大的牺牲,其中不属于革命前准备的武装斗争是()
A.萍浏醴起义B.安庆起义C.黄花岗起义D.南昌起义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辛亥革命相关知识。
重点掌握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广西起义、广州黄花岗起义等相关史实。
【解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11年10月10日夜,武昌城内响起了激烈的枪炮声。
次日清晨,革命党人起义成功。
随后,其他各省纷纷响应,清政府的统治迅速土崩瓦解,在中国延续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也寿终正寝。
为了这一天的到来,革命志士们进行了长期的武装斗争,付出了极大牺牲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革命志士们进行了
长期的武装斗争有:萍浏醴起义,1906年冬,同盟会会员六道一、蔡绍南在萍乡、浏阳、醴陵发动武装起义,一个多月后失败。
萍浏醴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虽然失败,但是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安庆起义,1907年夏,徐锡麟在安庆发动起义,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后失败,徐锡麟死难。
革命党人秋瑾被捕遇难。
广西起义,1907年,孙中山、黄兴筹划领导,起义军奋战七昼夜,最终失败。
黄花岗起义。
1911年,黄兴提前发动广州起义,终因众寡悬殊,起义失败。
牺牲的七十二名烈士葬于黄花岗,称作“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这次起义虽然失败,但革命党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志。
南昌起义与辛亥革命前准备的武装斗争无关。
故选:D。
14.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宣传革命思想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制,以下搭配正确的是()
A.黄兴﹣﹣《革命军》
B.章炳麟﹣﹣《警世钟》
C.陈天华﹣﹣《猛回头》
D.邹容﹣﹣《驳康有为论革命书》
【分析】本题考查革命志士的奋斗,知道陈天华著有《猛回头》《警世钟》。
【解答】辛亥革命前,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宣传革命思想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制,章炳麟著有《驳康有为论革命》,邹容著有《革命军》,陈天华著有《猛回头》《警世钟》。
故搭配正确的是陈天华﹣﹣《猛回头》。
故选:C。
15.“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它”是指()
A.戊戌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
【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相关知识,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
【解答】由材料“它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为中华民族发展进步探索了道路”。
可知,“它”是指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故选:B。
二.材料题(共1小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对中国的侵略,空前凶猛,中国的抗争亦随之激烈。
抗争有两种类型,动机虽都是为了自救,但采取的方式大相径庭。
一为观察世界形势,认为必须进行政治改制运动,才能与西方并驾齐驱;一为昧视时代潮流,对洋人、洋教以及轮船、铁路等统统排斥,成为暴力反洋运动。
——据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材料二:辛亥革命宣告了自秦统一以来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寿终正寝,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正式建立。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第一次以法律形式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制度,民主共和成为时代的潮流。
一一《八年级上册历史教学用书》材料三:从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初的现代化(即是“近代化”)历史来看,实际历史呈现出的,是不同时期的中国人通过自觉或不自觉的试错的方式,来试图接近这一历史性目标。
——摘自《中国百年现代化的六次政治选择》(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材料中“政治改制运动”“暴力反洋运动”各指什么运动?二者出现的社会根源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概括辛亥革命迈向近代化的两大重要成果。
(3)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的特点。
【分析】本题考查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相关史实,掌握相关的基础知识。
【解答】(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材料中“政治改制运动”“暴力反洋运动”各指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
二者出现的根源是帝国主义的侵略。
(2)依据材料二可知,辛亥革命迈向近代化的两大重要成果是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结合上述材料可知,中国近代化的特点是由经济到政治再到思想,涉及各个方面,具有范围广的特点;经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不断探索,呈现曲折性、反复性的特点;由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呈现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深入递进的进程。
故答案为:
(1)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帝国主义的侵略。
(2)推翻了清王朝的反动统治,终结了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华民国,颁
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由经济到政治再到思想,涉及各个方面,具有范围广的特点;经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不断探索,呈现曲折性、反复性的特点;由学习技术到学习制度,呈现层层递进,由表及里,由浅入深,逐渐深入递进的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