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历史热点专题复习汇编:专题七、对外交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七、对外交往
一、古代史:
中国古代对外友好往来
1、张骞出使西域:西汉时期,汉武帝二次派张骞出使西域,访问西域许多国家。
作用:打通了丝绸之路,沟通了中西交通的陆上要道。
2、丝绸之路:
陆上丝绸之路:是历史上横贯欧亚大陆的贸易交通线。
海上丝绸之路: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开辟了海上交通要道,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
影响:丝绸之路的开辟,有力地促进了中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对促成汉朝的兴盛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这条丝绸之路,至今仍是中西交往的一条重要通道,在我国当今的对外经济文化交流中仍然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我们应该很好地加以利用。
3、遣唐使:
隋唐时期,中日两国交往密切。
隋朝进,已有日本遣唐使来中国,唐贞观年间开始,遣唐使增多。
遣唐使回国后,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4、鉴真东渡:唐玄宗进,鉴真应日本僧人邀请,东渡日本,至六次才成功。
影响:日本的政治制度、建筑、文字和风俗等方面受唐朝文化影响很大。
5、玄奘西行:唐太宗时,玄奘从长安出发,历经艰险,前往开竺取经,著有《大唐西域记》。
玄奘西游加强了我国与中亚、印度半岛及与我国新疆地区的联系。
6、郑和下西洋:明朝前期,我国是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
为了加强同海外各国的联系,明成祖七次派郑和下西洋。
过程:1405—1433年,郑和七次下西洋,到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半个世纪。
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伟大的航海家。
意义: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加强了我国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
7、清朝的“闭关锁国”政策
(1)、原因:①清朝统治者坚持以农为本的传统观念,压抑、限制民间工商业的发展。
②(根本原因)自给自足的封建经济稳定,他们认为天朝特产丰富,无所不有,无需同外国进行经济交流。
③担心国家的领土主权受到外国侵犯,又害怕沿海人民同外国人交往,会危及自己的统治。
(2)、内容:实行严厉的海禁政策,限制对外贸易,仅特许“广州十三行”统一经营管理贸易。
(3)、影响(评价):①积极作用:对西方殖民者的侵略活动,起过一定的自卫作用。
②消极作用:(当时的西国家正先后进行资产阶级革命和工业革命,跨入生产力迅速发展的新时代。
)清政府闭关锁国,
与世隔绝,既看不到世界形势的变化,也未能适时地向西方学习先进的科学知识和生产技术,使中国在世界上逐渐落伍了。
二、新中国外交成就
1、万隆会议(1955年)
1955年,中国参加万隆会议(这是第一次由亚非国家自己举行的会议),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也促进了中国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2、在上海承办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2001年,中国成功承办了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
会议主题:新世纪、新挑战:参与、合作,促进共同繁荣。
上海亚太经合组织会议,是中国迄今举行的规模最大,规格最高的多边外交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