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2018学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同时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铝与稀盐酸
C.灼热的炭与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反应
D.铝热反应
2.(2分)下列有关活化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
B.增大体系的压强一定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的能量
D.升高温度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
3.(2分)反应A(g)+3B(g)=4C(g)+2D(g),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其平均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4mol/(L•s)B.v(B)=0.8mol/(L•s)
C.v(C)=1.2mol/(L•s)D.v(D)=0.7mol/(L•s)
4.(2分)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下列物质的溶液,再灼烧(溶液低于400℃)可以得到原溶质固体的是()
A.FeCl3B.NaHCO3C.MgSO4D.KMnO4 5.(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度越大,熵值越大
C.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反应吸热还是放热
D.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结果有关
6.(2分)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H=﹣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1 B.500℃、30 MPa下,将0.5 mol N2(g)和1.5 mol 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 kJ•mol﹣1
C.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H=2×(﹣57.3)kJ•mol﹣1
D.已知2C(s)+2O2(g)=2CO2(g)△H=a,2C(s)+O2(g)=2CO(g)△H=b,则a<b
7.(2分)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①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中的除锈剂;
②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④实验室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⑤加热蒸干AlCl3溶液得到Al(OH)3固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
8.(2分)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工业生产中,500℃左右比常温下更有利于合成氨
C.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D.增大压强,有利于SO2和O2反应生成SO3
9.(2分)室温下,有关下列四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忽略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
A.在③④中分别加入适量醋酸钠固体,两溶液的pH值均增大
B.分别加水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①>②>④>③
C.V1L④与V2L①混合,若混合溶液pH=7,则V1<V2
D.将溶液②和溶液③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10.(2分)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
B.由水电离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3﹣
C.c(H+)/c(O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l﹣
D.c(Fe3+)=0.1mol•L﹣1的溶液中:K+、ClO﹣、SO42﹣、SCN﹣
11.(2分)燃烧a g乙醇(液态),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27g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 kJ,则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2H5OH(1)+3O2(g)═2CO2(g)+3H2O(1);△H=﹣Q kJ/mol
B.C2H5OH(1)+3O2(g)═2CO2(g)+3H2O(1);△H=﹣kJ/mol
C.C2H5OH(1)+O2(g)═CO2(g)+H2O(1);△H=﹣Q kJ/mol
D.C2H5OH(1)+3O2(g)═2CO2(g)+3H2O(1);△H=﹣2Q kJ/mol 12.(2分)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在0.1 mol•L﹣1 NaHCO3溶液中:c(Na+)>c(HCO3﹣)>c(CO32﹣)>c(H2CO3)
B.在0.1 mol•L﹣1 Na2CO3溶液中:c(OH﹣)﹣c(H+)=c(HCO3﹣)+2c(H2CO3)
C.向0.2 mol•L﹣1 NaHCO3溶液中加入等体积0.1 mol•L﹣1 NaOH溶液:c(CO32﹣)>c(HCO3﹣)>c(OH﹣)>c(H+)
D.CH3COONa和CH3COOH混合溶液一定存在:c(Na+)=c(CH3COO﹣)=c (CH3COOH)>c(H+)=c(OH﹣)
13.(2分)图中的曲线是表示其他条件一定时,2NO+O2⇌2NO2△H<0反应中NO的转化率与温度的关系曲线,图中标有a、b、c、d四点,其中表示未达
到平衡状态,且v
正>v
逆
的点是()
A.a点B.b点C.c点D.d点
14.(2分)将可逆反应:2NO2⇌2NO+O2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消耗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消耗2n 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④D.②⑤⑥15.(2分)有一处于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X(s)+3Y(g)⇌2Z(g)(△H<0).为了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应选择的条件是()
①高温②低温③高压④低压⑤加催化剂⑥分离出Z.
A.①③⑤B.②③⑤C.②③⑥D.②④⑥16.(2分)在2L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A(g)+yB(g)⇌zC(g).图甲表示200℃时容器中A、B、C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图乙表示不同温度下平衡时C的体积分数随起始n(A):n(B)的变化关系.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200℃时,反应从开始到平衡的平均速率v(B)=0.04 mol•L﹣1•min﹣1
B.200℃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25 L2/mol2
C.当外界条件由200℃降温到100℃,原平衡一定被破坏,且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D.由图乙可知,反应xA(g)+yB(g)⇌zC(g)的△H<0,且a=2
17.(2分)可充电电池在现代生活中有广泛应用.已知某镍镉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其充、放电按下式进行:Cd+2NiOOH+2H2O Cd(OH)2+2Ni (OH)2有关该电池的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负极附近溶液的碱性不变
B.充电过程是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过程
C.充电时阳极反应:Ni(OH)2﹣e﹣+OH﹣═NiOOH+H2O
D.放电时电解质溶液中的OH﹣向正极移动
18.(2分)下列溶液中粒子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0.1 mol/L NaHCO3溶液与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
(Na+)>c(C)>c(HC)>c(OH﹣)
B.20 mL 0.1 mol/L CH3COONa溶液与10 mL 0.1 mol/L盐酸混合后呈酸性,所得溶液中:c(CH3COO﹣)>c(Cl﹣)>c(CH3COOH)>c(H+)C.室温下,pH=2的盐酸与pH=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Cl﹣)
>c(H+)>c(N)>c(OH﹣)
D.0.1 mol/L CH3COOH溶液与0.1 mol/L 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所得溶液中:c(OH﹣)>c(H+)+c(CH3COOH)
19.(2分)可逆反应aA(g)+bB(g)⇌cC(g)+dD(g)△H=Q,同时符合下列两图中各曲线的规律是()
A.a+b>c+d T1>T2△H>0B.a+b>c+d T1<T2 △H<0
C.a+b<c+d T1>T2△H>0D.a+b>c+d T1>T2△H<0
20.(2分)常温下,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等浓度等体积的强酸与强碱溶液混合后,溶液的pH=7
B.pH=5的硫酸溶液加水稀释500倍,则稀释后c(SO42﹣)与c(H+)的比值为1:2
C.pH=10的Ba(OH)2溶液和pH=13的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的pH=10.7(已知lg2=0.3)
D.将10 mL pH=a的盐酸与100 mL pH=b的Ba(OH)2溶液混合后恰好中和,则a+b=13
21.(2分)关于下列装置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①中,一段时间后SO42﹣浓度增大
B.装置②中滴入酚酞,a极附近变红
C.用装置③精炼铜时,c极为粗铜
D.装置④中发生吸氧腐蚀
22.(2分)下列有关电解质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向0.1 mol•L﹣1CH3COOH溶液中加入少量水,溶液中c(H+)/c(CH3COOH)减小
B.将CH3COONa溶液从20℃升温至60℃,溶液中增大
C.向盐酸中加入氨水至中性,溶液中>1
D.pH=4.5的番茄汁中c(H+)是pH=6.5的牛奶中c(H+)的100倍23.(2分)常温下,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已知A﹣+H2B(过量)=HA+HB﹣,则结合H+的能力:HB﹣<A﹣<B2﹣
B.在0.1 mol/L氨水中滴加0.1 mol/L盐酸,恰好完全中和时溶液pH=a,则由水电离产生的c(OH﹣)=10﹣a mol/L
C.将c mol·L﹣1的醋酸溶液与0.02 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溶液恰好呈中性,用含c的代数式表示CH3COOH的电离常数K a=
D.欲除去CuCl2溶液中混有少量的FeCl3,可加入CuO
24.(2分)一定温度下,在三个等体积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2CO2(g)+6H2(g)⇌C2H5OH(g)+3H2O(g)达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达平衡时,甲、乙容器内:2c(CO2,甲)<c(CO2,乙)
C.达平衡时,容器甲中的逆反应速率比容器乙中的大
D.达平衡时,转化率:a(CO2,甲)+a(C2H5OH,丙)>1
25.(2分)部分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如表:
在25℃时,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
A.反应CN﹣+H2O+CO2═HCN+HCO3﹣能够发生
B.中和等体积、等pH的HCOOH和HCN消耗NaOH的量,前者小于后者
C.物质的量浓度相等的HCOONa 和KCN 溶液中:c(Na+)﹣c(HCOO﹣)<c(K+)﹣c(CN﹣)
D.c(NH4+)相等的HCOONH4溶液、NH4CN 溶液、NH4HCO3溶液:c(NH4HCO3)>c(NH4CN)>c(HCOONH4)
二.填空题(共7小题)
26.(10分)(1)丙烷燃烧可以通过以下两种途径:
途径I:C3H8(g)+5O2(g)=3CO2(g)+4H2O(l)△H=﹣a kJ•mol﹣1
途径II:C3H8(g)=C3H6(g)+H2(g)△H=+b kJ•mol﹣1
2C3H6(g)+9O2(g)=6CO2(g)+6H2O(l)△H=﹣c kJ•mol﹣1
2H2(g)+O2(g)=2H2O(l)△H=﹣d kJ•mol﹣1(abcd均为正值)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判断等量的丙烷通过两种途径放出的热量,途径I放出的热量(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途径II放出的热量。
②b 与a、c、d的数学关系式是。
(2)甲醇是一种重要的试剂,有着广泛的用途,工业上可利用CO2制备甲醇。
用CH4与CO2反应制H2和CO,再利用H2和CO化合制甲醇。
已知:
①2CH3OH(l)+3O2(g)=2CO2(g)+4H2O(l)△H1=﹣1450.0kJ•mol﹣1
②2CO(g)+O2(g)=2CO2(g)△H2=﹣566.0kJ•mol﹣1
③2H2(g)+O2(g)=2H2O(l)△H3=﹣571.6kJ•mol﹣1
则H2和CO制液态甲醇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3)如图所示,某同学设计一个甲醚(CH3OCH3)燃料电池并探究氯碱工业原理和粗铜的精炼原理,其中乙装置中X为阳离子交换膜。
根据要求回答相关问题:
①写出甲中通甲醚一极的电极反应式。
②乙中发生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③将0.2mol AgNO3、0.4mol Cu(NO3)2、0.6mol KCl溶于水,配成100ml溶液,
用惰性电极电解一段时间后,某一电极上析出了0.3mol Cu,此时在另一电极上产生的气体体积(标准状况)为L,若要使电解质溶液恢复到电解
前的状态,需要加入固体的质量为g。
27.(10分)如何降低大气中CO2的含量及有效地开发利用CO2引起了全世界的普遍重视.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燃料甲醇.为探究该反应原理,进行如下实验:在容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CO2和3molH2,在500℃下发生发应,CO2(g)+3H2(g)⇌CH3OH(g)+H2O(g).实验测得CO2和CH3OH(g)的物质的量(n)随时间变化如图1所示:
(1)从反应开始到平衡,氢气的平均反应速率v(H2)=.
(2)500℃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图2是改变温度时化学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示意图,若提高温度到800℃进行,达平衡时,K值(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下列措施中不能使CO2的转化率增大的是.
A.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ol H2B.在原容器中再充入1molCO2
C.缩小容器的容积D.使用更有效的催化剂E.将水蒸气从体系中分离出
(4)500℃条件下,测得某时刻,CO2(g)、H2(g)、CH3OH(g)和H2O(g)的浓度均为0.5mol/L,则此时v(正)v(逆)(填“>”“<”或“=”).Ⅱ、
28.在一定条件下,可逆反应A2(g)+B2(g)⇌2C(g)达到平衡时,A2、B2和C的浓度分别为0.5mol/L、0.1mol/L、1.6mol/L,若用a、b、c分别表示A2、B2、C的初始浓度(mol/L),则:
(1)a、b应满足的关系是.
(2)a的取值范围是.
29.(6分)水的电离平衡曲线如图所示:
(1)若以A点表示在25℃时水电离平衡时的离子浓度,当温度升高到100℃时,
水的电离平衡状态到达B点,则此时水的离子积从增加到.(2)将pH=8的Ba(OH)2溶液与pH=5的稀盐酸混合,并保持25℃的恒温,致使混合溶液的pH=6,则Ba(OH)2溶液与盐酸的体积比为.
30.(4分)有A、B、C、D四种强电解质,它们在水中电离时可产生下列离子(每种物质只含一种阴离子且互不重复).阳离子Na+、Ba2+、NH4+阴离子CH3COO ﹣、Cl﹣、OH﹣、SO42﹣
已知:①A、C溶液的pH均大于7,A、B的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②C溶液和D溶液相遇时只生成白色沉淀,B溶液和C溶液相遇时只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A溶液和D溶液混合时无明显现象.
①A是,B是.
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A溶液呈碱性的原因.
31.(10分)现使用酸碱中和滴定法测定市售白醋的总酸量(g•100mL﹣1).Ⅰ.实验步骤
(1)配制100mL待测白醋溶液:用(填仪器名称)量取10.00mL食用白醋,在烧杯中用水稀释后转移到(填仪器名称)中定容,摇匀即得待测白醋溶液.
(2)用酸式滴定管取待测白醋溶液20.00mL于锥形瓶中,向其中滴加2滴作指示剂.
(3)读取盛装0.1000mol•L﹣1 NaOH 溶液的碱式滴定管的初始读数.如果液面位置如图所示,则此时的读数为mL.
(4)滴定.当时,停止滴定,并记录NaOH溶液的终读数.重复滴定3次.
Ⅱ.实验记录
Ⅲ.数据处理与讨论
(1)按实验所得数据,可得c(市售白醋)=mol•L﹣1;市售白醋总酸量= g•100mL﹣1.
(2)在本实验的滴定过程中,下列操作会使实验结果偏大的是填写序号).a.碱式滴定管在滴定时未用标准NaOH溶液润洗
b.碱式滴定管的尖嘴在滴定前有气泡,滴定后气泡消失
c.锥形瓶中加入待测白醋溶液后,再加少量水
d.锥形瓶在滴定时剧烈摇动,有少量液体溅出.
32.(10分)下表是25℃时某些弱酸的电离平衡常数.
(1)H2C2O4与含等物质的量的KOH的溶液反应后所得溶液呈酸性,该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2)向0.1mol•L﹣1 CH3COOH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至c(CH3COOH):c(CH3COO ﹣)=5:9,此时溶液pH=.
(3)向碳酸钠溶液中滴加少量氯水的离子方程式为.
(4)若0.1mol•L﹣1CH3COOH溶液与0.1mol•L﹣1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忽略混合后溶液体积的变化),测得混合溶液的pH=8,则c(Na+)﹣c(CH3COO﹣)= mol•L﹣1(填精确计算结果).
(5)将CH3COOH溶液与大理石反应所产生的标况下44.8L气体全部通入到2L
1.5mol/L的NaOH溶液中充分反应,则溶液中所有离子的物质的量浓度由大到
小的顺序为.
2017-2018学年河北省唐山一中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计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2分)下列反应中,属于吸热反应同时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A.Ba(OH)2•8H2O与NH4Cl反应
B.铝与稀盐酸
C.灼热的炭与水蒸气生成一氧化碳和氢气的反应
D.铝热反应
【分析】常见的吸热反应有:Ba(OH)2.8H2O与NH4Cl反应、大多数的分解反应、有碳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等;在化学反应中有元素化合价变化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A.Ba(OH)2.8H2O与NH4Cl反应为吸热反应,但该反应中各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故A不选;
B.铝与稀盐酸反应为放热反应,且该反应中Al元素的化合价升高,H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B不选;
C.灼热的炭与水蒸气反应为吸热反应,且该反应中碳元素的化合价发生变化,则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C选;
D.铝热反应属于放热反应,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常见的吸热反应与放热反应及氧化还原反应,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学生应注重归纳常见的吸热反应,并熟悉发生的化学反应中是否存在元素的化合价变化来解答即可,难度不大.
2.(2分)下列有关活化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反应物浓度可以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
B.增大体系的压强一定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
C.使用合适的催化剂可以增大活化分子的能量
D.升高温度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
【分析】增大压强、浓度,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增多,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活化分子的百分数增大,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碰撞是有效碰撞,以此解答.【解答】解:升高温度、加入催化剂能提高活化分子百分数,且加入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
增加反应物浓度,增大体系压强只增大单位体积活化分子的数目,百分数不变;只有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影响活化分子的因素,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相关知识的积累,学习中注意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对反应速率的影响的根本原因是影响活化分子的浓度或百分数,难度不大.
3.(2分)反应A(g)+3B(g)=4C(g)+2D(g),在不同条件下反应,其平均反应速率如下,其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A)=0.4mol/(L•s)B.v(B)=0.8mol/(L•s)
C.v(C)=1.2mol/(L•s)D.v(D)=0.7mol/(L•s)
【分析】利用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可知,比值越大,反应越快,以此来解答.
【解答】解:反应速率与化学计量数的比值越大,反应越快,则
A.=0.4,
B.=0.267,
C.=0.3,
D.=0.35,
显然A中比值最大,反应最快,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速率快慢的比较,利用转化法或比值法均可比较反应的快慢,选择题中以比值法较快速,题目难度不大.
4.(2分)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下列物质的溶液,再灼烧(溶液低于400℃)可以得到原溶质固体的是()
A.FeCl3B.NaHCO3C.MgSO4D.KMnO4
【分析】物质的溶液在蒸发皿中加热蒸干并灼烧,最后得到该物质固体,如果是盐,说明该物质为难挥发性酸的盐,且该盐较稳定,受热不易发生反应,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FeCl3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HCl,升高温度HCl易挥发,蒸干溶液得到的固体是氢氧化铁,灼烧氢氧化铁分解生成氧化铁,所以最终得到的固体是氧化铁,故A不选;
B.NaHCO3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和水,故B不选;
C.形成MgSO4的酸是硫酸,硫酸属于难挥发性酸,且硫酸镁较稳定,受热不发生反应,所以加热蒸干灼烧硫酸镁溶液最后得到的仍然是硫酸镁,故C选;D.KMnO4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所以得不到原来物质,故D不选;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盐类水解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盐的水解原理为解答关键,试题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5.(2分)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
B.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度越大,熵值越大
C.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取决于反应吸热还是放热
D.一个反应能否自发进行,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结果有关
【分析】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反应自发进行,△H﹣T△S >0,反应非自发进行.
【解答】解:A、焓变是一个与反应能否自发进行有关的因素,多数能自发进行的反应都是放热反应,故A正确;
B、在同一条件下不同物质有不同的熵值,其体系的混乱度越大,熵值越大,故
B正确;
C、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不仅仅取决于反应吸热还是放热,故
C错误;
D、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是△H﹣T△S<0,与焓变和熵变的共同影响结果有
关,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反应自发进行的判断依据,注意反应是否自发进行取决于焓变熵变和温度,题目较简单.
6.(2分)下列热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甲烷的燃烧热△H=﹣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1 B.500℃、30 MPa下,将0.5 mol N2(g)和1.5 mol 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其热化学方程式为N2(g)+3H2(g)⇌2NH3(g)△H=﹣38.6 kJ•mol﹣1
C.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则H2SO4和Ca(OH)2反应的△H=2×(﹣57.3)kJ•mol﹣1
D.已知2C(s)+2O2(g)=2CO2(g)△H=a,2C(s)+O2(g)=2CO(g)△H=b,则a<b
【分析】A.燃烧热中生成水为液体;
B.合成氨为可逆反应,而热化学方程式中为完全转化时的能量变化;
C.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焓变为负,生成硫酸钙放热;
D.完全燃烧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燃烧反应的焓变为负.
【解答】解:A.由甲烷的燃烧热△H=﹣890.3 kJ•mol﹣1,则甲烷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H4(g)+2O2(g)=CO2(g)+2H2O(l)△H=﹣890.3 kJ•mol﹣1,故A错误;
B.将0.5 mol N2(g)和1.5 mol H2(g)置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19.3 kJ,合成氨为可逆反应,则1molN2(g)充分反应生成NH3(g)放热大于38.6kJ,放热反应的焓变为负,则N2(g)+3H2(g)⇌2NH3(g)△H <﹣38.6 kJ•mol﹣1,故B错误;
C.中和反应为放热反应,焓变为负,生成硫酸钙放热,由HCl和NaOH反应的中和热△H=﹣57.3 kJ•mol﹣1可知,H2SO4和Ca(OH)2反应的△H<2×(﹣57.3)kJ•mol﹣1,故C错误;
D.完全燃烧比不完全燃烧放出热量多,燃烧反应的焓变为负,由2C(s)+2O2(g)=2CO2(g)△H=a,2C(s)+O2(g)=2CO(g)△H=b,可知a<b,故D 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热化学方程式,为高频考点,把握反应中能量变化、燃烧热、中和热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选项B为解答的易错点,题目难度不大.
7.(2分)下列有关问题,与盐的水解有关的是()
①NH4Cl与ZnCl2溶液可作焊接金属中的除锈剂;
②用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可作泡沫灭火剂;
③草木灰与铵态氮肥不能混合施用;
④实验室盛放Na2CO3溶液的试剂瓶不能用磨口玻璃塞;
⑤加热蒸干AlCl3溶液得到Al(OH)3固体。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⑤D.①②③④⑤
【分析】①金属生锈后可以和酸发生反应而除去;
②泡沫灭火剂的灭火原理是二氧化碳灭火;
③碳酸钾和铵盐之间会发生反应生成易挥发的氨气;
④玻璃塞的成分是二氧化硅,可以和碱液发生反应;
⑤AlCl3溶液解热会生成氢氧化铝。
【解答】解:①NH4Cl与ZnCl2溶液中的铵根和锌离子会发生水解,导致溶液显示酸性,酸可以和金属锈的成分反应而除锈,故①正确;
②NaHCO3与Al2(SO4)3两种溶液中的碳酸根离子和铝离子双水解会生成二氧化
碳来灭火,二者可作泡沫灭火剂,故②正确;
③草木灰碳酸钾中的碳酸根离子与铵态氮肥中的铵根离子之间会双水解,不能混
合施用,故③正确;
④Na2CO3溶液中的碳酸根水解显示碱性,磨口玻璃塞的成分中二氧化硅可以和
碱反应,会导致瓶塞和瓶口黏在一起,故④正确;
⑤加热蒸干AlCl3溶液会促进铝离子水解,这样会得到Al(OH)3固体,故⑤正
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水解的原理和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水解的应用和水解原理的把握。
8.(2分)下列事实不能用化学平衡移动原理解释的是()A.光照新制的氯水时,溶液的pH逐渐减小
B.工业生产中,500℃左右比常温下更有利于合成氨
C.可用浓氨水和氢氧化钠固体快速制取氨气
D.增大压强,有利于SO2和O2反应生成SO3
【分析】勒夏特列原理为:如果改变影响平衡的条件之一,平衡将向着能够减弱这种改变的方向移动.使用勒夏特列原理时,该反应必须是可逆反应,否则勒夏特列原理不适用.
【解答】解:A.氯水中存在化学平衡Cl2+H2O⇌HCl+HClO,光照使氯水中的次氯酸分解,次氯酸浓度减小,使得平衡向右移动,氢离子浓度变大,溶液的PH 值减小,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故A不选;
B.合成氨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不利用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但升温却可提高反应速率,与勒沙特列原理不符,故B选;
C.氨水中存在氨气的溶解平衡,氢氧化钠溶解放出热量,升高温度抑制氨气溶解,从而生成氨气,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C不选;
D.二氧化硫与氧气生成三氧化硫的反应为气体体积缩小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向着正向移动,有利于三氧化硫的生成,可以用平衡移动原理解释,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勒夏特列原理的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明确勒夏特列原理的内容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基础知识的考查,培养了学生的分析能力及灵活应用能力.
9.(2分)室温下,有关下列四种溶液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忽略溶液混合时体积变化)()
A.在③④中分别加入适量醋酸钠固体,两溶液的pH值均增大
B.分别加水稀释100倍,所得溶液的pH:①>②>④>③
C.V1L④与V2L①混合,若混合溶液pH=7,则V1<V2
D.将溶液②和溶液③等体积混合,混合后所得溶液显酸性
【分析】A.在③入适量醋酸钠固体,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在
④入适量醋酸钠固体,醋酸根和H+结合生成醋酸,H+浓度变小;
B.分别加水稀释100倍,强酸和强碱的pH变化大于弱酸和弱碱的pH变化;C.一水合氨是弱碱,若pH为2的盐酸和pH为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氨水过量所得溶液pH>7,而混合溶液pH=7,所以酸多一些或碱少一些;
D.醋酸是弱酸,pH为2的醋酸和pH为12的氢氧化钠等体积混合,醋酸过量.【解答】解:A.在③入适量醋酸钠固体,醋酸根离子浓度增大,平衡逆向移动,
H+浓度变小溶液的pH值增大,在④入适量醋酸钠固体,醋酸根和H+结合生成醋酸,H+浓度变小溶液的pH值增大,故A正确;
B.分别加水稀释100倍,强酸和强碱的pH变化大于弱酸和弱碱的pH变化,则稀释溶液pH:①>②>④>③,故B正确;
C.一水合氨是弱碱,若pH为2的盐酸和pH为12的氨水等体积混合,氨水过量所得溶液pH>7,题给混合溶液pH=7,说明盐酸过量,即V1>V2,故C错误;
D.醋酸是弱酸,pH为2的醋酸和pH为12的氢氧化钠等体积混合,醋酸过量所得溶液pH<7,溶液显酸性,故D正确;
故选: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盐的水解,弱电解质电离平衡分析判断,溶液稀释等知识,为高考常见题型,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的考查,注意pH与离子浓度的关系,注意混合后溶液中存在的微粒,题目难度中等.
10.(2分)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pH=1的溶液中:Fe2+、NO3﹣、SO42﹣、Na+
B.由水电离的c(H+)=1×10﹣14mol•L﹣1的溶液中:Ca2+、K+、Cl﹣、HCO3﹣
C.c(H+)/c(OH﹣)=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l﹣
D.c(Fe3+)=0.1mol•L﹣1的溶液中:K+、ClO﹣、SO42﹣、SCN﹣
【分析】根据PH为1的溶液有大量H+、由水电离的c(H+)=1×10﹣14mol•L﹣1<1×10﹣7mol•L﹣1的溶液可能为酸或碱的溶液、c(H+)/c(OH﹣)=1012的溶液中c(H+)=1×10﹣1mol•L﹣1,利用离子之间能否结合生成水、气体、沉淀、弱电解质,能否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能否结合生成络离子来分析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否大量共存.
【解答】解:A、因PH=1的溶液有大量H+,则H+、Fe2+、NO3﹣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
B、因水电离的c(H+)=1×10﹣14mol•L﹣1<1×10﹣7mol•L﹣1,抑制了水的电离,
则溶液可能为酸或碱的溶液,HCO3﹣既与H+反应又能与OH﹣反应,则一定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
C、由c(H+)/c(OH﹣)=1012的溶液,则=1012,即c(H+)=1×10﹣1mol•L
﹣1,在酸性条件下该组离子不反应,则能大量共存,故C正确;
D、因Fe3+与SCN﹣结合生成络离子Fe(SCN)2+,则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离子的共存问题,习题中隐含信息的挖掘是解答的关键,并熟悉常见离子之间的反应来解答,本题的难点是C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及D中生成的络离子.
11.(2分)燃烧a g乙醇(液态),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27g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 kJ,则表示乙醇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C2H5OH(1)+3O2(g)═2CO2(g)+3H2O(1);△H=﹣Q kJ/mol
B.C2H5OH(1)+3O2(g)═2CO2(g)+3H2O(1);△H=﹣kJ/mol
C.C2H5OH(1)+O2(g)═CO2(g)+H2O(1);△H=﹣Q kJ/mol
D.C2H5OH(1)+3O2(g)═2CO2(g)+3H2O(1);△H=﹣2Q kJ/mol
【分析】燃烧a g乙醇(液态),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27g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 kJ,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即产生1.5mol液态水,放热是QkJ,燃烧热是完全燃烧1mol物质所放出的热,据此回答.
【解答】解:A、燃烧a g乙醇(液态),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27g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 kJ,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即产生1.5mol液态水,放热是QkJ,如果产生3mol液态水,放热是2QkJ,故A错误;
B、燃烧a g乙醇(液态),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27g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 kJ,
根据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即产生1.5mol液态水,放热是QkJ,如果产生3mol 液态水,放热是2QkJ,故B错误;
C、燃烧a g乙醇(液态),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和27g液态水,放出的热量为Q k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