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成效不佳的原因辨析及我国的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成效不佳的原因辨析及我国的对

二、主客观多方面缘故造成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成效不佳
1.我国相关政策的不完善
(1)重硬轻软,急功近利
在技术引进和吸引外商投资过程中,“重硬轻软”是一大通病。

由于机械设备的直截了当引进能够迅速提高和扩大企业的生产能力,能够迅速占据国内市场,打败竞争对手。

因此,在技术引进和招商引资过程中,许多企业更倾向于生产线以及关键设备的引进。

据对1990~1996年我国重大引进项目的抽样调查,软件与硬件的比例不足0.2:1.1997年技术转让、技术许可、技术服务和技术咨询四类软件技术引进合同共705项,合同金额为21.79亿美元,分别占合同总数和总金额的11.7%和13.68%,软硬件引进技术比例仅0.158∶1.
(2)缺少信息沟通和和谐机制以及相应的政府指导,造成重复引进
我国重复引进的特点要紧能够归结为三种特点:一是低水平重复引进多,一样性加工项目重复引进多;二是地点性重复引进的项目多;三是集中性重复引进的多,要紧发生在市场需求急剧扩大或者产品利润高的行业重复引进的多。

诸如钢铁、机床、电缆、汽车、外表、化肥、电子电器等行业集中表达了我国技术引进中的过度重复性。

重复引进的一个重要缘故在于企业对同行技术引进信息了解不完备,既不明白自身技术在世界所处的水平,也不明白在国内所处的水平,信息的欠缺往往使企业只从局部范畴来考虑是否引进技术及其引进技术类别的选择。

另外,政府缺少统一规划,缺少相应的治理和指导也是一个重要缘故。

2.跨国公司逐利性的本质,决定其只会依照自身利益需要向我国转让有关技术
(1)产品周期理论较好地说明我们不可能得到最先进的技术
依照弗农(Vernon)的产品周期理论,只有产品到了成熟时期之后,跨国公司才会向进展中国家转移生产,这就从整体上决定了其在中国投资企业不可能采纳最先进的技术。

事实上,跨国公司总是保持其母公司与海外的子公司的技术优势,如此能够使其在以后的投资活动与东道国的政府和企业谈判时保持实力上的优势,以提供先进技术为条件而逼迫东道国政府与企业做更多的利益让步,同时又不阻碍母公司的先进产品向东道国出口。

许多跨国公司在中国投资了许多企业,但同时又向中国出口大量产品,如松下、菲利浦在中国建立了几家彩电合资企业,但仍旧向中国大量出口了技术更为先进的电视机。

在汽车行业,情形也是如此。

因此跨国公司向中国转移在其母国差不多比较落后和过时的技术,延长了对先进技术的
垄断时刻。

依照最新一份对北京市科委认定的48家由跨国公司投资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水平的调查,与母公司相比,使用最先进技术的占26.3%,使用比较先进技术的占42.1%,比较先进技术与一样技术混用的占31.6%,而与国内企业相比,使用填补空白技术的占76.3%,使用先进技术的占23.7%.
(2)近年来,跨国公司尽管增强了在华研发投入,但其要紧目的是占有我国市场,利用我国资源。

9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规模的加大,跨国公司逐步加大了在华的研发投入,包括微软、IBM 等一大批跨国公司纷纷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因此,有专家称我国将继成为跨国公司的制造中心之后成为其全球研发中心。

然而,我们应该看到,这只是跨国公司争夺市场的必定选择,是看中了我国庞大的市场和丰富的人力和科技资源,而不是为了促进我国的产业技术进步。

GE总裁杰克·韦尔奇就曾提出,海外销售产品和设立生产制造基地只是全球化的初级时期,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进展,跨国公司必须实施研究开发全球化,人才利用全球化。

微软总裁盖茨在设立微软中国研究院的时候说过,研究的成功完全靠人才,因此微软追随人才到中国来办研究院。

3.双方实力的不对称决定了“以市场换技术”战略可不能取得明显的成效
“以市场换技术”本身是一个博弈过程,双方实力的对比将对其结果产生重大阻碍。

外商投资仅以品牌和服务即可猎取市场,可不能主动转让先进技术,甚至会采取种种手段限制技术扩散。

(1)我国研发基础薄弱,消化吸取能力不足
研发投入的不足,造成了我国研发基础薄弱,消化吸取能力不足。

2001年我国研发投入896亿元,仅占GDP 的1%。

爱立信(中国)2002年的教育和研发投入就达到到5.7亿美元,其全球研发投入约30-40亿美元,微软的全球研发投入更高达50亿美元。

研发投入不足、消化吸取薄弱,缺少自主创新能力,使得我国企业在与跨国公司的技术引进谈判中,不具备相应的谈判能力。

(2)跨国公司的技术锁定战略削弱了“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成效,加大了我国猎取国外先进技术的难度
技术锁定是跨国公司为了保证自己在技术方面的竞争优势,通过种种手段,在技术设计、生产工艺等中间关键环节设置某些障碍,限制和阻碍进展中国家猎取核心技术和提高技术创新能力,以加强东道国对其的依靠型,从而牟取巨额利润。

作为进展中国家的中国,也往往成为跨国公司技术锁定的对象。

从汽车、家电到电脑、通讯设备等都能够发觉“技术锁定”
的踪迹。

如小汽车的国产化程度越来越高,然而其中附加值最高的部分,我们始终无法把握其生产技术确实是一个明显的例子。

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能够说,跨国公司的技术锁定
战略削弱了我国“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成效。

(3)跨国公司的技术内部转移,使我国猎取技术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随着研发国际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跨国公司为了爱护自己的技术垄断地位,技术转移有进一步内部化的趋势。

跨国公司凭借技术优势,以及跨国经营的组织优势和治理优势,把技术资源在公司内部进行调配,使技术转移出国不出公司。

从1977年美国跨国公司国外技术收益的来源结构上能够清晰地看到这一点:美国跨国公司1977年的国外技术收益总额为58.48亿美元,其中来自国外子公司的收益为48.57亿美元,占83%,只有17%的国外技术收益来自不相关的外部企业。

另据联合国跨国公司中心的资料,在1985年美国获自进展中国家的技术收入中,有81%来自美国跨国公司的国外子公司,在西德,该比例则高达90.4%.另据我国商务部统计,当今世界,跨国公司内部的技术转移占全球技术引进的80%左右。

2001年,我国技术引进的30%属于跨国公司内部的技术转移,而到2002年,这一数值则超过了45%。

三、认真分析国内外进展趋势,适时调整我国技术引进政策,制定我国中长期技术进步进展战略
1.丰富“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内涵,由被动的“换技术”转为“猎取技术”
“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最大的局限性在于:对外方而言,转让或带来先进技术只是换取市场准入机会的一个筹码,在某种程度上是一种被动行为,并不是其企业进展内在的要求。

当给予外方市场准入机会后,我国政府的谈判能力会大大下降,缺乏促使外方滚动式引进新技术的有效手段。

“以市场换技术”的技术引进战略,尽管没有获得预期成效,但其最大的收成确实是充分认识到了我国市场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经济的进展以及世界各发达国家国内经济的不景气,世界越来越认识到我国市场的重要性,更加急切地进入中国市场。

另外,通过20多年的对外开放,我国的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技术水平有了明显提高,研发实力和创新能力也得到了不断加强,我们应逐步调整原先简单的通过出让市场换取技术的思路,通过提高市场进入的门槛,通过提高技术引进的层次,通过制造一个有效的竞争环境,充分发挥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这一优势,积极主动地有目的的猎取国外先进技术。

2.统一规划,积极引导,建立技术引进信息共享系统,加强对各地企业技术引进的治理
前面谈过,“以市场换技术”战略成效不佳的缘故专门大一部分是由于我国的技术引进以及吸引外商投资是企业行为,为了企业自身的短期利益,重硬轻软,重复引进;其次,各地点为了本地的利益,也争相出台更优待的政策来吸引外商投资,从而损害国家的整体利益;最后,由于没有统一的信息治理系统,各地各个企业在招商引资、引进技术的时候也会造成重复引进。

因此,国家应该依照全国产业技术的进展以及全国的产业布局,统一规划和指导企业、地点的技术引进和招商行为。

同时,要通过全国技术引进和招商引资信息治理系统的
建立,加强治理,幸免重复引进和重复引资设厂。

信息系统的建设既需要纳入全国技术引进的具体情形,大中小不同规模企业,国有非国有不同所有制企业,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技术引进都要全面反映。

此外,信息系统的建设还需要纳入国家对技术引进的政策法规(公布国家鼓舞、限制和禁止的引进技术名目),近期技术引进动态,国内外行业技术概况等内容。

3.提高“以市场换技术”的层次,从鼓舞外商在华投资设厂向鼓舞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转变,专门是设立合资、合作研发机构
随着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趋势不断增强,我们也应不断提高“以市场换技术”的层次,从鼓舞外商在华投资设厂,进行产品加工逐步向鼓舞在华设立研发机构转变,使我国逐步由跨国公司的制造中心向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转变,通过跨国公司在国内的研发,猎取技术外溢效应。

同时,为了尽可能通过与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合作,猎取先进的技术、研发组织治理体会以及培养和锤炼人才,我们应通过政策引导和相应的优待措施,鼓舞跨国公司与我国科研就构、高等院校和企业进行合资合作,设立研发机构,加强与其的合作和交流,获得更多的溢出效应。

4.增加研发投入,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加强与跨国公司谈判的话语权
研发投入的不足,是阻碍我国技术进步的要紧障碍,也是我国“以市场换技术”成效不明显的要紧缘故。

由于缺少自主研发和自主创新能力,我们在与跨国公司的博弈中始终处于不利位置。

在技术引进和招商引资过程中,由于不能把握最新技术的进展态势,不能对引进技术作以客观的评判,往往引进一些行将剔除的技术。

此外,由于投入不足,不能对引进技术进行专门好的消化和吸取,不能形成自主的研发能力,从而陷入引进、落后、再引进的怪圈。

5.排除垄断,引入竞争,以“寡占反应”规律破解跨国公司的“技术锁定”
前面谈到,由于跨国公司本身具有的猎取超额垄断利润的强烈动机,他们可不能轻易地向我国出让先进技术,甚至采纳“技术锁定”,阻碍我国获得其核心技术。

有研究说明,通过引入竞争,利用“寡占反应”规律来破解“技术锁定”是一种有效的方式。

所谓“寡占反应”
是指,在不完全竞争市场中,同一行业中居于垄断地位的寡占据袖企业之间的投资行为具有专门大的相关性和互动性。

例如,专门长时刻以来,上海大众由于没有其他汽车寡头的竞争,始终在核心技术方面留着一手,使我国汽车工业的国产化率难以提高,但入世以后,随着其他世界汽车巨头的进入,打破了大众的垄断局面,迫使其加快技术转移的速度与层次,全面实施“全平台战略”,并明确提出“提升上海大众产品开发能力和出口竞争力”的口号,以应对通用、福特、戴-克、丰田、雷诺的全面挑战。

因此,通过包括培养具有一定实力的国内企业以及在同一领域引入多家实力相当的跨国企业,实施“以竞争换技术”,以
“寡占反应规律”反制“技术锁定战略”,应该成为入世后我国技术引进和利用外资的两项重要内容。

6.加强国际合作,争取进入跨国公司技术联盟
随着研发国际化及企业间策略性技术联盟的进展,各大跨国公司均通过各种各样的技术联系结成了一张覆盖全球的复杂技术网络,并通过这一网络将全球科学技术资源操纵在自己手中,从而强化了自己在技术供应方面的垄断地位,强化了它们在向进展中国家的企业转移技术时的讨价还价能力,提高了进展中国家从跨国公司获得技术供应时所必须支付的成本。

为了应对这种状况,我国企业应该加强国际合作,争取入盟跨国公司主导的技术研发活动,以求融入全球技术开发的主流趋势。

入盟跨国公司主导的研发活动对在目前缺乏足够竞争力的中国企业是一条专门好的折衷道路。

量力而为,积极地参与跨国公司各种重大的科学技术研发活动,承担部分研究工作和资源奉献任务,即使不能够主导先进技术的开发方向,也要参与其中,以期在以后技术升级以及技术规则制定方面能够分一杯羹。

7.实施“跨国介入型研发”,推动企业走出去
随着R&D 国际化趋势的进一步加强,我国企业也应该积极主动的走出去,实施“跨国介入型研发”。

通过建立海外技术研究与开发机构,跟踪学习世界先进技术的进展,紧随世界先进技术的进展步伐,建立和巩固自身技术开发的能力和优势。

因此,我国应该出台相应的鼓舞和优待政策,有目标、有步骤地引导企业走出去,在世界技术创新中心设立研发机构,实现把握技术进展脉搏,不断推动技术进步的目的。

8.加强知识产权爱护,形成良好的人才鼓舞和流淌机制
跨国公司对外研发投资的一个重要动机确实是利用和猎取东道国的研发资源包括专业化人才资源和研发成果,同时又期望尽力幸免自身技术外溢和过快外溢。

因此,为了吸引跨国公司向我国转让技术,必须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爱护体系。

同时,为了幸免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在同我国科研就构、企业合作过程中,低成本的猎取我国已有的研发成果,也专门有必要建立规范、完善的知识产权爱护制度。

另外,通过建立良好的人才鼓舞和流淌机制,给予中外企业、研发机构和人员的平等的政策待遇,促进人才流淌的双向效应,也是今后我们必须认真对待的问题。

参考文献:
[1]王雪峰徐勇,跨国公司投资与中国工业技术进步,科技与治理[J],2002年第1期
[2]李斌王文韬,中国的技术黑洞和技术依靠,中国社会导刊[J],2003年1月号
[3]林洁,论跨国公司技术转移的内部化,研究与进展治理[J],2000年第4期
[4]郝瑞明陈余富,中国技术引进的问题和计策分析,开发研究[J],2002年第4期
[5]覃谊,跨国公司R &D 全球布局对中国企业的阻碍——中国企业获得跨国公司技术外溢效应的新思路,财经科学[J],2002年增刊
注释:
[1]本文为商务部重点软科学研究课题《我国加入WTO 后的技术引进计策研究》时期性成果之一。

[2]董书礼(1973-),男科技部中国科技促进进展研究中心产业和区域进展研究部,博士。

要紧研究方向技术贸易,产业技术竞争力,高新技术产业。

[3]“以市场换技术”战略的实施以1992年修改《合资企业法》,承诺外方控股并出任董事长为标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