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朔:纵使高手如云,我自横刀立马!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朔:纵使高手如云,我自横刀立马!
看清这个世界,然后爱它
照片:王朔
世洞(shidong365)第38篇推文
01
1984年,凭《空中小姐》进入文学圈的王朔,就像被佛祖开过光,他的人生开始熠熠生辉。

那些发光的人在他面前黯然失色,命星暗淡的朋友,靠近他后也闪闪发起光来。

马未都,刘震云,冯小刚,就是这时候先后走进他的朋友圈的。

还有个演戏的姑娘,名叫沈旭佳,她更牛逼,不仅走进王朔的朋友圈,还一举深入王朔的生活,成为他的老婆。

提起沈旭佳,得先从马未都说起。

王朔四处投稿的时候,有一次造访青年作家的圣地——《青年文学》编辑部,那时马未都还是个小编。

多年以后,马未都回忆,那时候王朔就是一小男孩,圆头圆脑,一脸腼腆,在不是特别熟的人面前脸皮特薄。

这让马未都觉得他不像写小说的,因为那年月写小说的长
相都比较粗糙,王朔简直就是一个小鲜肉般的存在。

这么细腻清秀的小男孩,怎么会是写小说的呢?
那时候的作家为毛粗糙?是因为当时的作家都是糙汉子,比如号称“陕西文坛三驾马车”陈忠实、路遥、贾平凹。

还有更年轻一点的作家,要么来自农村,要么去农村插过队。

在农村那个没有洗面奶的天地,知识青年没能改造世界,却把自个儿改糙了。

马未都说,那会儿但凡有点才华的,他都愿意结交。

他不看人品,因为人品是在人生中慢慢品出来的。

那时的王朔,在马未都眼中是个极聪明的人,这并非生活中的聪明,而是文字中的聪明。

同样一件事儿,王朔的表达更清晰更流畅,还更有趣。

就在这期间,王朔认识了沈旭佳。

马未都左,王朔右
02
那是1984年,一个闷热的夏夜,王朔、马未都等一帮狐朋狗友去北京舞蹈学校找女生跳交谊舞——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撩妹。

26岁的大龄青年王朔,就这样邂逅了大学生沈旭佳。

跳完舞,王朔还死皮赖脸地跑人女生宿舍,七扯八拉地神侃胡聊。

据马未都回忆,那时一个宿舍八个女生,都到晚上十点了,人家女生挨个洗漱完毕,王朔还赖在那不走。

马未都那时已结婚,回去太晚了不像话,多次示意要回去,可王朔还挤眉弄眼地说,“再坐会儿,再坐会儿”。

后来,王朔约马未都看舞剧《屈原》。

晚上七点一刻,马未都骑自行车赶到时,王朔说,就一张票。

马未都当场就急了,你就一张票,还请我看个毛线!王朔安抚说,“这票是给你的,你看第一排的!”
当时王朔和马未都都以为一排是最好的位置——比如领导人开会,坐一排的官都是最大的。

其实在剧场或电影院,三四排才是最好的位置。

马未都进去之后,王朔从舞台的后台进来了,把马未都惊得一愣一愣的。

能进后台的,都是有头有脸的人物。

你看《上海滩》,只有那些大亨才可以进入后台,物色卸了妆或正在化妆的花旦,以便自己享用。

舞剧《屈原》里演婵娟的妹子,令王朔惊为天人。

舞剧中有个情节,婵娟往后来了个“下腰”,演屈原的老男人背对观众有个朝前俯身动作,王朔看了醋咕拉叽地说:“估计丫亲了个嘴儿。


这位演婵娟的演员就是沈旭佳。

从那天起,王朔发现,自己爱上这姑娘了。

那个时候,徐静蕾才10岁。

03
王朔与沈旭佳经常约会,史料记载,他们一起去过玉渊潭游泳。

两人还都特能侃。

王朔为了装逼,嘴里说的全是五个字的外国人名,比如说博尔赫斯,四个字欠水平,得说豪尔赫·路易斯·博尔赫斯。

为了积累外国人名,他回去还特意看了不少外国名著。

那时沈旭佳刚毕业,是东方歌舞团的当家花旦,追求者甚众,有官二代,有富二代,还有比王朔还帅的小鲜肉。

王朔有的只有才华、才华、还是才华。

虽然发表作品不多,却是潜力股。

那个年代的人们比较单纯,像作家这样的文化人范儿足,逼格高。

现在你要说人是作家,人还会回你一句:你全家都是作家!
最终王朔抱得美人归,可有情敌却不干了,跑到东方歌舞团找组织告状,说王朔是个流氓,品行恶劣玩弄女性。

东方歌舞团的领导吓坏了,找沈旭佳谈话,让她和王朔断绝来往。

沈旭佳鸣谢了组织关心,依然和王朔来往密切,组织上没办法,只好作罢——毕竟王朔还没恶
劣到成为阶级敌人。

就这样,王朔和沈旭佳走到了一起。

1984年的王朔没什么钱,《空中小姐》的稿费360元早被他挥霍怠尽。

他也没有别的生财之道,只好把希望全寄托在写小说上。

偶尔拿到一笔稿费,就给沈旭佳买东西。

那时多数倒爷都没有职业道德,净卖些假冒伪劣商品。

王朔给沈旭佳买的高筒皮靴,跟儿竟然是歪的。

买的衣服也不合身,但这一点也不妨碍沈旭佳的美丽。

王朔说,沈旭佳在我眼里浓妆佳,淡妆亦佳,即使蓬头垢面依旧不掩国色。

1985年,《当代》第六期发表了一篇小说《浮出海面》,写一个社会青年和跳舞姑娘甜蜜而惆怅的爱情故事。

作者署名:王朔,沈旭佳。

04
1985年12月,王朔还在疯狂写小说的时候,海南有位青年躺在草坪上看杂志,嘴里不住笑骂:“真他妈孙子”。

另一个牙齿长得不怎么齐整的青年,一脸懵逼地问:“谁这么孙子?让你笑成这样。


看书青年说:“王朔,我认识的一哥们儿。


牙不齐整的青年最初不以为然,看了几段后,也咧开嘴说:“真他妈孙子!”
这个看书的青年就是郑晓龙,他那时在一个剧组当创作中心的主任。

那个牙齿不怎么齐整的青年就是冯小刚,那时他还是个美工助理。

主任郑晓龙带着美工助理冯小刚,在海南拍戏。

说起来,他们比王朔更早进入影视圈。

他们看的那本书,就是《当代》杂志,那篇小说就是《浮出海面》。

冯小刚与王朔顺利会师,牵线搭桥的就是郑晓龙。

1986年夏天的冯小刚还有些自卑。

他从小就对大院青年比较神往,从郑晓龙口中听说过很多自信满满又牛逼哄哄的大院青年。

冯小刚想融入这个圈子,只得把自己的身段放得很低。

没办法,这个社会就这么现实,冯小刚的家庭出身,注定他得付出比别人多一百倍一千倍的努力。

混社会混圈子不都是这样么,对于那些起点较低的人来说,你没有资本也没有资格去傲娇。

所幸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冯小刚从小就做得一手好菜,他用好菜款待了王朔和郑晓龙。

自此冯小刚才正式进入王朔的朋友圈,虽然在饭局上,他一直排在末位。

此后王朔出门组局总喜欢带上冯小刚。

为毛?之前一起混的的叶京是兄弟发小,走出去至少得平起平坐,后来一起鬼混的马未都是编辑,跟他一起还要带点尊重,而冯小刚简直是他一迷弟,不管什么局有个专业吹捧自己的迷弟,能彰显自己身份,抬高自己地位。

虽说冯小刚身板弱不像马仔,但他嘴巴好使。

再说了,毕竟混的是文化圈,不是黑社会。

几十年后,冯小刚出版了一本自传,他写遇见王朔那是“抬头望见北斗星”。

冯导这张嘴,真不愧是小钢炮,怼人可以把你怼到十八层地狱,吹人可以把你吹到银河系。

05
1986年,王朔又发表了一篇小说《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王朔手头也渐渐宽裕,日子好过了一些。

这时有一些批判的声音来了,有人说他笔下的男主角,没有社会正面意义。

甚至有女编辑说:“我可不敢跟王朔约稿,我去了他要是强奸我怎么办?”王朔听了,嘴一咧:“你怎么那么瞧得起自己呀?”
经这些段子手一炒作,王朔更火了。

可他越火,沈旭佳越忧心忡忡。

她对王朔说:“我真不想让你出名,我真希望咱们老像现在这样。


31年后,有个社会青年GAI,当他在《中国有嘻哈》里越来越红的时候,他女朋友就跟那时的沈旭佳一样,没有安全感,害怕自己配不上,或者说hold不住。

其实那是爱的体现。

GAI比赛完,就把女友升级成老婆了。

王朔也一样,1987年,他和沈旭佳结婚。

那时徐静蕾13岁,因书法专长,被保送进北京朝阳区的一所中学。

那时的她,对沈旭佳完全构不成威胁。

06
1988年,王朔女儿王咪出生。

身为人父的王朔意识到,自己不能一直沿着爱情的路子走,不然就成男版琼瑶了。

于是他写了一篇《橡皮人》的小说。

这篇小说是他创作的分水岭。

开篇第一句话就是:“一切都是从我第一次遗精时开始。


稿子给了马未都,马未都一读,太特么牛逼了,赶紧拿给主编。

主编也说好:“但第一句话太少女不宜了,得拿掉。

”正巧刊印那天,马未都在印厂值班,他冒着被开除的风险又给加回去了。

好在发行后没几天,《小说月刊》要转载,也没删这句。

它就这么保留了下来。

《小说月刊》在那时是非常牛逼的刊物,王朔的小说被转载,宣告主流文坛对他的认可。

其实王朔也是赶上了好时候,那时候“先锋文学”崛起,文坛的尺度越来越大,如果没有马原、洪峰、余华、苏童、莫言等先锋派作家背书,《橡皮人》里的第一句话,绝对会引起轩然大波。

编辑马未都也很可能受处分。

其实,王朔的这篇《橡皮人》就很先锋。

但那时的王朔,才不管什么先锋不先锋呢,能发表,能挣稿费养家糊口,就很满足了。

1987年,王朔趁热打铁,接连发表了《枉然不供》《人莫予毒》《顽主》等作品,开始奠定他在文坛中的地位。

也是1987年,《收获》杂志推出“实验文学专号”,刊登余华《四月三日事件》、马原《上下都很平坦》和洪峰《极地之侧》,以此为标志,“先锋文学”横空出世。

随后“先锋派五虎将”应运而生。

东邪余华,西毒马原,南帝苏童,北丐洪峰,中神通格非,牛逼不牛逼,唬人不唬人!
除此之外,还有前面说的号称“陕西文坛三驾马车”的陈忠实、路遥、贾平凹。

还有稳扎稳打的莫言等等。

一时间群雄并起,个个都想一统江湖。

1988年,王朔横刀立马,一人一骑,在群雄并起的江湖,杀出一条血路。

史称“王朔年”!本文作者:洞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