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一化学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14学年山东省济宁市微山一中高一(下)期末化学模拟试
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60分.)
1.(3分)(2013春•微山县校级期末)据报道,上海某医院正在研究用放射性的一种碘53125I 治疗肿瘤.该碘原子的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72 B.19 C.53 D.125
考点:质子数、中子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
专题:原子组成与结构专题.
分析:原子53125I左下角数字表示质子数,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左上角数字表示质量数,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
解答:解:原子53125I中质子数为53,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所以其核外电子数是53;该原子中质量数为125,质量数=质子数+中子数.所以中子数为125﹣53=72,该碘原子的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72﹣53=19.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了质子数、中子数、质量数、核外电子数及其相互联系,难度不大,明确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是解本题的关键.
2.(3分)(2013春•微山县校级期末)某同学做丙醛的还原性实验,取4mL 0.5mol•L﹣1的CuSO4溶液和4mL 0.5mol•L﹣1的NaOH溶液,将它们混合后,滴入1.0mL的10%丙醛溶液,加热煮沸,结果没有看到红色沉淀生成,这是因为()
A.麦芽糖溶液太浓B.加热时间不够C.CuSO4溶液不够量D. NaOH溶液不够量
考点:有机物(官能团)的检验.
专题:实验题.
分析:醛基能和新制的Cu(OH)2反应,该反应的本质是:醛基具有还原性,新制的氢氧化铜具有氧化性,醛基与氢氧化铜中的+2价的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操作的关键是碱要过量,据此即可解答.
解答:解:A.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和新制的Cu(OH)2反应,该反应的本质是:乙醛中的醛基具有还原性,新制的氢氧化铜具有氧化性,醛基与氢氧化铜中的+2价的铜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只要有醛基即可反应,与麦芽糖溶液浓稀无关,故A错误;
B.麦芽糖水解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和新制的Cu(OH)2反应:CH2OH(CHOH)4CHO+2Cu(OH)
2:CH2OH(CHOH)4COOH+Cu2O+2H2O,只要加热即可,故B错误;
C.n(NaOH)=0.5mol/L×0.004L=0.002mol,根据反应CuSO4+2NaOH═Cu(OH)2↓+2NaSO4可知:n(NaOH)=2n(CuSO4),n(CuSO4)=0.0001mol,应该加CuSO42mL,实际加了4mL,故C错误;
D.n(CuSO4)=0.5mol/L×0.004L═0.002mol,根据反应CuSO4+2NaOH═Cu(OH)2↓+Na2SO4可知:n(NaOH)=2n(CuSO4)=0.004mol,n(NaOH)=0.5mol/L×V,V=8mL,应该加0.5mol/L NaOH溶液8mL,实际只加了4mL,NaOH溶液的量不够,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醛基的检验,解答时注意根据方程式中量的关系解题,难度中等.
3.(3分)(2009•湖南模拟)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增加的是()
A.硝酸B.无水乙醇C.石灰水D.盐酸
考点: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乙醇的化学性质.
专题: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分析:先根据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生成CuO,质量增加,然后考虑表面的氧化铜与选项中的物质是否反应,确定铜片质量如何变化.
解答:解:A、因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质量增加,将它投入硝酸中,发生反应:CuO+2HNO3═Cu(NO3)2+H2O,Cu2+进入溶液,铜片的质量会减小,故A错误;
B、因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质量增加,将它投入无水乙醇中,发生反应:CH3CH2OH+CuO﹣→CH3CHO+H2O+
Cu,又恢复为铜,铜片的质量不变,故B错误;
C、因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生成CuO,质量增加,将它投入石灰水中,氧化铜不与石灰水反应,铜片质量增加,故C正确;
D、与A同理,铜片的质量会减小,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在乙醇的催化氧化中,铜的作用是催化剂,质量不变.
4.(3分)(2013春•微山县校级期末)一定温度下某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可逆反应N2(g)+3H2(g)⇌2NH3(g)达平衡的标志是()
A.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键形成
B.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
C.v正(H2)= v逆(NH3)
D.N2、H2、NH3的体积比为1:3:2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分析:可逆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物质的量不变、物质的量浓度不变、百分含量不变以及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物理量不变,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无论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都存在1个N≡N键断裂的同时、有6个N﹣H 键形成,所以不能据此判断平衡状态,故A错误;
B.反应前后气体质量不变、容器体积不变,则密度始终不变,所以不能据此判断平衡状态,故B错误;
C.v正(H2)= v逆(NH3)=v逆(H2),所以正逆反应速率相等,该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故C
正确;
D.N2、H2、NH3的体积比为1:3:2时,该反应可能达到平衡状态也可能没有达到平衡状态,与反应物初始浓度及转化率有关,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反应平衡状态判断,为高频考点,当反应前后改变的物理量不变时改反应达到平衡状态,注意:只有反应前后改变的物理量才能作为平衡状态判断依据,题目难度不大.
5.(3分)(2013春•微山县校级期末)下列各组中化合物的性质比较,不正确的是()A.酸性:HClO4>HBrO4>HIO4B.碱性:Ba (OH)2>Ca(OH)2>Mg(OH)2
C.稳定性:HCl>H2S>PH3D.还原性:F﹣>Cl﹣>Br﹣
考点: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A.非金属性越强,对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B.金属性越强,则对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
C.非金属性越强,则气态氢化物越稳定;
D.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解答:解:A.非金属性Cl>Br>I,对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为HClO4
>HBrO4>HIO4,故A正确;
B.金属性为Ba>Ca>Ba,则对应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为Ba(OH)2>Ca(OH)2>Mg(OH)2,故B正确;
C.非金属性Cl>S>P,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为HCl>H2S>PH3,故C正确;
D.非金属性F>Cl>Br,对应离子的还原性为F﹣<Cl﹣<Br﹣,故D错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熟悉金属性、非金属的比较方法即可解答,注意规律性知识的总结,题目难度不大.
6.(3分)(2013•南昌校级四模)可逆反应:2NO2⇌2NO+O2在固定体积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
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的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
A.①④⑥B.②③⑤C.①③④D.①②③④⑤⑥
考点: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
专题:化学平衡专题.
分析:从平衡状态的两个重要特征上判断:(1)v(正)=v(逆),(2)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不变.
解答:解:此题列出了判断可逆反应是否达到平衡状态的各种可能情况,应从平衡状态的两个重要特征上判断(1)v(正)=v(逆),(2)混合物中各组成成分的百分含量不变.①
符合特征(1);②表示的都是正反应方向;③说明了反应中各物质的转化量的关系;④NO2是红棕色气体,颜色不变时说明NO2的浓度保持不变,符合特征(2);⑤中若是恒容条件,则ρ始终不变;若恒压条件,则ρ随反应而变;⑥也说明符合特征(2).故①④⑥能说明是否达到平衡状态.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状态的判断,注意分析时要从化学方程式的反应特征判断,平衡状态的本质时正逆反应速率相等.
7.(3分)(2012•天心区校级模拟)只用一种试剂就可以鉴别乙酸溶液、葡萄糖溶液、蔗糖溶液,这种试剂是()
A.NaOH溶液B.Cu(OH)2悬浊液C.石蕊试液D.Na2CO3溶液
考点:有机物的鉴别.
专题:有机反应.
分析:乙酸虽是弱酸,但还是能过溶解氢氧化铜,乙酸与其混合后溶液澄清;葡萄糖是还原性糖,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会产生砖红色沉淀;蔗糖不是还原性糖,与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以此解答该题.
解答:解:A.NaOH溶液与乙酸发生中和反应,但没有明显现象,与葡萄糖、蔗糖不反应,故A不选;
B.乙酸溶解氢氧化铜,葡萄糖是还原性糖,与氢氧化铜悬浊液共热会产生砖红色沉淀;蔗糖不是还原性糖,与氢氧化铜悬浊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三种溶液现象各不相同,能鉴别,故B选;
C.石蕊为酸碱指示剂,不能用来鉴别葡萄糖和蔗糖,故C不选;
D.Na2CO3溶液与乙酸反应生成气体,但与葡萄糖和蔗糖不反应,故D不选.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检验,题目难度不大,本题注意葡萄糖和蔗糖性质的区别,学习中注重常见物质的性质的积累,把握物质的检验方法.
8.(3分)(2013春•微山县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凡金属跟非金属元素化合时都能形成离子键
B.离子化合物熔融状态下一定导电
C.离子化合物中的阳离子只能是金属离子,酸根离子中不能含有金属元素
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考点:离子化合物的结构特征与性质.
分析:A.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可能形成共价键;
B.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
C.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可能不是金属离子,酸根离子中可能含有金属元素;
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
解答:解:A.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之间可能形成共价键,如氯化铝,故A错误;B.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下能电离出自由移动的离子,含有自由移动离子或电子的物质能导电,所以熔融状态下的离子化合物一定能导电,故B正确;
C.离子化合物中阳离子可能不是金属离子,如铵根离子,酸根离子中可能含有金属元素,如AlO2﹣,故C错误;
D.溶于水可以导电的化合物可能是共价化合物,如硫酸等,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物质与化学键的关系,明确物质的构成及构成微粒之间作用力即可解答,注意采用举例法分析解答,注意规律中的反常现象,易错选项是A.
9.(3分)(2012春•吉林期末)某元素R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分子式是H n RO2n﹣2,则在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是()
A.3n﹣10 B.12﹣3n C.3n﹣4 D.3n﹣12
考点:根据化学式判断化合价.
专题:氧化还原反应专题.
分析:根据H n RO2n﹣2利用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R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再利用最高正化合价﹣8=最低负价,即为气态氢化物中R元素的化合价,据此计算.
解答:解:令H n RO2n﹣2中R元素的化合价为x,
由化合价代数和为0,所以(+1)×n+x+(﹣2)×(2n﹣2)=0,
解得x=3n﹣4,
所以最低负价为3n﹣4﹣8=3n﹣12.
故选:D.
点评:考查化合价的计算,难度较小,关键利用化合价代数和为0计算R元素的最高化合价,再利用最高正化合价﹣8=最低负价.
10.(3分)(2013春•微山县校级期末)已知同周期X、Y、Z三种元素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增强
B.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C.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增强
D.元素非金属性按X、Y、Z的顺序减弱
考点:非金属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及其性质递变的规律.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元素的原子半径逐渐减小,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氢化物的稳定性逐渐增强.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酸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HXO4>H2YO4>H3ZO4,则非金属性:Z<Y<X,原子序数Z<Y<X.
解答:解: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水化物的酸性逐渐增强,酸性由弱到强的顺序是:H3ZO4<H2YO4<HXO4,则非金属性:Z<Y<X,原子序数Z<Y<X,则
A.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Z<Y<X,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单质的氧化性Z<Y<X,则单质的氧化性按X、Y、Z的顺序减弱,故A错误;
B.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Z<Y<X,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单质的氧化性Z<Y<X,则阴离子的还原性按X、Y、Z的顺序增强,故B错误;
C.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Z<Y<X,非金属性逐渐越强,对应氢化物的稳定性越强,则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按X、Y、Z的顺序减弱,故C错误;
D.同周期元素原子序数Z<Y<X,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非金属性逐渐增强,则非金属性Z <Y<X,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题目难度中等,本题的解答关键是根据酸性判断非金属性和原子序数.
11.(3分)(2013春•微山县校级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分子式为C7H16的烷烃,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2种
B.乙烷与氯气在光照条件下反应生成的有机物共有6种
C.丙烯既能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又能在光照下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相同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乙烷完全燃烧甲烷耗氧量多
考点:烯烃;烷烃及其命名;同分异构现象和同分异构体.
专题:同分异构体的类型及其判定;有机物的化学性质及推断.
分析:A、根据碳链异构写出分子式为C7H16的烷烃且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的数目.
B、根据乙烷分子中含有的氢原子个数判断.
C、根据丙烯结构及官能团判断.
D、根据甲烷和乙烷的燃烧方程式判断.
解答:解:A、分子式为C7H16的烷烃,含有3个甲基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故A错误.B、乙烷分子中含有6个氢原子,所以乙烷发生取代反应生成的有机物中有的有顺反异构,所以共有8种,故B错误.
C、丙烯中含有甲基和双键,所以丙烯有烷烃和烯烃的性质,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发生加成反应,故C正确.
D、甲烷和乙烷的燃烧方程式分别为:假设分别燃烧1mol燃料,需要的氧气分别为
CH4+2O2CO2+2H2O
1mol 2mol
1mol 2mol
2C2H6+7O24CO2+6H2O
2mol 7mol
1mol 3.5mol
所以燃烧相同物质的量的甲烷和乙烷,乙烷需要的氧气多,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了同分异构体、取代物的判断等知识点,难度不大,易错选项是A,注意A 选项限制性条件、甲基的位置是解本题的关键.
12.(3分)(2013春•微山县校级期末)对于A2+3B2⇌2C的反应来说,以下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中,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B2)=0.08mol/(L•s)B. v(A2)=0.04mol/(L•s)
C.v(C)=0.06mol/(L•s)D. v(B2)=4.2mol/(L•min)
考点:反应速率的定量表示方法.
专题:化学反应速率专题.
分析:利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ABCD换算为同一种物质的反应速率比较,数值越大,反应速率越快.
解答:解:利用化学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计算,ABCD换算为同一种物质A 的反应速率比较;
A、v(A2)=v(B2)=×0.08mol/(L•s)=0.027mol/(L•s);
B、v(A2)=0.04mol/(L•s);
C、v(A2)=v(C)=×0.06mol/(L•s)=0.03mol/(L•s);
D、v(B2)=×4.2×mol/(L•s)=0.023mol/(L•s);
综上所述B反应速率最大;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反应速率的比较,利用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转化为同种物质的反应速率来比较,注意D选项中单位的换算,题目难度不大.
13.(3分)(2013春•微山县校级期末)科研人员设想用如图所示装置生产硫酸,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为正极,b为负极
B.负极反应式为:2H2O+SO2﹣2e﹣═SO42﹣+4H+
C.电子从b极向a极移动
D.生产过程中H+向a电极区域运动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
分析:该原电池中,二氧化硫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硫酸,所以通入二氧化硫的电极是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负极反应式为SO2+2H2O﹣2e﹣=SO42﹣+4H+,正极反应式为O2+4e﹣+4H+=2H2O,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A.该原电池中,二氧化硫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硫酸,所以通入二氧化硫的电极是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是正极,所以a是负极、b是正极,故A错误;
B.负极上二氧化硫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电极反应式为SO2+2H2O﹣2e﹣=SO42﹣+4H+,故B正确;
C.a是负极、b是正极,所以电子从a极流向b极,故C错误;
D.a是负极、b是正极,所以H+向正极b电极区域运动,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为高频考点,根据元素化合价变化确定正负极,知道各个电极发生的反应及电子流向,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中等.
14.(3分)(2013春•微山县校级期末)运用元素周期律分析下面的推断,其中不正确的是()
A.锂(Li)与水反应比钠与水反应剧烈
B.砹(At)为有色固体,AgAt难溶于水也不溶于稀硝酸
C.在氧气中,铷(Rb)的燃烧产物比钠的燃烧产物更复杂
D.HBrO4的酸性比HIO4的酸性强
考点:同一主族内元素性质递变规律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元素周期律的作用.
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
分析:A.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
B.根据同主族元素的性质相似性分析;
C.根据同主族元素的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分析;
D.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
解答:解:A.金属性:Na>Li,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对应的单质与水反应越剧烈,则钠与水反应比锂与水反应剧烈,故A错误;
B.卤族元素的单质从上到下颜色逐渐加深,则砹(At)为有色固体,卤族元素单质的卤化银都不溶于水也不溶于硝酸,故B正确;
C.碱金属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增强,对应的单质与氧气反应的产物有氧化物、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等,越来越复杂,故C正确;
D.非金属性:Br>I,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则HBrO4的酸性比HIO4的酸性强,故D正确.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同主族元素的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把握元素周期律的递变性和相似性.
15.(3分)(2013春•微山县校级期末)有a、b、c 3种金属,将a、b放在稀硫酸中,用导线连接,电流方向由a到b.把a放在c的硫酸盐溶液中,a表面有c析出.这3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
A.b>a>c B.a>b>c C.c>b>a D.c>a>b
考点:原电池和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常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及其应用.
专题:电化学专题.
分析:在原电池中,较活泼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金属作正极,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电流从正极沿导线流向负极;较活泼的金属能将较不活泼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在原电池中,较活泼金属作负极,较不活泼金属作正极,电子从负极沿导线流向正极,电流从正极沿导线流向负极;较活泼的金属能将较不活泼金属从其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a、b放在稀硫酸中,用导线连接,电流方向由a到b,则金属活动性b>a;
把a放在c的硫酸盐溶液中,a表面有c析出,金属活动性a>c,
所以金属活动性顺序是b>a>c,故选A.
点评:本题以原电池原理为载体考查了金属活动性强弱的判断,根据正负极与金属活泼性强弱的关系、金属之间的置换反应确定金属性强弱,题目难度不大.
16.(3分)(2015春•兰州校级期末)某有机物的结构简式如图:则此有机物可发生的反应有()①取代②加成③氧化④酯化⑤水解⑥中和.
A.①②③⑤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⑥
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分析:该物质中含有酯基、碳碳双键、苯环、羧基和醇羟基,具有酯、烯烃、苯、醇和羧酸性质,能发生加成反应、加聚反应、还原反应、缩聚反应、取代反应、酯化反应、中和反应等,据此分析解答.
解答:解:含有羧基和醇羟基,能发生取代反应;含有苯环和碳碳双键,所以能发生加成反应;含有醇羟基,能发生氧化反应;含有羧基而能发生酯化反应;含有酯基,所以能发生缩聚反应,含有羧基,所以能和碱发生中和反应,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把握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醇、羧酸、烯烃、酯的性质,该物质能发生加聚反应还能发生缩聚反应,题目难度不大.
17.(3分)(2013春•微山县校级期末)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中,书写正确的是()A.B. C.
D.
考点:电子式.
分析:A.氯离子表示错误,且氯化钙的电子式中两个氯离子分别写在镁离子两边;B.硫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硫离子带2个负电荷,为2﹣;
C.氧化镁中,镁离子带正电,不需要中括号;
D.氯化钾是离子化合物.
解答:解:A.氯化钙为离子化合物,氯离子需要标出电荷,且分别写在镁离子两边,正
确的电子式为:,故A错误;
B.硫化钠为离子化合物,硫离子带2个负电荷,硫化钠的电子式为:,故B错误;
C.氧化镁中,镁离子带正电,不需要中括号,氧化镁的电子式为:,故C错误;
D.氯化钾为离子化合物,其电子式为:,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子式、结构式的表示方法,题目难度中等,注意掌握电子式、结构式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明确离子化合物与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的区别.
18.(3分)(2013春•微山县校级期末)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煤的干馏
B.裂解
C.从煤焦油中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
D.古代植物变质成煤
考点: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
分析:化学变化是指在原子核不变的情况下,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解答:解:A、煤的干馏是将煤隔绝空气加强热使其分解生成煤焦油、煤气、焦炭等新物质的过程,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错误;
B、石油的裂解是采用较高的温度,让大分子烃类有机物成为小分子烃的过程,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B错误;
C、从煤焦油中得到苯、甲苯、二甲苯等根据煤焦油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而分离的,变化过程中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正确;
D、古代植物变成煤经历了氧化腐败变质的过程,该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D错误.
故选C.
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变化过程中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没有新物质生成就属于物理变化.
19.(3分)(2013春•微山县校级期末)X、Y、Z、W、Q为4种短周期元素,在周期表位置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
B.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为:Y>Z
C.离子Y2﹣和Z3+的核外电子总数和电子层数都不相同
D.元素W的单质比Q的熔点低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的性质.
分析:X、Y、Z、W、Q都是短周期元素,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是N元素、Y 是O元素、Z是Al元素、W是S元素、Q是Cl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化合物性质解答.
解答:解:X、Y、Z、W、Q都是短周期元素,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可知,X是N元素、Y是O元素、Z是Al元素、W是S元素、Q是Cl元素.
A.元素X与元素Z的最高正化合价分别为+3、+5,二者最高正化合价之和的数值等于8,故A正确;
B.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故原子半径Z>Y,故B 错误;
C.离子O2﹣和Al3+的核外电子总数均为10,均有2个电子层,故C错误;
D.常温下,硫单质为固体,而氯气为气体,硫的熔点高于氯气,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位置结构性质的相互关系及应用,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结构和元素周期律的递变规律.
20.(3分)(2013春•微山县校级期末)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A>B>D>C B.原子序数d >c>b>a
C.离子半径C>D>B>A D.单质的还原性A>B>D>C
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
分析: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即a﹣2=b﹣1=c+3=d﹣1,原子序数A>B>D>C,A、B处于同一周期,C、D
处于同一周期,且A、B处于C、D所在周期的相邻下一周期,A、B形成阳离子,则A、B为金属,C、D形成阴离子,则C、D为非金属,结合元素周期律进行解答.
解答:解:已知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A2+、b B+、c C3﹣、d D﹣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则离子核外电子数相同,即a﹣2=b﹣1=c+3=d﹣1,原子序数A>B>D>C,A、B处于同一周期,C、D处于同一周期,且A、B处于C、D所在周期的相邻下一周期,A、B形成阳离子,则A、B为金属,C、D形成阴离子,则C、D为非金属.
A.A、B处于同一周期,C、D处于同一周期,且A、B处于C、D所在周期的相邻下一周期,同周期,原子序数越大原子半径越小,所以原子半径B>A,C>D,电子层越大原子半径越大,所以原子半径B>A>C>D,故A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