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小麦播种技术研究进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21期
粮食作物
基金项目德州学院横向课题(HXKT2022373)。
作者简介
张超(1969—),男,山东临邑人,学士,高级农艺师,从事小麦栽培技术推广工作。
*通信作者
收稿日期
2023-07-06山东省小麦播种技术研究进展
张
超1崔慧敏1
宣宇1陈广凤2冯建英2李冬梅2吴儒刚1*
(1德州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山东德州253015;2
德州学院生态与资源环境学院,山东德州253023)
摘要为创新小麦播种栽培模式,提高小麦产量和质量,本文概述了小麦播种技术体系的发展历程,分析了
播种技术对小麦产量形成的重要性,总结了山东小麦播种技术体系研究进展,展望了新型小麦播种方式的发展前景,为山东小麦增产开辟新路径。
关键词小麦;播种技术;精量播种;立体匀播中图分类号S5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7731(2023)21-0010-03
小麦是山东省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高质高产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十分重要,创新优化播种技术是提高小麦单产的有效途径[1]。
因此,创新小麦播种栽培模式是小麦持续高产的重点研究方向,诸多学者致力于小麦播种技术和播种方式的研究,已取得显著成效[2]。
本文回顾小麦播种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山东小麦播种技术体系研究进展,并且展望新型小麦播种方式的发展前景,以期为山东小麦增产开辟新路径。
1小麦播种技术体系的形成
传统冬小麦高产栽培技术除需选育优良品种
外,主要靠高肥水高播量提高产量,这种增产方式下的小麦产量难以突破6000kg/hm 2[3]。
20世纪80年代,余松烈[4]的小麦高产攻关协作课题组根据莱阳精量匀播高产经验,在严控基本苗、降低群体起点基础上,以个体健壮、合理群体、穗足穗重求高产,形成了完整的水浇地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体系。
随后,该高产攻关试验协作课题组经持续跟踪试验,自主创新冬小麦宽幅精播的高产育种理论模式和育种技术,并先后成功研制冬小麦宽幅精播机,于2009年创下9478.8kg/hm 2的高产纪录[5]。
有学者通过小麦
精播高产栽培技术体系阐述了“小群体、壮个体”观点,也有部分学者提出“大群体,小株型”高产途径的设想[6]。
侯庆福等[7]结合晚播高产的要求,创立了“小麦独秆栽培法”,研究晚茬小麦独秆栽培技术,通过增加播量保穗数,配合特定肥水管理,实现晚茬不晚熟、重施氮肥不贪青和穗数多不倒伏,产量形成期群体结构合理,净光合生产率高,可获得与早中茬麦相近的高产量。
单玉珊等[8]研究表明,在生产上无论精播、独秆还是常规栽培均有高产案例,从而证实“小麦高产多途径”论断的正确性。
司纪升等[9]研究认为,垄作小麦冠层结构的3个不同层次(上、中、下)和叶面积系数、群体透光率等指数均优于普通平作,群体和旗叶光合速率及干物质秸秆的积累等多项指标也显著高于普通平作,而且抗低温抗倒伏等的能力指标普遍较强,较普通平作小麦单株增产达到11%。
刘义国等[10]认为,垄作小麦生育后期旗叶的衰老速度减缓,旗叶叶绿素降解速度变慢,灌浆后期旗叶叶绿素中的SOD 酶含量和CAT 酶活性水平较灌浆前期稍高,MDA 酶的活性含量水平较生产前低,显著提高了小麦细胞生长及发育成熟的综合抗旱能力,延缓了细胞过早衰老。
2小麦播种技术体系研究进展
随着农业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劳动力投入的减
少,更多学者致力于小麦播种和耕作方式研究,小麦整地和播种质量是高产稳产的基础[11]。
孙中伟[12]认
-
-10
为,稻茬麦适期播种,应选择条播方式,播量适中;晚播应选择撒播方式,增大播量。
席天元等[13]研究表明,在播种量几乎相同的情况下,“撒播—宽幅播”的播种新组合方式可以显著降低田间断垄或缺苗单元面积,增加田间的群体生物量及其积累,产量亦显著高于单一组合播种栽培方式。
华一帆[14]研究认为,与常规条播相比,宽幅播种通过促进花后氮素的吸收延长了花后群体光合高值持续期,促进了花后光合物质生产并通过促进肥料氮素吸收提高了氮素吸收效率、氮素利用效率,实现了山东小麦的增产。
张勇[15]研究表明,小麦低播量(基本苗225万株/hm2)、播深4~5cm、播后镇压的播种方式显著促进了次生根生长,提高了出苗率和分蘖率,进而提高了产量。
李瑞雅等[16]研究认为,旱地麦田休闲期深翻采用探墒沟播可提高茎蘖成穗率,利于可孕小穗数的形成,可优化最终产量构成、提升小麦产量和增加经济效益。
赵广才等[17]提出了小麦立体匀播技术,使小麦种子等深均匀分布在土壤的立体空间中,单株营养面积和生长空间相对平均,增加低位有效蘖总量,形成均衡健壮个体,构建高质量群体,稳定或提高单株生产力。
立体匀播技术是将传统条播下小麦田间分布的一维行距变为二维株距,将“麦苗集中的线”变为“单株匀布的面”,把一维的“麦行营养空间”变为二维的“单株营养空间”,使小麦个体得以充分生长,进而构建合理的群体结构。
常旭红等[18]研究认为,基于小麦生长发育特性的立体匀播技术,通过提高群体中个体的均衡度,促进小麦群体对水分、氮肥及光辐射利用效率的提高,在稳定或增加穗粒数及千粒重的基础上,提高单位面积有效成穗数,最终实现小麦高产。
小麦播量和田间土壤营养特性对小麦是否高产稳产起到决定性的影响。
张梅[19]研究认为,山东在追求高产量的同时也应该注意质量,需确保小麦幼苗能够获得优良的发育生长环境。
通常情况下小麦适宜种植密度在40万~50万株/hm2,种植密度越大,小麦群体生长优势可能会一定程度增加,但种植密度过大,可能会造成倒伏或病虫害等发生的概率随之增大,因此,山东应根据实际状况科学合理密植。
小麦播种时,还需注意土壤的营养特性差异对小麦播种密度的影响。
一般情况下,黏性土壤含有较多的养分,在播种时可以适当提高播量,砂质土壤应尽量减少播种密度。
另外,为了避免因土壤水分过大造成小麦根系呼吸困难等情况的出现,要注意适时控水,防止土壤湿度过大。
3小麦播种技术前景展望
土地流转将使得小麦农场规模化种植、机械化程度大大提高,探索适合于机械化种植的耕作模式将既是热点也是趋势。
第一,研究推广立体定向匀播作业方式。
立体定向匀播作业方式可以做到秸秆及时还田,增加农田土壤颗粒中土壤有机质含量,在施用化学肥料的同时,提高麦苗免疫力和麦苗田间覆盖率,实现土壤保温保墒,提高耕地有效利用率,从而实现整体增产、增效、节本和提质升级[20]。
虽然小麦立体匀播技术应用价值显而易见,但其仍有可深化的研究空间,如小麦立体匀播技术提高产量的生理分子机制尚不清晰,养分利用效率提高的原理鲜见报道。
第二,加强小麦立体匀播技术下农田生态因素动态规律与小麦生理适应性机制等方面研究。
“小麦旋耕深松分层施肥宽幅匀播技术”是立体匀播技术的深入和创新。
徐萍等[21]研究表明,“玉米遁耕分层施肥—小麦旋耕深松分层施肥宽幅匀播”模式能够大幅度降低小麦田0~40cm的耕作层土壤总容比重、增加深层土壤含水率,同时有效优化与调节整个小麦耕作层养分空间的分布,增加小麦分蘖,提高地上部干物质转化比例和0~40cm耕作的根干重,进而提高单位面积穗数比和穗粒数,实现农业节水与抗旱双重条件下的小麦高产,同时也实现玉米—小麦轮作高产优质与高效。
第三,加强小麦播期研究。
适期播种可避免出现大面积弱苗,从而实现小麦安全越冬,确保次年小麦产量[22]。
小麦适期晚播在播种前需相应推迟整地时间,可有效抑制病虫草害,延缓春季穗发育进程,提高小麦抗春季“倒春寒”的能力,延后施氮肥时期,提高肥料利用率,减少需氮总量等[23]。
张超等:山东省小麦播种技术研究进展
-
-11
安徽农学通报2023年21期粮食作物
4结语
小麦规模化、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对耕作方式和小麦生长机理研究提出了新要求,本文回顾了山东小麦播种技术的发展历程,总结了小麦播种技术体系研究进展,并且展望了新型小麦播种方式的发展前景,为山东小麦增产开辟了新路径。
参考文献
[1]朱元刚,朱勇,王运智,等.立体匀播影响小麦光合生产和
产量形成的研究进展[J].安徽农学通报,2021,27(19): 20-22.
[2]吴芬,徐萍,郭海谦,等.冬小麦产量差和资源利用效率
差及调控途径研究进展[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0,28(10):1551-1567.
[3]余松烈.小麦精播高产栽培技术[J].新疆农业科技, 1990(4):11-12.
[4]赵君实,徐茂臻,王法宏.山东小麦主要栽培技术体系
及其应用[J].莱阳农学院学报,1991,3(4):239-244. [5]余松烈,于振文,董庆裕,等.小麦亩产789.9kg高产栽
培技术思路[J].山东农业科学,2010,42(4):11-12. [6]要燕杰,高翔,吴丹,等.小麦农艺性状与品质特性的多元
分析与评价[J].植物遗传资源学报,2014,15(1):38-47.
[7]侯庆福,周复来.晚茬小麦高产独秆栽培法[J].莱阳农
学院学报,1985,2(2):23-29.
[8]单玉珊,李延奇,韩法志,等.冬小麦晚播高产独杆栽培
研究初报[J].北京农学院学报,1988,3(2):216-224. [9]司纪升,王法宏,李升东,等.不同种植方式对小麦群体
质量和产量结构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6,26(6): 136-139.
[10]刘义国,刘永红,刘洪军,等.不同种植方式对小麦旗
叶衰老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5):8424-8426.
[11]周吉红,王俊英,孟范玉,等.耕作方式对小麦播种质
量、产量和效益的影响[J].作物杂志,2022(4): 199-204.
[12]孙中伟.不同播种方式下播期与播量对小麦籽粒产量
和品质形成的影响[D].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1. [13]席天元,赵海祯,梁哲军,等.组合播种方式对小麦群
体及产量形成的影响[J].中国农学通报,2014,30(18): 185-188.
[14]华一帆.播种方式与不同类型氮肥互作对小麦产量和
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22.
[15]张勇.种植方式对小麦群体建成的影响与调控技术研
究[D].泰安:山东农业大学,2014.
[16]李瑞雅,孙敏,任爱霞,等.耕作模式和播种方式对旱
地小麦产量形成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22, 40(2):17-26,51.
[17]赵广才,郝德有,常旭虹,等.小麦立体匀播技术[J].农
业科技通讯,2015(7):184-186.
[18]常旭虹,王艳杰,陶志强,等.小麦立体匀播栽培技术
体系[J].作物杂志,2019(2):168-172. [19]张梅.山东优质高产小麦栽培技术分析探究[J].河北
农机,2023(3):166-168.
[20]杨新田,吴玲玲,杜永娜,等.不同播种方式对强筋小
麦新麦26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 2020,48(15):45-47.
[21]徐萍,杨宪杰,冯佐龙,等.华北平原小麦新型耕作施
肥播种方式增产增效研究[J].中国生态农业学报(中英文),2022,30(5):831-841.
[22]郑海泽,张红芳,梁志刚.晋南旱地小麦播种期和播种
密度对小麦个体生长动态及产量的影响[J].陕西农业科学,2011,57(2):3-6.
[23]王健,席天元,杨娜,等.晋南小麦应对气候变化的适
应性栽培技术模式[J].山西农业科学,2023,51(2): 165-172.
(责编:张蓓)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