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侵权知识点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法侵权知识点总结
一、民法侵权的基本概念
侵权是指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包括了侵权行为人的行为与结果,以及侵权的法律后果。
在我国民法的侵权责任制度中,侵权行为分为两种类型:犯错侵权和无过错侵权。
根据不
同情形,侵权行为可能导致赔偿和其他法律后果。
民法侵权行为对他人合法权益的损害,侵害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主要包括人格权、财产权、身体权、健康权、名誉权等。
二、民法侵权的构成要件
1. 行为:侵权行为是指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具体行为,包括了动作行为和不作为行为。
动
作行为即侵权人行为存在实质性的行为,不作为行为指侵权行为者应当采取措施但未能履
行的行为,此行为也可能构成侵权行为。
2. 主观方面:主观上的过错是指侵权行为人的故意或过失。
故意侵权是指侵权人主观上明
知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但仍然故意进行侵权行为。
过失侵权是指侵权行为人的行为违
反了应当依法遵守的注意义务,因而导致了侵权行为。
3. 结果:侵权行为产生了一定的后果,导致了对他人合法权益的侵害。
4. 因果关系:在侵权行为和损害后果中存在直接因果关系。
侵权行为是损害发生的原因,
并且损害是侵权行为的直接后果。
从上述构成要件可以看出,在民事侵权中,行为、主观过错、损害结果和因果关系都是构
成要素。
其中,主观过错和因果关系是侵权构成的两个重要关键所在。
三、民法侵权的救济方式
1. 赔偿:最常见的侵权救济方式是给予被侵权人赔偿。
赔偿应当根据损害的具体情况和侵
权行为人的过错程度确定,并考虑到被侵权人的实际损失情况。
2. 撤销、排除妨碍、消除危险、恢复原状:这些救济方式主要针对特定的侵权行为进行消除、排除等处理。
3. 公告赔礼道歉:侵权行为人可发布公告,进行赔礼道歉来消除对被侵权人的影响。
四、民法侵权的举证责任
对于侵权行为的存在和造成的损害,被侵权人负有举证责任。
一旦被侵权人提供了足够的证据证明了其合法权益的损害及侵权行为,侵权行为人就应当举证以证明其不具备过错或者过错轻微,或者不存在因果关系等。
五、常见的侵权行为
1. 侵犯人格权:包括了侮辱、诽谤、诬陷等。
2. 侵犯财产权:如侵占、侵犯知识产权等。
3. 侵犯身体权和健康权:如故意伤害、碰撞、故意传染疾病等。
4. 侵犯名誉权:如编造事实、发布不实的言论、捏造事实伤害他人名誉等。
六、民法侵权的适用原则
1. 整体原则:对于同一侵权行为,适用整体责任。
侵权行为的组成要件是统一的,应当作为整体来考虑。
2. 避免不当得利原则:所谓不当得利,是指侵权行为人因为违法占有他人的合法权益而获取的利益。
在履行侵权责任时,应当从不当得利中排除,并恢复被侵权人的损失。
3. 过错原则:侵权行为人主观上的过错是侵权责任确定的基础,具有过错的侵权行为人应当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4. 公平原则:在侵权行为的责任认定中,要考虑到实现公平。
具体来说,包括了损害的程度、侵权行为人的过错程度等。
七、民法侵权的免责和减责
1. 免责:侵权行为过程中存在法定免责原因的,侵权行为人不承担侵权责任。
比如不可抗力等。
2. 减责:在责任确定时,侵权行为人的行为具有一定轻微或者对被侵权人的损害也是有限的情况下,应当考虑减轻其责任。
八、民法侵权的时效性
民法侵权行为的时效期限一般为二年。
时效期从原本应当得到赔偿的时间开始计算,并不得超过20年。
如果被侵权人不知道或者应当不知道其权益受到侵害时,时效期可以适当延长。
在特殊情况下,时效期可能会有所变化。
以上是对民法侵权知识点的基本概念、构成要件、救济方式、举证责任、侵权行为等内容的总结。
了解民法侵权的相关知识,有助于我们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适用相关法律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