碑志文体四类释名考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碑志文体四类释名考证
马骁英;于景祥
【摘要】碑志文,是中国古代文体学领域中的重要文体,由于其载体的特殊性,而在
中国古代文体发展史上,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发挥着特殊的作用.清代学者李兆洛编选的著名骈文选本《骈体文钞》,将碑志文体划分为四类:碑记类、墓碑类、志状类、
铭刻类.这一划分,是对《文心雕龙》以来历代文体学历史成果的科学继承,比较客观地反映了中国古代碑志文体的面貌.返本复始、穷根溯源地探讨碑志文体四类的名
称的源起、流变,有益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中国古代碑志文体的发展历程.
【期刊名称】《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年(卷),期】2015(043)006
【总页数】5页(P140-144)
【关键词】碑记类;墓碑类;志状类;铭刻类
【作者】马骁英;于景祥
【作者单位】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6;辽宁大学文学院,辽宁沈阳110036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I059.99
碑志文体,在中国古代文体家族中,特色殊异,地位突出,集艺术价值与学术价值于一身。
在艺术价值方面,碑志文体在忠实留存当时经典文学语言艺术风貌的同时,
客观呈现了籀、篆、隶、楷等书体艺术的鲜明特色,为后人留下了可资心摹手追的宝贵的艺术范本。
在学术价值方面,碑志文体提供了反映当时各方面真实状况的关于社会史的可靠资料,足以纠正传世史籍文本之误,订正史籍之讹,裨补史籍之阙,保存了当时文书的真实格式体例,蕴含了关于字形、字义、字体、字音的珍贵的小学实据,传递了历史上今古文经学家法家说的遗存余韵。
清代阳湖派著名作家李兆洛编选的骈文总集《骈体文钞》,高度重视碑志文体的历史价值,收录了大量的历代碑志名篇,并将碑志文体细分为碑记类、墓碑类、志状类、铭刻类。
这种细分,较好地反映了碑志文体在历史发展中的源流、功能情况。
为了深入详细地了解碑志文体的发展演变,我们有必要更为透彻地审视关于碑志文体的这种类别细分,并对碑志文体四类的名与实加以诠释和考证。
一、作为“古宗庙庭碑之变”的碑记类
碑,作为一种文体,源远流长,支派众多。
“碑记”,是“碑”这种文体在发展衍化过程中分生出的一个支流性类别。
《文心雕龙·诔碑》:“碑者,埤也。
上古帝王,纪号封禅,树石埤岳,故曰碑也。
又宗庙有碑,树之两楹,事止丽牲,未勒勋绩,而庸器渐缺,故后代用碑,以石代金,同乎不朽。
”〔1〕
通过南朝梁代刘勰《文心雕龙》的论述,可以发现,“碑”的起源具有二元性。
“碑”的第一种起源,源于帝王“纪号封禅”,上古的帝王,为了纪述名号,举行封禅典礼,树立一块石材,加于泰山之上,叫做“碑”。
《说文·石部》:“碑,
竖石也。
”〔2〕《文心雕龙》范文澜注云:“埤,有增益之义。
”〔3〕这种碑
的功能是昭显、称颂帝王功德。
刘勰在《文心·诔碑》中以“周穆纪迹于弇山之石”为此类碑的原初性典范。
《穆天子传》郭璞注云:“谓勒石铭功德也,秦始皇、汉武帝巡狩登名山,所在刻石立表,此之类也。
”〔4〕“碑”的第二种起源,源于“宗庙”。
宗庙,并非帝王独有,先秦时期上至帝王,下至普通贵族,皆有宗庙。
《左传·成公三年》云,“若从君惠而免之,以赐君之外臣首,首其请于寡君,而
以戮于宗,亦死且不朽”〔5〕。
宗庙中的“碑”树立在宗庙东西两柱之间的中庭,其功能原本只是用于拴系祭祀用牲,宗庙中的盘盂钟鼎是用于铭刻功业勋绩的,后来这些金属器物渐渐缺少,于是就用宗庙中石制的碑来代替这些金属铸造的器物,用以铭刻功绩,传之不朽。
《礼记·祭义》:“牲入庙门,丽牲于碑。
”〔6〕郑玄注:“丽,犹系也。
”〔7〕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宗庙碑以丽牲,后人因于其上纪功德。
”〔8〕
这种树立在宗庙东西两柱之间的中庭之中的“宗庙之碑”,在后世发展中,分化出两个支流性类别,其中一个便是“碑记”(另一个是“墓碑”)。
清王兆芳《文体通释》:“一为墓碑,一为宫殿碑、庙碑、德政碑,皆古宗庙庭碑之变也。
”〔9〕王兆芳清晰地指出,古宗庙庭碑演变分化出两个支流,其中之一便是包括宫殿碑、庙碑、德政碑在内的“碑记”系列。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讲义》:“六朝时奏立之碑有二:一为墓碑,一为碑记。
碑记,如寿阳百姓为刘勔立碑记。
”〔10〕《南史·刘悛传》:“悛父勔讨殷琰,
平寿阳,无所犯害,百姓德之,为立碑记。
”〔11〕刘师培认为,古宗庙庭碑发
展衍化为墓碑和碑记的重要时间节点,乃是在六朝时期,并以寿阳百姓为刘勔所立的德政之碑作为碑记的典型例证。
“碑记”,包括:宫室之碑、城池之碑、桥道坛井之碑、神庙寺观之碑、家庙之碑、山川之碑、古迹之碑、风土之碑、灾祥之碑、德政之碑等等〔12〕。
这是明代徐
师曾《文体明辨序说》,根据内容属性与功能属性,概括总结出的“碑记”系列细目。
我们从中不难发现,“碑记”系列中的各个子目,都与古宗庙庭碑有着或明或暗、或隐或显的血脉传承关系。
二、“自庙徂坟”的墓碑类
《文心雕龙》认为,墓碑类文体,是在宗庙之碑的“自庙徂坟”的分生、发展、衍
化过程中,逐步出现的。
《文心雕龙·诔碑》:“宗庙有碑,树之两楹,事止丽牲,未勒勋绩,而庸器渐缺,故后代用碑,以石代金,同乎不朽,自庙徂坟,犹封墓也。
”〔13〕《礼记·檀弓》:“孔子既得合葬于防,……于是封之崇四尺。
”〔14〕郑玄注:“聚土曰封。
”〔15〕
宗庙之碑,由无字的“丽牲”之碑,发展为有字的“勒勋”之碑,并且“自庙徂坟”,使原本无字的用于“引棺”、“下棺”的木质“丰碑”发生变化,成为自己的外延、衍生物,使“丰碑”在自己的影响、推动下,发展衍化为有字的追述功德的石制“墓碑”。
东汉刘熙《释名·释典艺》:“碑,被也。
此本王葬时所设也。
施其辘轳,以绳被
其上,以引棺也。
臣子追述君父之功美,以书其上,后人因焉,故建于道陌之头,显见之处,名其文,就谓之‘碑’也。
”〔16〕范文澜《文心雕龙注》云:“《仪礼·聘礼》郑玄注:‘碑,引物者,其材,宫庙以石,窆用木。
’《礼记·檀弓》:‘公室视丰碑,三家视桓楹’,郑玄注:‘丰碑,斲大木为之,形如石碑,桓楹者,形如大楹也。
’按此《檀弓》注,即《聘礼》注所谓‘窆用木’也。
非石而亦曰碑,假借之称也。
”〔17〕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又云:“封圹之丰碑,
以木悬棺綍,汉以纪功德。
墓碑,丰碑之变也。
”〔18〕《礼记·丧大记》:“君葬,四綍二碑;大夫葬,二绋二碑。
凡封窆,用綍去碑。
”〔19〕郑玄注:“树
碑于圹前,以绋绕之,用辘轳下棺也。
”〔20〕唐封演《闻见记》:“丰碑,本
天子、诸侯下棺之柱,臣子或书君父勋伐于其上。
”〔21〕清赵翼《陔余丛考》:“墓碑本由于悬窆之丰碑,而或易以石也。
”〔22〕
刘勰的《文心雕龙·诔碑》,在以“选文以定篇”的方式论述“碑”的过程中,特
别突出“墓碑”这一支流,肯定了“墓碑”在“碑”的文体大家族中的主体地位,刘勰在《文心雕龙·诔碑》中列举出的“碑”体的所有典范性篇目——东汉蔡邕的《杨赐碑》《陈太丘碑》《郭有道碑》《周勰碑》《胡广碑》,东汉孔融的《张俭
碑》,东晋孙绰的《温峤碑》《王导碑》《郗鉴碑》《庾亮碑》《桓彝碑》,全都是墓碑之文。
刘勰以墓碑之文为代表,论述了“碑”体的体制和风格:“夫属碑之体,资乎史才。
其序则传,其文则铭。
标序盛德,必见清风之华;昭纪鸿懿,必见峻伟之烈。
此碑之制也。
……骨鲠训典,词无殬言,辨给足采,莫非清允,其叙事也该而要,其缀采也雅而泽,清词转而不穷,巧义出而卓立。
”〔23〕刘勰认为,创作以墓碑之文为代表的碑体文章,需要依靠史学才能,它的前段的叙事的序就是逝者的传记,它的末后的韵文就是称述功德的铭辞,标立叙述逝者隆盛的功德,一定要使读者看到逝者的高风亮节和丰功伟业,昭著纪录逝者的鸿勋美绩,这些就是写作碑体文章的最高要求和准则。
碑体文章的总体风格,应当做到以训诰典谟为题材骨干而典雅有力,逐字逐句追求精工而词无败笔;辨析充分,文采华茂,清晰洁净,明断平允,叙述事实周详而扼要,措置文辞典雅而润泽;清新的语言、浏亮的音调婉转变化而层出不穷;精巧的用意超然突出、卓然特立。
“墓碑”类文体,包括:墓碑、墓碣、墓表、神道碑、碑颂、阡表、殡表、灵表、神诰、哀赞。
三、表里相连的志状类
志状,是墓志铭与行状这两类文体的合称。
墓志铭,是区别于“墓碑”的一种文体。
清赵翼《陔余丛考》:“墓碑立于墓上,志铭埋于圹中,此志铭与墓碑之异制也。
墓碑之文有作于葬后者,而志铭之作必在葬前。
”〔24〕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墓碑表于外,文则稍详;志铭埋于圹,文则严谨。
”〔25〕用途的不同,导致体制的殊异和风格的相悖,从而使墓
志铭成为不同于“墓碑”的文体。
墓志铭的最早萌芽,可以追溯到先秦的石椁铭。
《文心雕龙·铭箴》:“若乃飞廉
有石椁之锡,灵公有蒿里之谥,铭发幽石。
”〔26〕《史记·秦本纪》:“飞廉为
纣使北方,还,无所报,为坛霍太山而报,得石棺,铭曰‘帝令处父不与殷乱,赐尔石棺以华氏’。
”〔27〕唐司马贞《史记索隐》云:“处父,飞廉别号。
”
〔28〕《庄子·则阳》:“夫灵公也死,卜葬于故墓,不吉,卜葬于沙丘而吉,掘
之数仞,得石椁焉。
洗而视之,有铭焉,曰:‘不冯其子,灵公夺我里。
’夫灵公之为‘灵’也久矣。
”〔29〕《博物志·异闻》:“卫灵公葬,得石椁,铭曰:
‘不逢箕子,灵公夺我里。
’”〔30〕
墓志铭最初是以墓砖铭的形态出现的,其文体形制极为简朴短小,往往只有寥寥数语。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周益公《跋保母碑》云:‘予得光武时梓潼扈居墓砖,先叙所历之官,末云千秋之宅。
’”〔31〕
墓志铭的真正成熟、繁荣,是在南朝时期。
而这种成熟和繁荣,要归因于汉末魏晋时期的“禁碑”风气,是“禁碑”成就了墓志铭的空前蓬勃发展〔32〕。
清赵翼《陔余丛考》:“墓志铭之来已久,古来铭墓,但书姓名、官位,间或铭数语于其上,而撰文叙事,胪述生平,则起于南朝颜延之耳。
”〔33〕《宋书·礼志二》:“汉以后,天下送死奢靡,多作石室、石兽、碑铭等物。
建安十年,魏武帝以天下凋敝,下令不得厚葬,又禁立碑。
高贵乡公时,碑禁尚严,此后复弛替。
”〔34〕晋武帝咸宁四年禁断立碑诏曰:“此石兽、碑表,既私褒美,兴长虚伪,伤财害人,莫大于此,一禁断之,其犯者,虽会赦令,皆当毁坏。
”〔35〕东晋元帝以后,
禁又渐颓,裴松之于东晋安帝义熙中上表奏禁,迄于刘宋之世,此禁不改。
由于碑禁颇严,向之僭立私碑者,转而群趋于墓志铭之作。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墓志铭之作,两汉迄晋,间或有之,初犹用砖,久方刻石,而颂功纪德,大抵用碑,自东晋禁断,稍有德业之人,莫不用墓志铭。
”〔36〕
关于墓志铭的体制分类,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列举了三种:“一为墓志,如王献之《保母砖》、颜延之《王弥墓志》,施于素族贫贱,以纪死者名氏者也;一为墓志有铭,王俭《丧礼》所谓‘原此制将以千载之后,陵谷迁变,欲后人有所闻知,其人若无殊才异德者,但记姓名、历官、祖父、姻媾而已,若有德业,则为铭文’者也;一为志、铭分用兼施者,如《南史·裴子野传》谓‘湘东王为之墓铭,陈于
藏内,邵陵王又立墓志,堙于羡道’是也。
”〔37〕
关于墓志铭的作用和意义,清赵翼《陔余丛考》云:“韩魏公(北宋韩琦)四代祖葬博野,子孙避地,遂忘所在。
公既贵,始寻求,命其子祭而开圹,各得志铭,然后信。
则志铭之设,亦孝子慈孙之深意。
”〔38〕
行状,是与墓志铭存在密切联系的一种文体。
明吴讷《文章辨体序说》:“行状者,门生故旧状死者行业上于史官,或求铭志于作者之辞也。
”〔39〕明徐师曾《文
体明辨序说》:“行状,具死者世系、名字、爵里、行治、寿年之详,或牒史馆请编录,或上作者乞墓志。
”〔40〕清王芑孙《碑版文广例》:“行状之式,出于
墓志。
”〔41〕
早在南朝时期,行状这种文体就成了文学理论关注的对象。
《文心雕龙·书记》:“状者,貌也。
体貌本原,取其事实,先贤表谥,并有行状,状之大者也。
”〔42〕《文心雕龙》认为,“状”是“书记”类文体所涵盖的名目繁多的品类之一,“状”,就是形貌的意思,初为叙述事件情状的公文,重在摆明事实,呈现原貌,后来衍化为记述逝者世系、籍贯、生卒年月、生平概略的文体,体现一个人的本来面貌,采取其一生的言行事实加以追叙,替先贤追加谥号,事先都会有关于其生平经历的“行状”,这是“状”中最重大的一种类别。
清代学者对行状的成因、功能、衍化、特征、代表作家、与碑类文体的联系,都做了深入的研究。
清王兆芳《文体通释》:“行事而趋于正道,既死而亲旧门人表其事状,供诔谥也。
初状之于朝,后亦状诸戚友。
主于追叙行事,得其形貌。
梁任昉、沈约多行状。
”〔43〕清梁玉绳《志铭广例》:“庐州有唐旌表万敬儒孝行状碑,化州谯国夫人冼氏庙有行状碑,乃知行状亦碑版文字之一,而高僧尤多以行状刻碑,或直谓之‘墓状’也。
”〔44〕
在中国古代“志状”类文体的创作中,是存在着某些严重的弊端和恶习的。
这一历史教训警示我们,在重视文章之才的同时,更要重视文章之德〔45〕。
范文澜
《文心雕龙注》:“自文章与学术分道,缀文之徒,起似牛毛,受贵室富贾之金,为作志状,多谀墓之辞,势重者称美,财富者文丽,所谓生为盗跖,死为夷齐,欺曜当时,贻误后世,妄言伤正,华辞损实。
故,顾炎武《日知录》云:‘志状不可妄作。
’”〔46〕
四、具有导源意义的铭刻类
铭刻之文,是碑志类文体的具有导源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
碑志类文体的起源之一,就是上古封禅性的“刻石”。
《文心雕龙·诔碑》:“碑者,埤也。
上古帝王,纪号封禅,树石埤岳,故曰碑也。
”〔47〕南朝梁代刘勰《文心雕龙》认为,“碑”的起源之一,源于帝王“纪号封禅”,上古的帝王,为了纪述名号,举行封禅典礼,竖石于岱宗之上,称为“碑”。
这种碑的功能是昭显、称颂帝王功德。
刘勰在《文心·诔碑》中以“周穆纪迹于弇山之石”为此类碑的原
初性典范。
《穆天子传》卷三:“天子遂驱升于弇山,乃纪丌迹于弇山之石……天子五日观于舂山之上,乃为铭迹于县(悬)圃之上,以诏后世。
”〔48〕《穆天
子传》郭璞注云:“谓勒石铭功德也,秦始皇、汉武帝巡狩登名山,所在刻石立表,此之类也。
”〔49〕
历代帝王们的“刻石”,最终形成了碑类文体的重要一脉——封禅之碑。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秦人但曰刻石,不曰碑,后此凡刻石皆曰碑矣。
《始皇本纪》上邹峄山立石,上泰山立石,下皆云刻所立石,其书法之详也。
凡刻石必先立石,故知竖石者,碑之本义。
”〔50〕《说文·石部》:“碑,竖石也。
”〔51〕相比于碑类文体的另外一脉——宗庙之碑(后又衍化出墓碑),封禅之碑具有鲜明而
显著的特征。
范文澜《文心雕龙注》:“刻石纪功,可用于生人。
”〔52〕
碑类文体的这一重要支脉,在历史上留下的足迹和影响,是深刻和深远的。
《文心雕龙·铭箴》:“赵灵勒迹于番吾,秦昭刻博于华山,夸诞示后。
……至于始皇勒岳,政暴而文泽,亦有疏通之美焉。
若班固燕然之勒,序亦盛矣。
”〔53〕《韩非
子·外储说》:“赵主父令工施钩梯而缘播吾,刻人疎其上,广三尺,长五尺,而
勒之曰:‘主父常游于此’。
”〔54〕又“秦昭王令工施钩梯而上华山,以松柏
之心为博,箭长八尺,棊长八寸,而勒之曰:‘昭王常与天神博于此’。
”〔55〕透过铭刻之文,我们可以发现“碑”与“铭”的辩证关系。
原本仅题于器物之上的“铭”,通过与碑志类文体的依存共生、水乳交融,突破了狭小的器物铭的藩篱,走向了更为广阔的文化空间。
《文心雕龙·诔碑》:“碑实铭器,铭实碑文。
勒石
赞勋者,入铭之域。
”〔56〕唐李翱《答开元寺僧书》(《唐文粹》八十五):“盘之辞可迁之于鼎,鼎之辞可移之于山,山之辞可书之于碑。
”〔57〕清黄叔
琳《文心雕龙注》:“盘之辞可迁于鼎,鼎之辞可迁于山,山之辞可迁于碑。
”〔58〕
《骈体文钞》在“铭刻类”中,不仅收录了封禅之碑,还收录了一些应归类于“碑记”的亭碑、寺碑、宫庙碑、功德碑。
(“碑记”,源于宗庙之碑。
)《骈体文钞》之所以如此,是因为编者李兆洛认为,这些碑体作品虽然渊源有别,但在性质上都属于“庙堂之制,奏进之篇”,所以可以归于一类。
而被《骈体文钞》归于“碑记”“墓碑”“志状”三类的碑体作品,李兆洛认为,它们在性质上都是“指事述意之作”,在地位上要低于“庙堂之制,奏进之篇”。
五、结论
综上所述,碑志文体,在历史发展源头上的最初形态,是纪号封禅之碑和宗庙之碑。
纪号封禅之碑,以上古“刻石”为雏形,逐渐发展而成。
宗庙之碑则演变为两个支流,一支为“碑记”,另一支则“自庙徂坟”,演变为“墓碑”。
墓碑立于墓上,而埋于墓中的则被称为“墓志铭”。
为了向名家大手笔求作墓志铭,逝者之门生故旧必先预作一文,述逝者之爵里、生平、德行、功业,以付作者,是为“行状”。
而原先刻于金属器物之上的铭,则逐步由盘盂钟鼎而至山岩碑碣,由器物铭发展为碑铭。
参考文献
〔1〕〔3〕〔4〕〔8〕〔9〕〔13〕〔16〕〔17〕〔18〕〔21〕〔22〕〔23〕〔24〕〔26〕〔31〕〔33〕〔34〕〔35〕〔36〕〔37〕〔38〕〔41〕〔42〕〔43〕〔44〕〔46〕〔47〕〔48〕〔49〕〔50〕〔52〕〔53〕〔54〕〔55〕〔56〕〔57]〔58〕〔南朝梁〕刘勰. 文心雕龙〔M〕. 范文澜注.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214、222、222、223、223、214、223、223、223、232、232、214、232、193、233、232、233、233、233、234、232、235、457、235、236、237、214、222、222、222、223、193、200、200、214、237、237. 〔2〕〔51〕〔汉〕许慎. 说文解字〔M〕. 北京:中华书局,1963.194.
〔5〕〔晋〕杜预注,〔唐〕孔颖达疏. 春秋左传正义〔M〕. 北京:北京大学出
版社,1999.713.
〔6〕〔7〕〔14〕〔15〕〔19〕〔20〕〔汉〕郑玄注,(唐)孔颖达疏. 礼记正义〔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1330、1330、194、194、1236、1236.
〔10〕〔11〕刘师培. 中国中古文学史〔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104. 〔12〕〔40〕〔明〕徐师曾. 文体明辨序说〔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144、147.
〔25〕〔39〕〔明〕吴讷. 文章辨体序说〔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53、50.
〔27〕〔28〕〔汉〕司马迁. 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1959.174、175. 〔29〕〔清〕郭庆藩. 庄子集释〔M〕. 北京:中华书局,1961.877.
〔30〕〔晋〕张华. 博物志〔M〕.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168.
〔32〕何楠. 魏晋南北朝文学研究琐议〔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1):2.
〔45〕蒋凡. 刘勰文学语言论刍议〔J〕.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