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愤》导学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学习目的《书愤》导学案
(高二语文组)
知识目的:1.理解陆游的生平,知人论世。

2.披文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

3.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和词人的思想感情。

4.背诵默写全诗。

能力目的:能初步鉴赏诗歌的语言、体现技巧。

情感目的: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力量。

二、导学思考
1.“塞上长城”事实上是运用了一种典故,一种什么典故?诗人用这个典故有何作用?
2、颔联既是叙事,也是写景。

你能说出它在写景上的特点吗?你还能举出一例运用了此种手法的其它诗句吗?
3.我们结合《出师表》的内容来看,诗人为什么大力赞赏《出师表》?
4.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有哪些可“愤”之事?这些“愤”的本源是什么?
5.联系社会背景和作者身世,比较陆游此诗和杜甫《蜀相》,说说他们在歌颂诸葛亮功绩,抒发个人情感和体现手法等方面有哪些不同?
三、自学质疑(请写下你自学时的疑问)
四、助学资料
1.作者介绍:
陆游(1125~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ft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爱国
诗人。

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

陆游是一种高产的作家,其诗作今存9000多首,内容丰富,重要体现渴望恢复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

陆游的诗歌为什么重要体现渴望恢复祖国统一的爱国热情?这与他的家世
和经历有莫大的关系。

首先看陆游的家世:陆游出身于一种爱国家庭,父亲陆宰,
有坚定的民族立场,经常谈论国难国耻至痛哭流涕,饭都吃不下。

由于家庭的关系,陆游从小接触的都是爱国人士。

再看看其经历:陆游出生的第二年就碰上了靖康之变,跟随家人颠沛流离,他在国难中诞生、成长直至逝世。

这样的家世,这样的经历,促使他产生“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英雄志愿。

2.作品介绍:
陆游的诗今存 9300 首(“60年来万首诗”)。

他是我国文学史上存诗最多的
诗人之一。

其中词作《钗头凤》和诗作《示儿》最能反映陆游一生的际遇。

陆游
一生有两个始终没有解开的情结。

其一就是《钗头凤》所书写的他与表妹唐婉的
爱情悲剧。

两人倾心相爱,却被其母生生拆散,这成为陆游一生刻骨铭心挥之不
去的痛楚,直到七十五岁高龄、唐婉离开人世四十数年后来,他重游沈园,仍然
写下了“难过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深情诗句。

其二就是《示儿》所
书写的“北定中原”这件让他终身魂牵梦绕以至死不瞑目的大事。

少年时陆游就
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

他一贯坚持抗金主张,怀着“一
身报国有万死”的牺牲精神,决心“扫胡尘”、“靖(平定)国难”,但在政治斗
争中,屡遭朝廷投降派的排挤、打击,使得他“报国欲死无战场”。

可是,他始终
不渝地坚持自己的抱负。

嘉定二年(1210),85 岁的老诗人,抱着“死前恨不见
中原”的遗恨,离开人世。

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

(示儿)陆
诗的突出特点是“多豪丽语,言征伐恢复事”。

(这首诗就是一种鲜明的例子。


3.写作背景:
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时陆游退居于ft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
老人。

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种空衔在家乡蛰居。

直到作此诗时,才
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

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发誓报
国的两重感情。

五、拓展阅读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陆游的这首《临安春雨初霁》写于淳熙十三年(1186),此时他已六十二岁,
在家乡ft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

诗人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

即使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
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

这一年春天,陆游又被起用为
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
里听候召见,本诗名句。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是本诗名句!“小楼”一联是陆游的名句,语言清新隽永。

诗人只身住在小楼上,彻夜听着春雨的淅沥;次日清晨,深
幽的小巷中传来了叫卖杏花的声音,告诉人们春已深了。

绵绵的春雨,由诗人的
听觉中写出;而淡荡的春光,则在卖花声里透出。

写得形象而有深致。

传说这两
句诗后来传入宫中,深为孝宗所称赏,可见一时传诵之广。

一向评此诗的人都觉
得这两句细致贴切,描绘了一幅明艳生动的春光图,但没有注意到它在全诗中的
作用不仅在于刻画春光,而是与前后诗意浑然一体的。

其实,“小楼一夜听春雨”,正是说绵绵春雨如愁人的思路。

在读这一句诗时,对“一夜”两字不可轻轻放过,它正暗示了诗人一夜未曾入睡,国事家愁,伴着这雨声而涌上了眉间心头。

李商隐的“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是以枯荷听雨暗寓怀友之相思。

晁君诚“小雨愔愔人不寐,卧听赢马乾残刍”,是以卧听马吃草的声音来刻画作者
彻夜不能入眠的情景。

陆游这里写得更为含蓄深蕴,他即使用了比较明快的字眼,但
用意还是要体现自己的郁闷与惆怅,并且正是用明媚的春光作为背景,才与自己
落寞情怀构成了鲜明的对照。

在这明艳的春光中,诗人在作什么呢?于是有了五
六两句。

“矮纸”就是短纸、小纸,“草”就是草书。

陆游擅长行草,从现存的陆游手
迹看,他的行草疏朗有致,风韵潇洒。

这一句实是暗用了张芝的典故。

据说张芝
擅草书,但平时都写楷字,人问其故,回答说,“匆匆不暇草书”,意即写草书
太花时间,因此没功夫写。

陆游客居京华,闲极无聊,因此以草书消遣。

由于是
小雨初霁,因此说“晴窗”,“细乳”即是沏茶时水面呈白色的小泡沫。

“分茶”
指鉴别茶的等级,这里就是品茶的意思。

无事而作草书,晴窗下品着清茗,表面
上看,是极闲适恬静的境界,然而在这背后,正藏着诗人无限的感慨与牢骚。


游素来有为国家作一番轰轰烈烈事业的宏愿,而严州知府的职位本与他的素志不合,何况觐见一次皇帝,不知要在客舍中档待多久!国家正是多事之秋,而诗人却在
以作书品茶消磨时光,真是无聊而可悲!于是再也捺不住心头的怨愤,写下了结
尾两句。

六、基础练习
1.请默写《书愤》全诗。

,。

,。

,。

,。

七、链接高考
幽居初夏陆游
湖ft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1.此试题为“幽居初夏”,诗中前三联是如何着重写一种“幽”字的?
2.景物美,本应怡然自乐,诗人却在尾联“叹息”不已吧,因素何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