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云南省元江县一中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5届云南省元江县一中高三化学第一学期期中调研模拟试题
注意事项
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

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

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甲、乙、丙、丁是由H+、Na+、Al3+、Ba2+、OH-、Cl-、HCO3-离子中的两种组成的溶液,可以发生如图转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为HCl,乙为NaHCO3
B.溶液丙中还可以大量共存的离子有:Fe2+、NO3-、SO42-
C.在甲中滴加丁开始反应的离子方程式:HCO3-+Ba2++OH-=BaCO3↓+H2O
D.白色沉淀A可能溶解在溶液D中
2、取一小块金属钠,放在燃烧匙里加热,下列实验现象描述不正确的是()
A.燃烧后得白色固体B.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C.燃烧后生成淡黄色固体物质D.金属先熔化
3、实验室可以用固体氯酸钾和浓盐酸反应制氯气:KClO3+6HCl(浓)=KCl+3Cl2↑+3H2O,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KClO3是氧化剂,HCl是还原剂;Cl2是氧化产物,KCl是还原产物
B.当有9 mol电子转移时,参加反应的KClO3的物质的量为1.5mol
C.产生1.5mol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3mol
D.当有3mol Cl2生成时,作还原剂的HCl为5mol
4、下列表示对应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向AlCl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H3·H2O:Al3++4NH3·H2O=AlO2-+4NH4++2H2O
B.向稀NaHCO3中加入过量Ca(OH)2溶液:2HCO3-+Ca2++2OH-=CaCO3↓+2H2O+CO32-
C.向Na2SiO3溶液中通入过量CO2:SiO32-+2CO2+2H2O=H2SiO3↓+2HCO3-
D.向稀HNO3中滴加Na2SO3溶液:SO32-+2H+=SO2↑+H2O
5、下列常见物质的俗名与化学式相对应的是( )
A.生石膏:CaSO4·H2O B.芒硝:Na2SO4·7H2O
C.熟石灰CaO D.酒精:CH3OH
6、在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X(g)+3Y(g)⇌2Z(g),有关下列图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图a可判断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B.在图b中,虚线可表示压强增大
C.若正反应的△H<0,图c可表示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D.由图d中气体平均相对分子质量随温度的变化情况,可推知正反应的△H>0
7、下列对化学反应本质的认识,错误的是
A.原子一定重新组合B.一定有电子转移
C.有旧键断裂和新键形成D.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放热反应都比吸热反应易发生
B.中和反应中,每生成1 mol H2O均会放出57.3 kJ的热量
C.NH4C1固体与Ba(OH)2• 8H2O混合搅拌过程中,体系能量增加
D.无法判断2CO2(g) +3H2O(g)=C2H5OH(1)+3O2(g)是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
9、二氧化硅(SiO2)又称硅石,是制备硅及其化合物的重要原料(各种转化见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SiO2既能与HF反应,又能与NaOH反应,属于两性氧化物
B.SiO2和Si都是光导纤维材料
C.硅胶吸水后可重复再生
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非氧化还原反应
10、有一化学平衡:mA(g)+nB(g)pC(g)+qD(g),如图表示A的转化率同压强、温度的关系,分析图象可以得出的正确结论是
A.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 B.正反应是放热反应,m+n<p+q
C.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 D.正反应是吸热反应,m+n>p+q
11、将0.1 mol·L-1醋酸溶液加水稀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中c(OH-)和c(H+)都减小B.溶液中c(H+)增大
C.醋酸电离平衡向左移动D.溶液的pH增大
12、有机物AB2、AB4、AB8均可形成枝状高分子AB m。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AB2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
B.AB4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
C.AB2生成AB m是缩聚反应
D.AB m的结构简式是
13、CH3OH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业上用CO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合成CH3OH,其反应为:CO(g)+2H2(g)⇌CH3OH(g)。

按n(CO):n(H2)=1:2,向密闭容器中充入反应物,测得平衡时混合物中CH3OH的体积分数在不同压强下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p1<p2
B.该反应的ΔH>0
C.平衡常数:K(A)=K(B)
D.在C点时,CO转化率为75%
14、下表为四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和物质的量浓度的数值,根据表中数据判断四种溶液中密度最小的是
溶液KOH HNO3CH3COOH HCl
溶质质量分数w(%) 56 63 60 36.5
物质的量浓度c(mol·L-1) 14.3 13.8 10.6 11.8 A.HCl B.HNO3C.CH3COOH D.KOH
15、某无色透明溶液放入铝片后会有氢气产生。

向原溶液中加入下列物质,一定不能大量存在的是
A.NH4Cl B.Al(OH)3C.Cu(NO3)2D.CaCO3
16、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我国锑的在蕴藏量为世界第一。

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 ①2Sb2S3+6Fe+3O2Sb4O6+6FeS ②Sb4O6+6C4Sb+6CO ↑
关于反应①、②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分别是Sb2S3、Sb4O6
B.反应①中每生成3molFeS时。

共转移6mol电子
C.反应②说明高温下C的还原性比CO强
D.每生成4molSb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3
17、下列解释事实的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
...的是
A.铝片放入NaOH 溶液中有气体产生: 2Al+ 2OH-+ 2H2O=2AlO2-+3H2↑
B.泡沫灭火器灭火的原理:Al3++3HCO3-=Al(OH)3↓+3CO2↑
C.氨水吸收少量SO2防止污染空气:NH3·H2O + SO2 = NH4+ + HSO3-
D.“84”消毒液中滴少量白醋可增强漂白性:ClO- + CH3COOH = HClO+ CH3COO-
18、水溶液中能够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
A.NH4+、Ba2+、Br-、CO32-
B.Fe2+、H+、SO32-、ClO-
C.K+、Na+、SO42-、MnO4-
D.K+、Fe3+、NO3-、SCN-
19、在pH =1且含有大量Fe2+和NH4+的溶液中,能大量存在的阴离子是
A.SO42-B.NO3-C.OH-D.HCO3-
20、某小组设计实验对硫燃烧的产物及其性质进行验证,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下列实验事实与所得结论相符的是
实验事实所得结论
A 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证明硫燃烧的产物中有SO2
B 湿润的Na2S试纸上出现淡黄色固体证明硫的燃烧产物能被还原成硫
C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证明硫的燃烧产物中有酸类物质
D 加入BaCl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硫燃烧的产物中有SO3
A.A B.B C.C D.D
21、向CuSO4溶液中逐滴加入KI溶液至过量,观察到产生白色沉淀CuI,蓝色溶液变为棕色,再向反应后的溶液中通入过量SO2,溶液变成无色。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A.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CuI是氧化产物
B.当有22.4 L SO2参加反应时,有2N A个电子发生转移
C.上述实验条件下,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
D.通入SO2后溶液逐渐变成无色,体现了SO2的漂白性
22、下列实验不能
..达到目的的是
选项目的实验
A 除去碳酸氢钠固体中的碳酸钠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B 制备少量二氧化硫气体向亚硫酸钠固体中加入少量浓硫酸
C 鉴别溴化钠和碘化钾溶液分别加新制氯水后,用CCl4萃取
分别将少量钠投入到盛有水和乙醇的烧
D 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性
杯中
【选项A】A 【选项B】B 【选项C】C 【选项D】D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已知X、Y、Z、W、H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分布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三个不同短周期。

X、W同主族,Y、Z是同周期的相邻元素。

W原子的质子数等于Y、Z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

Y的氢化物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

Z的阴离子与H的阳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H的单质能溶于W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溶液中。

试推断:
(1)Y元素的名称是:___________;
(2)H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___________;H的单质溶于W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X、Y、Z所形成的离子化合物M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注:Y元素在该化合物中既体现它的最高价又体现最低价),工业上用电解Y的氧化物YO来制备M,工作原理如图:
①X为Y的氢化物,最终制得3 mol M理论上需补充___________mol X物质;
②若用甲醇—空气燃料电池(电解质溶液为KOH溶液)为该电解过程提供电能,则通入甲醇一极的极反应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极与上图电解装置中的___________(填“A”或“B”)极相连。

24、(12分)氯贝特()是临床上一种降脂抗血栓药物,它的一条合成路线如下:
提示:Ⅰ.图中部分反应条件及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已略去.
−−−→
Ⅱ.RCH2COOH3PCl

−−→R1﹣O﹣R 2+NaCl(R1﹣、R2﹣代表烃基)
Ⅲ.R1﹣ONa+Cl﹣R2∆
(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

(2)物质甲中所含官能团的名称是_________ 。

(3)反应②的反应类型为______ ,氯贝特的核磁共振氢谱有____ 组峰。

(4)物质甲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__ 种(不考虑立体异构),请写出其中一种的结构简式:______ 。

①1,3,5﹣三取代苯;
②属于酯类且既能与FeCl3溶液显紫色,又能发生银镜反应;
③1mol该同分异构体最多能与3molNaOH反应。

(5)物质B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

25、(12分)某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实验制备CuBr(白色结晶性粉末,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等有机溶剂),实验装置(夹持、加热仪器略)如图所示。

(1)若将M中的浓硫酸换成70%的H2SO4,则圆底烧瓶中的固体试剂为____(填化学式)。

(2)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能说明B中反应已完成的依据是_____。

若B中Cu2+仍未完全被还原,适宜加入的试剂是____(填标号)。

A.液溴B.Na2SO4C.铁粉D.Na2S2O3
(3)下列关于过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___(填标号)。

a.漏斗末端颈尖可以不紧靠烧杯壁
b.将滤纸润湿,使其紧贴漏斗内壁
c.滤纸边缘可以高出漏斗口
d.用玻璃棒在漏斗中轻轻搅动以加快过滤速率
(4)洗涤时,先用装置C中的吸收液清洗,其目的是______,再依次用溶解SO2的乙醇、乙醚洗涤的目的是______。

26、(10分)二氯亚砜(SOCl2)是一种无色易挥发液体,遇水剧烈水解生成两种气体,常用作脱水剂,其熔点-105℃,沸点79℃,140℃以上时易分解。

(1)用硫黄(用S表示)、液氯和三氧化硫为原料在一定条件合成二氯亚砜,原子利用率达100%,则三者的物质的量比为________。

写出SOCl2吸收水蒸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2)甲同学设计下图装置用ZnCl2·xH2O晶体制取无水ZnCl2,回收剩余的SOCl2并验证生成物中含有SO2(夹持及加热装置略):
①装置的连接顺序为A→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②搅拌的作用是______,冷凝管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实验结束后,为检测ZnCl2·xH2O晶体是否完全脱水,称取蒸干后的固体ag溶于水,加入足量稀硝酸和硝酸银溶液,过滤,洗涤,干燥,称得固体为bg。

若_____(保留一位小数),即可证明ZnCl2·xH2O晶体已完全脱水。

④乙同学认为直接将ZnCl2·xH2O晶体置于坩埚中加热即可得到无水ZnCl2,但老师说此方法不可。

请用化学方程式解释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丙同学认为SOCl2还可用作由FeCl3·6H2O制取无水FeCl3的脱水剂,但丁同学认为该实验会发生氧化还原反应。

请你设计并简述实验方案判断丁同学的观点:_____________。

27、(12分)Fe(OH)2由于在空气中易被氧化,制取时很难观察到白色沉淀现象,只能看到灰绿色,采用图装置使用Fe,H2SO4(稀),NaOH溶液可在还原性气氛中制取Fe(OH)2白色沉淀,且较长时间内不变色,其中C为弹簧夹。

(提示:还原性气氛如氢气环境)
(1)则锥形瓶A中应加入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锥形瓶B中应加入的药品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容器A中的反应开始后,请简单写出完成制备Fe(OH)2的后续操作步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若在反应开始之前先关闭弹簧夹C,则实验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请写出此时B瓶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4分)尼美舒利是一种非甾体抗炎药,它的一种的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易氧化)
回答下列问题:
(1)A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

(2)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3)由C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_。

(4)E中的官能团有__________、__________ (填官能团名称)。

(5)由甲苯为原料可经三步合成2,4,6-三氨基苯甲酸,合成路线如下:
反应①的试剂和条件为_________________;中间体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反应③试剂和条件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6)E的同分异构体中能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共有_______种(不含立体异构);
①含有两个苯环且两个苯环直接相连
②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③两个取代基不在同一苯环上
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6组峰,峰面积比为2∶2∶2∶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

29、(10分)[2012·南通二调]碱式硫酸铁[Fe(OH)SO4]是一种用于污水处理的新型高效絮凝剂,在医药上也可用于治疗消化性溃疡出血。

工业上利用废铁屑(含少量氧化铝、氧化铁等)生产碱式硫酸铁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
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见下表:
回答下列问题:
(1)加入少量NaHCO3的目的是调节pH,使溶液中的沉淀,该工艺中“搅拌”的作用是。

(2)在实际生产中,反应Ⅱ常同时通入O2以减少NaNO2的用量,O2与NaNO2在反应中均作。

若参与反应的O2有11.2L(标准状况),则相当于节约NaNO2的物质的量为。

(3)碱式硫酸铁溶于水后产生的Fe(OH)2+离子,可部分水解生成Fe2(OH)42+聚合离子。

该水解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4)在医药上常用硫酸亚铁与硫酸、硝酸的混合液反应制备碱式硫酸铁。

根据我国质量标准,产品中不得含有Fe2+及NO3-。

为检验所得产品中是否含有Fe2+,应使用的试剂为。

A.氯水B.KSCN溶液C.NaOH溶液D.酸性KMnO4溶液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D
【解析】甲、乙、丙、丁是由H+、Na+、Al3+、Ba2+、OH-、Cl-、HCO3-离子中的两种组成的溶液,依据离子能大量共存的原则得出甲、乙、丙、丁含有两种物质,即HCl和AlCl3,因为甲溶液能和乙溶液生成沉淀,气体和氯化钠,故甲和乙中含有能双水解的离子,即Al3+和HCO3-生成的气体B为二氧化碳,沉淀A为氢氧化铝,然后依据甲与丙生成气体,则甲为NaHCO3,那么乙为AlCl3,甲与丁生成白色沉淀,则丁含有钡离子且与甲生成沉淀,则丁为氢氧化钡,丙为HCl。

【详解】A、依据以上分析得出甲应为碳酸氢钠,故A错误;
B、据分析可知,丙为HCl,含有H+,故Fe2+、NO3-不能与其共存,故B错误;
C、甲中滴加丁,甲是过量的,那么Ba(OH)2应满足阳离子:阴离子=1:2的关系,故C错误;
D、白色沉淀A为氢氧化铝能溶于强碱氢氧化钡,故D正确;
故选D。

2、A
【详解】A. 钠在加热条件下能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为黄色固体,故A错误;
B. 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燃烧时火焰为黄色,故B正确;
C. 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淡黄色过氧化钠固体,故C正确;
D. 由于钠的熔点较低,先熔化,故D正确;
答案选A。

【点睛】
钠在加热条件下与氧气发生反应时,由于钠的熔点较低,先熔化,与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淡黄色过氧化钠固体,燃烧时火焰为黄色。

3、D
【分析】KClO3+6HCl(浓)=KCl+3Cl2↑+3H2O反应中,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为0价,H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升高为0价,则KClO3为氧化剂,HCl为还原剂,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当1mol KClO3和6mol 浓盐酸反应时,1mol KClO3得电子5mol,其中5mol HCl失电子5mol,另外1mol HCl未被氧化,据此解答。

【详解】KClO3+6HCl(浓)=KCl+3Cl2↑+3H2O反应中,KClO3中Cl元素的化合价从+5价降低为0价,HCl中Cl元素的化合价由-1升高为0价,则KClO3为氧化剂,HCl为还原剂,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当1mol KClO3和6mol 浓盐酸反应时,1mol KClO3得电子5mol,其中5mol HCl失电子5mol,另外1mol HCl未被氧化,
A. KClO3是氧化剂,HCl是还原剂,Cl2既是氧化产物又是还原产物,故A错误;
B. 当有5mol电子转移时,参加反应的KClO3的物质的量为1mol,则当有9 mol电子转移时,参加反应的KClO3的物质的量为1.8mol,故B错误;
C. 当产生3mol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5mol,则当产生1.5molCl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2.5mol,故C错误;
D. 当有3mol Cl2生成时,作还原剂的HCl为5mol,故D正确;
故选D。

【点睛】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几个概念之间的关系:
氧化剂具有氧化性,得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得到还原产物;
还原剂具有还原性,失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得到氧化产物,熟记该规律是解答氧化还原反应题型的关键。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得电子总数=还原剂失电子总数=转移电子总数,这是根据得失电子守恒进行方程式配平以及某些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的核心。

4、C
【解析】A项,AlCl3与氨水反应生成的Al(OH)3不会溶于过量的氨水,正确离子方程式为:
Al3++3NH3·H2O=Al(OH)3↓+3NH4+,错误;B项,因为Ca(OH)2过量,CO32-应完全沉淀,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HCO3-+Ca2++OH-=CaCO3↓+H2O,错误;C项,CO2过量,生成HCO3-,正确;D项,HNO3有强氧化性,Na2SO3有强还原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3SO32-+2NO3-+2H+=3SO42-+2NO↑+H2O,错误;答案选C。

点睛:离子方程式常见的错误:(1)不符合客观事实(如A、D项);(2)拆分不正确,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成离子,其余物质以化学式保留;(3)漏写部分离子反应;(4)“↓”、“↑”、“=”、“”等符号使用错误;(5)不符合量比要求(如B项);(6)离子方程式不平,原子不守恒、电荷不守恒。

5、B
【详解】A.生石膏化学式为CaSO4∙2H2O,故A不符合题意;
B.芒硝化学式为Na2SO4·7H2O,故B符合题意;
C.熟石灰化学式为Ca(OH)2,故C不符合题意;
D.酒精结构简式为CH3CH2OH,故D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答案为B。

6、C
【解析】A.依据图a可知:当反应达到平衡后,由于升高温度,υ逆>υ正,平衡逆向移动,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化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因此可判断正反应为放热反应,错误;
B.在图b中,平衡未移动,但是达到平衡所需要的时间缩短,由于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所以虚线不可表示压强增大,只能表示是加入了催化剂,错误;
C.若正反应的ΔH<0,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都加快,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平衡逆向移动,故可以用图c可表示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正确;
D.由于升高温度,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减小,该反应是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则根据平衡移动原理,升高温度,平衡向吸热反应方向移动,平衡逆向移动,可推知正反应的ΔH<0,错误;
答案选C。

7、B
【详解】A、化学反应中原子一定要重新组合,A项正确;
B、氧化还原反应本质一定有电子转移,B项错误;
C、化学反应的本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建的形成,C项正确;
D、化学反应必然伴随能量的变化,D项正确;
答案选B。

8、C
【详解】A. 放热反应不一定比吸热反应易发生,如C与O2反应需要点燃,而NH4C1固体与Ba(OH)2• 8H2O在常温下即可进行,A项错误;
B. 中和反应中,稀的强酸与稀的强碱反应生成1 mol H2O放出57.3 kJ的热量,但不是所有的中和反应生成1 mol H2O 都放出57.3 kJ的热量,如醋酸与氢氧化钠反应,B项错误;
C. NH4C1固体与Ba(OH)2• 8H2O反应为吸热反应,反应物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的总能量,体系能量增加,C项正确;
D 因乙醇燃烧为放热反应,而2CO2(g) +3H2O(g)=C2H5OH(1)+3O2(g)是乙醇燃烧生成气体水的逆过程,可证明该反应为吸热反应,D项错误;
答案选C。

【点睛】
B项是易错点,要紧扣中和热的定义分析作答。

9、C
【详解】A.两性氧化物的定义为与酸和碱反应均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SiO2与HF反应得到的SiF4不属于盐类,所以SiO2不是两性氧化物,SiO2属于酸性氧化物,A错误;
B.SiO2是光导纤维材料,Si为半导体材料,B错误;
C.硅胶表面积大,吸附力强,硅胶吸附水分后,可通过热脱附方式将水分除去而重复使用,C正确;
D.图中二氧化硅与氢氟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的反应,硅酸钠与盐酸的反应,硅酸的分解,硅酸的生成,元素的化合价都没有发生变化,是非氧化还原反应,而Si与Cl2反应产生SiCl4的反应及SiCl4与H2反应产生Si单质的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因此反应不全是非氧化还原反应,D错误;
答案选C。

10、D
【详解】由图可知,压强相同时,温度越高A的转化率越大,说明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吸热反应;作垂直横轴的线,由图可知,温度相同,压强越大A的转化率越大,说明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故正反应为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反应,即m+n>p+q,答案选D。

11、D
【解析】A. 溶液中c(OH-)增大,故A错误;B. 溶液中c(H+)减小,故B错误;C. 稀释促进醋酸电离,醋酸电离平衡向右移动,故C错误;D. c(H+)减小,溶液的pH增大,故D正确。

故选D。

12、D
【详解】A. 苯环上2种氢,-NH2,-COOH上各有一种H,AB2分子中有4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故A正确;
B. -NH2具有碱性,-COOH具有酸性,因此,AB4既能与强酸反应也能与强碱反应,故B正确;
C. AB2生成AB m的高聚物的同时,还生成水分子,因此该反应是缩聚反应,故C正确;
D. AB m的的链节中的所有氨基均要形成酰胺键,故D错误;
故选D。

13、D
【分析】A.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由图可知,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该反应的△H<0;
C.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
D.设向密闭容器充入了1molCO和2molH2,利用三段法进行数据分析计算.
【详解】A.由300℃时,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CH3OH的体积分数增大,所以p1>p2,故A错误;B.图可知,升高温度,CH3OH的体积分数减小,平衡逆向移动,则该反应的△H<0,故B错误;C.A、B处的温度不同,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故平衡常数不等,故C错误;
D.设向密闭容器充入了1molCO和2molH2,CO的转化率为x,则
CO(g)+2H2(g)CH3OH(g)
起始 1 2 0
变化x 2x x
结束1-x 2-2x x
在C点时,CH3OH的体积分数=x/(1-x+2-2x+x)=0.5,解得x=0.75,故D正确;
故选D。

14、C
【详解】设溶液的密度为ρ(g∙L-1),体积为V(L),溶质的摩尔质量为M(g·mol-1),则c=ρVw
ρw
M=
V M
,ρ=
cM
w
,则:
A、ρ(KOH溶液)=
-1-1
14.3mol L56g mol
56%

=1430g∙L-1;
B、ρ(HNO3溶液)=
-1-1
13.8mol L63g mol
63%

=1380g∙L-1;
C、ρ(CH3COOH溶液)=
-1-1
10.6mol L60g mol
60%

=1060g∙L-1;
D、ρ(HCl溶液)=
-1-1
11.8mol L36.5g mol
36.5%

=1180g∙L-1;
综上所述,CH3COOH溶液的密度最小,故选C。

15、B
【分析】能与铝反应生成氢气,可能存在大量氢氧根或氢离子,题目要求“一定不能”大量存在;【详解】A. NH4Cl可以在酸性环境大量存在,故A错误;
B. Al(OH)3既能和强碱反应又能和强酸反应,故一定不能大量存在,故B正确;
C. Cu(NO3)2可以在酸性环境中大量存在,故C错误;
D. CaCO3可以在碱性环境中大量存在,故D错误;
故答案为B。

16、B
【解析】A. 反应①中的氧化剂是O2,故A错误;B. 反应①中每生成3molFeS时,共转移6mol电子,故B正确;C. 反应②说明高温下还原剂C的还原性强于还原产物Sb,故C错误;D. 反应①与反应②中存在如下关系:
6Fe~6C~4Sb~12e-,所以每生成4molSb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D错误。

故选B。

点睛:在解决涉及多步反应的问题时,运用有关成分之间的关系式进行分析和计算是一种简洁而高效的方法。

17、C
【解析】A.铝片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和氢气,反应离子方程式:2Al+2OH-+2H2O=2AlO2-+3H2↑,A正确;
B. 硫酸铝水解显酸性,碳酸氢钠溶液水解显碱性,二者混合相互促进水解,生成Al(OH)3和CO2,反应离子方程式:Al3++3HCO3-=Al(OH)3↓+3CO2↑,B正确;
C.少量SO2与氨水反应生成亚硫酸铵,反应离子方程式:2NH3·H2O + SO2 = 2NH4+ + SO32-+ H2O;C错误;
D.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次氯酸的酸性弱于醋酸,所以可以利用CH3COOH与次氯酸的盐反应生成次氯酸,增强漂白性,离子方程式为ClO- + CH3COOH = HClO+ CH3COO-,D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C。

18、C
【解析】A.Ba2+和CO32-反应生成BaCO3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H+和ClO-、SO32-反应不能共存,Fe2+、SO32-均有还原性,能与ClO-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B错误;C. K+、Na+、SO42-、MnO4-四种离子都不发生反应可以大量共存,故C正确;D项,Fe3+和SCN-生成络合物,所以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答案:C。

【点睛】
本题考查离子共存的相关知识。

判断依据:离子之间能反应生成弱电解质、沉淀和气体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能形成络合物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

能发生相互促进双水解反应的离子之间不能大量共存。

19、A
【解析】离子间如果发生化学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反之是可以的。

【详解】A、硫酸根离子与Fe2+、NH4+、H+不反应,能大量共存,A符合题意;
B、在酸性溶液中硝酸根具有氧化性,与Fe2+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B不符合题意;
C、H+、Fe2+、NH4+与OH-不能大量共存,C不符合题意;
D、H+与HCO3-结合生成水和CO2气体,不能大量共存,D不符合题意;
答案选A。

20、A
【详解】A. 湿润的品红试纸褪色,说明生成的物质具有漂白性,则证明燃烧时生成了二氧化硫,故A正确;
B. 湿润的Na2S试纸上出现淡黄色固体,说明硫离子被氧化剂氧化为硫单质,瓶内含有氧气具有氧化性,不一定是二氧化硫被还原,故B错误;
C. 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硫与水反应生成亚硫酸,亚硫酸使石蕊试纸变红,二氧化硫不是酸,是酸性氧化物,故C错误;
D. 硫与氧气燃烧只能生成二氧化硫,不能生成三氧化硫,故D错误;
答案选A。

21、C
【分析】根据反应现象可知,硫酸铜与KI溶液反应生成硫酸钾、CuI,Cu元素的化合价降低,则I元素的化合价升高,所以还生成碘单质,蓝色溶液变为棕色;再通入二氧化硫,则二氧化硫与碘单质反应生成硫酸和HI,所以溶液又变为无色。

【详解】A.根据以上分析,滴加KI溶液时,KI被氧化,硫酸铜被还原,CuI是还原产物,A错误;
B.未指明标准状况,所以22.4L的二氧化硫的物质的量不一定是1mol,则转移的电子数不一定是2N A,B错误;C.根据上述分析,第一个反应中铜离子是氧化剂,碘单质是氧化产物,第二个反应中碘是氧化剂,二氧化硫是还原剂,所以物质的氧化性:Cu2+>I2>SO2,C正确;
D.通入SO2后,碘单质被还原为碘离子,二氧化硫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溶液变为无色,体现了SO2的还原性,D 错误;
故答案选C。

22、A
【详解】A.碳酸氢钠加热会分解生成碳酸钠和水、二氧化碳,故碳酸氢钠中混有碳酸钠,不能用加热的方法除杂,A 错误;
B.向亚硫酸钠固体中加入少量浓硫酸可制备二氧化硫,B正确;
C.氯水具有强氧化性,与溴化钠反应生成溴单质,与碘化钾反应生成碘单质,再用四氯化碳萃取,得到两种不同颜色的溶液,C正确;
D.钠与水的反应更剧烈,故将少量钠投入到等量水和乙醇中,可比较水和乙醇中氢的活性,水中氢的活性更强,D 正确;
答案选A。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