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语文高二宿豫中学高二阅读理解训练作业 冰雪里的灵魂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宿豫中学高二阅读理解训练作业——冰雪里的灵魂
夏立君
①李陵小时候,祖父李广一定与他一块朗读过《诗经》中那篇有名的《黍离》:“彼黍离离,彼稷之苗。

行迈靡靡,中收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悠悠苍天,此何人哉!”对诗意似懂非懂的李陵看着祖父微微翕动的嘴唇,感到祖父的表情是那深沉而又奇怪,祖父好似看到了血光冲天,好似看到了无边雪原,好似看见了自己留在苍茫大地上的无数脚印。

李陵从祖父的声调里听出了这首诗的美。

李广对李陵说:从前有一个人,离开家非常久非常欠,当他回来的时候,他发现他家没有了,他的家已经被人做田地来耕种了,黍和稷都长得很高了。

小李陵似乎明白了:人不能离家太久,更不能一辈子不回家。

②公元前99年秋天,李陵率五千步卒出击匈奴,出河西,临大漠。

冬天很快降临了,寒潮一阵一阵从漠北扑来。

这是一个与他过不去的冬天。

至浚稽山一带,在两座峰峦之间,李陵部众与单于率领的三万匈奴骑兵遭遇。

一场惨烈的厮杀之后,单于很快发现他这三万骑兵竟不足以制服李陵五千步卒。

单于让部队后撤,很快调来八万余骑,摆成合围之势,紧紧咬住李陵。

突围,突围!李陵此时惟一的念头就是突围。

英勇的将士击退了匈奴一次又一次的进攻。

可单于的包围圈越勒越紧。

李陵抽出一支箭,又抽出一支箭。

他的箭率领着千百箭飞向敌阵。

可是,忽然之间,他的箭袋空了。

他高呼:箭,箭,快给我箭!可是,几乎在同时,将士们的箭袋全都空了。

五千将士的五十万支箭全飞向了匈奴人。

从此,李陵一生都没有摆脱赤手空弓的感觉。

他下令解散部队,各自突围。

匈奴将将士簇拥着单于很快来到李陵跟前。

李陵和单于互相看清了对方的面孔。

李陵控住马,望一眼天空和大地,望一眼南方,深深叹息一声,下马,投降。

③李广如此忠义,他的孙子李陵却投降了。

武帝对此耿耿于怀。

那些从前赞扬李陵的人现在都说李陵的坏话,他们知道皇帝愿意意听什么。

武帝问颇有些书生气的司马迁对此事有什么看法。

司马迁说:“李陵事亲极孝,与人交往恪守诚信,为国家奋顾身。

这次出征,虽身陷绝境,但杀敌数量巨大。

他不死,可能是图谋将来有机会报答陛下……”武帝不喜欢这几句话,司马迁受了宫刑。

不久,李陵遭受灭族之祸,老母娇妻幼子弱弟都被杀掉了。

……两千年来,面对李陵这个名字,人们一直是一咏三叹。

人们在心灵里为李陵辟出了隐秘的一角。

体制总是塑造适合它需要的偶像,而李陵在体制的冷硬面孔之外。

④李陵在匈奴生活了约二十年,最后死在那里。

匈奴人埋葬了他,匈奴人为他哭泣。

他的躯体上覆盖着厚厚的冰雪。

一个蒙羞的灵魂,一个堆积着厚厚冰雪的灵魂,一个插着无数把刀的灵魂,在两千多年前安息了。

他埋骨在哪里谁也不知道。

重视葬地是农耕民族的传统,他已融入了游牧民族。

而他前半生所在的那个民族却不能忘记他。

隔着两千多年的岁月,李陵这个名字为什么总给人异样的感受?人们感受到了李陵灵魂里的冰雪。

李陵似乎永远在历史深处沉思默想。

我感到历史一直在打扮李陵,但与打扮任何历史人物不同,人们念说着李陵时,总是颤动着那根最敏感最多情的神经。

面对李陵这个投降者,人心竟知道了羞愧。

人们企图以个人的方式,以一已的情感,融化李陵灵魂里的冰雪。

而李陵在冰雪中远去,远去。

人们一直遥望着的,是那一个背影。

(节选自《散文》2002年11月号)
7.本文的开头引用了《诗经·黍离》中的诗句,有什么表达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8.④段中说“李陵这个名字为什么总给人异样的感受”,你是如何理解“异样的感受“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9.“融化李陵灵魂里的冰雪”一句表达了人们对李陵什么样的情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10.本文标题“冰雪里的灵魂”中“冰雪”有哪几层含义?试谈谈你的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7.伏笔,暗示了李陵悲剧性的命运。

8.李陵是一个勇的战将,值得人们称道。

但他又是一个降者,人们为此而羞愧。

9.李陵毕竟是力战而降,从现代人性观的角度看,生命的价值理应得到重视。

所以,人们对李陵更多的是同情和理解。

10.①“冰雪”暗示了李陵远离故土,最后客死在北方;②李陵一直生活在叛国的阴影中,这是“一个蒙羞的灵魂”,“冰雪”象征着他所承受的冷眼和指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