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_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1、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理解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3、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现代科学技术在生产力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我国必须加快发展科学技术的步伐。
(2)了解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先导性、基础性、全局性的重要作用。
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任重道远。
(3)知道科教兴国战略的含义及意义。
2、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伟大意义。
(2)通过学习,培养和保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形成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探索精神和创新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学习科教兴国战略相关知识,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为祖国的强大而努力学习现代科学知识。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1)科教兴国战略的含义及意义:
(2)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
2、教学难点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必要性。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播放视频:
感受航天:天宫一号发射。
我们感受到了一种什么力量?
这反映了我国实施什么战略?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2、感受生活——生活小调查1:夏天乘凉的方式:
爷爷
爸爸
自己
生活小调查2:交通工具的变化
古代
过去
现在
3感受生产——图片《稻穗》
同学们想到了哪位科学家?他有什么发明?
4,刚才我们感受了航天、生活和生产,他们共同说明了什么?
5.归纳: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技如此重要,我国的科技事业取得了很大的发展,科技实力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我国已是世界科技强国,对吗?请同学们看一则材料。
1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2014年国内乘用车销量情况
科技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对国外技术的依赖程度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
贡献率
中国 1.4%50%40%
发达国家 2.0%30%70%
3:两则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归纳:我国科技发展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
4:怎么办?
5,归纳:要加快发展我国的科技事业。
(板书:要加快发展科技)
世界上有三次大的经济追赶
1出示:第一次是美国对英国的追赶。
19世纪后半期是美国经济迅速超过英
国的重要时期。
美国是世界上最早普及初等和中等义务教育,高等教育最早进入大众化、普及化的国家,25~64岁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位居世界第一。
第二次是日本对美国的追赶。
1950年,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只相当于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19.6%, 1992年,日本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美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90.1%。
1913年,日本人均受教育年限相当于美国的
68.2%,1950年就达到美国的80.8%,随后大致保持这一水平。
第三次是韩国对西欧国家的追赶。
1973年,韩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相当于西欧国家(12个国家)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24.3%,1992年上升到了57.5%。
支撑韩国经济快速赶超的原因在于韩国的教育事业发展。
20世纪70年代,韩国高等教育入学率大致每10年提高20个百分点,1975年到1985年高等教育入学率从10%提高到30%,实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
2由以上材料,我们可以得出:各国竞争,归根到底是什么竞争?
3归纳:各国经济和科技竞争,归根到底是教育人才竞争。
教育决定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4这对我们缩小与发达国家差距,实现现代化目标有什么启示?
5归纳:要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一条:把经济建设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轨道上来。
6很多人宣扬教育无用论,是这样吗?听其言不如观其行。
我们所知道社会上的大多数有远见卓识的精英们,高官们,普通的父母们,他们都在想方设法的让自己的孩子接受更为良好的教育,这是为什么?
7归纳:接受良好的教育,已逐渐成为人们生存发展的第一需要和终身受益的财富,甚至决定其一生的命运
8在现代化建设中,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有哪些重要意义?
9归纳:只有把教育搞上去,才能从根本上提高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
为了发展科技、发展教育,党和国家制定了一项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的战略是什么?
1在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2014年国内乘用车销量情况前十位全是合资品牌,我国自主品牌在第24位才出现了吉利帝豪ec7.
2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3结合上述例子说明我国为什么要进行科技创新?
4归纳:要进一步推进科教兴国,就必须加强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科技创新能力,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决定性因素。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面前,如果我们的自主创新能力上不去,一味依靠技术引进,就永远难以摆脱技术落后的局面。
而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首要的是提高教育创新能力。
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意义是什么?
6归纳:发展科技、教育是实现经济振兴和现代化的根本大计,也是建设创
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
有利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结合提纲巩固所学
做技能训练上题目
【课标要求】
1、了解我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理解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3、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是人教版九年级思想品德教材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
本册教材的主题是“责任与使命”,本框内容从我国实际情况出发,认识科技和教育的作用,认识我国科技教育水平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从而增强学生的忧患意识、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生活阅历和知识积累,可以感受到科技与教育进步所带来的变化,但是对科技和教育的战略地位认识还有待深化。
学生明确了生活中科技的重要性,增强了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积极性。
学生的积极性还需要进一步调动
1、神舟飞天圆满成功说明()
①科技进步靠创新②创新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发展的不竭动力③只有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才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取得战略主动地位④发展科技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
2、10年前,“蛟龙”工程蹒跚起步,10年磨砺,“蛟龙”从2.4米的潜水器吃水深度一步步走来,创下世界载人深潜发展的“中国速度”;20年前,“神舟”工程涅磐而生,20载沧桑,“神舟”飞船你追我赶,在苍茫宇宙中见证了中国载人航天的后来居上,今天取得的重大成就,主要靠的是广大科研人员的
A.强烈的责任感
B.团结协作精神
C.艰苦奋斗精神
D.终身学习的能力
3、真正的高科技是花钱买不来的。
第一项科技成就的取得,都是我国科技工作者自主创新的结果,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要依靠自主创新,这是因为()
①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②科技的本质就是创新③科技创新在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④坚持自主创新,才能让我国的科技事业实现新的飞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2014年1月10日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为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程开甲、张存浩发奖,表明我国()
①坚持把发展科技作为一切工作的中心②大力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③把提高自主
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作为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④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
5、以“中国梦,科学梦,青春梦”为主题的第28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
鼓励青少年参与科技创新,努力用“青春梦”,托起“科学梦”,实现“中国梦”。
是因为()
①经济发展离不开科技创新②科技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③创新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④这是提高青少年创新能力的唯一途径
A.①③B.③④C.②③D.①②
6、多年来“中国制造”也被一些人打上了低价、低档的标签,所创造的利润,中国企业最多能拿到8%,剩下的都归外商所有。
这给我们的启示有()
①应在自主研发的基础上,努力掌握核心技术和关键技术②探索一条适合自己的自主创新之路③要拥有更多的自主知识产权,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④坚持自力更生,拒绝与外国企业合作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7、整个载人航天系统工程包括八大系统,直接参与研制工作的研究院、基地一级单位就有110多个,参与工作的单位有3000多个……,这就需要参与的科研人员具有()
A.良好竞争意识
B.团结协作精神
C.艰苦奋斗品质
D.宽容品质
8、钱学森经常告诫科技工作者:“如果不创新,我们将成为无能之辈!我们要敢干!”这启迪我们()
A.没必要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
B.作别人没做过的事就一定能成功
C.国家要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培养创新型人才
D.我国科技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二、分析说明题
9、小明是一个时事迷,他最近收集到我国经济运行中的一组数据,并围绕国家发展问题在班里举办了一次论坛。
请你参与,完成相应任务。
数据一:7.8%——2012国内生产总值(GDP)同比增长7.8%。
论坛发言摘要:这一反映经济增长速度的重要指标8年来首次低于8%。
其实这一指标是国家有计划下调,这种有意识的主动下调是为了改变过渡依赖资源消耗发展经济的局面,转变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真正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数据二:4%——2012年我国教育总经费投入达2.2万亿,比去年增加约6000亿,4%的目标如期实现。
论坛发言摘要:4%这一目标的实现,意味着教育投入的巨大增加,将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产生划时代的意义,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数据三:10万亿——“十二五”期间,我国进口总规模有望超过10万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额有望超过5000亿美元。
论坛发言摘要:这一数据,让我们对未来中国与世界更加紧密的关系充满期待,一个更加开放、更具活力、在世界舞台上发挥更大作用的强大中国正逐步崛起于世界东方。
(1)结合数据一,请你从我国国情和科学发展要求的角度,谈谈国家有计划下调这一发展指标的理由。
(2)结合数据二,请你从民族振兴和公民角度,分析说明为何要加大教育投入力度。
(3)结合数据三,请你谈谈我国应如何才能让这一数据变为现实。
(4)请你从上述三则材料中概括一个关于现代化建设的正确认识。
10、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
未来十几年,是我国人才事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国家人才发展主要指标(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1)人才培养离不开教育。
请你说明教育对国家发展的重要作用?
(2)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履行那些基本义务?
11、材料一:神舟十号飞天,首开中国应用性飞行先河,首次面向中小学生举行太空授课。
材料二:天河二号计算机成为全球最快的超级计算机。
这是时隔两年半之后,中国超级计算机重返“世界第一”宝座。
材料三:一个国家只是经济体量大,还不能代表强。
我们是一个大国,在科技创新上要有自己的东西。
一定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培养和吸引人才,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真正把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落到实处。
(1)材料一和二中重大成果的取得应归功于我国实施了什么战略?实施该战略的关键是什么?
(2)从材料三中,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3)这些重大成果的取得能否表明我国已经成为科技强国?为什么?对此国家采取什么对策?
节结合视频、生活、汽车、美日韩,学生学习兴趣比较高,了解我
国在科技、教育发展方面的成就,知道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理解科技和教育的重要性及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现实意义。
感受科技创新、教育创新的必要性,努力提高自身素质。
另外本课内容设计较多,学生练习时间少,教师在通过课件教授时间太多,学生参与热情不错,但学生积极性不够高,应该注意使学生主动思考,主动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