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签订和纳税筹划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同签订和纳税筹划案例
一、案例背景。

咱就说有个小老板,叫老王,开了个小工厂,专门生产那种超级酷炫的小饰品。

老王的生意做得还不错,这不,就和一个大客户,李总,谈成了一笔大买卖。

二、合同签订的初始情况。

老王和李总一开始签合同的时候啊,那叫一个简单粗暴。

合同就写着,老王的工厂要给李总提供价值100万的小饰品,然后李总一次性付款。

老王当时就想着,这多简单啊,谈好价格,签个合同,钱到手就完事了。

三、纳税情况分析。

1. 增值税。

按照正常的规定,老王这100万的销售额得交增值税啊。

增值税率咱就假设是13%(一般货物销售的税率),那老王得交的增值税就是100万×13% = 13万。

2. 企业所得税。

老王的成本呢,假设是60万(包括原材料、人工啥的)。

那他的利润就是100万60万 = 40万。

企业所得税税率按25%算,他得交的企业所得税就是40万×25% = 10万。

就这么一下子,老王光这两个税就得交13万 + 10万 = 23万,这可把老王心疼坏了。

四、纳税筹划后的合同签订。

1. 付款方式调整。

老王后来找了个懂财务的朋友咨询了一下,朋友就给他出了个主意。

把合同改一改,付款方式改成分期付款。

比如说,合同总价还是100万,但是先让李总付30%的
预付款,也就是30万,等货发了再付50%,也就是50万,最后等验收合格了再付剩下的20%,也就是20万。

2. 纳税时间的影响。

增值税。

按照新的合同,当收到30万预付款的时候,这时候的销项税额就按照30万来计算,30万×13% = 3.9万。

等发了货收到50万的时候,再计算这50万对应的销项税额,50万×13% = 6.5万。

最后收到20万的时候,20万×13% = 2.6万。

这样一来,增值税是分期缴纳的,就不会一下子拿出13万,资金压力就小多了。

企业所得税。

因为收入是分期确认的,成本也可以相应地分期结转。

比如说,成本60万,按照收入确认的比例来结转成本。

当收到30万预付款的时候,假设对应的成本是18万(按照比例计算),那这时候的利润就是30万 18万 = 12万,企业所得税就是12万×25% = 3万。

等后面收到货款再逐步计算企业所得税。

这样也缓解了企业所得税一次性缴纳的压力。

五、总结。

1. 从这个案例就可以看出来啊,合同签订的时候可不能那么随意。

小小的调整一下付款方式,就能在纳税上有这么大的不同。

2. 老王通过这次纳税筹划,虽然总的纳税额可能没有减少多少,但是资金的使用效率提高了。

就好比本来要一下子拿出23万交税,现在可以分阶段交,手里的钱就可以用来周转,再进点原材料啊,给员工发点福利啥的,生意就能做得更顺溜了。

这就告诉咱啊,在做生意的时候,得把合同签订和纳税筹划放在一起考虑,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小生意越做越红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