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宏观经济学AB卷期末测试题带答案2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大学XX学年第X学期
级本科班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任课教师:考试时间:120 分钟
学号:姓名:班级:考试性质(学生填写):正常考试()缓考补考()重修()提前修读()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20分)
1、国民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___________
A 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
B 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
C 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D 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
2、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___________
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3、当消费函数为C=a+by,a、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__________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 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 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4、下列哪一种情况不会使收入水平增加____________
A 自发性支出增加
B 自发性税收
下降
C 自发性转移支付增加
D 净税收增加
5、投资增加100万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0万元,那么此
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__________
A 100%.
B 10%
C 90%
D 80%
6、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 + 0.8(Y – T),并且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1元,则均衡的收入水平将___________
A 保持不变
B 增加3元
C 增加1元
D 下降4元
7、如果一项仅用一年资产的供给价格为3000元,预期收益为
3500元,则资本的边际效率为__________
A 12%
B 9%
C 83%
D 17%
8、如果人们预期利率还会上升时,他们将__________
A 出售证券并持有货币
B 购买证券并减少他们的货币持有量
C 期望证券价格保持不变
D 期望证券价格上升
9、在流动陷阱中__________
A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十分有效
B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无效
C 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
D 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
10、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__________
A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B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 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D 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11、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的增加会引起:__________
A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B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C 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D 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12、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__________
A LM陡峭,IS也陡峭
B LM平缓,IS也平缓
C LM陡峭,IS平缓
D LM平缓,IS陡峭
13、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__________
A LM陡峭而IS平缓
B LM垂直而IS陡峭
C LM平缓而IS垂直
D LM和IS一样平缓
14、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是:____
A 工资能升不能降的刚性
B 总需求不足
C 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D 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形成的失业
15、在经济学中,M1是指:____
A 现金
B 现金+活期存款
C 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D 现金和一切形式的储蓄存款
16、菲利普斯曲线说明:_________
A 通货膨胀导致失业
B 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
C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
D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
17、基钦周期是一种__________。
A 短周期
B 中周期
C 长周期
D 不能确定
18、加速原理断言___________。
A GDP的增加导致投资数倍增加
B GDP的增加导致投资数倍减少
C 投资的增加导致GDP数倍增加
D 投资的增加导致GDP数倍减少
19、已知充分就业的国民收入是10000亿元,实际国民收入是
9800亿元,边际消费倾向是80%,在增加100亿元的投资
以后,经济将发生__________。
A 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B 成本推进
和通货膨胀
C 结构性通货膨胀
D 需求不足
的失业
20、商业银行向中央银行要求增加贴现是为了___________。
A 增加贷款
B 减少吸收存款
C 增加储备
D 以上都可能
二、多选题(每题2分,共10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中央银行在一国的金融体系中,居于特殊地位,不同于
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中央银行的特殊地位主要表现在:____
A 中央银行是中心银行
B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C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D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2、下列能体现财政制定的自动稳定器作用的有:
__________
A 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B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C 政府失业救济的自动变化
D 政府发行债券数量的变化
3、国家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____
A 变动法定准备率
B 变动超额准备率
C 再贴现率政策
D 公开市场业务
4、根据IS-LM模型__________
A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B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 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D 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5、以下影响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从而影响国民收入大小或水平
的因素中,属“注入”因素的是:____
A 储蓄
B 投资
C 消费
D 出口
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功能财政
2、经济周期
3、国内生产总值
4、结构性失业
5、法定存款准备率
四、计算题(共18分)
1、(10分))假定某经济中消费函数为C=0.8(1-t)Y,税率t=0.25,投资函数为I= 900-50r, 政府购买G=800,货币需求为L= 0.25Y-62.5r,实际货币供给为M/P=500,试求:
(1)IS 和LM曲线函数关系式
(2)求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时的利率和收入
2、(8分)计算下列每种情况的货币乘数
(1)(2分)货币供给为5000亿元,基础货币为2000亿元(2)(2分)存款为5000亿元,通货为1000亿元,准备金为500亿元
五、简答(每题8分,共32分)
1、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2、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3、简述通货膨胀的原因
4、试述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试卷答案
一、单选题
1、D
2、B
3、A
4、D
5、C
6、C
7、D
8、A
9、C 10、
C 11、A 12、C 13、C 14、C 15、B 16、C 17、A 18、A 19、
A 20、A
二、多选题
1、BCD
2、ABC
3、ACD
4、BC
5、BCD
三、名词解释
1、功能财政:政府在财政方面的积极政策主要是为实现无
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水平。
当实现这一目标时,预算可以是
盈余,也可以是赤子。
这样的财政称为功能财政。
2、经济周期: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有规
律的扩张和收缩。
3、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
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
价值。
4、结构性失业: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特点是既
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没有适当技术,或居住地
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5、法定存款准备率:由政府规定的银行经常保留的供支付存款
提取用的一定金额占存款总额的比率。
四、计算题
1、(1)IS曲线:
由y=C+I+G=0.8*(1-0.25)y+900-50r+800
得到y=4250-125r
LM曲线:
由L=M/P 得0.25y-62.5r=500
即y=2000+250
(2)由y=4250-125r 解得y=3500
y=2000+250r r=6
2、(1)货币乘数 k=M/H=5000/2000=2.5
(2)根据货币乘数公式:k=M/H=(Cu/D+1)/(Cu/D+Rd/D)(这里Cu表示现金,D表示存款,Rd表示准备金),则代入得:
k=(1000/5000+1)/(1000/5000+500/5000)=1.2/0.3=4 五、简答题
1、按照西方经济学得解释,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约有四种,
即: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
衡。
(1)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个目标。
它在广泛的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由于测量各种经济资源的就业程度非常困难,因此西方经济学家通常以失业率高低作为衡量充分就业与否的尺度。
失业给失业者本人及家庭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带来了莫大痛苦,也使社会损失了本来应当可以得到的产出量。
因此,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就常常成为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的或重要的目标。
(2)价格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二个目标。
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它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
价格稳定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由于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不良影响。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冲击,西方国家把价格稳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另一目标。
(3)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三个目标使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经济增长和失业常常是相互联系的。
如何维持较高的
增长率以实现充分就业,是西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追求的目标之一。
(4)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的密切,如何平衡国际收支也成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国际收支对现代开放型经济国家是至关重要的,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
2、
丹尼森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
具体而言,即(1)劳动;(2)资本存量的规模;(3)资源配置状况;(4)规模经济;(5)知识进展;(6)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
库兹涅茨认为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1)知识存量的增长;(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结构变化。
3、
(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理论把通货膨胀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不论总需求的过度增长是来自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或是来自政府需求、国外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可分为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通货膨胀。
(3)结构型通货膨胀。
由于生产率提高的快慢不同,两个部门的工资增长的快慢也有区别。
但是,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结果使全社会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因而引起通货膨胀。
4、
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奠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其基本理论框架为
(1)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
(2)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
(3)消费倾向比较稳定。
(4)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
(5)利率决定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
(6)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成本决定。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要点还可以用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
时均衡的数学模型来表示。
(1)s=s(y)
(2)i=i(r)
(3)s=I
(4)L=L1+L2=L1(y)+L2(r)
(5)M/P=m=m1+m2
(6)m=L
根据1、2、3可求得IS曲线,为
r=(a+e)/d- (1-b)y/d 或y=(a+e- dr)/(1-b) 根据4、5、6可求得LM曲线,为
r=ky/h – m/h 或y=m/k+hr/k
XX大学XX学年第X学期
级本科班期末考试试卷
课程名称:宏观经济学任课教师:考试时间:120 分钟
学号:姓名:班级:考试性质(学生填写):正常考试()缓考补考()重修()提前修读()
四、单选题(每题1分)
1、国民生产总值是下面哪一项的市场价值___________
A 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的所有交易
B 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商品和劳务
C 一年内一个经济中交换的所有最终商品和劳务
D 一年内一个经济中生产的所有最终产品和劳务
2、下列哪一项不列入国内生产总值的核算___________
A 出口到国外的一批货物
B 政府给贫困家庭发放的一笔救济金
C 经纪人为一座旧房买卖收取的一笔佣金
D 保险公司收到一笔家庭财产保险费
3、当消费函数为C=a+by,a、b>0,这表明,平均消费倾向
__________
A大于边际消费倾向
B 小于边际消费倾向
C 等于边际消费倾向
D 以上三种情况都可能
4、投资增加100万元,使国民收入增加了1000万元,那么此
时的边际消费倾向为:__________
A 100%.
B 10%
C 90%
D 80%
5、如果消费函数为C=100 + 0.8(Y – T),并且税收和政府支出同时增加1元,则均衡的收入水平将___________
A 保持不变
B 增加3元
C 增加1元
D 下降4元
6、如果一项仅用一年资产的供给价格为3000元,预期收益为
3500元,则资本的边际效率为__________
A 12%
B 9%
C 83%
D 17%
7、如果人们预期利率还会上升时,他们将__________
A 出售证券并持有货币
B 购买证券并减少他们的货币持有量
C 期望证券价格保持不变
D 期望证券价格上升
8、在流动陷阱中__________
A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十分有效
B 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都无效
C 货币政策无效,财政政策有效
D 货币政策有效,财政政策无效
9、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__________
A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B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 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D 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10、在LM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自发总需求的增加会引起:__________
A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B 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C 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D 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11、下列哪种情况中“挤出效应”可能很大__________
A LM陡峭,IS也陡峭
B LM平缓,IS也平缓
C LM陡峭,IS平缓
D LM平缓,IS陡峭
12、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__________
A LM陡峭而IS平缓
B LM垂直而IS陡峭
C LM平缓而IS垂直
D LM和IS一样平缓
13、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是:____
A 工资能升不能降的刚性
B 总需求不足
C 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D 在产业升级过程中形成的失业
14、在经济学中,M1是指:____
A 现金
B 现金+活期存款
C 现金+活期存款+定期存款
D 现金和一切形式的储蓄存款
15、菲利普斯曲线说明:_________
A 通货膨胀导致失业
B 通货膨胀是由行业工会引起的
C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负相关
D 通货膨胀率与失业率之间呈正相关
五、多选题(每题2分,多选,少选均不得分)
1、中央银行在一国的金融体系中,居于特殊地位,不同于
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中央银行的特殊地位主要表现在:____
A 中央银行是中心银行
B 中央银行是银行的银行
C 中央银行是发行的银行
D 中央银行是政府的银行
2、下列能体现财政制定的自动稳定器作用的有:
__________
A 政府税收的自动变化
B 农产品价格维持制度
C 政府失业救济的自动变化
D 政府发行债券数量的变化
3、国家宏观调控的货币政策工具主要有:____
A 变动法定准备率
B 变动超额准备率
C 再贴现率政策
D 公开市场业务
4、根据IS-LM模型__________
A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上升
B投资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上升
C 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增加,利率下降
D 货币供给量增加,使国民收入减少,利率下降
5、以下影响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从而影响国民收入大小或水平的因素中,属“注入”因素的是:____
A 储蓄
B 投资
C 消费
D 出口
六、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经济周期
2、结构性失业
3、国内生产总值
4、通货膨胀
5、挤出效应
四、计算题(共14分)
1、(10分)已知某国的投资函数为I=300-100r,储蓄函数为S=-200+0.2Y,货币需求为L=0.4Y-50r,该国的货币供给量M=250,价格总水平P=1。
(1)(4分)写出IS和LM曲线方程;
(2)(4分)计算均衡的国民收入和利息率;
(3)(2分)在其他条件不变情况下,政府购买增加100,均衡国民收入增加多少?
2、(4分)计算下列每种情况的货币乘数
(1)(2分)货币供给为5000亿元,基础货币为2000亿元(2)(2分)存款为5000亿元,通货为1000亿元,准备金为
500亿元
五、简答(每题7分,共21分)
4、简述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
5、试分析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
6、简述通货膨胀的原因
六、论述题(20分)
1、试述凯恩斯的基本理论框架
2、试述哈罗德――多马模型
试卷答案
六、单选题
1、D
2、B
3、A
4、C
5、C
6、D
7、A
8、C
9、C 10、
A 11、C 12、C 13、C 14、
B 15、C
七、多选题
1、BCD
2、ABC
3、ACD
4、BC
5、BCD
八、名词解释
1、经济周期: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所经历的
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
2、结构性失业:指经济结构变化等原因造成的失业,特点
是既有失业,又有职位空缺,失业者或没有适当技术,或居
住地点不当,因此无法填补现有的职位空缺。
3、国内生产总值:经济社会(即一国或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
运用生产要素所生产的全部最终产品(物品和劳务)的市场
价值。
4、通货膨胀: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的显著的上涨。
5、挤出效应:是指政府支出增加所引起的私人消费或投资降低
的作用。
九、计算题
1、(1)IS曲线:300-100r=-200+0.2y
LM曲线:0.4y-50r=250
(2)求解:300-100r=-200+0.2y
0.4y-50r=250
得到 y=1000
r=3
(3)G=100,则IS-LM
100+300-100r=-200+0.2y
0.4y-50r=250
解得 y=1100,因此,国民收入增加100。
2、(1)货币乘数 k=M/H=5000/2000=2.5
(2)根据货币乘数公式: k=M/H=(Cu/D+1)/(Cu/D+Rd/D)(这
里Cu表示现金,D表示存款,Rd表示准备金),则代入得:
k=(1000/5000+1)/(1000/5000+500/5000)=1.2/0.3=4
十、简答题
1、按照西方经济学得解释,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约有四种,
即:充分就业、价格稳定、经济持续均衡增长和国际收支平
衡。
(1)充分就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一个目标。
它在广泛的意义上是指一切生产要素(包含劳动)都有机会以自己愿意的报酬参加生产的状态。
由于测量各种经济资源的就业程度非常困难,因此西方经济学家通常以失业率高低作为衡量充分就业与否的尺度。
失业给失业者本人及家庭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上带来了莫大痛苦,也使社会损失了本来应当可以得到的产出量。
因此,降低失业率,实现充分就业,就常常成为西方宏观经济政策的首要的或重要的目标。
(2)价格稳定是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二个目标。
价格稳定是指价格总水平的稳定,它是一个宏观经济概念。
价格稳定成为宏观经济政策的目标,是由于通货膨胀对经济有不良影响。
为了控制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冲击,西方国家把价格稳定作为宏观经济政策的另一目
标。
(3)宏观经济政策的第三个目标使经济持续均衡增长。
经济增长是指在一个特定时期内经济社会所生产的人均产量和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
经济增长和失业常常是相互联系的。
如何维持较高的增长率以实现充分就业,是西方国家宏观经济政策追求的目标之一。
(4)随着国际间经济交往的密切,如何平衡国际收支也成为一国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目标之一。
国际收支对现代开放型经济国家是至关重要的,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不仅反映了这个国家的对外经济交往情况,还反映出该国经济的稳定程度。
2、
丹尼森把经济增长因素分为两大类:生产要素投入量和生产要素生产率。
具体而言,即(1)劳动;(2)资本存量的规模;(3)资源配置状况;(4)规模经济;(5)知识进展;(6)其他影响单位投入产量的因素。
库兹涅茨认为经济增长的因素主要是(1)知识存量的增长;(2)劳动生产率的提高;(3)结构变化。
3、
(1)需求拉动通货膨胀,又称超额需求通货膨胀,是指总需
求超过总供给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的持续显著的上涨。
需求拉动通货膨胀理论把通货膨胀解释为“过多的货币追求过少的商品”。
不论总需求的过度增长是来自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或是来自政府需求、国外需求,都会导致需求拉动通货膨胀。
(2)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又称成本通货膨胀或供给通货膨胀,是指在没有超额需求的情况下由于供给方面成本的提高所引起的一般价格水平持续和显著的上涨。
成本推动通货膨胀可分为工资推动通货膨胀和利润推动通货膨胀。
(3)结构型通货膨胀。
由于生产率提高的快慢不同,两个部门的工资增长的快慢也有区别。
但是,生产率提高慢的部门要求工资增长向生产率提高快的部门看齐,结果使全社会工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增长速度,因而引起通货膨胀。
六、论述题
1、凯恩斯的经济理论奠定了现代西方宏观经济学的基础,其基本理论框架为
(1)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和投资。
(2)消费由消费倾向和收入决定。
(3)消费倾向比较稳定。
(4)投资由利率和资本边际效率决定。
(5)利率决定与流动偏好与货币数量。
(6)资本边际效率由预期收益和资本资产的供给价格或者说重置成本决定。
凯恩斯经济理论的要点还可以用表示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均衡的数学模型来表示。
(1)s=s(y)
(2)i=i(r)
(3)s=I
(4)L=L1+L2=L1(y)+L2(r)
(5)M/P=m=m1+m2
(6)m=L
根据1、2、3可求得IS曲线,为
r=(a+e)/d- (1-b)y/d 或y=(a+e- dr)/(1-b)
根据4、5、6可求得LM曲线,为
r=ky/h – m/h 或y=m/k+hr/k
2、评分标准:模型的前提假设3分,模型的推导3分,模型的存在问题和稳定性问题4分。
(1)哈罗德模型的假设前提是: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
2)储蓄S是国民收入Y的函数,即S=sY,3)生产过程种只用两种生产要素,即劳动L和资本K;4)劳动力按照一个固定不变的比率增长;5)不存在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问题;6)生产规模报酬不变
(2)推导过程及基本公式
设资本产出比为v
v=K/Y ,则再不存在技术进步的情况下v=ΔK/ΔY
在无折旧时ΔK=I,所以v=I/ΔY,或I=v*ΔY
又由凯恩斯的I=S,及假设前提S=sY,得v*ΔY=sY
设实际增长率为GA,则GA=ΔY/Y=s/v
对于资本家而言,资本家所愿意有的资本产出比为vr,有保证的增长率为Gw,则有Gw=s/vr 。
在实际增长中,要考虑到劳动力的增长,保证新增劳动力就业,实现社会的充分就业。
人口增长率为n,自然增长率为GN,则有GN=n
要实现充分就业的均衡增长,就必须满足:
GA=Gw=GN
(3)模型的存在问题
由于GA、Gw、GN分别由不同的因素决定,所以三者可以相
等,但相等的可能性极小。
可以通过国家干预的办法,根据不同的具体情况使用适当的政策,实现三种增长率相等。
(4)模型的稳定性问题
当GA>Gw时,v<vr,v=I/ΔYA<I/ΔYw ,ΔYA>ΔYw , 所以GA>Gw,说明GA进一步大于Gw。
这表明,一旦GA 与Gw发生偏离,经济不但不能自我纠正,反而会产生更大程度的偏离,该结论被称为哈罗得的“不稳定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