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叉车充电管理规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动叉车充电管理规定
1.目的
本制度规定了公司电动叉车充电作业需遵守的细则,以确保电动叉车充电安全,避免因违规充电引起的火灾事故。
2.适用范围
适用公司全体电动叉车工及相关人员。
3.职责
3.1电动叉车工负责电动叉车的使用和日常检查,负责电动叉车的充电管理,电动叉车工以各车间上报的叉车使用人员为准,使用人员调整时,使用人员信息及时变更。
如未有明确的使用人员,由该车间负责人负责电动叉车的使用和日常检查及电动叉车的充电管理。
3.2车间负责人负责电动叉车工的管理,负责协同安环部对电动叉车工的培训,包括:安全使用操作规程、安全充电操作规程等;负责电动叉车履历表的编制,并把履历表张贴(悬挂)在醒目位置,履历表参照电动叉车信息表内容编制,电动叉车编号由安环部统一编号。
3.3设备部负责电动叉车充电器的维护管理。
设备部定期对充电器进行维护保养,充电器发生故障时,由电动叉车工按照公司流程申请维修,设备部及时安排维修。
3.4安环部负责电动叉车安全操作规程、使用规范、日常点检及维保方案等编制;负责充电区域消防安全管理,按要求配备消防器材,定期检查消防器材的完好性并记录;负责充电区域应急处置方案的编制,并定期组织相关人员演练;负责充电区域配备及管理防止电解液泄露的应急物资。
负责协助车间对电动叉车工的教育培训,包括:安全使用操作规程、安全充电操作规程等。
3.5夜间值班人员负责电动叉车区域的夜间巡查,夜间值班时至少对电动叉车充电区域巡查1次并把巡查结果拍照发送到公司值班群。
3.6行政部协同安环部负责电动叉车充电区域紧急事故的处置。
发生电动叉车充电引发的火灾或电解液泄露时,第一时间发现人员及时通知保安和安
环部人员,保安和安环部人员按照现场处置方案及时处置。
3.7生管部负责电动叉车充电区域在充电时无其他物品堆放,在充电的时候保持区域畅通,半成品及其他物资应和充电区域保持安全距离。
3.8厂务部负责电动叉车区域的划线。
公司现有电叉车23台,按照每台叉车2天充电一次,公司在外协半仓(清理打磨车间外,半仓简易棚下,靠主干通道区域)划出充电车位11个,车位大小:长3M*宽1M),划线用黄色油漆或黄色胶带,区域线宽5cm。
4 电动叉车充电规定
4.1.公司所有电动叉车需在指定的充电区域充电,任何车间不得把电动叉
车在车间的任何地方充电。
4.2由于公司厂区区域位置有限,综合考虑电动叉车充电区域参照以下时间:晚上:21:00-07:00 为电动叉车充电时间,充电区域内严禁存放任何物品,其他物料堆放应和充电区域保持安全距离,临时堆放物品不得堵塞消防器材,不得占用消防通道。
早上:07:00-21:00 可临时性存放物料;
4.3 电动叉车工注意观察组合仪表上的放电指示器,当两个红灯二极管闪
烁时,表明已放电80%,此时应立即对蓄电池进行充电(即:电量表亮黄灯时,应尽快充电;亮红灯时,应立即停止作业,马上充电)。
4.4每一次电池充电之前必须用压缩空气将电池表面的灰尘清理干净,才可进行电池的充电工作。
4.5每一次电池加完电池液后,必须用湿布将电池表面擦干净,防止产生静电(此项针对更换电池时)。
4.6充电在过程中电池会产生气体,包括氧气、氢气及酸性气体,人员需佩戴防护口罩进行充电操作,充电操作时严禁吸烟,严禁携带火种到充电区域。
4.7充电期间拔下充电插头会产生电弧,因此首先要将充电开关关闭(按stop 键),方可拔下插头。
4.8每次更换电池时,应将要用充满电的电池加蒸馏水至刻度上限,以保证当班电池水足够,对换下的电池马上进行充电,并做好相关的记录(此项针对更换电池时)。
4.9在检查或保养电瓶时,应使用橡胶手套,避免遭受电击。
4.10万一电池倾翻、破损导致电解液泄露,应立即进行紧急处理:
4.10.1电解液溅到皮肤,用大量的清水冲洗。
4.10.2电解液溅到眼睛,用清水冲洗,并马上就医检查治疗。
4.10.3电解液溅到地上时,应先用石灰或其他碱性物质中和,后用水清洗。
4.11电动叉车充电区域需配置2具4公斤的干粉灭火器;配备生石灰或其他碱性物质防止电解液泄露造成环境污染;现场张贴禁止吸烟等警示标志。
5 奖惩
电动叉车充电管理纳入公司月度的安全绩效考核管理,相关责任者违反上述规定,由安环部会同行政部及相关部门,按照公司奖惩规定及员工手册给予相应处罚。
附件:1、电动叉车的维护保养规范
2、电动叉车充电电气火灾现场应急处置预案
6、修订履历
电瓶叉车的维护与保养规范
1、清洗叉车上污垢、泥土和垢埃,重点部位是:用压缩空气对货叉架、蓄电池表明灰尘、车身、液压电机碳刷部位、驱动电机碳刷部位及电器元件的表面灰尘。
2、检查各部位的紧固情况,重点是:货叉架支承、起重链拉紧螺丝、车轮螺栓、车轮固定销、制动器、转向器螺栓。
3、检查转向器的可靠性、灵活性。
4、检查渗漏情况,重点是:各管接头、液压油箱、制动泵、发动机油底壳、变矩器、变速器、驱动桥、主减速器、液压转向器。
5、轮胎气压检查:不足应补充至规定值,确认不漏气。
检查轮胎接地面和侧面有无破损,轮辋是否变形。
6、制动液、水量检查:查看制动液是否在刻度范围内,并检查制动管路内是否混入空气。
添加制动液时,防止灰尘、水混入。
7、电解液检查:电瓶电解液也同样要处在上下刻度线之间,不足则要加蒸馏水到顶线。
8 、制动踏板、微动踏板、离合器踏板、手制动检查:踩下各踏板,检查是否有异常迟钝或卡阻。
手制动手柄的作用力应小于300N,确认手制动安全可靠。
9 、喇叭、灯光、仪表等检查:喇叭、灯光、仪表均应正常有效。
10、按照电瓶叉车的使用规定,每使用一段时间(500小时、1000小时、1500小时、2000小时等)后,要对电瓶叉车进行全面的检查及维护保养工作。
电动叉车充电电气火灾现场应急处置预案
1.0目的
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员工和公司的生命财产安全。
1.1依据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处置方案》和《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处置方案编制导则》《生产安全事故应急处置方案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制定本应急处置方案。
1.2事故发生的区域、地点或装置
发生电动叉车充电电气火灾的区域、地点或装置有:公司电动叉车充电区域、充电器及正在充电的电动叉车等。
1.3事故特征
1.3.1危险性分析
引发电气火灾的原因有短路、过载、接触不良、电弧火花、漏电、雷击等,主要是充电器安装、充电器和电瓶的质量以及使用、管理不当等问题造成的。
另外,电气火灾的危险性还与用电情况密切相关,当用电负荷增大时,容易因过电流而造成电气火灾。
由于充电电气火灾主要发生在充电区域内,充电区域内附近堆放大量产品,加上排烟不畅,极容易造成触电、电动叉车损毁、窒息等火灾事故,也会给公司财产造成损失。
2.0应急组织和职责
2.1应急组织机构
本现场处置方案的应急自救组织机构设置如下:
成立现场应急小组,由安环部人员及电动叉车工和当班保安组成。
其中,安环部人员为现场应急小组组长。
如夜间或其他时间安环不人员不在现场,则当班保安为现场应急小组组长。
2.2工作职责
2.2.1电动叉车工职责
(1)发现充电气和电瓶冒烟或着火,可能或已发生触电,应立即高声呼叫求救;
(2)立即采取措施,使触电者脱离电源,如切断电源等,及时用灭火器进行初期之火的扑救;
(3)报告主管领导或应急小组组长;
(4)接受并执行本应急小组的指令。
2.2.2应急小组组长职责
(1)接到报告或求救信号后,立即组织相关人员进行扑救;
(2)组织保安等相关人员,按现场应急处置措施执行;
(3)及时将情况上报公司应急指挥部,接受并执行应急指挥部的指令。
3.0应急处置
3.1事故应急处置程序
3.2现场应急处置措施
3.2.1电气火灾防范措施
(1)加强作业人员用电安全常识、安全操作规程的教育培训,提高其自我安全防护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
(2)电气线路、充电设备、设施应按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安装、检查和维护管理。
(3)加强对区域临时用电线路的检查,严禁私拉乱接。
(4)区域防雷装置的设计、安装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并按国家的相关规定进行定期检测。
3.2.2现场处置措施
(1)发生电气火灾时,首先迅速切断电源(拉下电闸、拨出电源插头等),以免事态扩大,如果带负荷切断电源时应戴绝缘手套,使用有绝缘柄的工具。
当火场离开关较远时需剪断电线时,火线和零线应分开错位剪断,以免在钳口处造成短路,并防止电源线掉在地上造成短路使人员触电。
(2)当电源线不能及时切断时,应及时通知公司专业电工从供电始端拉闸,同时使用现场配置的灭火器进行灭火,灭火人员要注意人体的各部位与带电体保持一定充分的安全距离。
(3)扑灭电气火灾时要用绝缘性能好的灭火剂如干粉灭火器,二氧化碳灭火器或干燥砂子,严禁使用导电灭火剂(如、水、泡沫灭火器等)扑救。
(4)发生的电气初起火灾时,应先用合适的灭火器进行扑救,情况严重立即打“119”报警。
报警内容应包括:事故单位、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火灾的类型,有无人员伤亡以及报警人姓名及联系电话。
3.2.3 后期处置措施
(1)应急处置结束后,应急小组应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勘查;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原因的调查取证工作。
(2)火灾损坏的充电器及电动叉车电瓶等修复应由持证电工进行维修(或委外维修),
3.3报告事项
3.3.1报警电话及联系方式
报警电话及联系方式
安环部 XX(副总) XX
XX(经理) XX
XX(安全员) XX
XX(保安队长) XX
3.3.2报告内容
(1)电气火灾发生的时间和地点;
(2)人员伤亡情况;
(3)已采取的措施;
(4)报告人及电话。
4.0注意事项
由于电气火灾具有一定的特殊性,从灭火扑救角度考虑:一要保证扑救人员的安全;二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方法扑救,使员工生命不受伤害,公司财产少受损失。
电气火灾事故与一般火灾事故有不同的特点:一是火灾时电气设备带电,若是不注意,扑救人员可能会触电;
因此在扑救时应特别注意以下几项:采取断电措施,防止扑救人员触电。
在火灾发生时要立即切断电源,应尽可能通知电力企业切断着火地段电源。
在现场切断电源时,应就近将电源开关拉开,或使用绝缘工具切断电源线路。
选择断电位置要适当,不要影响灭火工作的进行。
不懂电气知识的人员一般不要去切断电源。
为了争取灭火时间,或因特殊情况不允许断电时,则要进行带电灭火,以减少损失。
但必须注意以下事项:
(1)选择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具,使用二氧化碳、1211 或干粉灭火器,不能使用水溶液或泡沫灭火器材。
(2)如使用水枪灭火,扑救人员必须穿绝缘靴和戴绝缘手套,防止水柱漏电使人体触电。
灭火宜使用喷雾水枪,其泄漏电流小,对扑救人员比较安全;在不得已的情况下采用直流水枪灭火时,水枪的喷头必须用软铜线接地。
(3)使用水枪灭火时,喷头与带电体之间距离:110千伏要大于3米,220千伏要大于5米。
使用不导电的灭火器材,机体喷嘴距带电体的距离:10
千伏要大于0.4米,35 千伏要大于0.6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