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对姐姐的称呼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对姐姐的称呼
1.古代对于姐姐的称谓是:姐、姐姐、老姐、贤姐、贵姐、
阿姐、女兄、妳(nǐ称谈话的女性对方)。

2.古人人名是一个标志符号,其基本用途是为了人与人之间
的互相区别。

但在社会生活中,名字大大突破了识别符号的意义,而且体现为礼俗文化,与制度息息相关。

古时,无论男女,都有小名、大名、字。

所谓的小名,就是小孩刚出生的时候父母为他取的名字,具有很大的随意性。

小名很有特点,通常以动物起小名,小猪、小狗一类的十分普遍。

小孩以动物取小名,据说是因为古代小孩成活率不高,起这样的小名寓意着容易养活。

大名,一般是小孩上学以后取的名,也是正式的名字。

比如刘备,姓刘名备字玄德,“备”就是他的名,苏轼姓苏名轼字子瞻,“轼”
就是他的名。

字,一般是到了成年以后,举行成年礼——冠礼时才取字,因而有“冠而字之”的说法。

普通百姓家一般是不取字的,官宦人家、文人取字的较多。

如诸葛亮,字孔明,张廷玉字衡臣等等。

女子也有取字的,尤其是书香门第的小姐们都有名和字。

不过,女性多在订婚、结婚的时候才取字,有个成语叫“待字闺中”,意思就是指女孩还没有订婚、结婚,在闺阁中等待取字。

在文献中还将女子出嫁称为“字之”,意思也是订婚、结婚之意。

小名、大名、字这三种称谓是不可以混淆的,关乎礼俗。


童时期如何称呼都行,等到长大后取了大名了,再称小名就不合适了,只有家长和特别亲近的人才可这么称呼。

这种礼俗在《红楼梦》中就有记载,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有时候就称小名,贾母就训斥他们说,你们都长大了,就不要再提小名了。

在古代,对成年人称呼小名,是表示对这个人的不尊重,甚至还带有侮辱性。

《三国演义》里,曹操的小名叫阿满,因此他的很多政敌或是对他不尊敬的人,在称呼他时就叫阿满,这种情况就是对曹操的蔑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