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提升作业(三十) 2.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课时提升作业(三十)
森林的开发和保护——以亚马孙热带雨林为例
(45分钟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读我国36°N附近某地土地利用状况变化图,回答1、2题。
1.图中的森林类型和耕地类型分别是()
A.温带落叶阔叶林、旱地
B.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旱地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水田
D.亚寒带针叶林、水田
2.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该地可能出现的主要环境问题及现象有()
①水土流失加剧②河流含沙量大
③酸雨④海平面上升
⑤沿海地区滩涂扩大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⑤
C.①②④
D.①②
(2014·泉州模拟)降雨被植物茎叶拦截的现象叫植物截留,其主要影响因素是植物疏密程度、植物种类、季节以及降雨特性。
下图示意植物截留与降雨量、降雨历时关系。
据此回答3、4题。
3.植物截留总量大的条件是()
A.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短
B.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短
C.植物密,降雨量大,历时长
D.植物疏,降雨量小,历时长
4.从地域分异规律角度考虑,下列地形区的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的是()
A.春季的东南丘陵
B.夏季的黄土高原
C.秋季的山东丘陵
D.冬季的天山山脉
世界三大热带雨林流域国家首脑会议在刚果(布)首都布拉柴维尔召开,会议旨在建立热带雨林流域国家间合作框架,实现热带雨林的可持续管理。
据此回答5、6题。
5.世界三大热带雨林流域不包括()
A.南美洲亚马孙流域
B.非洲刚果盆地
C.东南亚湄公河流域
D.东非高原地区
6.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①雨林观光
②生态旅游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发达国家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2014·龙岩模拟)2013年4月10日,人民日报报道,巴西大片热带雨林被牛“吃掉”。
下图为巴西帕拉州非法砍伐雨林后的牧场。
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关于巴西大片热带雨林被牛“吃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巴西养牛业迅猛发展,间接推动了雨林的非法砍伐
B.热带雨林的森林是牛的食物来源
C.热带雨林生态稳固,破坏后容易恢复
D.大力发展养牛业,增加收入,有利于当地可持续发展
8.沿海海拔低的国家十分关心热带雨林地区木材采伐量,原因是()
A.森林减少会使温室气体迅速增加,气温升高,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B.这些国家是木材的主要消费国,森林减少会使木材价格上涨,生产成本增加
C.这些国家航运发达,木材砍伐多就能增加航运收入
D.森林减少会造成二氧化碳增加,使这些国家粮食产量大幅度增加
(2014·宁德模拟)红碱淖位于陕西神木县西北,系中国最大沙漠淡水湖,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遗鸥繁殖与栖息地和陕北最重要的产鱼基地,素有“大漠明珠”之称。
近年来,红碱淖的水位以每年20~30厘米的速度下降,湖水pH值由7.4~7.8上升到9.0~9.42。
这远远超出了鱼类生存的极限。
下图为红碱淖湖区域图。
据此完成9、10题。
9.红碱淖水位下降的原因最可能是()
①气候干旱,降水少,蒸发旺盛
②上游建拦水坝,使入湖径流减少
③过度开采地下水,地下水位下降
④湖区生态环境恶化,pH值上升
⑤工业生产如采矿、洗矿,工业排放废水,使水质下降
⑥湖区周边林地被砍伐,涵养水源能力下降
A.①②③
B.②③⑥
C.①②④
D.②⑤⑥
10.保护红碱淖是当务之急。
关于保护红碱淖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利于调节气候
②利于涵养水源、净化水质
③利于调节河流径流
④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⑤利于吸烟滞尘、净化空气、提高空气质量
A.①②
B.③④
C.④⑤
D.①④
(2014·南阳模拟)下图为我国黄河三角洲示意图。
黄河三角洲是世界上暖温带保存最完善的湿地生态系统。
近年来,该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缓慢。
读图,回答11、12题。
11.黄河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缓慢的原因不可能是()
A.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程度减轻
B.干支流兴修水库,拦蓄大量泥沙
C.毁林开荒,植被覆盖率降低
D.人类过度引水,使下游水量减少
12.黄河三角洲湿地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是()
A.涵养水源,大量削减土壤中的盐碱量
B.净化水质,为城市提供直接饮用水源
C.调节气候,改变气候特征与气候类型
D.保护野生的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
二、非选择题(共52分)
13.图1为银川平原湿地分布图,图2为银川平原年蒸发量和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
读图和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6分)
昔日银川水系发达,湖泊湿地资源丰富。
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受自然和人为因素影响,银川的湖泊湿地大幅度萎缩。
通过扩湖整治和沟道水系连通等工程的实施,湿地生态环境明显改善。
但同时也出现了乱垦乱牧、水体污染等问题。
(1)读图1,说出贺兰山的走向及其地理意义。
(2)指出银川湿地的主要类型,简述湿地的生态环境效益。
(3)分析20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银川湖泊湿地大幅度萎缩的主要原因。
(4)请提出保护银川湿地生态环境的主要措施。
14.(能力挑战题)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6分)
材料一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根河湿地保护区占地12.6万公顷,是现今我国保护最完整、面积最大的湿地。
材料三呼伦贝尔大草原被誉为“中国最美的草原”。
如今,地下丰富的矿产成了呼伦贝尔大草原财富的重要来源。
(1)图中-3℃等温线有一段明显向南弯曲,试解释其原因。
(2)试分析根河湿地的形成原因。
(3)对于呼伦贝尔草原地区的发展方向,有人提出应大力发展工业,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阐明理由。
(4)图中甲地位于农牧交错带,简述甲地土地利用中产生的问题及相应的对策。
答案解析
1、2.【解析】1选A,2选B。
第1题,该地位于我国36°N附近,属于北方地区,以旱地为主,发育温带落叶阔叶林。
第2题,该地砍伐森林、扩大耕地面积,会导致水土流失加剧,河流中泥沙增多,入海口处滩涂扩大。
3、4.【解析】3选C,4选A。
第3题,图中显示相同降雨历时,降雨量越大截留总量越大;相同的降雨量,降雨历时越长,截留总量越大;而植物越密,植物截留能力越强,故C项正确。
第4题,东南丘陵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春季植被较密,所以截留降雨能力较强,地表受雨水冲刷较弱,故植被水土保持效益最好。
山东丘陵为温带落叶阔叶林带,秋季植被较稀疏而截留降雨能力弱,不利于水土保持;黄土高原植被稀疏,不利于水土保持。
5、6.【解析】5选D,6选B。
第5题,赤道附近的东非高原地区,由于地势高,形成热带草原带,而不是热带雨林带。
第6题,发达国家为维护本国资源和环境而采伐亚马孙雨林属于破坏性开发,不符合题意要求。
【方法技巧】运用数字法记忆热带雨林保护的计划和措施
三保二设一结合——“三保”是加强环保教育,实行保护性开发,建立自然保护区;“二设”是设立国际基金,加强缓冲区的建设;“一结合”是森林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7、8.【解析】7选A,8选A。
第7题,养牛业的发展,需要更多、更大的牧场,故促使了对雨林地砍伐破坏。
从间接上,可以认为是牛“吃掉”了这些雨林。
故A项正确。
热带雨林的生态环境较为脆弱,一旦破坏,很难恢复。
在热带雨林区发展养牛业,虽然能增加经济收入,但破坏环境,不利于当地的可持续发展。
第8题,题眼是设问中的“沿海海拔低的国家”。
这些国家最担心的是
海平面上升,导致低海拔国家被淹没。
9、10.【解析】9选A,10选D。
第9题,从题干中可知,近些年来红碱淖湖泊的水位下降较快,除了受气候干旱、蒸发旺盛、河流水下渗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外,主要是受人类不合理活动影响,如上游建坝拦水,入湖径流量减少;开挖机井,过量开采地下水等。
污水排放能够污染水质,对水位变化影响不明显;湖泊周围为沙漠地区,缺少林地植被。
故正确答案为A。
第10题,保护红碱淖湖泊湿地,对调节湖区当地气候,保护湖区的生物多样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②③内容主要是植树造林的生态功效,⑤的内容主要是城市绿化带的生态功效。
故正确答案为D。
11、12.【解析】11选C,12选D。
第11题,黄河三角洲土地面积增长速度缓慢,说明泥沙沉积减少,而毁林开荒,植被覆盖率降低会导致含沙量增大,使黄河三角洲地区泥沙淤积更严重。
第12题,黄河三角洲湿地可以涵养水源,但对土壤中的盐碱量影响不大;可以净化水质,但不能为城市提供直接饮用水源;可以调节气候,但不能改变气候类型;可以保护野生动植物,维护生物多样性。
13.【解析】第(1)题,读图可知,贺兰山为东北—西南走向,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为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也是内蒙古与宁夏的分界线、我国内外流域分界线。
第(2)题,图1中标示出该区域有河流湿地和湖泊湿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湿地具有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降解污染和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作用。
第(3)题,由图2可知,该地区降水量远远小于蒸发量,又由材料可知该地乱垦乱牧、水体污染严重,故可能是因为人们围湖造田、城市工业等发展导致湿地面积萎缩,人类对植被的破坏还会导致河湖泥沙淤积湿地,
使其面积萎缩。
第(4)题,可以采取退耕(牧)还湿、防治污染、制定保护湿地的法规、提倡节约用水、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等措施保护湿地。
答案:(1)南北(东北-西南)走向。
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内蒙古与宁夏分界线,内外流域分界线)
(2)河流湿地、湖泊湿地。
调节气候、涵养水源、调节径流(蓄洪防旱)、降解污染物、保护生物多样性等。
(3)自然原因:蒸发量远远大于降水量;河流泥沙淤积。
人为原因:围湖造田;城市和交通建设用地等。
(4)退耕(牧)还湿;防治湿地污染;制定和实施保护湿地的法规;生产(农业、工业)、生活节约用水;提高公民环保意识等。
14.【解析】第(1)题,由图示信息可知,-3℃等温线在大兴安岭附近明显向南凸出,表明此处受大兴安岭影响,气温比东西两侧低。
第(2)题,根河湿地的成因可从纬度高、气温低、蒸发量小、上游来水多、地势低平、有冻土层等方面作答。
第(3)题,此问为开放性设问,作答时要先表明观点,再阐明理由。
第(4)题,农牧交错带土地利用中易出现土地沙化问题,对策主要从引起土地沙化的人为原因方面思考。
答案:(1)等温线向南弯曲,表明气温比东西两侧低,这是由于该地是大兴安岭,海拔高。
(2)上游来水较多;有多年冻土,水不易下渗;气温较低,蒸发微弱;地势平坦,排水不畅等。
(3)赞同。
理由:当地矿产资源丰富,交通条件便利,发展工业可以增加当地居民的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或不赞同。
理由:当地技术水平低,资金缺
圆学子梦想铸金字品牌
乏,工业基础薄弱,且发展工业会破坏生态,污染环境,加剧水资源短缺。
)(4)问题:草原退化(或土地沙化)。
对策:调整土地利用结构,退耕还林还草;扩大林草面积,合理放牧;营造护田林和防护林。
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 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