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凉寒旱区二月兰的栽培与应用——以陇西县市政园林绿化为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3年第9期
现代园艺阳山旱地中等1856.08/2798.789.04月中下旬抗旱耐寒新建无遮挡绿化带低
1630.48/2597.652.64月下旬-5月上旬
抗旱耐瘠薄阴湿耕地
中等2670.18/2292.455.45月下旬耐阴湿抗寒侧柏林(干高4~7m )低1983.28/2196.242.55月上旬抗旱耐寒榆槐混合林(干高8~15m )低2300.8
8/21
96.1
36.7
5月中下旬
耐阴耐寒抗旱
表1陇西县不同生长群落二月兰花期及适应性群落生长环境
土壤
肥力海拔(m )播种时间
(月/日)越冬
率
(%)平均株
高(cm )盛花期适应性表现冷凉寒旱区二月兰的栽培与应用
——
—以陇西县市政园林绿化为例武云洁1,张文辉2*
(1甘肃省陇西县市政管理所,
甘肃陇西748100;2甘肃省陇西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甘肃陇西748100)
摘要:随着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美丽乡村建设步伐的推进,人民追求高质量的生活、人居环境绿化美化已形成新的生态环境发
展理念和需求空间;以陇西县市政工程绿化及美丽乡村建设为例,在林带、花坛区域搭配小乔木、丛灌木、草坪等提升园林景观绿
化层次感及审美效果的同时,嵌入一二年生草本花卉,既改善城区及周边区域生态环境、净化空气,
又能有效降低碳排放。
关键词:二月兰;冷凉寒旱区;
栽培;应用粉层。
茎秆直立,高35~89cm ,表皮呈绿色或与紫色相
间直至角果处。
总状花序顶生,呈紫色或白色,花瓣4片,单株花朵数可达352朵,花梗绿色或紫色,长1~2cm 。
角果四棱形,呈绿色或紫色,无毛或被短绒毛,籽粒2排,排列紧密,内置隔膜明显;果喙颜色同角果皮色,与隔膜相连,长0.8~2.2cm 。
6月上旬种子开始成熟,籽粒呈深紫色或褐色,近圆柱状或两端不规则圆柱体,种皮较薄。
经检测数据显示,陇西县二月兰种子平均千粒重为3.35g 。
1.2适宜区域及抗性表现
陇西县位于甘肃东南部,县内海拔1612~2778m ,年平均气温7.7℃,日照时数2292h ,降雨量445.8mm ,无霜期146d ,属黄土高原地区,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区域内气候独特,春夏秋冬四季分明,日照充足,气候温和。
二月兰对生长环境适应性极强,在-18~-25℃的土壤环境中,植株平均越冬率高达96.20%,耐低温;翌年春季积温≥10℃时,植株进入返青至抽薹期,此时生
长迅速。
耐寒,耐旱,耐贫瘠土壤,在土层深厚、
疏松肥沃的土壤环境中生长,其单株生物量明显增加。
对光
照条件较为敏感,
耐阴性较强,张林青[2]对二月兰遮光耐阴性研究表明,
以全日照生长光照的33%为最佳采光值,随着光照强度下降,植株叶绿素含量增加,较弱光照对其生物量的增加有促进作用;笔者在陇西县海
拔1630~2670m 的不同区域栽培研究表明(见表1),二月兰在自然群落表现出很强的耐阴性、耐寒、抗旱性,特别是在冷凉阴湿区域,二月兰5月下旬进入盛花期,适合在新生林带(下)、修复地土壤中种植。
陇西县在城市绿化和景观提升建设上紧密围绕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三季有花,四季有景”的要求,实地调研规划,科学合理设计,在花坛、道路、林带(下)等区域,兼顾植物多样性和季节性特征,多层次、多品种
搭配,形成特色各异、疏密有度、
高低适度,力求在色彩变化和空间组织上取得良好效果,努力营造出景色宜
人、乐享安居的和谐氛围。
在结合历史、人文、地理及原有绿化物种的基础上,先后引进栽植悬铃木、玉兰、
樱花、木槿、黄杨、
冬青等10余种乔灌木绿化品种近200万株,绿化总面积达67万m 2,绿化覆盖率达14.47%,绿地率达12.4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10.69m 2。
为解决绿地、林带及道路绿化季节性缺乏开花植物、色彩搭配单调、景观效果不明显等问题,进一步建设打造美丽宜居、宜业、宜游小城镇的目标,走出一条栽植管理专业化、修剪抚育艺术化、和谐监管常态化的文明之路;引进二月兰、鼠尾草、百日草、万寿菊等草花品种,增添绿化景观、林荫带(下)色调,彰显四季之“春花、夏荫、秋彩、冬绿”的景观特色和城市韵味。
主要简述二月兰的引进栽培、生长特性研究及应用。
1二月兰的生长特性及应用
1.1植株特性
二月兰()为一二年生十
字花科诸葛菜属草本植物,
具有饲用、肥用、观赏等多种价值,原产于中国东部,广泛种植于我国华北、华中及东北地区[1]。
越冬期叶片萎蔫时仍保持绿色或暗绿色;越冬至抽薹前单株簇生叶为10~17片,呈绿色,近圆形或心形,直径3~17cm ,叶缘锯齿形,或略带紫色,叶脉纹路清晰,叶柄长2~24cm ,背白色短绒毛;越冬后部分叶片返青,萌生新
叶,主茎抽薹或基生分裂枝0~16枝,叶渐变成钝形,宽2~13cm ,长5~24.5cm ,叶无柄镶裹在茎秆上,与分裂枝并生,呈绿色,
叶背面有白色7
1〇
1.3观赏应用及花语丛植、群植的二月兰均具独特的观赏性,
其花语谦逊质朴,无私奉献。
其外表美丽,
花开成海,守护大自然。
花色朴实单调,谦逊而又包容;叶嫩绿,带着春天的气息。
可搭配乔灌木如云杉、玉兰、
杨柳、紫叶李、木槿、丁香等种植,构成高低错落、层次分明的景观效果。
二
月兰生物量大,可作绿肥,营养丰富、适口性好,也是一
种优质牧草饲料[3]。
2二月兰的栽培与管理
2.1整地施肥
为促进二月兰根系健壮生长,
在整地时剔除杂草、石块等不利于根系发育的植物类及建筑类杂物,667m 2
施入腐熟农家肥2000~3330kg 、复合肥30.0~65.0kg ,
深翻20~30cm ,整平待播。
在建筑垃圾较多的地块种植二
月兰时,要先清理杂物,
或置换厚度不小于30cm 的自然土层,静置20d 以上,待土壤自然沉降后,测试土壤
pH 值6.8~7.5之间,再进行整地施肥播种。
2.2播种
一般播种时间在9月上中旬,播后7~10d 可出苗。
选晴天无风或微风、土壤含水量不低于30%~40%时进
行。
播种深度3.0~5.0cm ,667m 2播种量1.0~1.5kg 。
播前
晾晒种子,增强种子自身理化性能,
能有效促进发芽整齐度。
依观赏、种植条件可选用条播或撒播法,撒播法
种植时将种子均匀撒在土壤表面,
用钉长7cm 的钉子耙纵横交替耙耱整平。
也可在6月份随采随播,方法同
前,但在播种后及时加盖遮阳布,
减缓土壤水分蒸发速度。
播种过浅或过深均不利于二月兰出苗。
2.3日常管护
2.3.1苗期管理。
出苗后,冬季土壤封冻前和早春返青
期根据墒情及时补水浇灌,降低越冬期对幼苗的损伤
或折苗,返青期结合灌溉或降水追肥,667m 2撒施尿素
6.0~13.0kg 。
2.3.2拔节开花期管理。
当地温达到10℃以上时,二月
兰幼苗从返青期转入拔节期;主茎高10cm 以上时进入花期,随着温度、植株株高和分蘖枝数的增加,4月
中旬进入盛花期。
此阶段对水肥需求量大,应适时浇灌追肥,667m 2撒施尿素10.0~18.0kg ,或磷酸二氢钾
150~200g 兑水15kg 喷雾1~2次。
2.4种子收获
二月兰种子一般在6月上中旬成熟,当角果果皮
由绿色或紫色变为浅黄色或紫中带黄时,即可采收。
受土壤、光照、水肥条件的影响,各个地块成熟期有所
差异。
采收时,先用镰刀割去地上部分,扎捆,码垛晾干;待茎秆干燥后,脱粒,过筛,再次翻晒晾干,最后装
袋存放。
种子应贮藏在阴凉干燥通风处,防虫蛀防霉变。
如利用自播繁殖,在6月下旬清理枯萎枝叶时,二
月兰种子既能形成区域性群体继代繁殖。
自播完成后
及时清理秸秆,常采用集中堆放发酵或适宜区焚烧掩埋处理,减少病菌虫卵的寄生繁衍。
2.5病虫害防治
遵循“以防为主,结合农艺措施综合防治”的原则。
采用农艺措施:一要科学种植,保持合理密度,增强通风透光性能;二要加强管理,及时补水,清除杂草;三要施足底肥,保障养分供应。
其不同生长阶段常见病虫害主要有霜霉病、斑潜蝇、蚜虫、菜青虫等,应采用药物制剂适时进行预防。
2.5.1霜霉病。
5月中下旬降水量增加,如果种植密度大、通风不良等因素叠加时,植株中下部零星发生,叶片病斑呈浅黄色不规则状,背面覆白色霜层,部分茎叶肥大。
如发生病害,可选用甲霜·锰锌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或烯酰·锰锌可湿性粉剂700~800倍液喷雾,7~10d1次,连喷2次,。
增强其通风透光性,能明显降低霜霉病的发生。
2.5.2斑潜蝇。
5月上旬,幼虫嵌入二月兰叶片中啃食叶肉,叶片中上部为害最为严重,叶面形成不同程度的线形跑道。
1龄幼虫对叶肉的啃食较慢,2~3龄老熟幼虫体长2~3mm ,幼虫1周左右即化蛹,环境适宜可繁殖2代以上,严重时,单叶幼虫数达15~25只。
药物防治选用10%灭蝇胺悬浮剂300倍液+0.01%芸苔素内酯或1.8%阿维菌素乳油4000倍喷雾,每7~10d1次,连喷2次。
药物喷雾防治时,工作人员穿好防护服,佩戴口罩,于晴天10:00前或17:00后进行。
2.5.3蚜虫。
5月为易发期,为害幼嫩枝叶。
药物防治常选用10%吡虫啉粉剂3000~4000倍液喷雾,连喷2次,2次间隔7~10d 。
2.5.4菜青虫。
以幼虫嚼食叶片,为害新叶最为明显,叶面呈现不规则状的缺口。
播种前要清理残枝枯叶,药物防治可用2.5%高效氯氟氰菊酯2500倍液喷雾。
3结语二月兰能在无保护措施的土壤环境中自然越冬,
可弥补露地花卉种植晚秋至早春裸露的缺陷,与其他露地花卉套种,
可以形成春夏两季不同花卉景观[4]。
花期长达60d ,对土壤、光照等环境因子要求不严,适应性强,耐粗放管理、自繁能力强,在林带(下)、坡地或与乔灌木搭配种植,均能形成稳定的自然群落。
因其早春开花,花色鲜艳,独具观赏韵味,是一种非常适宜市政园林绿化的草本观花类植物。
(收稿:2022-10-17)参考文献:[1]贺洁.浅析二月兰在日照地区的引种与栽植[J].中国园艺文摘,
2017,33(06):175-176.
[2]张林青.二月兰耐阴性的研究[J].现代园艺,2006(08):42.[3]艾明君,李恒艳,孙嘉蔓,等.不同生境下二月兰种群构件的生物量
分配特性[J ].长春师范大学学报,2021,40(10):91-96.
[4]朱启敏.西北地区二月兰的生物学特性和栽植管理技术———以银川市唐徕公园为例[J].种子科技
,2022,40(03):79-81
现代园艺2023年第9期
7
2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