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编制,中医医院或走下坡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消编制,中医医院或走下坡路
张广富
【期刊名称】《中国医院院长》
【年(卷),期】2016(000)016
【总页数】2页(P86-87)
【作者】张广富
【作者单位】河南省原阳县包厂卫生院
【正文语种】中文
如果不分医院特点性质及结构之异而一刀切,对所有公立医院均取消编制,那么公立中医医院并非就能如想象中那样焕发青春活力,反而可能因编制问题“缺土”“断根”,走上颓废之路!
毋庸置疑,取消编制即打破旧的医疗管理体制制约限制,在减轻政府财政负担的同时,医疗资源根据医疗市场需自行调节其配置,增加优质医疗人才的流动性,一定区域的医疗服务效率就能得到提高,“看病难、看病贵”能有所缓解,大城市大医院“战争状态”有所减轻。

但是,取消编制牵一发而动全身,它所连带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不能不引起重视。

世界上事物都要一分为二来看,没有绝对的对立,也没有绝对的统一。

对公立医院总体改革来说,取消编制有它较大的利端,但公立医院也并非统一的专业性质与结构设置,其中还有部分医院有它独自的管理手段与措施,国家政府的管理手段与政策支持也有明显倾斜,比如公立中医医院。

医疗编制的目的是医院用合理、科学、有价值的专业框架和具体内涵来补充,让医
疗机构能够给社会提供合适、合理、有实用价值的医疗服务。

国家为此在公立医院经费支出、专业人才比例、医务人员晋级晋职、工资奖金分配、福利待遇、社会养老及专业人才培养、基础设施建设、医疗设备层级合理配置等方面,给予合理部署设计及大力支持。

特别是对公立中医医院,国家更是重视。

为了祖国医学的传承发展与进步,国家专门设置了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明文要求各省市县必须保留或设立各级中医医院,且二级以上医疗机构必须设置中医科及功能相关的科室,今年又出台政策,各级医疗机构必须设立康复科,而康复科的主要服务项目及内容,其实都是中医服务的范畴。

在“三医联动”中,政府又将力推医保支付,对中医药给予倾斜照顾,中医中药医疗服务报销比例高于其他医疗服务,“中药饮片”不在“零加价”销售范围,中医中药人员的职称晋升、中医服务价格调整也给予照顾。

在管理体制上,县级中医医院实行省厅直接管理,这更加显示出中医医院与其他综合公立医院相比,无论是在体制管理、编制设置及政府重视上,均有特别。

可以说,既往中医及中医院的运行发展及取得的成就,一定程度上是得到既有编制的支持与贡献。

然而,在目前,如果中医医院与其他公立医院一样被取消编制,断掉编制“皇粮”及相关特殊支持,中医医院及中医还能按国家计划与目标进行吗?
作者认为,如果中医医院取消编制的话,中医医院发展或运营困难很大,可能会走下坡路!
首先,取消编制后,最先出现的便是自由职业及多点执业,这将加重中医医院的青黄不接,基层中医医院可能成为中医医疗机构的空架子,开始走下坡路。

民间相信“老中医才能治大病”,而老中医走出医院多点执业、自由执业,势必要造成中医医院中医主要骨干力量的缺失。

由于多种原因,比如中医意识淡化,中医发展传承环境及条件差,政府对中医教育培养力度小,加上中医学习难度大,出师
时间长(即便是师承至少也需在毕业后10年以上)等,所以目前基层中医青黄不接的现象十分严重。

其次,取消编制,中医医院和中医师及综合公立医院的中医专科设置、中医专业人员工作积极性将受到较大影响。

基层医疗机构中医科原本就诊量低,服务价格低,基层设施差,但目前中医服务享受群体大,比如康复患者、慢性病比例高,为此,目前国家已将康复治疗及慢性病管理纳入基层基本医疗范畴,工作量迅速增大;国家为此曾在编制、人员培养及相关政策上给予照顾,但如果取消编制,政府定会减少支出比例,医院需要更大的投入才能达到自给自足,而中医发展失去或减弱了财政支持,中医医院的工作压力变大,人员工作积极性可能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基层中医发展迟缓或会出现混乱、滑坡。

再次,减少政府财政支出是取消编制的“幕后”原因之一,但若这样,中医药及中医医疗服务医保报销比例能继续保持或增加吗?中医服务价格能上调吗?国家还有特殊的中医建设项目及资金投入吗?这是基层中医院院长首先思考和担心的。

只要没有政策倾斜与支持,基层中医医院的职业定位功能将会出现变异,那就是西医化。

中医医院有名无实,挂牌而已。

最后,公立中医医院取消编制,中医专业人员晋职、人才培养、养老及福利待遇等当然会同样受到政策约束,因为“同工同酬”势必会出现大量中医专业人员的转岗,尤其是10年以内工龄的本科学历中医人员,因为他们绝大多数还不是高级职称人员,而且相对西医本科临床医生来说,其专业信任度较低,即便是走临床路径、按病种付费,年轻中医医生的医疗成本也一定高于其他医生,他们的劳务分配绩效值肯定要低,因此他们的专业工作积极性就会受到打击,他们能接受得了吗?
取消编制不能一刀切。

取消编制适宜于公立综合医院,但未必适宜于中医医院及中医科。

因此,在实际运作中,希望各级政府及卫生主管部门,一定要考虑目前中医院的实际处境及社会对中医药的现实需要,必须从传承和推进祖国医学发展出发,让中医发挥其特色职能来为人民健康服务,科学、合理、客观对待目前公立中医医院既有编制,分析其优劣所在,进一步优化其编制结构,在新的体制编制下,加强对中医及中医医院的发展支持力度,而不能照搬综合公立医院取消编制那样去对待中医医院,轻视祖国医学传承发展所处的困境,一味、单纯地为了削减政府财政支出或偏重取消编制的其他利端而对中医医院取消编制,放纵中医人员自由、多点执业,不考虑、不重视中医医院及中医的传承发展,否则,基层中医医院及中医药发展将会因为财力、人才、优惠政策及专业管理的缺乏、无力或失误而“缺土”“断根”,促使基层中医医院及中医走上颓废之路!
当然也有人说取消编制不代表取消财政补贴、医务人员待遇降低。

从国际经验看,财政对医疗机构的补偿不一定通过编制给付,而可以通过购买服务来实现。

我国医保对医院的补偿已占了大头,政府可以通过医保对公立医院进行补偿,按照服务质量、数量、患者满意度等给予补贴,医生得到合理的报酬,待遇不会降低。

取消编制之后,医生们的天地会更广阔,没啥可怕的!
但愿如此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