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胡国庆-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控制管理规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范围
标准主要内容及解读
本标准规定了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 与控制的基本要求,患者识别要求,患者转 运要求,患者安置要求,培训与健康教育, 清洁、消毒与灭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经空 气传播疾病预防与控制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
包括:医院、卫生院、疗养院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门诊部、诊所、卫生所(室) 以及急救站等。
重视医护人员PPE的穿脱训练
美国埃博拉二代病例可能是脱卸时污染!
医护人员在护理患者之前应通过训练,确保能够熟 练掌握穿脱PPE顺序。只有通过反复练习正确使用 PPE才能达到熟练的穿脱。在护理埃博拉患者之前 ,医护工作者要具有使用PPE的能力,包括在受训 的观察者观察下穿脱PPE。在训练过程中,医护人 员和训练者要评估熟练性和穿上PPE后的舒适性。
2
四、管理要求
4.1 应根据国家有关法规,结合本医院的实际情况, 制定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制度和 流程,建筑布局合理、区域划分明确、标识清楚, 并定期检查与督导,发现问题及时改进。
发热 门诊 筛查 患者
定点收治病区要考虑医护人员轮休
三区做到完全物理隔断;护理站不应设在病区中间; 从潜在污染区回到清洁区必须设置强制卫生通过;
二、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 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 310.1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 WS 310.2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 菌技术操作规范 WS 310.3 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 菌效果监测标准 WS/T 311 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 313 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 367 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WS/T 368 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WS/T 442 临床实验室生物安全指南
5
六、患者转运要求
6.1患者转运包括从就诊地到临时安置地,从临时安置地到集 中安置地。应制定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院内转运与院外转运 的制度与流程。 6.2疑似或确诊呼吸道传染病患者和不明原因肺炎的患者应及 时转运至有条件收治的定点医疗机构救治。 6.3转运时,工作人员应做好经空气传播疾病的个人防护,转 运中避免进行产生气溶胶的操作。 6.4疑似或确诊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在转运途中,病情容许时 应戴医用外科口罩。 6.5转运过程中若使用转运车辆,应通风良好,有条件的医疗 机构可采用负压转运车。转运完成后,应及时对转运车辆进 行终末消毒,终末消毒应遵循WS/T367的要求。 6.6患者确定转运时,应告知接诊医疗机构或医疗机构相关部 门的工作人员。
负压隔离病房建设配置基本要求
什么是负压隔离病房?
独立卫生间
第二十七条 对感染患者应当依据其传染途径实施相 应的隔离措施,对经空气感染的患者应当安置负压 病房进行隔离治疗。
A
走廊
B
隔离病房 E
缓冲间
气流方向
D
A
D
E
A
C
1、三套式结构;卫生间不能设在缓冲间边上。
2、不是洁净环境;但是密闭环境; 3、空气从洁到污;经高效过滤后方可排放。
表面防水防血; 用于所有手术操作; 感染性疾病科; 口腔科;清洗岗位;
N95口罩 ≠ 医用防护口罩!
空气隔离:肺结核门诊
N95职业防粉尘口罩
1860型号
9132型号
3、护目镜、防护面罩
下列情况应使用护目镜或防护面罩:
a)在进行诊疗、护理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 体液、分泌物等喷溅时。
b)近距离接触经飞沫传播的传染病患者时。 c)为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进行气管切开、气管插 管等近距离操作,可能发生患者血液、体液、分泌 物喷溅时,应使用全面型防护面罩。 佩戴前应检查有无破损,佩戴 装置有无松懈。每次使用后应清洁 与消毒。
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胡国庆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消毒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常委浙江预防医学会消毒主任委员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行业标准制定背景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范围名词术语管理要求患者识别要求患者转运要求患者安置要求培训与健康教育清洁消毒与灭菌工作人员经空气传播疾病预防与控制要求本标准规定了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基本要求患者识别要求患者转运要求患者安置要求培训与健康教育清洁消毒与灭菌医疗机构工作人员经空气传播疾病预防与控制要求
3
如何实施标准预防的八项具体措施
1.手卫生; 2.戴手套; 3. 正确使用口罩、防护镜和面罩 4. 适时穿隔离衣、防护服、鞋套 5. 污染的医疗仪器设备或物品的处理: 6.急救场所可能出现需要复苏时,用简易呼吸囊(复 苏袋)或其他通气装置以代替口对口人工呼吸方法 7. 医疗废物应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相关 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 8.环境、物体表面、衣物与餐饮具的消毒。
1
三、术语与定义术语和定义
标准主要内容及解读
3.1经空气传播疾病
airborne transmission diseases
由悬浮于空气中、能在空气中远距离传播 (>1m),并长时间保持感染性的飞沫核传播的 一类疾病。 包括专性经空气传播疾病(如: 开放性肺结核)和优先经空气传播疾病(如: 麻疹和水痘)。
参考国外指南和规范
主要参考了世界卫生组织 2007年6月发布的指南 Infection prevention and control of epidemicand pandemic-prone acute respiratory diseases in health care 《医疗机构内新发再发疾病呼吸道传染病预 防与控制》
管理要求
4.4 应遵循WS/T 311的要求,做好疑似或 确诊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隔离工作;应遵循 WS/T 367的要求,做好接诊和收治疑似或确 诊呼吸道传染病区域的消毒工作。
4.5 工作人员应掌握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 染的防控知识,遵循标准预防,遇有经空气 传播疾病疑似或确诊患者时,应遵守经空气 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规章制度与 流程,做好个人防护。
手套也不能代替洗手。 更换手套要手卫生。
2、正确使用口罩
戴口罩及护目镜也可以减少病人的体液、 血液、分泌物等液体的传染性物质飞溅到医 护人员眼睛、口腔及鼻腔粘膜。分类ⅠB
纱布口罩不能用于医学防护!
2003年5月12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颁布
了319号令,通知普通脱脂棉纱布口罩不作为医 疗器械管理,说明纱布口罩不能作为医用个人防
五、患者识别要求
5.1应制定明确的经空气传播疾病预检分诊制度与流 程并落实。 52预检分诊应重点询问患者有无发热、呼吸道感染 症状、流行病学史等情况,必要时应对疑似患者测 量体温。对疑似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发放医用外科 口罩,并指导患者正确佩戴,指导 患者适时正确实施手卫生。 5.3工作人员应正确引导疑似经空气 传播疾病患者到指定的感染疾病科 门诊就诊。
3.3产生气溶胶的操作 aerosol-generating procedures 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 例如气管插管及相关操作、 心肺复苏、 支气管镜检、 吸痰、 咽拭子采样、
尸检以及采用高速设备(如钻、锯、离心等) 的操作等。
3.4呼吸道卫生respiratory hygiene
呼吸道感染患者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在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盖住口鼻、 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实施手卫生,并 与其他人保持1米以上距离的一组措施。
5、防护服:防水、防渗透
应符合GB19082-2009《医用一次性防护服技
术要求》,选择时要关注防护服的整体防护性能认证 等级(Type 3-B以上),同时查看防护服阻人工血液 穿透测试、阻血液病原体穿透测试、阻湿态细菌穿透 测试、带菌气溶胶穿透测试、阻干态微生物穿透测试 等级是否符合要求。应选择没有帽子的连体防护服; 实际工作中应根据医务人员接触埃博拉患者的风险选 择相应防护等级的防护服。选择防护服时需要考虑有 拇指钩,以确保袖口可以越过内层手套。
专性空气传播; 优先空气传播; 有条件的空气传播;
3.2负压病区(房) negative pressure ward (room)
通过特殊通风装置,使病区(房)的空气由 清洁区向污染区流动,使病区(房)内的压 力低于室外压力。负压病区(房)排出的空 气需经处理,确保对环境无害。病室与外界 压差宜为-30Pa,缓冲间与外界压差宜为15Pa。
经空气传播疾病 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胡国庆
国家卫生标准委员会消毒委员 中华预防医学会消毒分会常委 浙江预防医学会消毒主任委员
浙江省疾控中心主任医师
行业标准制定背景
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规范
范围 名词术语 管理要求 患者识别要求 患者转运要求 患者安置要求 培训与健康教育 清洁、消毒与灭菌 工作人员经空气传播疾病预防与控制要求
4.6 应为工作人员提供符合要求的防护用品。
什么是标准预防?
标准预防是美国CDC1995年提出的,1996年 在全美实施。
我国1999年引入并在2000年卫生部颁布的《 医院感染感染规范》中规定“医院应在实施 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 患者采取相应隔离措施”。
标准预防针对所有为患者实施诊断、治疗、 护理等操作的全过程。
标准预防措施适用于每个患者,无论其诊断 如何以及是否真的有传染性。
标准预防的核心思想
(1)一视同仁:所有病人的血液、体液、 分泌物、排泄物都视为有传染性。
术前、内镜检查等不需要乙肝、HIV筛查!
(2)双向防护: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 (3)三种隔离:
根据传播途径在标准预防上做好
接触隔离、飞沫隔离、空气隔离。
6
江苏赴塞拉利昂抗埃医疗队培训
九、清洁、消毒与灭菌
9.1空气净化与消毒应遵循WS/T368的相关要 求。
七、患者安置要求
7.1临时安置地应确保相对独立,通风良好或安装了带有空气 净化消毒装置的集中空调通风系统,有手卫生设施,并符合 WS/T313的要求。 7.2集中安置地应相对独立,布局合理,分为清洁区、潜在污 染区和污染区,三区之间应设置缓冲间,缓冲间两侧的门不 应同时开启,无逆流,不交叉。病室内应设置卫生间。 7.3疑似或确诊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宜安置在负压病区(房) 中。应制定探视制度,并限制探视人数和时间。 7.4疑似患者应单人间安置,确诊的同种病原体感染的患者可 安置于同一病室,床间距不小于1.2m。 7.5患者在病情容许时宜戴医用外科口罩,其活动宜限制在隔 离病室内。 7.6无条件收治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医疗机构,对暂不能转出 的患者,应安置在通风良好的临时留观病室或空气隔离病室 7.7经空气传播疾病患者在医疗机构中的诊疗应遵循医疗机构 相关规定。
埃博拉实战演练
八、培训与健康教育
8.1医疗机构应定期开展经空气传播疾病医院感染预 防与控制知识的培训,内容可包括常见经空气传播 疾病的种类、传播方式与隔离预防措施,防护用品 的正确选择及佩戴,呼吸道卫生、手卫生、通风等 8.2医疗机构应在经空气传播疾病防控的重点区域、 部门和高风险人群中开展经空气传播疾病防控知识 培训,对就诊患者和工作人员进行经空气传播疾病 防控的健康教育。 8.3在发生经空气传播疾病及新发或不明原因传染病 流行时,医疗机构应采取多种形式针对该传染病防 控进行宣传和教育。
正确 认识 使用 个人 防护 用品
1、戴手套的要求
当接触血液、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及破
损的皮肤黏膜时应戴手套;
手套可以防止医务人员把自身手上的菌群
转移给病人的可能性;
手套可以预防医务人员变成传染微生物时
的媒介;即防止医务人员将从病人或环境中 污染的病原在人群中传播。
在两个病人之间一定更换手套,
管理要求
4.2 应遵循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 疗的原则,按照《医疗机构传染病预检分诊 管理办法》的要求,落实门诊、急诊就诊患 者的预检分诊和首诊负责制。 4.3 应执行疑似和确诊呼吸道传染病患者的 安置和转运的管理要求,呼吸道传染病及新 发或不明原因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制定并落 实特定的预检分诊制度。 流行病学史很重要
护用品使用。
2003年有关机构在国家指定的医疗器械检测中 心对16层纱布口罩和24层纱布口罩进行了过滤效果 侧定,结果发现16层纱布口罩的过滤效果仅为24%, 24层纱布口罩的过滤效果也只有36.8%。
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用于一般防护
不防水不防血; 不能用于气溶胶和液体喷溅防护。
4
医用外科口罩用于飞沫隔离
4、隔离衣 isolation gowns
用于保护医务人员 避免受到血液、体液和 其他感染性物质污染; 隔离衣应后开口,能遮 盖住全部衣服和外露的皮肤。
下列情况应穿隔离衣:
a)接触经接触传播的感染性疾病患者如传染病患者、 多重耐药菌感染患者等时。 b)对患者实行保护性隔离时,如大面积烧伤患者、骨 髓移植患者等患者的诊疗、护理时。 c)可能受到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喷溅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