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物理期末必修1试题及答案详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物理期末加强训练题
班级 ______ 姓名 _____得分 _____
一、选择题 (14 × 4=56 分 )( 本卷共 150 分,请大家仔细书写答题,
1.以下图,一个圆滑的小球,搁置在墙壁和斜木板之间,当斜木板和
竖直墙壁的夹角θ角迟缓增大时(θ<900),则()
A.墙壁遇到的压力减小,木板遇到的压力减小
B.墙壁遇到的压力增大,木板遇到的压力减小θ
C.墙壁遇到的压力增大,木板遇到的压力增大
D.墙壁遇到的压力减小,木板遇到的压力增大
2.为了行车的方便和安全,高大的桥要造很长的引桥,其主要的目的是
A.增大过桥车辆遇到的摩擦力B.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
C.增大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
D.减小过桥车辆的重力平行于引桥面向下的分力
3.以下图,圆滑水平桌面上,有甲、乙两个用细线相连的物
体,已知 m甲<m乙,若绳能承受的拉力必定,在水平力作
用下使两物体赶快启动,则()
A、水平力应作用在甲上,如图中的F1。
B、F1<F2,
C、水平力应作用在乙上,如图中的F2。
D、F1>F2,
4.一物体重为 50N,与水平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现以下图
加上水平力 F 和 F ,若 F =15N时物体做匀加快直线运动,则 F
1 2 2 1
的值可能是( g 10 m/s2)( )
A.3N B.25N C.30N D.50N
5.以下图,圆滑小车上,放着两个质量不一样的圆滑物体,
它们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设小车无穷长,当小车忽然停止运动后,则两个物体
( )
A.必定相撞B.不必定相撞C.必定不相撞D.不可以确立
6. 质量是 m 的物体在粗拙的水平面上受水平恒定拉力 F 的作用,从静止出发,经过时间t 速度达到 v,要使物体从静止出发速度达到2v,以下那些方法可行( )
A. 力 F 增添为本来的二倍
B. 力 F 和动摩擦因数都增添为本来的二倍
C.质量增添为本来的二倍
D. 质量、力、时间都增添为本来的二倍
7. 为了求出楼房的高度,让一石子从楼顶自由着落,若空气
v /ms-1
阻力不计,测出以下哪个物理量的值就能计算出楼房高度 5
A.石子着落时间B.石子落地时的加快度( )
O
0.8 t/s
0.4
-3
C .最后 1s 内的位移
D .经过最后 lm 的时间
8. 小球从空中自由着落, 与水平川面相碰后弹到空中某一高度, 其速度—时间图象以下图,
则由图可知 ()
A .小球着落的最大速度为
5m/s
B .小球第一次反弹初速度的大小为
5m/s
C .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
0.45m
D .小球能弹起的最大高度
1.25m
9. 物体 A 、 B 、 C 均静止在同一水平面上,它们的质量分别为
A
、 B 、 C ,与水平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
μ A
、
μ B
、
μ C
,用
m
m m
平行于水平面的拉力 F 分别拉物体 A 、B 、C ,所得加快度 a 与 拉力 F
的关系图线如图所对应的直线甲、乙、丙所示,甲、乙
直线平行,哪些说法正确
(
)
A. μ A < μB
m A = m B
B. μ B > μC
m B > m C
C. μ B
= μ
m m
D. μ A
< μ
m m
C
B
> C
C
A
< C
10. 在一种叫做“蹦极跳”的运动中,质量为
m 的游戏者身系一根长为 L 、弹性优秀的轻质
柔嫩的橡皮绳,从高处由静止开始着落
1.5 L 时达到最低点,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弹性绳
从原长达最低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选项是 ( )
A. 速度先减小后增大
B.
加快度先减小后增
大
C. 速度先增大后减小
D. 加快度先增大后减
小
11. 一物体向上抛出后,所受空气阻力大小不变,从它被抛出到落回原地的过程中 A. 上涨时间大于降落时间 B. 上涨加快度大于降落加快度C.上涨时均匀速度大于降落均匀速度 D. 上涨位移与降落位移同样
(
)
12. 依据牛顿运动定律,以下选项中正确的选项是
(
)
A. 人只有在静止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才会落在车厢的本来地点
B. 人在沿直线匀速行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C.人在沿直线加快行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D.人在沿直线减速行进的车厢内,竖直向上高高跳起后,将落在起跳点的后方
13. 以下图水平面上,质量为10 kg 的物块 A 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另
一端固定在小车上,小车静止不动,弹簧对物块的拉力大小为
5 N
时,
时
(
)
a =1 m/s 2 沿水平川面向右加快运动
A. 物块
A 相对小车仍静止
B.
物块
A 遇到的摩擦力将减小
C.物块
A 遇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D. 物块
A 遇到的弹力将增大
14.在研究摩擦力的实验中,每次用弹簧秤水平拉一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木块运动状态
及弹簧秤的读数以下表所示(每次
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同样)则由表
实验小木块运弹簧秤读
可知()A.木块遇到的最大
次数动状态数( N)
摩擦力为
1 静止
B.木块遇到的最大静摩擦力可能 2 静止
为 3 加快
C.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遇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三次是同样的
D.在这五次实验中,木块遇到的摩擦力大小有二次是同样的
二、填空题 ( 共 26 分)
15.(4分)自制一个加快度计,其结构是:一根轻质杆,下端固定一个小球,上端装上水平
轴 O,杆可在竖直平面内左右摇动,用白硬纸作为表面,放在杆摇动的平面上,并有刻度,
能够直接读出加快度的大小和方向。
使用时加快度计右端朝汽车行进方向,以下图。
表面上,刻度线 c 在经过 O的竖直线上,则在 c 处应标上加快度大小的数值是m/s 2;刻度
线
b 在
bo
连线上,且∠=30°,则在
b
处应标上加快度大小数值是m/s 2;刻度线 d boc
在 do 连线上,且∠cod=45°。
汽车行进时,若细杆稳固地指示在d处,则内速度(选填“增添”、“减少”)了m/s 。
( g 取9.8m/s2)
16. (4 分 ) 1996 年曾在地球上空达成以牛顿第二定律为基础的测定质量实验,实验时用质量为 m1的双子星号宇宙飞船 A 去接触正在轨道上运转的质量为m2的火箭组 B,接触后,开动 A 尾部推动器,使、共同加快,如图,推动器均匀推力为895N,
A B
在 7s 时间内,测得 A、B速度改变量为0.91m/s,且 m1=3400kg, A B
F m m2 则 m2= 。
1
17. (4 分 ) 一辆小车在水平恒力
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在水平面上匀加快运动
t 1
s 后撤去,
F
小车再经过 t 2s停下.则小车加快阶段的位移s1与减速阶段的位移 s2之比 s1∶s2=______;小车牵引力 F 与所受的摩擦力 F f 之比 F∶ F f=___ ___.
18.(4分)
质量分别为 10kg 和 20kg 的物体 A 和 B,叠放在水平面
上,以下图, AB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 10N,B 与水平面间的摩擦
因数μ =,以力 F 作用于 B 使 AB一起加快运动,则力F知足:_;加速度的最大值为。
19.(6 分 ) 一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斜面某处,一小车拖着穿过打点计时器的纸带从斜面上滑下,
以下图。
以下图是打出的纸带的一段。
(1)已知打点计时器使用的沟通电频次为50Hz,利用以下图给出的数据可求出小车下滑的加快度a=。
(2)求出小车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u,还需丈量的物理量有。
用丈量的量及加快度 a 表示动摩擦因数的计算式u =。
以下图中已知: AB=, BC=, CD=, DE=, EF=, FG=,GH=, HI=, IJ=
20.(4 分 ) 某同学从五楼的露台处开释两个易拉罐,一个盛满水,一个是空的,他发现空易
拉罐比盛满水的易拉罐晚落地一段时间,他想这必定是空气阻力惹起的,于是他设计了一个测定空易拉罐所受空气阻力的实验。
他先测出了易拉罐的质量 m,又测出了一层楼的高度 h1,
及五楼地板到露台窗口的距离h2,他再请来另一起学在楼下用秒表测出空易拉罐从五楼露台
窗口到落地所用时间 t 。
根据以上数据,计算空气阻力的表达式
为:。
三、计算题 ( 共 68 分)
21. (8 分 ) 一质量为m=1kg 物体静止在水平川面上的 A 点,从某时刻起遇到一个F=5N的水
平向右的力开始运动,在 A 的右边与 A 相距 S=60 米处有一个 B 点,已知物体与地面的动摩擦因
数 u=,问要使物体滑动到 B 点,力 F 的最短作用时间是多少 ( g取 10 m/s 2)
22. (8 分 ) 在平直的铁轨上,一列质量为400t 的列车由静止开始经过20s 经过的位移是80m。
为了发掘运输潜力,列车要再挂接一串车厢,今后,车速由8m/s 增添到 20m/s 经过了 40s
的时间。
假定在此过程中,机车的牵引力保持不变,列车所受的阻力等于车重的倍。
求列车
再挂接的一串车厢的质量。
( g 10 m/s2)
23. (8 分 ) 甲、乙两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运动,甲车以10m/s 的速度匀速行驶,经过车站
A 时封闭油门以4m/s2的加快度匀减速行进,2s 后乙车与甲车同方向以1m/s2的加快度从同
一车站 A 出发,由静止开始做匀加快运动,则乙车出发后多少时间追上甲车
24.(8 分 ) 有一厚薄均匀质量等于M的木板A 放在水平桌面上,木板与桌面的动摩擦因数为
,某时刻以速度向右运动,此时把一水平初速度为零,质
量为 m的物体 B 放在木板 A 的右上端, B 就在 A 上滑动, BA间
的动摩擦因数也为,( 1)为了使木板 A 速度保持不变,需要
在板上加一多大的向右水平力
(2)若 A速度不变,要使 B 不至于从A板滑下来, A 起码多长
25. (8分)车厢顶用细绳将质量m的球挂在车厢的圆滑侧壁上,细绳与
竖直侧壁成角(已知tana= ),以下图,车厢在平直轨道上向左行驶。
当车厢以g/4 的加快度向左加快行驶时,车厢侧壁遇到的压力设为F( F 是未知量)。
求:(1)当车厢侧壁受到的压力等于4F,说明车向左运动的状况是如何的
(2)当车厢以3g/4 加快度向左加快行驶时,细绳的拉力等于多少
26. (9分)我国“神舟”五号飞船于2003 年 lO 月 15 日在酒泉航天发射场由长征二号运载
火箭成功发射升空,若长征二号运载火箭和飞船腾飞时总质量为×105kg,腾飞推动力为
×106N,运载火箭发射塔高 160m(g=10m/s2) .试问:
(1) 运载火箭腾飞走开地面时的加快度为多大
(2)若是运载火箭腾飞时推动力不变,忽视全部阻力和运载火箭质量的变化,试确立运载
火箭需经多长时间才能飞离发射塔
(3)这段时间内飞船中的宇航员承受了多大的压力( 设宇航员的质量为 65kg)
27. (10 分 ) 在海滨游玩场有一种滑沙的娱乐活动. 以下图,人坐在滑板上从斜坡的高处 A
C点停下来,斜坡滑点由静止开始下滑,滑到斜坡底部B点后沿水光滑道再滑行一段距离
到
道与水光滑道间是光滑连结的,滑板与两滑道间的动摩擦因数均为μ=,不计空气阻力,重
力加快度 g =10 m/s2,斜坡倾角θ=37°.
(1)若人和滑块的总质量为m =60 kg,求人在斜坡上下滑时的加快度大小.
(2)若因为受出席所的限制, A 点到 C点的水平距离为s =50 m,为保证人身安全,若是你是设计师,你以为在设计斜坡滑道时,对高度h 应有如何的要求
A
h
B C
28.(9 分 ) 当物体从高空着落时,空气阻力随速度的增大而增大,所以经过一段距离后将匀
速着落, 这个速度称为此物体着落的终极速度。
已知球形物体速度不大时所受的空气阻力正
比于速度 v ,且正比于球半径
r ,即阻力 f krv ,k 是比率系数。
关于常温下的空气,比
例 系 数 k 3.14 10 4 Ns / m 2 。
已 知 水 的 密 度10. 10 3 kg / m 3
,取重力加快度
g 10m / s 2 。
试求半径 r 010. mm 的球形雨滴在无风状况下的终极速度
v r 。
(结果取两位
有效数字)
高一物理期末加强训练题答案
1
2
2
-ug=
21. 解 :a =F/m-ug=3m/s
a = 1. A -2m/s 2
2. D
a
1t
2/2+(a 1t)
2
/2a 2=60
3. BC
得 t=16s
4. ACD
22.
解 :a =2x/t 2
2
=0.4m/s
1
5. C
a =(v -v )/t=0.3m/s
2
2
2
1
6. BD
F=ma+f=m a+0.1m=2*10 5 N
7. ACD 又 a 2=F/
8. AC 所以 M=F/(a 2+=5*10 5N
9. AD 所此后挂车厢的质量 m=M-m 0=100t
10. BC
23. 解 : 甲车泊车时间 t =v/a =秒 , 运动位
1
11. BC
2 /2a
=12.5m
移 x =v
1
12. BC
设甲乙车速相等经历时间为
t, 则
13. AC
10-4t=1*(t-2),
得 t=
14. BC
此时甲车位移 x 1=(10+*2=12.48m
15. 0,, 减少 ,5
2
乙车位移 x =a
/2=0.08m
2
2
16. 3484.6kg
明显在甲车停止以前乙车没追
17. t :t ,(t 2
-t ):t
1
上 .
1 2
1
18. 15N<F 小于等于 30N
所以乙车出发后到碰到甲车需时
19. 0.08m/s 2, 斜面倾角 θ, (gsin θ-a)/gcos θ
间 t 2
20. f=mg-2m(4h 1+h 2)/t 2
2
/2=x 0 得 t 2=5 秒
则 a 2t 2
24 解 (1)F=u(2m+M)g
(2)
因为木块的加快度为 a=ug 相对运动时间 t=v/a
所以木板长度起码为
L=vt-at
2
/2=v 2/2ug
25. 解 (1) 因为 mg/4=mgtana-F
所以 F=mg/4
当力变成4F 时
加快度 a=gtana-g= -g/2
即车做向左的匀减速运动, 加快度大小为g/2
(2)临界加快度 a0=gtana=g/2<3g/4 所以小球已经走开车壁绳
上拉力 T=m*根号下 (a 2+g2)=5mg/4
26.解 (1)a=F/m-g=20m/s 2
(2)t=4s
(3)F N=m(g+a)=1950N
27. 解 (1)a 1=g(sinθ-ucosθ)=2m/s2
(2) 设高为 h, 则斜面长 s=5h/3, 水平面 BC长 L=50-4h/3
滑到 B 点时的速度 V1 2=2as=20h/3 在地面滑动时加快度大小为a2 =ug=5m/s2 又 L=V1 2/2a 2即 50-4h/3=20h/(3*2a 2)得h=25m
28.解速度达到终极速度时 , 物体已经匀速运动 , 所以有
f=mg
即 krv=4*3014pr 3g 得
v=4/3m.s=1.3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