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体悟人生 十八岁和其他随堂练 苏教版必修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体悟人生
十八岁和其他
一、基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各对加点字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
A.炫.耀/旋.风溺.爱/泥.古不化晨曦./独辟蹊.径
B.忙碌./泄露.炮烙./大大落.落祈祷./倒.行逆施
C.忧郁./与.会美餐./参.差不齐高亢./引吭.高歌
D.婚姻./殷.红摭拾./拾.级而上挚.友/博闻强识.
解析:B B项依次读lù/lòu,luò/luō,dǎo/dào。
A项依次读xuàn,nì,
xī。
C项依次读yù,cān/cēn,kàng/háng。
D项依次读yīn/yān,shí/shè,zhì。
2.下列词语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 )
A.鞭策蓬莱急燥意犹未足
B.惆伥诧异抹煞英姿俊发
C.琐碎迷惘沉缅容销金镜
D.眷恋涉猎横蛮壮志消残
解析:D A项燥—躁;B项伥—怅;C项缅—湎。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我不能在自己孩子面前唱反升学主义的高调,尽管我希望你能从心所欲
....地享受读书之乐。
B.在学问的海洋中,有无数的蓬莱仙岛,涉猎其中,其乐融融
....。
C.作家要善于从普通平凡的芸芸众生
....中,发掘其美好的品德和高尚的情操,赞颂从他们身上溢发出来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D.青春是可爱的,希望你保持纯真,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
....,人生就会满足、快乐。
解析:C C项,“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既然已有平凡普通之意,前面就不能用“普通平凡”了。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我读过因一个父亲对孩子无端发脾气,伤了孩子的心,而事后深表懊悔的文章。
B.他有了自己的思想、朋友和活动天地;他开始反叛了,他甚至不再那么依顺。
C.下一代往往在下意识中受到这些流行观念的影响,好像一开始便必然处在与上一代对立的地位。
D.青春是可爱的,希望你永远保持一颗纯真的赤子之心。
解析:C A项关联词语位置不当,“一个父亲”应放在“因”前;B项关系颠倒,“开始反叛了”与“不再那么依顺”互换位置;D项重复累赘,去掉“纯真的”。
5.下列对联,最适合祝贺老师70岁寿辰的一联是( )
A.碧桃献岁宜家受福花甲逢春获寿延年
B.为学有宗古稀成庆诲人无倦恩重及门
C.乐道安贫音容宛在因材施教手泽犹存
D.执掌教坛垂七十载栽培桃李满三千株
解析:B B项“古稀”指“70岁”,“诲人无倦”扣住“老师”;A项“花甲”是“60岁”;C 项是挽联;D项是指“从事教育工作近70年”。
二、课内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9题。
现在你正为准备大专联考而深感读书之苦,我像其他的父母一样,虽然极端同情你却不能不鼓励你,甚至鞭策你尽全力去争取这一场残酷竞争的胜利。
说起来是非常令人诧异的,享受过自由自在的读书生活的我们这一代,在思想上、制度上却布置了一个叫你们憎厌的读书环境。
自以为爱护下一代的我们,却使你们读书受到那么长时期(从幼稚园到大学)的身心折磨。
我记得故乡老家后院临天井的小书房里,曾祖母曾挂了一条横幅,写着“读书最乐”四个字。
我年少时常为这四个字所表现的意思而感动,并引起共鸣。
我们这一代人是较幸运的,虽然我们读书也曾受到“光宗耀祖”、“十年寒窗”一类的传统压力,但并没有像你们这样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的逼迫。
你们高中国文课本里也许还有蒋士铨的《鸣机夜课图记》。
你可以从这篇文章中读出昔人读书之苦,但也一定能感受到那洋溢于文字中的读书之乐。
以我来说,从连环图画、《西游记》到《红楼梦》;从郁达夫到屠格涅夫;从徐志摩到吉辛;从新月派的诗到美国惠特曼的《草叶集》,我们少年时代,读书真到了废寝忘食的快乐程度。
我现在闭着眼就能清晰地看到自己一面吃饭一面读书(不是功课)的“迷样子”(祖母的话)。
我在你这个年龄,曾经捧着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整夜地不睡觉,等到发觉窗外泛白,才意犹未足地合起书本起床。
这正是当前长年为考试、升学烦恼紧张的你们所难以想像的读书“闲”趣。
6.“说起来是非常令人诧异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使你们读书受到那么长时期的身心折磨。
7.插叙曾祖母挂了一个写有“读书最乐”的条幅,其作用是什么?
答案:表现自己年轻时的读书之乐。
8.为什么作者说儿子目前的“读书”是一种“苦”与“身心折磨”,而自己年轻时的读书却是一种乐趣呢?
答案:因为儿子从小到大面临的是喘不过气来的考试与升学的逼迫,是为升学考试而读书,作者年轻时并没有考试与升学的逼迫,而是任凭自己之兴趣从心所欲地享受读书的,这种读书当然是一种“乐趣”。
9.作者回忆自己年轻时有哪些读书之乐?写这些有什么作用?
答案:古今中外各种图书得以尽情阅读,此一乐;尽情享受各种名著以至废寝忘食,此二乐。
为勉励儿子苦读书,学有所成。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1题。
十八岁使我想起初长彩羽、引吭试啼的小公鸡,使我想起翅膀甫健、开始翱翔于天空的幼鹰,整个世界填满不了十八岁男孩子的雄心和梦。
十八岁使我想起我当年跟学校大队同学远足深山。
春夏初交,群峰碧绿,我漫步于参天古木之中,发现一大丛新长的桉树,枝桠上翘,新芽竞长,欣欣向荣。
我指着其中挺秀的一株对同学说,这就是我,十八岁的我。
好自负的年龄啊!
孩子,现在你是十八岁了,告诉我,你把自己比作什么?做些什么年轻的梦?我不想向你说教,只是希望你不要想得太复杂,太现实。
青春是可爱的,希望你保持纯真,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人生就会满足、快乐。
东东,人到了中年便时有闲愁,怪不得词人会感叹年华一瞬,容销金镜,壮志消残,我也不免有些感触。
想起一手托着你的身体,一手为你洗澡的去日;想起你吵闹不睡,我抱着你在走廊上行走半夜的情景;想起陪你考幼稚园、考初中、考高中的一段段往事;还有那无数琐碎而有趣的回忆……孩子,一切都历历在目,我真不相信十八年已溜走了。
不过,看到你英姿俊发,我年轻时的梦,正由你在延展,亦深觉人生之乐,莫过于目睹下一代的成长、茁壮。
你读过《金缕衣》吧,劝君惜取少年时,孩子,多珍重!
10.“好自负的年龄啊”中的“自负”如何理解?
答案:“自负”在这里的感情色彩是正面的,是年轻人的豪情,是对自我的一种期待与肯定。
11.节选部分中,作者对年轻人的忠告是什么?最后一节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案:(1)保持纯真,永远有一颗赤子之心,人生就会满足、快乐。
(2)①回忆过去,沟通情感;②寄托希望,凸现主题;③与开头相呼应,首尾圆合。
一、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美丽的胡萝卜
刘心武
①亲爱的女儿,今天是你二十岁的生日,继你爸爸上周出差,今天我也要出差,我把这封信留在生日蛋糕旁边,这样你一回家就可以先读它了。
你上月整整一个月没有回家,却来了封信,你在信上问:妈妈,究竟什么是爱情?你是大学生,你们这一代人是有些不屑于向我们这一代人请教这类问题的,但是,从你闪烁的字句和颤动的笔触中,我感觉到了你的困惑和焦灼。
我亲爱的女儿啊,你一定遇到了任何书本都没专为你准备的现实问题……
②什么是爱情?老实说,我答不出。
但我想到了二十岁时候的自己。
那一天,我在师范学院的大门口转来转去,活像热锅上的蚂蚁。
我在等他,可他没有在预期的时间范畴里出现。
我觉得太阳是绿的,而树木是红的,从我身边经过的熟人或生人全都惊异地望着我,有的还过来说几句询问或打趣的话语,但这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没有丝毫的意义。
在那一段时间里,我心头充满不祥的预感,我想他搭乘的那一趟长途汽车肯定半道翻车了……我觉得自己心里空空的,我突然前所未有地痛楚地意识到他对于我的极端重要性。
③他竟然突然出现了,我感到太阳依然是红的,树木依然是绿的,我的心因为过分充实而显得有些憋闷。
我把他引到校园的一角,他从挎包里,取出一根胡萝卜,塞在我手中,对我说:“原谅我,原谅我,原来是三根,可只剩下这一根了……”
④他高我一届,毕业后分配在远郊县一所农村中学教书。
他乘长途汽车进城途中,汽车抛锚了,那车足足修了两个多钟头才重新行驶。
当乘客们坐在路边田坎上等候时,有个妇女晕倒了,是饿晕的。
亲爱的女儿,那年头在我们共和国历史上被称为“三年困难时期”,因饥饿而浮肿而晕倒的事并不罕见……当人们摇醒她以后,他给了她一根胡萝卜,而她立即嚼着吃了,脸上恢复出一个笑容……没想到另一位看上去并不虚弱的老人伸手向他要胡萝卜,他不愿给,他说:“您知道吗?我们一个月只发十五根胡萝卜,这是我带进城……给我妈的礼物。
”他妈
妈其实早去世了,他是为我带来的。
但临下车时,他心里过意不去,又主动把一根胡萝卜给了那老人,而那老人也就道谢着收下了。
他只剩下一根胡萝卜给我,那真是世界上最美的胡萝卜……亲爱的女儿啊,对于我来说,爱情是和三根胡萝卜联系在一起的,而后来所出现的爱情结晶,你猜到了,就是你。
⑤你成为一个独立的个体了。
你们这一代对于爱情一定有许多新的发现和新的理解,然而,依我想来,既然自古就有爱情这么一种东西,那么,它那最恒定的内核,一定是单纯而质朴的,犹如一根通红秀美新鲜结实饱含汁液的胡萝卜。
⑥女儿啊,掀开蛋糕边盘子上的餐巾纸吧,希望你不但细细地看,深深地想,而且希望你吃上一根,那本是可以生吃的,富有特殊的营养……
1.“我”在等“他”时,开始觉得“太阳是绿的,而树木是红的”,后来又感到“太阳依然是红的,树木依然是绿的”,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
答案:形象地写出了“我”当时没有等到心上人出现的失望心情,本该发生的事情没有出现,让作者对周围事情产生怀疑,太阳变绿,树木变红,只是作者心理的一种变化,一种波动。
2.“我”为什么认为“他”给我的是“世界上最美的胡萝卜”?
答案:在那个年代,一根胡萝卜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所谓“世界上最美的胡萝卜”,是因为当时“他”把最珍贵的东西给了“她”,是对“他”的一种肯定。
3.“胡萝卜”与“爱情”有什么相似之处?
答案:爱情是美好的,围绕胡萝卜的故事也是美好的;爱情是单纯而质朴的,最恒定的内核犹如一根通红秀美新鲜结实饱含汁液的胡萝卜。
4.本文和《十八岁和其他》在内容和行文方式上有什么异同?
答案:相同点:同样都是在子女生日的那天写给子女的,都是用谈话的方式,都是与子女交流。
不同点:《十八岁和其他》是以父亲的名义写给儿子的,而本篇是以母亲的名义写给女儿的,且所谈内容不同。
二、语言运用
5.针对杨子在《十八岁和其他》中所提及的“两代人的矛盾”,高一(5)班准备召开一次以“我看代沟”为主题的班会,邀请家长和老师参加。
假设你是这次活动的组织者和主持人,请写出你的开场白。
(100~150字)
解析:拟写开场白时,内容上,要点明背景,营造好气氛,切入主题,定好基调,语言衔接,引入活动话题;语言上,词句要简明扼要、典雅大方,篇幅要适中。
答案:(示例)“代沟”是指两代人之间在价值观念、心理状态、生活习惯等方面的差异。
现在我们不少同学感到与父母之间存在代沟,这不仅给我们自身带来了烦恼,而且还影响到我
们与父辈的关系,影响到家庭的和睦。
那么,你是如何看待“代沟”的呢?下面,就请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
6.阅读以下新闻材料,根据要求答题。
不久前,某地一所高中对700名学生做了以“你觉得你离父母有多远”为主题的调查。
调查结果显示,69%的学生认为与父母有代沟,其中6%的学生觉得离父母很远。
很多学生说,与父母沟通时,除了学习再无别的话题。
(1)用一句话概括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2)就此现象谈谈你的看法。
(不超过80字)
解析:第(1)题应注意材料中的数据,用主谓句表达;第(2)题应从自我的角度入手,结合材料及自己的生活实际谈看法。
答案:(1)调查显示,多数学生与父母存在代沟。
(或:“调查显示,学习成了多数学生与父母沟通的唯一话题。
”)
(2)(示例)学生以学业为主,父母关心成绩没错;但我们的成长路上不只有学习成绩,还要强健身体、培养兴趣、磨砺意志、塑造品格……,这些都应该成为交流的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