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咸阳水资源概况及其存在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咸阳水资源概况及其存在问题
咸阳位于陕西省八百里秦川腹地,位于关中平原的中部,南北长1 45千米,东西最宽106千米,面积1 0119平方千米。

辖秦都、渭城2个区,兴平市一市,旬邑、武功、泾阳、三原、礼泉、乾县、永寿、彬县、长武、淳化10个县,共有216个乡镇,8个街道办事处,3843个行政村,163
个居委会。

人口504万人。

地势由东南向西北呈阶梯形,气候因地形特征,又分为两个具有明显差异的气候区:南部平原地区气候温和,四季分明,北部气候干燥,降雨量少并且集中。

咸阳市水资源总量(地表水资源量+地下水资源量- 重复量)为11.3亿立方米。

人均水资源量264.6 立方米, 亩均水资源量:157.5 立方米。

一、咸阳的水资源总体来说可以认为是以下特点:
1.1地表水资源:
咸阳市属黄河流域渭河水系,区内有渭河及其一级支流泾河两大河流。

渭河从我市武功县大庄乡入境,流经武功、兴平、秦都、渭城,由渭城区正阳乡张旗寨出境,市内流程80.7km,在我市流域面积3519.1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4.4%。

我市渭河段年平均流量176.3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54.73亿立方米。

市内大于1000 平方公里的支流有漆水河、湋水河、清峪河等,自产径流量1.80亿立方米。

泾河从长武县马寨乡汤渠村进入我市,经长武、彬县、永寿、淳化、礼泉、泾阳于泾阳县高庄乡桃园村出境,市内流程272.3km,在我市流域面积6705.3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65.6%。

多年平均流量61.5 立方米/秒,多年平均径流量19.11亿立方米。

市内大于1000平方公里的支流有黑河、达溪河、三水河、泔河等,自产径流量3.99亿立方米。

我市自产地表水径流量(地表水资源量)总计5.79亿立方米。

1.2地下水资源,
我市地下水多年平均资源量7.52亿立方米。

其中北部2.11亿立方米,资源模数3.44 万立方米/ 平方公里.a ,1区2550万立方米,2区9553万立方米,3区9000万立方米;南部5.41亿立方米,资源模数17.69万立方米/ 平方公里.a , 4区21330
万立方米,5区32772万立方米。

1.3降水资源
降水量不足且年内季节变化悬殊,咸阳市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年均降水量567.9mm,年降水总量58.6亿m3,低于全国和全省平均水平;降水的时间分布很不均匀,年内降水主要集中在夏季和秋初,6至9月份径流量占全年60%,且多发生暴雨山洪,滋生灾害,水资源以洪水的形式白白流失;冬春季和秋末少雨,12月至翌年3月降水量仅占全年的14%~20%,难以满足农业用水要求;降水年际变化显著,常出现旱、涝交替和连续干旱的情景,根据资料统计,咸阳市大旱约3年一遇、中旱1年一遇、小旱年均1~2次,尤其是南部地区的伏旱,对农作物影响很大。

二、水资源存在的问题
2.1水资源总量不足
咸阳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264.6m3,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0,是全国水平的1/9,是陕西省水平的1/4,是关中地区的1/2。

人均水资源远远低于最低绝对缺水线(500m3),属于严重缺水地区。

全市水利工程可供水量为12.5亿m3,缺口2.7亿m3,缺水程度达22%,遇到大旱年缺水程度更为严重。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增加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用水量会继续增加,供需矛盾会更加突出。

2.2 水利设施配套不足
供水工程体系不完善,设施老化,开发利用率低,节水工程严重不足。

流经咸阳市的68亿m3地表水只有7%得到开发利用,水工程调蓄能力仅为4.8亿m3,由于水利工程设施老化,配套不完善,节水工程严重不足,使灌溉水的有效利用率低,如乾县羊毛湾灌区,灌区有效利用率仅为30%,多半的水被浪费掉。

2.3 水资源利用率低
虽然水资源严重短缺,但由于水利设施薄弱、节水技术发展水平低、水资源管理不善、水资源危机意识不强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水资源依然粗放低效利用,浪费严重。

农业是用水大户,其用水量占用水总量的2/3,目前,采取节水灌溉措施的面积只有7.637万hm2,占不到有效灌溉面积的30%,仍有7
0%的农田在继续采用传统的“土渠输水”和“大水漫灌”的输水方式、灌溉方式,水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水资源的粗放低效利用,又加剧了水资源短缺程度。

2.4水环境污染严重
咸阳市每年废水排放量约8000万t,城市污水的处理率仅为10%,加上上游污水未经处理,使河流水体污染十分严重,渭河水质已是超Ⅴ类水,不仅不能用于灌溉,而且严重影响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渭惠渠早已成为一条纳污渠;还有漆水河、泾河、胭脂河、冶峪河等河流的污染问题,多年来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

地下水污染也在逐渐加重,据有关资料表明,咸阳市的浅层地下水因受污染,早已不能作为饮用水源进行开采。

到2000年全市排放废水中COD排放量达到39544.61t,生活污水基本上没有处理,全市工业排放量实际处理达标率只有46%,也就是说仍有很大一部分工业废水虽然处理了,但没有达标。

此外,因农药、化肥的过度使用及集约化、工厂化养殖的畜禽粪便、生活垃圾乱堆乱放等,形成的农业方面源污染正在对地表水和地下水构成新的威胁。

由于水污染使有限的水资源更为短缺。

2.5 地下水超采
由于城区人口的增加,需水量不断增加,超采地下水的现象普遍,如秦都区地下水可开采量为1.378亿m3,2000年的实际开采量为2.3亿m3,超采0.922亿m3,造成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地面下沉、河堤及工程裂缝、机井报废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

根据有关资料,咸阳市区地下水可开采量为7157万m3,而实际开采量为12879万m3,超采5722万m3。

多年来地下水位持续降低。

三、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根据咸阳市水资源利用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要实现水资源持续利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我们应该坚持开源、节流并重,同时要加强管理。

具体来说有以下几点。

3.1 增强人们对水资源重要性的认识
面对水资源严重短缺的现状,特别是随着人口增长、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工业
化、城市化、农业现代化进程的加快,需水量还会大幅度上升,供水缺口还会进一步增大,供需矛盾会更加突出。

针对目前人们水资源忧患意识不强的情况,政府首先要利用各种媒体,通过广泛深入地宣传,使全市人民清醒地认识到水资源短缺和污染的严重现状,唤醒人们对水危机的忧患意识,使全市各级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充分认识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增强人们保护和节约水资源的意识,树立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思想观念。

3.2 扩大水资源可采量
第一、通过引进高科技水利设施,加强应做好现有水利工程的整修、维护工作。

第二、要抓好新建水利工程的建设和完善工作。

第三、要坚持渠、井、站、窖并举,建成一批小型水源工程。

第四、水利工程与生物措施相结合。

3.3采取措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
一是要发展节水灌溉技术,推广适合咸阳地区的节水灌溉措施,建立节水型农业。

农业灌溉用水占全市用水量的75.2%,由于落后的灌溉技术,水资源的利用率只有50%,节水潜力很大。

目前要在做好对大中小型灌区进行改造,渠道防渗、井渠结合、渠系配套、平整土地等节水灌溉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普遍推广喷灌、滴灌技术,提高水的利用率。

再就是根据咸阳市的实际情况,通过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发展高效农业、生态农业、旱作农业,采用生物覆盖技术,减少蒸发,选育培养耐旱品种也可以达到节水增产效果。

3.4加快对水污染的防治和对劣质水的利用
根据咸阳市的实际情况,要提高污水的处理能力,一是要尽快提高污水费征收标准,建立污水处理运营机制;二是要建立污水处理专项投资渠道,构筑多元化的投融资体系,加快污水处理步伐。

3.5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
在水资源管理方面,首先,要改革目前传统的分部门管理现状,建立统一的水资源管理体制。

针对目前水资源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职能交叉、管理混乱的现状,应改由一个权威机构对水资源进行统一管理,全面负责水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工作。

其次,加强依法治水。

水资源管理应该纳入法制化轨道,使水资源管理法制化、制度化、科学化,促进和保证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

第三,根据国内外的经验教训,针对目前水资源管理粗放、低效利用、浪费严
重的现状,尽快建立水资源配置和利用的市场机制,利用经济杠杆,调节水资源的供给和需求,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四、总结语
咸阳市水资源的总量和利用现状与可持续发展不协调,这一态势对整个咸阳市经济的发展会有很大影响。

因此,要从咸阳市的实际出发,一方面充分挖掘水资源潜力,开辟新水源,加快水利工程建设,扩大水资源可采量,加大水污染的治理和防治,使污水资源化;另一方面是节约用水,科学用水,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最后要加强管理,改革“多龙治水”的传统体制,依法管理,科学管理,提高水资源配置水平,实现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