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的工作原理参数意义和临床价值

合集下载

无创血流动力学的监测

无创血流动力学的监测
适用范围广
实践经验总结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将不断优化和完善,提高监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创新
未来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应用领域将进一步拓展,不仅局限于心血管疾病,还将应用于其他疾病的治疗和康复过程中。
应用拓展
通过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医生可以更加精准地评估患者的病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03
02
01
技术原理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常用于评估心脏病、心力衰竭、心肌梗死等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病情和治疗效果。
心血管疾病
对于重症监护病房的危重病人,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有助于及时发现和预防心血管并发症。
危重病人监护
在手术和麻醉过程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可实时监测血流动力学状态,保障患者安全。
手术麻醉
适用范围
非侵入性
实时监测
操作简便
广泛适用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结果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血压波动、体位改变等,导致准确性不如有创监测。
准确性问题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需要使用专业的设备,对设备和技术的要求较高。
设备依赖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设备的成本较高,增加了医疗成本。
成本较高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无法监测某些参数,如中心静脉压等,需要结合有创监测进行全面评估。
无创血流动力学的监测
目录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简介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临床应用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优势与局限性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未来发展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实践经验分享
01
CHAPTER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简介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指通过非侵入性方法对心血管系统的功能和血流动力学状态进行检测和评估的技术。

PiCCO参数的临床意义较好

PiCCO参数的临床意义较好

PiCCO参数的监测结 果可以为医生提供参考, 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提高治疗效果。
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指导液体治疗和强心药使用 评估心脏功能和预后,指导心衰治疗和管理 监测全身血管阻力,指导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 评估全身灌注状态,指导全身器官功能的维护
PART FOUR
监测指标: PiCCO参数包括 心排量、全心舒 张末期容积等, 而常规血流动力 学监测指标包括 心率、血压等。
PiCCO参数可以准确评估肾脏功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
PiCCO参数在评估肾脏功能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能够及时发现肾脏 损伤。
PiCCO参数可以监测患者的液体平衡状态,有助于调整治疗方案和预防并发症。
临床研究表明,PiCCO参数在评估肾脏功能和液体平衡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有助 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
XX,a click to unlimited possibilities
汇报人:XX
CONTENTS
添加目录标题
PiCCO参数的 介绍
PiCCO参数与 临床实践
PiCCO参数与 其他监测指标 的比较
PiCCO参数的 临床研究进展
PiCCO参数的 未来发展前景
PART ONE
PART TWO
PiCCO:脉搏轮 廓连续心输出量 监测仪
准确性:PiCCO 参数能够更准确 地反映患者的血 流动力学状态, 尤其在心脏手术、 重症监护等情况 下。
优势:PiCCO参 数可以连续监测, 不受体位和胸腔 压力的影响,能 够更好地指导治 疗。
局限性:PiCCO 参数需要特殊的 监测仪器和技术, 成本较高,操作 相对复杂。
监测内容: PiCCO参数监测 血流动力学变化, 超声心动图监测 心脏结构和功能

无创血液动力学参数意义

无创血液动力学参数意义

附件一:BioZ提供的主要参数及临床意义(一)主要参数1、心率(HR)HeartRate2、平均动脉压(MAP)MeanArterialPressure3、心输出量/心脏指数(CO/CI)CardiacOutput/Index4、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SV/SI)StrokeVolume/Index5、外周血管阻力/阻力指数(SVR/SVRI)SystemicVascularResistance/Index6、心肌收缩指数速度指数(VI)VelocityIndex加速指数(ACI)AccelerationIndex7、胸腔液体量(TFC)ThoracicFluidContent8、左室射血时间(LVET)LeftVentricularEjectionTime9、预射血期(PEP)Pre-ejectionPeriod10、收缩时间比率(STR)SystolicTimeRatio11、左室做功/做功指数(LCW/LCWI)LeftCardiacWork/Index12、每搏变异率(SVV)StrokeVolumeVariation(二)临床意义1、心率2、血压1)概念: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收缩压:血液由左室到主动脉最高时的压力100-140mmHg舒张压:血液由主动脉到外周血管时的最低压力70-90mmHg 2)临床意义影响因素:A、左室射血量以左室舒张末期容积衡量(LVEDV)―-前负荷B、左室射血时间HR、前负荷C、主动脉顺应性血液在主动脉内流动,进入一主动脉扩张,流出一主动脉回缩Windkessel效应(年龄,疾病影响)D、SVR主动脉顺应性+SVR二后负荷3、心输出量/心脏指数1)概念:CO每分钟心脏泵血量4-8L/minCI按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2.5-4.2L/min/m22)影响因素:基础代谢率(年龄,姿势,运动,体质,体温,性别,环境温度、湿度,危重病人、术后病人,疾病,心理)3)临床意义:A、同血压相比,心输出量的变化能够提供机体功能或基础代谢率需求发生重大变化时的最早期报警。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内容和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内容和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内容和意义1.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基础知识血流动力学监测?听上去是不是有点儿高大上的感觉?其实这就像是给你心脏和血管的“健康体检”,而且它不仅仅是拿个听诊器听听心跳那么简单。

我们平常说的“健康无小事”,这就是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核心意思。

说白了,它就是通过一些高科技的设备来实时监控我们血液的流动情况,确保你的心脏和血管都能正常运转。

想象一下,你开车的时候需要检查车速、油量和发动机状态,这些监测就是为了防止你的车在半路抛锚。

同样,血流动力学监测就是为了确保你的身体在“运行”时不会出现问题。

2. 为什么血流动力学监测如此重要那么,这些监测到底有啥用呢?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可以把血流动力学监测想象成是医院里的“超级侦探”,它能帮助医生发现各种潜在的“敌人”。

例如,当你的血压忽高忽低,或者心跳变得不规律时,监测设备就像是发出警报的雷达,及时把这些信号传递给医生。

医生通过这些数据,就可以知道你的身体在“干嘛”,然后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治疗方案。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好处就像是你在做数学题时,有个超强的计算器,不仅能帮你检查答案,还能告诉你解题过程中的小错误。

这种精准和实时的监测大大降低了医疗风险,有效提高了治疗效果。

2.1 具体监测指标的意义说到具体的指标,血流动力学监测其实涵盖了不少内容,像是心率、血压、心排出量等等。

这些指标就像是你身体的“数据报表”,可以反映你身体的整体健康状态。

心率就是你的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这个数据可以告诉医生你心脏的工作强度是否正常。

血压则是血液对血管壁施加的压力,这个指标很重要,因为它可以显示你的血管是否有压力过大或过小的问题。

而心排出量,就是你心脏每分钟能泵出的血量,这个数字能帮助医生判断你的心脏是否在正常“工作”。

所以说,血流动力学监测就像是你的身体健康“身份证”,每个指标都是一个重要的“身份证明”。

3. 监测在不同医疗情境中的应用那这些监测在实际医疗中有哪些具体的应用呢?比如说,在手术过程中,医生需要时刻了解你的心脏和血管状况,这时候血流动力学监测就像是医生的“眼睛”,可以让他们实时掌握手术的安全情况。

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的工作原理参数意义和临床价值

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的工作原理参数意义和临床价值

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的工作原理、参数意义和临床价值1 心脏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方法心脏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1.1 有创法是经典法。

优点:准确;缺点:存在一定的潜在不安全性,操作技术水平要求高,不适于长时间、多次反复使用,监测参数少,适用范围受限(不适用于危重患者、轻症患者和健康人),监测费用高。

1.2 无创法有多种方法,目前认为心阻抗法最好。

优点:安全,操作简易,可长时间、多次反复使用,可迅速连续逐搏监测多个参数,适用范围广,监测费用低廉。

心阻抗法过去由于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阻抗的信号噪声比小,信号基线受呼吸影响大,参数计算方法不当等,所以测出的参数值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差,适用范围也受一定限制。

现在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已得到解决,心阻抗法与有创法的相关系数达0.9左右,一致性好。

2 心阻抗法的工作原理2.1 心阻抗法的工作原理左心室开始收缩后,室内压力急剧增大,上升到主动脉压时,主动脉瓣开放,左室血液迅速流入主动脉,使主动脉中血液的流量产生大的脉动变化。

因为血液是导体,当流量增加时,使胸腔阻抗减小。

胸腔的阻抗就产生相应的脉动变化。

根据胸腔阻抗的变化,就可测得心脏血流动力学状态,这就是心阻抗法的工作原理。

2.2 心阻抗法的工作波形图阻抗图:阻抗变化信号ΔZ描记成的波形图,称为阻抗图,反映阻抗的变化。

血流增大,血管容积增大,胸腔阻抗减小。

为直观表示血管容积的增减,纵坐标向上代表阻抗减小,即血管容积增大。

阻抗微分图:dz/dt描记成的波形图称为阻抗微分图,反映阻抗变化速率。

dz/dt对阻抗变化即血流动力学状态反映得更明显和更灵敏。

dz/dt波形上有4个主要的波,波的峰点、谷点和B点是5个重要的点,称之为dz/dt波形上的5个特征点。

波的形状和5个特征点的位置(时间和幅度), 反映左心室射血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即血流动力学状态。

心电图(ECG):将Q起点作为一个心动周期的始点。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无创血流动力学(LiDCO)监测是近几年来临床广泛使用的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

LiDCO技术测量参数较多,可相对全面地反映血流动力学参数与心脏舒缩功能的变化。

LiDCO血流动力学分析仪同时具备无创与微创两种监测模式。

无创模式基于血管卸荷技术,该技术使用无创指套获得实时的动脉波形,无创袖带校准,经过计算获取血流动力学参数。

LiDCO血流动力学分析仪针对△SV(每搏量增加率)和Frank-Starling原则,依据物理学的定律,结合生理和病理生理学概念,对循环系统中血液运动的规律性进行定量的、动态的、连续的测量和分析,内置了详细的容量负荷试验指导流程,多种容量负荷试验流程适配不同状态的患者。

在不依赖深静脉置管的情况下,LiDCO也能合理判断患者液体容量状态,反映心脏、血管、容量、组织的氧供氧耗等方面功能的多项指标,更好地帮助麻醉科、手术室、重症监护病房、急诊科和其他科室医护人员了解患者血流动力学实时变化,为临床治疗提供数字化的依据,帮助医生制定更贴合患者个体情况的用药和补液方案,辅助临床决策。

有关LiDCO血流动力学分析仪的检测参数,主要有以下几点:CO(心排量)、SV(每搏量/每搏量指数)、SVR(外周阻力/外周阻力指数)、SVV(每搏量变异率)、PPV(脉压变异率)、HRV(心率变异率)、△SV(每搏量增加率)。

其中,主要的监测参数介绍如下:CO:每分钟左心室或右心室射入主动脉或肺动脉的血量,通常所称心输出量,是指每分重心输出量,人体静息时SV约为70毫升(60~80毫升),如果心率每分钟平均为75次,则每分钟输出的血量约为5000毫升(4500~6000毫升)。

SV:指一次心搏,一侧心室射出的血量,称每搏输出量,简称搏出量,搏出量等于心舒末期容积与心缩末期容积之差值,约60~80毫升,影响搏出量的主要因素有:心肌收缩力、静脉回心血量(前负荷)、动脉血压(后负荷)。

SVV:在一个机械通气周期中,吸气时SV增加,呼气时SV下降,以此来算出SVV,SVV来评估液体应答能力,当SVV高于13%时,进行补液或血管活性药物,需要注意的是,纠正SVV不是目标,SVV仅仅是一个工具,提供临床医师用药补液的参考。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评估心脏功能
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监测
手术风险评估
在手术前进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预测手术风险,为手术决策提供依据。
术中血流动力学管理
在手术过程中,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有助于实时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障手术安全。
评估病情严重度
对于重症患者,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了解病情严重程度,指导治疗。
超声心动图技术
通过测量脉搏波信号,分析血管阻力和顺应性,评估血流动力学状态。
总结词
脉搏波分析技术通过测量脉搏波信号,分析血管阻力和顺应性,评估血流动力学状态。该技术可以检测动脉血压、血管阻力、血管顺应性等指标,有助于早期发现血管疾病和评估治疗效果。
详细描述
脉搏波分析技术
总结词
利用生物电信号测量身体组织的阻抗变化,评估血流动力学状态。
成本效益
03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需要具有成本效益,以便在临床中广泛应用。解决方案:优化技术方案,降低制造成本,同时开展经济性评价,证明技术的经济效益。
临床应用挑战与解决方案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需要遵循相关法规和标准,确保技术的合法性和安全性。解决方案:了解并遵守相关法规和标准,如医疗器械管理条例、临床试验规范等。
评估疗效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重要性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历史与发展
历史回顾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自20世纪50年代开始发展,经历了从有创到无创、从复杂到简便的演变过程。
技术进步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也在不断进步和完善,如超声心动图、心电图、生物阻抗分析等。
未来展望
未来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将朝着更加智能化、便携化和网络化的方向发展,为心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更为便捷和高效的方法。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临床应用 -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临床应用 -

诊断
治疗措施
病史,症状, CI<2.4或 体征,实验 CI>3.0且
室检查 STR≥0.55
提示呼吸困 难是心源性
考虑心力衰 竭诊断和治
疗措施
ICG血流动力 学检查
CI ≥ 3.0或 CI2.4-2.9且
STR<0.55
提示呼吸困 难是非心源
性的
考虑肺或其 他病因的治
疗措施
ICG主要监测内容及意义
参数
单位
SV
ml
C.O.
L/min
C.I. L/min/m2
SVR DS/cm5
TFC
/kΩ
参考值
60-130 4.5-8.5 2.5-4.0 770-1500 男30-50 女21-37
定义
每次心跳搏动由左心室泵出的血 液总量
每分钟内由左心室所泵出的血液 总量
经过体表面积标准化处理后的心 输出量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进行血流动力学监测, 评价心肌收缩力、心脏功能及心脏前负荷/后 负荷,并直观观察到临床用药前后的明显变化 ,指导临床用药,判断效果。在给予强心剂的 同时,根据TFC(前负荷)利尿或补液,根据 SVR(外周血管阻力)给予血管活性药,经过 合理选择适宜的药物治疗,患者在用药后,各 项主要指标均有所改善。
血液在动脉系统内流动所遇到的 阻力,(通常所称后负荷)
主要通过对血管内、肺泡内以及 胸腔内的组织间液检测得出的胸
腔内的电传导率
ICG主要监测内容及意义
参数 名称 单位 参考值
定义
SI
每搏输 出指数
ml/㎡
35-65
经过体表面积标准化处理后的每搏输 出量
SVRI VI ACI

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的工作原理、参数意义和临床价值

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的工作原理、参数意义和临床价值
腔阻 抗 的变 化 影 响 很 小 。 实 验 证 明 :两 个 心 室 都 射 血 时 ,产 生 典 型 的 胸 腔 阻 抗 变化 ( Z 和 A A ) Z对 时 间进 行 微 分 d / t Z d 描记 成 的 波 形 图 , 称 为 阻抗 微 分 图 ( Z d 信 号 ) 只 是 右 心 室 射 血 时 ,看 不 d/t ; 出对 A Z和 d / t 号 的 影 响 。心 脏 用 绝 缘 橡 皮 袋 包 起 ,也 Zd信
脉 压 时 ,主 动 脉 瓣 开 放 ,左 室 血 液 迅 速 流 入 主 动 脉 ,使 主 动 脉 中血 液 的 流 量 产 生 大 的 脉 动 变 化 。 因 为 血 液 是 导 体 , 当 流 量 增 加 时 ,使 胸 腔 阻 抗 减 小 。胸 腔 的 阻 抗 就 产 生 相 应
的 脉 动 变 化 。根 据 胸 腔 阻 抗 的 变 化 ,就 可 测 得 心 脏 血 流 动
化 的 主 要 来 源 ( 8 ) 仪 少 量 来 自胸 腔 内 腔 静 脉 血 液 约 O . 流 量 的变 化 ,这 就 是 心 阻抗 法 的 生 理 基 础 。 2 3 心 阻抗 法 的 测 量 方 法 .
参 考 电极 放 置 位 置 ,见 图 2 。点 电 极 对 1和 点 电极 对 2 围在 颈 部 .点 电极 对 3和 点 电 极 对 4围 在 剑 突 下 腹 部 。 在
法 的 相 关 系数 达 0 9 右 ,一 致 性 好 。 . 左 2 心 阻 抗 法 的 工 作 原 理 、 生 理 基 础 和 测 量 方 法 2 1 心 阻抗 法 的 工 作 原 理 . 胸 腔 内 的心 脏 、 血 符 和 液 流 向 如 罔 1所 示 。
从 解 剖 } 看 ,参 考 图 1 二 来 ,升 、 降 主 动 脉 纵 贯 胸 腔 中 ,

无创血液动力学参数意义

无创血液动力学参数意义

无创血液动力学参数意义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是一种通过非侵入性方法评估人体心血管系统功能的技术。

它通过测量各项血流动力学参数,包括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以及血流速度等指标,帮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心血管状况和健康状况,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一、心率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通常以“次/分钟”表示。

通过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可以实时获得患者的心率数据,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心脏搏动情况,以及心脏的节律是否正常。

心率异常可能提示存在心律失常或心脏病等疾病,对于及时干预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二、血压血压是指血液在血管内施加的压力。

通过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包括收缩压和舒张压等指标。

血压异常可能提示存在高血压、低血压等疾病,对于评估患者的心血管状态、预测疾病风险以及指导治疗具有重要作用。

三、血氧饱和度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氧气的饱和程度,在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中通常以百分比形式表示。

血氧饱和度的正常范围是95%以上。

通过监测血氧饱和度,可以评估患者的呼吸功能和氧气供应情况。

血氧饱和度异常可能提示存在呼吸功能障碍、循环系统问题或者其他疾病,对于早期发现异常情况有重要意义。

四、血流速度血流速度是指血液在血管内的流动速度,通过无创血液动力学监测,可以实时监测患者的血流速度变化情况。

血流速度异常可能提示存在血液循环障碍、血管狭窄等问题,对于评估患者的循环系统功能以及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

上述所述的无创血液动力学参数对于评估患者心血管状况,指导治疗以及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实时监测这些参数,医生可以更准确地评估患者的健康状况,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提高治疗效果。

同时,这些参数还可以用于监测手术过程中的患者状态,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并发症,确保手术安全。

总之,无创血液动力学参数在临床中具有重要意义。

它们通过非侵入性监测方法,为医生提供了评估患者心血管状况和健康状况的关键信息,对于临床诊断和治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内容和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内容和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内容和意义大家好,今天咱们聊聊血流动力学监测。

别担心,虽然听上去像是医学专业的术语,但其实它的核心概念并不难理解。

想象一下,你在开车,而你的车上装了一个小仪表,它不仅告诉你车速,还能监测油量、发动机温度等一系列指标。

这些信息能帮助你知道车子的健康状况,也让你在驾驶过程中做出更明智的决策。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作用也类似,它就是这样一个“车速表”,不过它监测的是你身体里血液的流动和压力。

1. 血流动力学监测是什么?1.1 基本概念:简单来说,血流动力学监测就是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来测量血液在血管里的流动情况。

它可以告诉我们心脏的“打卡情况”,即心脏每分钟泵出多少血,血压是多少,血管的压力如何。

就像在车里查看仪表盘上的速度表和油表,我们通过这些监测工具,了解心脏和血管的工作状态。

1.2 常见方法: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方法有很多,比如通过导管直接测量血压,或者使用超声波来观察心脏的活动。

这些方法就像是车上的各种仪器一样,有的专注于速度,有的则关注油量。

2. 血流动力学监测的意义2.1 及时发现问题:想象你在路上开车,突然油表灯亮了,这时候你知道需要加油了。

如果没有这些监测工具,可能你已经在干渴的路上推车了。

血流动力学监测就是这样的“油表”,它能帮助医生及时发现心脏或血管的问题,防止问题变得更加严重。

2.2 个性化治疗:每个人的身体状况都是不同的,就像每辆车的使用情况各异。

通过血流动力学监测,医生可以了解到你身体的具体状况,从而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

这就像为你的车量身定做一个维修计划,让它保持在最佳状态。

3. 实际应用中的意义3.1 术后监测:手术后,血流动力学监测就像是病人恢复的“看护员”。

它可以帮忙实时跟踪手术后的恢复情况,确保心脏和血管在正常的轨道上。

比如在重症监护室,医生通过这些监测数据来调整治疗方案,确保病人能够顺利恢复。

3.2 慢性疾病管理: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如高血压或心脏病,长期的血流动力学监测就像是一个长期的“健康教练”。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原理与临床应用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1/36
麻醉基本监测标准
1、任何麻醉情况下(全身麻醉、局部麻醉及 监测麻醉处理)必须一直有合格麻醉医师在 场。
2.全部麻醉中,病人氧合、通气、循环和体温 均应常规连续监测。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2/36
麻醉基本监测标准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22/36
二氧化碳复吸入法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23/36
原理
是利用二氧化碳弥散能力强特点作为指示剂, 依据Fick原理来测定心排血量。基本公式为: Q =VCO2/(CVCO2-CaCO2)。
测量方法--平衡法
指数法
单次或屡次法
三次呼吸法
部分重吸入法等
当前已经有整机供给市场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24/36
RBCO原理
基本过程为受检者重吸入上次呼出部分气体(成人 100~200ml), 考虑到吸入二氧化碳量较少, 重吸入 时间短, 而二氧化碳在体内贮存体积较大, 故假设混 合静脉血二氧化碳浓度保持不变。
经过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与二氧化碳 解离曲线间接推算CaCO2。
6/36
心电图
存在心电图信号并不确保有心肌收缩或血液 流动。
电极放置--抗干扰 三导联/五导联适应证 监测模式--II导联最惯用, 易于监测p波 诊疗模式--滤过干扰少, 评定ST段改变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7/36
血压(无创动脉压)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8/36
临床意义
36/36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的原理与临床应用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胸腔阻抗法)在危重病临床中的应用发布:2009-4-27 14:05 | 作者:ark | 来源:本站| 查看:57次| 字号: 小中大沈洪王亚生关键词: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胸腔阻抗法;危重病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测系统采用胸腔阻抗法的基本原理,为连续监测血流动力学的监测和对心脏功能进行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20世纪60年代末期Kubicek基于Nyboer理论,提出了根据胸腔阻抗微分图(dz/dt)测定“每搏输出量”(SV)的线性计算公式,既Kubicek公式。

80年代我国也曾推广应用过胸腔阻抗法的“无创心功能仪”,但受当时相关领域技术发展水平的限制,在“测量模型”、“信号处理技术”、“特征点测定”以及“计算公式”等方面存在着许多缺陷和不足,使当时检测设备普遍存在着可靠性差、操作复杂、不能连续监测、适用范围有限等问题。

为了使胸腔阻抗法更适用于临床,许多欧美专家学者对Kubicek法进行改进。

美国学者Sramek提出了Kubicek法的修正公式,在信号处理方面应用了“叠加平均法”,在适用范围、准确性和可靠性等方面有了较大的进步。

20世纪90年代末期,胸腔阻抗法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获得了突破性进展,大量的临床实践表明,这种方法已达到了准确可靠、适合临床应用的阶段。

一、胸腔阻抗法的基本原理1、胸腔阻抗的构成生物组织的阻抗会随着相应的体积变化而变化,且成反比关系。

在胸腔内,随着心脏的收缩与舒张,主动脉的容积随血流量变化而变化,故其阻抗也血流量变化而变化。

心脏射血时,左心室内的血液迅速流入主动脉,主动脉血容量增加,体积增大,阻抗减小;当心脏舒张时,主动脉弹性回缩血容量减少,体积减小,阻抗增大。

因此,胸腔阻抗将随着心脏的收缩与舒张发生搏动性变化。

2、胸腔阻抗法的基本原理在胸腔体表加上低幅高频的恒定电流I(电流的大小不会因阻抗变化而改变)如下图。

因主动脉充满血液、电传导性最好,是胸腔内电信号传导的最短路径,故电流透过汗腺沿着脊柱方向在主动脉内传导。

无创血液动力学参数意义

无创血液动力学参数意义

无创血液动力学参数意义1、心率(HR):心率是指每分钟心脏跳动的次数。

它是一个重要的生理指标,能够反映心脏的功能状态。

在临床上,心率的变化可以作为判断疾病严重程度和预后的重要指标。

2、平均动脉压(MAP):平均动脉压是指心脏收缩和舒张时对血管壁施加的平均压力。

它是血液循环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全身组织器官的灌注情况。

3、心输出量/心脏指数(CO/CI):心输出量是指心脏每分钟向全身输送的血量。

心脏指数是指每分钟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

它们是评估心脏功能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心脏的泵血能力。

4、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SV/SI):每搏输出量是指每次心脏收缩时向主动脉排出的血液量。

每搏指数是指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每搏输出量。

它们是评估心脏收缩功能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心脏的收缩力和排血能力。

5、外周血管阻力/阻力指数(SVR/SVRI):外周血管阻力是指血液流经血管时所遇到的阻力。

阻力指数是指每平方米体表面积的外周血管阻力。

它们是评估心脏后负荷的重要指标,能够反映全身血管的阻力情况。

6、心肌收缩指数:心肌收缩指数是评估心肌收缩功能的指标,包括速度指数和加速指数。

它们能够反映心肌收缩的速度和力度。

7、胸腔液体量(TFC):胸腔液体量是指胸腔内液体的总量。

它是评估胸腔内液体积累的指标,能够反映心脏和肺部的功能状态。

8、左室射血时间(LVET):左室射血时间是指心脏收缩时左室向主动脉排出血液的时间。

它是评估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能够反映左室收缩的时间和力度。

9、预射血期(PEP):预射血期是指心脏收缩前左室内压力上升到最高点的时间。

它是评估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能够反映左室收缩前负荷的大小。

10、收缩时间比率(STR):收缩时间比率是指左室射血时间与心脏收缩时间的比值。

它是评估心脏收缩功能的指标,能够反映左室射血时间与心脏收缩时间的比例。

11、左室做功/做功指数(LCW/LCWI):左室做功是指心脏每次收缩时向主动脉排出的血液所做的功。

为什么使用血流动力学监测

为什么使用血流动力学监测

为什么使用血流动力学监测一般监护的常用参数(无创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心率/心电图)可能适合于健康、稳定的病人,但在许多其他情况下不能充分评估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因为这些参数不能反映或充分反映患者血流量、氧供及其潜在的关键问题。

因而对于有特定疾病史、血流动力学不稳定以及进行特定手术的患者需要有效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因为只有通过了解整个病情的所有细节才能够早期发现组织与器官的氧供不足、正确的评估潜在问题。

进一步的治疗决策能够被决定,并连续的跟踪治疗效果。

因此你就会发现PiCCc)在手术室和重症监护病房内的适应症。

1.1血流动力学监测1.1.1围手术期监测术中正确的评估患者的容量状态是麻醉师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前负荷连同全面的血流动力学参数的信息使目标指导的容量治疗成为可能。

在ICU,围手术期间连续的监测有助于进一步优化患者血流动力学复苏以实现重建充足的氧供的目标,也能及时发现和正确治疗心脏或循环的术后并发症或新出现的危重情况。

1.1.2PiCCO一般适应症在ICU,除了围手术期的使用,血流动力学监测对于获得一个更加完整的病情是有用的,甚至是必要的。

ICU的病人往往已经有一个或多个器官系统功能障碍,或者有脏器功能障碍风险。

后者需要及时发现危急的情况(或术后并发症),前者则需要确切地发现问题或潜在的问题以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这些方案需要被持续评估,以判断成功与否。

当心血管系统不稳定的原因尚未查清时,无法确定使用何种血管活性药物。

借助血流动力学监测,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容量状态(GEDI/E1WI),容量反应性(SVV/PPV)、收缩力(GEF/CFI)、后负荷(SVRI)、氧供与氧耗的关系(SCVO2)的有关信息,根据不同状况确定不同治疗方案。

就像在手术室内,正确评估患者的容量状态与优化容量治疗和避免血容量过高或过低相关并发症密切相关。

在治疗中常常遇到这样的矛盾,不同脏器需要不同的甚至常常相反的处理,通过PiCCo这样的监护,这种情况往往得到解决。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1)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1)

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1)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是一种新兴的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传统的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避免了因血液采样、血管穿刺等操作而可能引发的许多并发症和感染风险。

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的相关内容。

一、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的原理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主要是通过生理信号采集设备来采集患者的生理信号,包括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率、心律失常等,然后通过相关算法对这些生理信号进行处理,计算出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参数。

这些参数包括心输出量、心脏指数、外周血管阻力、充盈压等,可以反映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状态。

二、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的应用场景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主要应用于重症监护和手术麻醉等场景中,通过持续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及时发现和处理心血管功能紊乱,有助于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手术效果。

三、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的优点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相比传统的有创血流动力学监测技术具有以下优点:1.无创操作,避免了血液采样和血管穿刺等可能引发的并发症和感染风险。

2.实时监测,可以对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进行持续监测和记录,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存在的异常。

3.高精度计算,采用先进的生物信号处理和算法技术,可以实现对患者的心血管功能状态进行精准分析和评估。

4.方便快捷,不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普通护士或医生即可进行操作。

四、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的不足之处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目前仍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受外界干扰影响大,如周围环境噪声、灯光等,可能对生理信号的采集和精度造成不利影响。

2.个体差异较大,不同患者的生理信号的特性和变化规律不同,需要针对不同人群进行调试和优化。

3.信息处理复杂,采集的生理信号需要经过多次的信号处理和算法计算,数据量较大,需要消耗大量的时间和计算资源。

总之,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是一种非常有前景和发展潜力的生命体征监测技术,尽管它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但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完善,它必将在重症监护、手术麻醉等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和推广。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及其临床意义血流动力学监测是指通过各种技术手段对患者的血液循环系统进行实时、连续地监测和评估。

它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血流状态,包括心脏泵血功能、血压、血液容积和组织灌注等指标,从而指导临床医生进行治疗干预和调整治疗方案。

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重症监护室、手术室和急诊科等环境中得到广泛应用,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流动力学监测可以提供重要的生理参数,例如心率、心律、心输出量和心肌收缩力等指标。

这些参数对于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和循环代谢状态非常关键。

通过监测心输出量,可以了解心脏泵血功能是否正常,评估组织器官的灌注情况。

另外,对于一些心血管疾病患者,监测心律可以帮助医生诊断心电图异常和心律不齐等情况,及时进行干预治疗。

血压监测也是血流动力学监测中的重要内容。

通过血压监测,可以了解患者的血压变化趋势和水平,评估血管阻力和容量状态。

这对于高血压、低血压和休克等情况的患者非常重要。

通过监测血压,可以及时调整药物治疗,维持患者的血压稳定,避免高血压和低血压对心脑等重要器官的损害。

血液容积监测是指监测患者的血容量情况,包括血红蛋白浓度、血细胞比容和中心静脉压等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患者的血液循环状态和循环血容量。

对于严重失血、感染和体液失衡等情况的患者,血液容积监测可以及时评估患者的循环血量,并根据监测结果调整输液和血液制品的使用量,避免血液循环不稳定和器官灌注不足的发生。

组织灌注监测是指通过不同的技术手段监测患者器官组织的灌注情况。

这是评估患者循环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常用的组织灌注监测技术包括局部组织氧分压、皮肤温度、尿量和中心静脉氧饱和度等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患者的氧供需平衡情况,评估组织灌注是否充足。

通过监测组织灌注,可以及早发现和干预组织缺血缺氧的情况,避免器官功能受损和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生。

总之,血流动力学监测在重症监护、手术和急诊等临床环境中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监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可以评估患者的心脏功能、血压、血液容积和组织灌注等指标,并根据监测结果做出相应的治疗干预。

无创心排监测技术

无创心排监测技术
04
无创心排监测适应症
单击添加文本具体内容
定义
无创心排量(ICG)是一种无创的通过测量血液流动代替测量血压来获取血流动力学数据的测量方式。 其原理是通过胸部生物电阻抗技术,依据心脏射血时所产生的胸阻抗变化计算出心排量和其他血流动力学数值。
二、监测指标
二、参数意义
1.每博输出量(SV)影响博出量的主要因素:心 肌收缩力,静脉回心血量,动脉血管压力,它 的变化是血流量和心肌收缩发生变化的早期信 号。 2.外周血管阻力(SUR)反映左心室后负荷大小。 3.心输出量(CO)的变化能够提供机体功能或基 础代谢率需求发生重大变化的早期报警。 4.心脏指数(CI)可以将体型大小不一样的患者 进行直接比较。
不适合的病人:a 躁动的病人 b心动过速 心率>250次/分 禁忌:不能与心脏起搏器共同使用 (产生电信号干扰)
四、适应症
用物准备:
五、操作方法
监护仪(Dash 4000)
ICG监护模块箱
通信电缆(网线)
பைடு நூலகம்
ICG缆线一套
电极片(4个)
电源线一根
3
2
1
4
5
6
五、操作方法
打开监护仪
五、操作方法
正确连接ICG模块箱,首先将模块箱电源连接,然后连接通信电缆及ICG缆线
五、操作方法
模块箱正确连接后将电源接通,再将通信电缆连接到监护仪后面的AUX接口,接好后监护仪会直接显示ICG监护波形。
设置患者信息
五、操作方法
(必须填写) 包括:身高、体重、 年龄、性别。 平均动脉压来源:NBP
五、操作方法

放置传感器(电极片)位置: 颈部传感器沿耳垂正下方的颈部两侧垂直放置。 胸部传感器沿腋窝中线与剑突成直线放置。 两组传感器必须直接对面放置(180度)。

ANALOGIC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测量参数临床意义

ANALOGIC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测量参数临床意义

ANALOGIC无创血流动力学监护系统测量参数临床意义缩写参数名称单位参考范围每次监测的变化量公式备注MAP Mean Arterialpressure平均动脉压mmHg70-1059%血压是血液对动脉的血管壁的侧压力示波法:平均动脉压,收缩压,舒张压可以通过血压测得手动法:MAP=【(SBP-DBP ) /3】+DBP平均动脉压=排量X阻力尽管示波法和手动法都被JNC-7接受但是它们测量的SBP , DBP禾口MAP值可能会有所不同HR Heat Rate 心率bpm58-867%每分钟心脏搏动HR=60/RR 间期HR的变化依靠心源性和非心源性的原因,可能反映了心脏失代偿的原因或结果CO Cardiac Output心输出量L/min随病人的BSA变化16%心脏每分钟射出的血液量CO=SV X BSA明确低心排量/心指数是由于每搏输出量/每搏指数,还是由于心率,或者两者共同变化引起的。

是非常重要的一段时间内持续下降的心排/心指数可能预示左室功能的衰退和射血分数的下降CI Cardiac OutputIndex心指数L/min/m2 2.5〜4.216%每单位体表面积的心排量CI=CO/ BSASV Stroke Volume心搏量mL随病人的BSA变化15%心脏每次搏动射出的血液量SV=VI X LEVT X VEPT X ANALOGIC指数SV/SI是由前负荷、后负荷和;心肌收缩力这三种因素决定的如果SV/SI发生了变化,应该考虑是那一个因素进行血液动力学的治疗低SV/SI的病人可以通过增加的心率来代偿以保持正常的心排量SI Stroke VolumeIndex心搏指数Ml/m235 〜6515%每单位体表面积的每搏输出量SI=SV/BASVI VelocityIndex/Ejection速度指数/1000/s33 〜6514%反映了心室收缩期血流进入主动脉的最大速度VI=1000 X (Dz/dtMAX)Z0Dz/dtMAX是DZ 一次导数的最大值Z0是胸电阻抗的基线值低VI或ACI预示下降的左心室功能心肌收缩力被定义为心肌纤维缩短的比例虽然实际的心肌收缩力和后负荷无关但是主动脉内血流的速度VI 和加速度ACI明显受前负荷和后负荷的影响肥胖人的有可能ACI/VI比正常人低ACI AccelerationIndex加速度指数/100/S2女性:90〜170男性:70〜150无扌报告反映了心室收缩期血流进入主动脉的最大加速度ACI=100 X( d2z/dt2max ) /z0d2z/dt2max是DZ二次导数的最大值STR Systolic TimeRatio收缩时间比率无单位30 〜5013%心脏收缩和机械收缩的比例STR=PEP/LEVT当左心室收缩减弱,左室需要花更长的时间产生压力打开主动脉瓣膜(延长的PEP)而不能保持射血(缩短的LEVT )这样,PEP 禾口LEVT 的比值明显增大,高STR与EF (射血分数)下降的可能性明显相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监测仪的
工作原理、参数意义和临床价值
1 心脏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方法
心脏血流动力学的监测方法可分为两大类。

1.1 有创法
是经典法。

优点:准确;缺点:存在一定的潜在不安全性,操作技术水平要求高,不适于长时间、多次反复使用,监测参数少,适用范围受限(不适用于危重患者、轻症患者和健康人),监测费用高。

1.2 无创法
有多种方法,目前认为心阻抗法最好。

优点:安全,操作简易,可长时间、多次反复使用,可迅速连续逐搏监测多个参数,适用范围广,监测费用低廉。

心阻抗法过去由于受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一些关键技术问题没有得到解决,如阻抗的信号噪声比小,信号基线受呼吸影响大,参数计算方法不当等,所以测出的参数值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差,适用范围也受一定限制。

现在一些关键技术问题已得到解决,心阻抗法与有创法的相关系数达0.9左右,一致性好。

2 心阻抗法的工作原理
2.1 心阻抗法的工作原理
左心室开始收缩后,室内压力急剧增大,上升到主动脉压时,主动脉瓣开放,左室血液迅速流入主动脉,使主动脉中血液的流量产生大的脉动变化。

因为血液是导体,当流量增加时,使胸腔阻抗减小。

胸腔的阻抗就产生相应的脉动变化。

根据胸腔阻抗的变化,就可测得心脏血流动力学状态,这就是心阻抗法的工作原理。

2.2 心阻抗法的工作波形图
阻抗图:阻抗变化信号ΔZ描记成的波形图,称为阻抗图,反映阻抗的变化。

血流增大,血管容积增大,胸腔阻抗减小。

为直观表示血管容积的增减,纵坐标向上代表阻抗减小,即血管容积增大。

阻抗微分图:dz/dt描记成的波形图称为阻抗微分图,反映阻抗变化速率。

dz/dt对阻抗变化即血流动力学状态反映得更明显和更灵敏。

dz/dt波形上有4个主要的波,波的峰点、谷点和B点是5个重要的点,称之为dz/dt波形上的5个特征点。

波的形状和5个特征点的位置(时间和幅度), 反映左心室射血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即血流动力学状态。

心电图(ECG):将Q起点作为一个心动周期的始点。

心音图(PCG):除必要时用于自动找点或人工调点外,也可单独用于对心音图的分析。

3 心阻抗法的临床价值
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的监测,可以提供很多极有价值的生理信息,对医疗和科研都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心阻抗法是一种安全、可靠、简易、准确、价廉、
不影响心脏泵工作的监测心脏血流动力学参数的无创法。

无创心脏血流动力学监测仪能够实时连续逐搏检测血流动力学参数。

而且,由于它的准确性和重复性好,能提供长时间连续监测所需要的参数值变化趋势图,这在许多临床应用中,比单次检测参数值更有使用价值,因为医生们更关心通过观察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了解治疗效果,以改善治疗方案或及时进行抢救。

心阻抗法在有创法不能使用场合(危重患者、轻患者、导管禁忌患者和健康人),是心脏病患者和健康人的无创心功能检测的理想方法。

心阻抗法在多个医学领域正在推广应用,现作简要介绍。

3.1 干部保健科及健康体检中心:
(1)客观了解老年心脏病的特点。

(2)了解老年高血压、冠心病等疾病有无累及心脏功能。

(3)指导高血压病的治疗。

(4)健康体检,有利于疾病早期发现,对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3.2 急诊科:
(1)快速检测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以便迅速诊断和进行监护治疗。

(2)循环障碍的早期诊断提示。

(3)选择、评价治疗方案。

(4)监测药物效果,指导药物调整。

(5)监控输液量。

(6)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了解治疗效果,以改善治疗方法或进行及时抢救。

(7)治疗前、中、后血流动力学状态评价。

3.3 危重症监护:
(1)连续监护病情不稳定患者。

(2)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早期处理。

(3)监测药物效果,指导药物调整。

(4)选择、评价治疗方案。

(5)监控输液量。

(6)监测不适于有创监测者的血流动力学。

(7)有创监测结束后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3.4 麻醉科:
(1)术前患者的血流动力学状态评价。

(2)明确麻醉药物对心功能的影响。

(3)根据术中血流动力学状况及手术的具体状态调整麻醉水平。

(4)研究麻醉过程中血流动力学的动态变化。

(5)术中监测血流动力学参数变化趋势,早期
值)。

(8)指导术后治处理。

(6)术中监控输液量。

(7)监测胸腔体液量(Z
疗护理方案的选择。

3.5 心内科:
(1)监测血流动力学变化趋势,早期处理。

(2)明确有无心功能不全。

(3)判断功能性或器质性心脏病。

(4)鉴别收缩功能不全与舒张功能不全。

(5)鉴别心源性与非心源性呼吸困难。

(6)针对不同的心力衰竭类型进行治疗。

(7)指导高血压的治疗。

(8)洋地黄药物剂量的调整。

(9)选择、评价治疗方案,监控输液量。

(10)监测药物效果,指导药物调整。

(11)电生理治疗患者心脏功能动态观察。

(12)介入治疗前后心功能评价及疗效判定。

(13)PTCA术前、术后心脏功能动态观察,以评价手术效果和为术后康复医疗提供科学依据。

3.6 门诊:
(1)评估患者血流动力学状态。

(2)根据24 h趋势图或重复检查,评估治疗效果。

(3)明确有无心功能不全。

(4)判断功能性或器质性心脏病。

3.7 其他:
(1)血液透析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2)移植术后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3)高危妊娠的血流动力学监测。

(4)老年医学。

(5)运动医学。

(6)药物研究。

(作者:马立业 文章来源:中国心血管杂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