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市城市商圈建设概要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南通城市商圈发展研究

商圈(Trade Area)是一个地理概念。从行业角度讲,不同业种和业态的零售业者在一个相对集中的区域从事经营活动,这个区域的范围就叫商圈。商务部对商业中心(商圈)的划分是:国际商业中心、都市商业中心、市级商业中心、区级商业中心、社区商业中心五大类,由于国际商业中心和都市商业中心的主城区常住人口要分别达到700万和400万,根据南通市区(含通州区)200万人左右的人口分布状况,前两类商圈在我市暂不存在。

南通的现代城市商业经历了三次跨越式发展,从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桃坞路商业街,到八十年代的华联商业中心,再到九十年代的南大街商业圈。如今,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市民消费结构持续升级,商圈发展的“第四级跳”呼之欲出。本文对南通市区城市商圈发展现状进行了研究分析,归纳了现阶段的发展特点,总结了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商圈发展的主流趋势,针对性的对商圈的建设与发展提出了参考性意见。

一、发展现状

国内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早以多核心、多商圈之间的协作发展作为城市发展基础。南通虽然是三线城市,但作为江苏江北的经济强市,其城市化速度毫不逊色于部分特大城市。“十二五”以来,在高速城市化进程的推动下,市区版图持续扩张,交通条件不断改善,商业网点分布不再囿于环濠河中心区,各类商业设施向新区及区级中心发展。此外,由于大型购物中心、社区店、便利店等业态取得较大发展,城市商圈的整体实力得以显著提升,

市区初步形成了“多核心”商业格局——市级、区级和社区级构成的三级商圈体系同生共存,协调互补。

(一)市级商圈建设加快推进

1、南大街商圈日趋成熟。商圈内各类商业网点环绕濠河分布,形成百货零售为主导,集购物餐饮、文化娱乐、旅游观光、展示博览于一体的特色商圈。2014年,以交通及环境整治为重点的十字街综合改造工程竣工,南大街步行化改造取得成效,商业配套设施不断完善,购物环境持续改善,商业梯度升级步伐加快。南大街地下品牌广场、苏宁生活广场、圆融广场陆续开业。南大街获评“百城千店无假货示范街”,南通文峰大世界、南通金鹰国际购物中心被评为“达标级百货店”。商圈内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网点21个,2014年实现商品销售额142.83亿元,占全市社消零的6.63%。

2、新城区商圈建设成效显著。新城区商圈以中央商务区为中心,十年来的建设取得明显进展。中南城购物中心、中南精品百货,星光耀广场等地标志性商业网点相继开业迎客,海联大厦、中南商务楼、启瑞广场等11座5000平米以上商务楼宇陆续建成竣工,业态齐备、繁荣有序的新城区商圈对提升南通城市形象发挥了重要作用。截至2014年底,中央商务区集聚企业近2000多家,实现税收(全口径)4.2亿元,吸纳就业人员近万人。商圈内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网点21个,2014年实现商品销售额142.83亿元,占全市社消零的6.63%。

3、市北新城商圈建设快速推进。市北新城商圈定位为商务、商贸、娱乐、城市公共活动功能以及生产性服务功能突出的综合性中心区,其核心区“五水商圈”正逐步形成富有特色的高端城市商圈。江海风情街、鸿鸣摩尔等集聚了各色餐饮美食,迪卡侬、

欧尚、大润发等先期项目已投入运营,赛格时代广场进入招商入住阶段,万达广场、华润万象城正在加紧建设。截至2014年底,市北新城商圈投入运营的商业网点建筑面积86.5万㎡,另有89.万㎡在建。商圈内营业面积5000平方米以上的大型商业网点21个,2014年实现商品销售额142.83亿元,占全市社消零的

6.63%。

(二)区级商圈建设定位准确。开发区能达商务区、通州城区已经建成规模适度、功能齐备、档次较高的区级商圈,观音新城区、苏通科技园正在积极规划建设区级商圈。崇川区老城东及老城西、港闸永兴片、通州城东及城南,新城西片及南片在现有商业基础上,围绕服务居民多层次消费需求,积极打造片区级现代商业区。

(三)社区便民商圈加快发展。根据《南通市城市商业网点布局规划)(2012-2020)》,我市将于2020年底建成28个社区级商业中心,初步构建布局合理、业态齐全、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的新型社区商业体系,实现“51015”目标(即居民出家门步行5分钟到达便利店,10分钟可到达超市、餐饮店等,驱车15分钟可到达购物中心)。社区商业日益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重视与扶持,加上网购中的O2O模式迅速崛起,社区商业发展向好。从2011年开始连续4年,市政府累计投入3千万元推动市区37家菜市场的标准化改造;开展鲜活农产品社区直供示范工程,引导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和连锁化超市建设社区农产品社区直销

店(点)20个;利用价格调节资金,挂牌农产品平价菜店105家。

二、发展特点

(一)商圈层级两头出彩

市民消费习惯的变化倒逼商业结构调整,各类商业网点在功能定位、业态布局、品牌价值等方面不断取得突破和创新。在大型商业综合设施建设高歌猛进和连锁便利店业态取得较大发展的背景下,市级商圈和社区级商圈成为商圈发展的主流。市级商圈发展从“单中心”向“多中心”格局转变,南大街商圈形成最早,业态丰富,新城区商圈人气最高,档次较高,市北新城商圈发展最快,单个项目体量大,三大商圈的竞争性格局已经形成(详见图1);区级商圈作为“中间层面”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客源分流、转型分化的压力;社区商圈通过便捷化、利民化的服务不断提升顾客的满意度,已经成为商圈布局的重要板块。

图1:截至2014年底,市区在建和已建成面积在5000㎡以上的大型商业网点

(二)商业综合设施成为发展主流

“十二五”以来,在“一站式”消费理念快速兴起的背景下,集零售、餐饮、娱乐、商务、休闲、文化等元素为一体的商业综合设施在我市不断涌现。崇川区仅在工农路沿线,由南到北分布着

星光耀、中南,且在商业模式,目标群体方面各有特色,城、印象城、文峰城市广场、圆融广场五个大型商业综合设施;港闸区先后引入华润万象城、万达广场等知名品牌项目;开发区大力推动星湖101广场、世茂广场建设,填补了缺乏大型商业综合设施的空白;通州区在建的奥邦商业广场也以超过10万平方的体量和酒店、商业的组合形式成为区域标志性商业设施。据四区商务主管部门初步调查汇总,截至今年6月,市区拥有面积10000平方米以上的大中型商业综合设施19个,总投资248.81亿元,总面积375.1万平方米。按经营状态划分,已建成开业的有11个,总投资98.11亿元,商业面积137万平方米,今年1-6月营业总额达61800万元;在建项目8个,总投资150.7亿元,商业面积159.9万平方米。(详见表1)

表1:

市区大中型商业设施情况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