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好家风到好村风的灵峰之路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好家风到好村风的灵峰之路
作者:盛励
来源:《群众》2018年第04期
俗话说,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作为社会细胞的家庭,不只是人们身体的住处,更是人们心灵的归宿。

而家风,则是一个家庭的精神内核,一个社会的价值缩影。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强调家风建设,强调“广大家庭都要弘扬优良家风,以千千万万家庭的好家风支撑起全社会的好风气”,并且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当好表率。

在江苏,有一个享誉全国的家风建设品牌——灵峰家风。

灵峰村位于苏州市相城区北桥街道,该村以培育好家风为切入点,打造“灵峰家风”精神文明建设品牌,极大提升了乡风文明程度,先后获得“全国文明村”“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等荣誉称号。

那么,这个村的家风建设如何成功破题?缘何成为家风建设的品牌?
家风建设在灵峰村“开花结果”,绝非偶然。

“村风,是影响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因素;而家风,是汇聚村风的基本元素。

”灵峰村党委书记高兴元这句话,表明了村党委对家风建设的深刻认知。

从地图上看,灵峰村地理位置并不十分优越。

这是苏州城区最北端一个相对偏远的行政村,西与无锡交界,北与常熟为邻。

但这个村是当地有名的富裕村,2004年原灵峰村与周边几个村资源重组合并后,把从村民手中流转出来的2000多亩低洼田和抛荒田进行整理,利用“长”出来的土地资源设立了锦峰工业园,激活村级经济“增长极”,走出了一条村级经济和企业“借位发展”的道路,集体和村民的家底一天天做厚做实。

2017年村级可支配收入5789万元,村民人均收入达39450元。

仓廪实而知礼节。

灵峰村注重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促进村级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2014年以来,在创建全国文明村过程中,该村选择家风建设作为切入口,以良好家风带动社风民风,在村里掀起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尚。

有党委班子的支持,有村级财力的支撑,“灵峰家风”经多年的实践探索,从无到有、从弱到强,成为全省乃至全国家风建设的响亮品牌。

灵峰村选择从文明家风建设切入,推动形成良好乡风,是奠基之举、固本之策。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每个中国人都熟稔的人生逻辑。

其中,“齐家”又是不可越过的关键一环,堪为步入社会、进入“公堂”的起点和前提。

良好的家风,必然会超过一个家庭的范围,影响周围人的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带动社会风气和道德水准的整体提升。

灵峰村开展“灵峰家风聚文明新风”主题系列活动,其关键方法就是一个“聚”字。

什么是最能代表灵峰村的好家风?在“灵峰家风”提炼环节,村党委聚村民之智慧,引导村民广泛参与。

活动伊始,村里发动村民参与征集、挖掘当地的家风内涵,学习孟子、范仲淹、司马光等古人的家训故事,通过不断筛选、总结和整理,提炼出了“爱国爱党遵纪守法、做人正气抵制邪气、耕读传家积极向上、相敬相爱家庭和睦、邻里互助友爱团结、热心公益扶老济困、包容谦让和谐是宝、明晰事理注重公德、节俭持家杜绝铺张、移风易俗生活文明”等10条“灵峰家风”,并以此作为家风品牌的核心内容。

家训家风,当然是家家都有。

灵峰村聚村民之热情,开展“晒晒我的家风”活动,鼓励村民们积极参与,问老人、查资料,挖掘和提炼自己的家训家风,最终征集到200多条家风家训,并通过民主评选选出33条优秀家规家训。

随后,村里邀请书法家创作成作品,每条家风一式两份,装裱后一份赠送所属家庭,一份则在村书画室集中展出。

灵峰村又举办了“好家风大家谈”主题活动,邀请好家风代表以访谈的形式现场交流家风建设心得体会。

灵峰村还以“灵峰家风十标准”为准绳,聚村民之力量,开展文明家庭的评选活动。

全村1535个家庭,以村民小组为单位,一户一个代表,通过自评、互评、集体投票、道德评议、上榜公示等环节,最终推选出“文明家风示范户”893户、“文明家风标兵户”18户。

其后,又面向全体村民包括长期居住在灵峰村的流动人口家庭开展了“点赞最美家庭,倡扬最美家风”主题活动,通过初审、网络评选和专家团评审的方式,最终评选出10户“最美家庭”。

家风建设不能流于形式,而必须讲求实效。

如何让“灵峰家风十标准”从纸面文字走进村民心中?如何发挥文明家风先进典型的示范带动效应?灵峰村遵循文化建设的基本规律,既强化仪式感、显示度,又注重润物无声、潜移默化。

对于评选出的“身边的榜样”,村里举办隆重的表彰仪式,村干部上门挂荣誉门牌,并制作宣传展板在村上展出。

灵峰村设有一个“善行义举榜”,上榜的对象主要是村里“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爱岗敬业、孝老爱亲”5种典型,按仁、义、诚、敬、孝立榜,经由“五老”人员和党员干部代表组成的“道德评议会”评议、村党委审核后,按季度张榜公布。

近年来,村党委通过搭载多种平台、结合传统节日、扩大活动对象,切实将家风建设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中。

村民自编自演《代代相传》《一家人》等小戏小品,搭载“三下乡”、迎新春、庆五一、庆国庆等大型文艺活动和“道德讲堂”等平台进行演出,突出传承和弘扬良好家风的主题,达到以文化人的效果。

为实现分众化、精准化传播,村里还面向全体党员开展“讲四德·晒家风”活动,面向中小学生开展“二十四孝新解”学习活动,面向幼儿园小朋友开展“好家风从娃娃抓起”系列活动,不断将活动覆盖延伸向各个群体。

适应新的传播方式,村里以“灵峰家风十标准”为基础,先后制作了动画片、系列漫画和《百年家训·文明灵峰》读本,发放至每家每户,吸引青年人和儿童的关注。

开通“和谐灵峰”微信公众号,推送家风建设的动画片、漫画等内容,实现新媒体时代的移动传播覆盖。

在灵峰村这个“大家庭”里,本地村民有6000多名,外来流动人口8000多名。

令人称道的是,自灵峰行政村成立,至今未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可谓邻里和睦、安居乐业。

这得益于灵峰村长期以来文明创建特别是家风建设的成功实践,“全国文明村”的荣誉实至名归。

“灵峰家风”不仅为灵峰村带来了和谐环境和良好风气,而且在周边地区乃至更大范围内产生了强烈的示范带动作用。

为放大这一示范效应,相城区北桥街道以“灵峰家风”建设经验为基础,创新开展严党风、优民风、好家风的“三风联倡”工作,实现以党风引领家风建设、以家风促进民风优化。

在推广过程中,其他村居还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创新探索。

如北桥街道盛南社区是一个以动迁户为主的新建社区,以家风建设作为增强社区凝聚力的重要手段,把个人“小家”和集体“大家”结合起来,引领社区形成良好新风尚。

在苏州市相城区,全区广泛开展“弘扬相城风气,共建美好家庭”家风建设活动,致力于推进家风、村(社)风联动,以家风促道德新风,用家风带动文明氛围,用家风铸造道德风尚。

光明日报社、苏州市委宣传部等部门曾举办“灵峰家风与相城风气建设”研讨会,来自北京、上海等地的专家学者认为,相城区把家风建设与农村社区的“村风”建设和城市社区的“区风”建设结合起来,以家风为抓手和基点,以“村风”“区风”为更高目标,是一种值得学习借鉴的经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