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传播学概论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媒体特点
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变革
传播方式的变革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方式由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互动传播,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可以主动参与到新闻传播过程中。
传播内容的变革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内容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 接收相应的信息。
04
审核与发布
对编辑好的新闻稿件进行审核 ,确保内容真实可靠、符合法 律法规和道德标准,然后发布 到相应的媒体平台上。
05
新闻摄影与摄像
新闻摄影基本原则与技巧
真实性原则
新闻摄影必须真实反 映新闻事件和人物, 不能篡改或虚构。
时效性原则
新闻摄影要追求第一
新闻摄影要选取具有 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 瞬间进行拍摄。
结尾要有力
结尾是新闻稿件的收束部分,要简洁明了、有力 度,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新闻稿件编辑与排版
01
文字编辑
对新闻稿件进行文字校对、修 改病句、调整段落等处理,确 保文字准确、流畅。
02
图片编辑
选择与新闻主题相关的图片, 进行裁剪、调整色彩等处理, 增强视觉效果。
03
排版设计
根据新闻稿件的长度和内容进 行排版设计,包括字体、字号 、行距、对齐方式等要素的选 择和调整。
培养学生对新闻传播事业的热爱 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 观。
课程安排与考核方式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导论、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内容、新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受众、新闻传播效果、新闻传播调 控等七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若干章节,共计36学时。
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包括课堂表现、作 业完成情况等;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采用闭卷考试形式。
02
03
监督社会
新闻媒介通过揭露社会问题和不 良现象,能够监督社会运行,促 进社会进步。
04
新闻媒介发展趋势
融合化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新闻媒介之间的界限 逐渐模糊,呈现出融合化趋势。
数字化
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新闻媒介与受众之间的 互动更加频繁和紧密,推动了新闻媒介的社
交化发展。
社交化
数字化技术为新闻媒介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 和手段,推动了新闻媒介的数字化发展。
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包括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内容、新 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受众等。
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
综合性、实践性、政治性、国际性。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知识目标
掌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主 要理论,了解新闻传播活动的基 本规律。
能力目标
02
03
情感目标
能够运用新闻传播学理论分析新 闻传播现象,具备一定的新闻传 播实践能力。
新闻传播学概论教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新闻传播理论基础 • 新闻媒介及其功能 • 新闻采访与写作 • 新闻摄影与摄像 • 新闻传播法规与伦理 •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新闻传播学概述
新闻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事业及新闻传播工作规律的科学。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形象性原则
新闻摄影要注重形象 的表现力,通过画面 语言传递信息。
创新性原则
新闻摄影要在遵循基 本原则的基础上,追 求创新和突破。
新闻摄像基本操作与规范
拍摄前准备
了解新闻事件背景,选择合适 的拍摄角度和光线,确保画面 稳定。
画面构图
注意画面的布局和构图,突出 主题,增强视觉效果。
熟悉摄像器材
掌握摄像机的基本操作,如开 关机、调节白平衡、使用变焦 等。
以数字化信息报道为主, 具有互动性、即时性和海
量信息的特点。
新闻媒介功能与作用
引导舆论
新闻媒介通过报道和评论,能够 引导社会舆论,形成社会共识。
娱乐休闲
新闻媒介提供各类娱乐和休闲信 息,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01
传递信息
新闻媒介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 ,能够将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及时 、准确地传递给受众。
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采访方法,如面对 面采访、电话采访、网络采访等。
新闻写作基本要求与技巧
标题要醒目
标题是新闻稿件的“眼睛”,要简洁明了、有吸 引力。
正文要详实
正文是新闻稿件的主体部分,要详细叙述新闻事 件,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ABCD
导语要精彩
导语是引导读者进入新闻主题的关键部分,要简 洁有力、引人入胜。
移动化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新闻媒介的传播更加 便捷和快速,推动了新闻媒介的移动化发展 。
04
新闻采访与写作
新闻采访原则与方法
真实性原则
确保所采集的信息真实可靠,避免虚假报道 。
深入性原则
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和细节,提供全面 的报道。
客观性原则
保持中立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呈现事实 真相。
灵活性原则
02
新闻传播理论基础
传播学基本概念
传播的定义与特性
01
传播是一种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具有共享
性、互动性、符号化等特点。
传播的基本要素
02
包括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反馈,构成传播过程的基
本条件。
传播的类型
03
根据传播活动的不同特点,可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
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类型。
03
新闻媒介及其功能
新闻媒介类型与特点
杂志
以专题报道为主,具有专 业性、针对性和精美印刷
的特点。
广播
以声音报道为主,具有快 速、便捷和广泛覆盖的特
点。
01
02
03
04
05
报纸
以文字报道为主,具有保 存性、选择性和深度报道
的特点。
电视
以图像和声音报道为主, 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和广
泛传播的特点。
网络
新闻传播过程与模式
新闻传播过程
新闻传播是一个由多个环节和因素构成的社会过程,包括 新闻信息的采集、加工、传播和反馈等环节。
新闻传播模式
新闻传播模式是对新闻传播过程的简化和抽象,常见的新 闻传播模式包括拉斯韦尔的5W模式、香农-韦弗的数学模 式、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等。
新闻传播中的控制与把关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控制和把关机制, 如政治控制、经济控制、文化控制以及新闻媒介自身的把 关等。
多媒体传播策略
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丰富 新闻传播的表现手法和传播内容,提高受众的阅读体验和 参与度。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案例二
新闻侵权行为的认定与处罚。分析新闻侵权行为的 构成要件、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
案例三
新闻传媒的伦理道德困境与选择。探讨新闻 传媒在面对伦理道德困境时应该如何做出选 择,坚持哪些原则和价值观。
07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
新媒体概念及特点
新媒体定义
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 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尊重他人权益原则
新闻报道应该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名誉权等合法权益。
03
02
公正性原则
新闻报道应该公正、客观,不得偏 袒或歧视任何一方。
社会责任原则
新闻传媒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积极 传播正能量,促进社会进步。
04
新闻传播法规与伦理案例分析
案例一
虚假报道的法律责任。分析虚假报道的危害 和法律责任,以及如何避免虚假报道。
新闻传播法规的定义
新闻传播法规是指国家制定和颁布的,用于规 范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总称。
新闻传播法规的体系结构
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 个层次。
新闻传播法规的历史与发展
随着新闻传播业的发展,新闻传播法规不断完善和更新。
新闻传播伦理道德原则
01
真实性原则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准确,不得虚 构或歪曲事实。
拍摄技巧
运用推、拉、摇、移等拍摄手 法,捕捉新闻事件的精彩瞬间 。
遵守职业道德
尊重被摄对象,保护其隐私权 和肖像权,不传播虚假信息。
新闻图片编辑与发布
图片选择
从拍摄的大量图片中,选取最具代表 性和新闻价值的图片进行编辑。
02
图片处理
运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片进行裁剪、 调色、锐化等处理,提高图片质量。
传播速度的变革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传播,使得新闻时效性更强。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策略
个性化传播策略
根据受众的需求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传播策略,提供定 制化的新闻信息服务。
社群化传播策略
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建立和维护与受众的亲密关系,形 成具有共同兴趣和价值观的社群,提高新闻传播的针对性 和有效性。
01
03
文字说明
为图片配上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阐 述新闻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反馈与评估
关注新闻图片发布后的社会反响和读 者反馈,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 高新闻摄影水平。
05
04
发布渠道
根据新闻事件的性质和受众需求,选 择合适的发布渠道,如报纸、杂志、 网站等。
06
新闻传播法规与伦理
新闻传播法规概述
新闻学基本理论
新闻的定义与特性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具 有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 近性和趣味性等特性。
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 的客观标准,包括时新性、重要 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等 要素。
新闻事业的功能与属性
新闻事业具有报道新闻、引导舆 论、服务社会、提供娱乐等功能 ,同时具有政治属性、经济属性 和文化属性。
交互性与即时性,海量性与共享性,多媒体与超文本,个性化与社群化。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变革
传播方式的变革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方式由单向传播变为双向互动传播,受众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 而是可以主动参与到新闻传播过程中。
传播内容的变革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内容更加多样化、个性化,受众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兴趣选择 接收相应的信息。
04
审核与发布
对编辑好的新闻稿件进行审核 ,确保内容真实可靠、符合法 律法规和道德标准,然后发布 到相应的媒体平台上。
05
新闻摄影与摄像
新闻摄影基本原则与技巧
真实性原则
新闻摄影必须真实反 映新闻事件和人物, 不能篡改或虚构。
时效性原则
新闻摄影要追求第一
新闻摄影要选取具有 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 瞬间进行拍摄。
结尾要有力
结尾是新闻稿件的收束部分,要简洁明了、有力 度,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新闻稿件编辑与排版
01
文字编辑
对新闻稿件进行文字校对、修 改病句、调整段落等处理,确 保文字准确、流畅。
02
图片编辑
选择与新闻主题相关的图片, 进行裁剪、调整色彩等处理, 增强视觉效果。
03
排版设计
根据新闻稿件的长度和内容进 行排版设计,包括字体、字号 、行距、对齐方式等要素的选 择和调整。
培养学生对新闻传播事业的热爱 和责任感,树立正确的新闻价值 观。
课程安排与考核方式
课程安排
本课程共分为导论、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内容、新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受众、新闻传播效果、新闻传播调 控等七个部分,每个部分包含若干章节,共计36学时。
考核方式
本课程采用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考核。平时成绩占总评成绩的40%,包括课堂表现、作 业完成情况等;期末考试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采用闭卷考试形式。
02
03
监督社会
新闻媒介通过揭露社会问题和不 良现象,能够监督社会运行,促 进社会进步。
04
新闻媒介发展趋势
融合化
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新闻媒介之间的界限 逐渐模糊,呈现出融合化趋势。
数字化
社交媒体的发展使得新闻媒介与受众之间的 互动更加频繁和紧密,推动了新闻媒介的社
交化发展。
社交化
数字化技术为新闻媒介提供了新的传播方式 和手段,推动了新闻媒介的数字化发展。
新闻传播过程中的各种现象,包括新闻传播者、新闻传播内容、新 闻传播媒介、新闻传播受众等。
新闻传播学的学科特点
综合性、实践性、政治性、国际性。
教学目标与要求
01
知识目标
掌握新闻传播学的基本概念和主 要理论,了解新闻传播活动的基 本规律。
能力目标
02
03
情感目标
能够运用新闻传播学理论分析新 闻传播现象,具备一定的新闻传 播实践能力。
新闻传播学概论教案
目录
•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 新闻传播理论基础 • 新闻媒介及其功能 • 新闻采访与写作 • 新闻摄影与摄像 • 新闻传播法规与伦理 •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
01
课程介绍与教学目标
新闻传播学概述
新闻传播学的定义
研究新闻传播活动、新闻传播事业及新闻传播工作规律的科学。
新闻传播学的研究对象
形象性原则
新闻摄影要注重形象 的表现力,通过画面 语言传递信息。
创新性原则
新闻摄影要在遵循基 本原则的基础上,追 求创新和突破。
新闻摄像基本操作与规范
拍摄前准备
了解新闻事件背景,选择合适 的拍摄角度和光线,确保画面 稳定。
画面构图
注意画面的布局和构图,突出 主题,增强视觉效果。
熟悉摄像器材
掌握摄像机的基本操作,如开 关机、调节白平衡、使用变焦 等。
以数字化信息报道为主, 具有互动性、即时性和海
量信息的特点。
新闻媒介功能与作用
引导舆论
新闻媒介通过报道和评论,能够 引导社会舆论,形成社会共识。
娱乐休闲
新闻媒介提供各类娱乐和休闲信 息,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
01
传递信息
新闻媒介是信息传递的重要渠道 ,能够将社会各方面的信息及时 、准确地传递给受众。
根据不同情况采用不同的采访方法,如面对 面采访、电话采访、网络采访等。
新闻写作基本要求与技巧
标题要醒目
标题是新闻稿件的“眼睛”,要简洁明了、有吸 引力。
正文要详实
正文是新闻稿件的主体部分,要详细叙述新闻事 件,包括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ABCD
导语要精彩
导语是引导读者进入新闻主题的关键部分,要简 洁有力、引人入胜。
移动化
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使得新闻媒介的传播更加 便捷和快速,推动了新闻媒介的移动化发展 。
04
新闻采访与写作
新闻采访原则与方法
真实性原则
确保所采集的信息真实可靠,避免虚假报道 。
深入性原则
深入挖掘新闻背后的故事和细节,提供全面 的报道。
客观性原则
保持中立立场,不偏袒任何一方,呈现事实 真相。
灵活性原则
02
新闻传播理论基础
传播学基本概念
传播的定义与特性
01
传播是一种社会信息的传递或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具有共享
性、互动性、符号化等特点。
传播的基本要素
02
包括传播者、受传者、讯息、媒介和反馈,构成传播过程的基
本条件。
传播的类型
03
根据传播活动的不同特点,可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
传播、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等类型。
03
新闻媒介及其功能
新闻媒介类型与特点
杂志
以专题报道为主,具有专 业性、针对性和精美印刷
的特点。
广播
以声音报道为主,具有快 速、便捷和广泛覆盖的特
点。
01
02
03
04
05
报纸
以文字报道为主,具有保 存性、选择性和深度报道
的特点。
电视
以图像和声音报道为主, 具有直观性、生动性和广
泛传播的特点。
网络
新闻传播过程与模式
新闻传播过程
新闻传播是一个由多个环节和因素构成的社会过程,包括 新闻信息的采集、加工、传播和反馈等环节。
新闻传播模式
新闻传播模式是对新闻传播过程的简化和抽象,常见的新 闻传播模式包括拉斯韦尔的5W模式、香农-韦弗的数学模 式、奥斯古德和施拉姆的循环模式等。
新闻传播中的控制与把关
在新闻传播过程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控制和把关机制, 如政治控制、经济控制、文化控制以及新闻媒介自身的把 关等。
多媒体传播策略
综合运用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形式,丰富 新闻传播的表现手法和传播内容,提高受众的阅读体验和 参与度。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案例二
新闻侵权行为的认定与处罚。分析新闻侵权行为的 构成要件、法律责任和处罚措施。
案例三
新闻传媒的伦理道德困境与选择。探讨新闻 传媒在面对伦理道德困境时应该如何做出选 择,坚持哪些原则和价值观。
07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
新媒体概念及特点
新媒体定义
新媒体是指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和移动通信技术等,通过互联网、无线通信网、卫星等渠道,以及电脑、手 机、数字电视机等终端,向用户提供信息和娱乐服务的传播形态。
尊重他人权益原则
新闻报道应该尊重他人的隐私权、 名誉权等合法权益。
03
02
公正性原则
新闻报道应该公正、客观,不得偏 袒或歧视任何一方。
社会责任原则
新闻传媒应该承担社会责任,积极 传播正能量,促进社会进步。
04
新闻传播法规与伦理案例分析
案例一
虚假报道的法律责任。分析虚假报道的危害 和法律责任,以及如何避免虚假报道。
新闻传播法规的定义
新闻传播法规是指国家制定和颁布的,用于规 范新闻传播活动的法律、法规和规章的总称。
新闻传播法规的体系结构
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多 个层次。
新闻传播法规的历史与发展
随着新闻传播业的发展,新闻传播法规不断完善和更新。
新闻传播伦理道德原则
01
真实性原则
新闻报道必须真实、准确,不得虚 构或歪曲事实。
拍摄技巧
运用推、拉、摇、移等拍摄手 法,捕捉新闻事件的精彩瞬间 。
遵守职业道德
尊重被摄对象,保护其隐私权 和肖像权,不传播虚假信息。
新闻图片编辑与发布
图片选择
从拍摄的大量图片中,选取最具代表 性和新闻价值的图片进行编辑。
02
图片处理
运用图像处理软件对图片进行裁剪、 调色、锐化等处理,提高图片质量。
传播速度的变革
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速度大大加快,实现了信息的实时传播,使得新闻时效性更强。
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传播策略
个性化传播策略
根据受众的需求和兴趣,制定个性化的传播策略,提供定 制化的新闻信息服务。
社群化传播策略
利用社交媒体等平台,建立和维护与受众的亲密关系,形 成具有共同兴趣和价值观的社群,提高新闻传播的针对性 和有效性。
01
03
文字说明
为图片配上简洁明了的文字说明,阐 述新闻事件的背景和意义。
反馈与评估
关注新闻图片发布后的社会反响和读 者反馈,及时总结经验教训,不断提 高新闻摄影水平。
05
04
发布渠道
根据新闻事件的性质和受众需求,选 择合适的发布渠道,如报纸、杂志、 网站等。
06
新闻传播法规与伦理
新闻传播法规概述
新闻学基本理论
新闻的定义与特性
新闻是新近发生事实的报道,具 有时效性、重要性、显著性、接 近性和趣味性等特性。
新闻价值
新闻价值是选择和衡量新闻事实 的客观标准,包括时新性、重要 性、显著性、接近性和趣味性等 要素。
新闻事业的功能与属性
新闻事业具有报道新闻、引导舆 论、服务社会、提供娱乐等功能 ,同时具有政治属性、经济属性 和文化属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