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结肠息肉漏诊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结肠息肉漏诊分

摘要:目的:探究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结肠息肉漏诊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3年8月我院再次肠镜检查并行肠镜下息肉切除者
120例进行回顾分析,计算其息肉患者漏诊率及息肉漏诊率,分析临床数据以及
相关因素之间的关系。

结果:息肉漏诊率与息肉大小(P<0.05)、山田分型显著相
关(P<0.05);炎性、增生性、腺瘤性、等多种病理类型息肉都存在一定程度漏诊。

结论: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在结肠息肉的诊断中存在一定的漏诊率。

结肠息肉的
位置、大小、外观特征以及医生的技术水平都可能是漏诊的因素。

为了提高结肠
息肉的检出率,有必要对消化内镜医生加强内镜操作的规范化培训,并结合其他
辅助检查方法,如病理学检查和虚拟结肠镜等,以提高结肠息肉的诊断准确性和
息肉检出率。

关键词: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结肠息肉;漏诊
结肠息肉是一种常见的结肠疾病,通常在结肠镜检查中可以准确诊断和治疗。

然而,尽管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被广泛应用于结肠息肉的筛查和监测,但仍存在
着一定的漏诊率[1]。

结肠息肉的漏诊可能导致延误治疗和进一步的疾病发展。


解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结肠息肉漏诊的原因和影响因素对于改进结肠疾病的早
期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结肠息肉的位置、大小、外观特征和形态学
表现可能会影响医生的检测和判断。

此外,医生的技术技能和经验水平也可能对
结肠息肉的检出率和漏诊率产生一定影响[2]。

本文旨在分析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
中结肠息肉漏诊的原因和影响因素。

通过回顾性分析一批经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
的患者,将对已有的医疗记录、影像资料和病理报告进行仔细研究,以探讨可能
导致结肠息肉漏诊的因素[3]。

结果将有助于提高结肠息肉的检出率,提升常规电
子结肠镜检查的诊断准确性,并为改进结肠疾病的预防、筛查和治疗提供指导和
建议。

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2020年1月-2023年8月期间门诊及住院部检查发现结肠息肉后
半年内来院再次行结肠镜检查并行肠镜下息肉切除者共120例。

平均年龄
(52.2±12.9)岁。

两次肠镜检查平均间隔时间(90.5±87.5)d。

有腹胀、便秘等
症状者73例,无症状体检者47例。

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患者半年前曾接受过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

②肠道清洁度在Boston评分大于等于8分。

③结肠镜到达回肠末端。

④患者没有结直肠癌的已知
诊断。

⑤患者没有已知的结肠手术史或结肠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等。

排除标准:①患者从未接受过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

②患者已有结直肠癌的
已知诊断。

③结肠息肉单次检出大于10枚,或家族性息肉病患者;④患者有已
知的结肠手术史或结肠疾病,如炎症性肠病等。

1.2息肉漏诊的定义
息肉漏诊率=漏诊息肉数/两次检查发现息肉总数,息肉患者漏诊率=漏诊患
者例数/总例数。

1.3统计方法
采用SPSS23.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
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一般资料及其与息肉患者漏诊率之间的关系
不同性别、年龄、症状的人群之间息肉患者漏诊率比较(P>0.05)。

详见表1。

表1 患者一般特征与息肉患者漏诊率之间的关系(例)


性别年龄(岁)症状
男女≥
60
<60有无


26151625338

漏诊
532622576316
χ
2
0.77 2.901 1.429
P0.370.0920.229
2.2息肉漏诊率及相关因素分析
5mm以下漏诊率、5~10mm漏诊率、10mm及以上漏诊率比较(P<0.05);山田Ⅰ型、山田Ⅱ型、山田Ⅲ型、山田Ⅳ型息肉漏诊率比较(P<0.05)。

见表2。

表2 不同类型息肉漏诊情况
项目第
一次息
肉数

诊息肉


肉总数
漏诊
率(%)
χ2P
总体2987637420.3
2
部位10.39
8
0.17 2
回盲部63933.3
3
升结肠36124825.0
肝曲52728.5
7
横结肠3574216.6
7
脾曲13475.0
降结肠3494320.9
3
乙状结肠912111218.7
5
直肠901910917.4
3
大小105.50.00
<5mm1305018027.7
8
5~10mm1031812114.8
8
≥10mm6587310.9
6
分型19.140.00
I型1815323422.6
5
Ⅱ型3173818.4
2
Ⅲ型33104323.2
6
Ⅳ型5365910.1
7
2.3漏诊息肉的病理情况
表3 6枚漏诊绒毛状腺瘤性息肉情况
部位山田分型大小
升结肠Ⅱ型4mm
升结肠镜Ⅲ型6mm
肝曲Ⅲ型6mm
升结肠Ⅳ型10mm
升结肠Ⅳ型8mm
直肠Ⅲ型5mm
3讨论
结肠息肉是结肠黏膜表面的良性病变,具有一定恶变率,常见于结肠的不同部位。

电子结肠镜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用于检测结肠息肉、结肠炎症、结肠癌等结肠疾病。

然而,在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结肠息肉常可能会被漏诊,即未能被检测或识别出来。

有些结肠息肉位于结肠的拐角处或者褶皱中,可能被黏膜遮挡或者难以观察到,此外,一些直径较小的结肠息肉在电子结肠镜检查中较难被发现,因此,可能造成结肠息肉的漏诊[4]。

医生的诊断能力、操作水平、结肠镜的清晰度及退镜速度均可能影响结肠息肉漏诊率,研究发现,医生的诊断能力、操作水平也可能会影响到结肠息肉的检测率。

此外,使用高分辨率的电子结肠镜可以提供更清晰的图像,有助于观察细小的结肠息肉。

医生在进行结肠镜检查时应该保持缓慢而细致的速度,可以帮助医生观察到原本难以显示的结肠息肉[5]。

从本研究可见,在性别方面,男性和女性之间的结肠息肉漏诊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

在年龄方面,60岁及以上年龄组和60岁以下年龄组之间的结肠息肉漏诊率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

在症状方面,有症状和无症状的患者之间的结肠息肉漏诊率也没有显著差异(P>0.05)。

这些结果表明,性别、年龄和症状对于结肠息肉的漏诊率没有明显的影响。

在结肠息肉的大小方面,小于5mm 的息肉漏诊率最高,为27.78%;而5-10mm的息肉漏诊率为14.88%;大于等于
10mm的息肉漏诊率最低,为10.96%。

这表明,结肠息肉的大小对于漏诊率有显著影响(P<0.05),较小的结肠息肉更容易被漏诊。

在结肠息肉的形态方面,山田Ⅰ型和Ⅳ型的漏诊率最低,分别为18.42%和10.17%;山田Ⅱ型和Ⅲ型的漏诊率较高,分别为23.26%和22.65%。

这表明,结肠息肉的形态对于漏诊率也有显著影响(P<0.05),某些形态的结肠息肉更容易被漏诊。

结肠息肉的漏诊率可能受其大小和形态的影响,较小的、特定形态的结肠息肉更容易被漏诊。

对于减少漏诊,结肠镜检查时应特别关注这些因素,从而提高对结肠息肉的检测率。

综上所述,在常规电子结肠镜检查中,结肠息肉的漏诊是可能出现的情况。

了解漏诊的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策略,可以提高结肠息肉的检出率,进一步预防结肠疾病的发展和可能的恶变。

参考文献
[1]黄丽红,刘秋梅,丁家园,等.结肠镜检查中二次进镜对全结肠,不同肠段息肉检出率和漏诊率的影响[J].健康大视野, 2021(019):000.
[2]张磊,郭锋,董书琪,等.短透明帽联合窄带成像技术对单人结肠镜操作下降低结直肠息肉漏诊率的前瞻性研究[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 2021,
19(7):4.DOI:10.13558/ki.issn1672-3686.2021.007.022.
[3]缪敏,陈长喜,朱忠伟.肠道准备对初次肠镜检查息肉漏诊的影响
[J]. 2022(1).
[4]陈金海,陈进忠.不同时间段结肠镜检查效果分析[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 2021, 027(020):7-8,179.
[5]陈巍.128例结直肠小息肉患者临床治疗中电子结肠镜下冷圈套切除术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 2023(4):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