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地方院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建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地方院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的思考与建议摘要:对外汉语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在其专业建设中存在大量亟待
解决的问题,尤其是在地方院校开办该专业时普遍出现的一些问题,严重
影响着专业的建设质量,制约着该专业的发展。
据此笔者作了一些思考并
提出了相应的建议,但限于每个地方院校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如何将以上
对策与自己学校的地域特色、学校定位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还值得我们
去继续探索与思考。
关键词:对外汉语;专业;建设
对外汉语专业是为适应世界范围内日益高涨的学习汉语的需求而设置
的专业。
进入21世纪以后,随着“汉语热”在世界范围的兴起,已经有
越来越多的综合性大学、外语院校和师范院校开设了这一专业。
2022年
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高校有138所,其中大多数院校都是地方性院校。
地
方院校在开办该专业时普遍存在着一些问题,严重影响着专业的建设质量,制约着该专业的发展。
其突出问题如下:
一、培养目标无法落到实处
教育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对外汉语专业的业务培养目标是:本专业注重汉英(或另一种外语或少数
民族语言)双语教学,培养具有较扎实的汉语和英语基础,对中国文学、
中国文化及中外文化有全面的了解,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高层次对外汉语
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内外有关部门、各类学校、新闻出版、文化管理和企
事业单位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及中外文化交流相关的实践型语言学高级人才。
但事实上,现在大多数地方院校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并没有真正体现上述
目标。
因为从人才培养方案就可以看出,现在绝大多数地方院校在对外汉
语专业的课程设置上,把对外汉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狭义地定位成对外
汉语教学,成了简单地培养对外汉语老师的目标,而对实践型语言学高级
人才的这一培养目标则没有涉及。
二、课程设置顾此失彼
首先,对外汉语专业人才的课程设置,应该涉及到汉语言文学、外语、教育学、中外文化、对外汉语教学,甚至包括经济学等多个学科。
但在制
定本科人才培养方案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尤其是现在大力推崇精简
课时,提倡素质教育,所以很难把人才培养目标和要求落到实处。
其次,
汉语语言类课程、文学文化类课程、教育类课程的比例分配问题。
因为无
论压缩哪一类课程,在实践教学中都会影响并制约到学生的专业水平。
第三,汉语类课程和外语类课程的比例分配问题。
现在,用人单位对该专业
学生外语水平的要求很高,我们在课程设置中,必须增加外语类课程的学时,这样一来,汉语类课程的学时就受到限制,二者之间的关系难以协调,很容易顾此失彼。
事实上,针对当前就业、考研等压力,英语课程的比重
不断增加。
相应地其他课程就被不断压缩。
这样做的后果直接导致了目前
对外汉语专业人才不再专业。
最后,如何协调课程设置与学生就业需求之
间的关系。
目前对外汉语专业的本科生能真正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比
例很小,这就需要我们扩大就业途径。
但学生各种就业技能必须通过一定
课程的训练才能形成,这也给本专业的课程设置带来一定困难。
三、实践教学条件不足
实践教学是高等学校教学体系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实践教学的质量对
高等学校教学质量有着非常重要和直接的影响。
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学实践
体系应包括课堂子系统、校园子系统、基地子系统和社会子系统等。
立体化、多层面的教学实践体系可以使实践环节多样化、系统化。
对外汉语专
业的培养目标决定了该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和特殊性,如实习基地的建设,这样才能亲自体验和感受跨文化教学与普通教学的不同,有针对性地提高学生的实际教学能力与跨文化交际能力。
但大多数地方院校由于受经济因素的制约,无法建立相对稳定的见习、实习基地。
另外,对外汉语专业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基本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具备从事对外汉语教学工作的能力。
很多地方院校没有开办留学生教育,这样就不能更好地给对外汉语本科专业的学生提供实践和实习的平台。
有部分地方院校的对外汉语本科生,没有进行过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所以很难将专业理论课程和实践结合起来。
四、教学队伍亟待发展
综上所述,对外汉语专业是一门新兴专业,在专业的建设与发展中还存在很多问题,笔者就地方师范院校对外汉语专业建设方面突出存在的相关问题作了以上思考并提出了一些建议,但限于每个地方院校具体情况不同,所以如何将以上对策与自己学校的地域特色、学校定位结合起来并落到实处,还值得我们去继续探索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