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瓜栽培技术分类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用格式:谢玲玲,陈玲欢,倪向江,等.冬瓜栽培技术分类探讨[几湖南农业科学,2020(12):101-104.
DOI:10.16498/ki.hnnykx.2020.012.026
冬瓜栽培技术分类探讨
谢玲玲二陈玲欢',倪向江2,周火强2,弭宝彬$
(1.湖南农业大学,湖南长沙410128;2.湖南省蔬菜研究所,湖南长沙410125;
3.长沙市农产品质量监测中心,湖南长沙410003)
摘要:冬瓜是我国夏季主要蔬菜,从栽培方法(架式栽培和爬地栽培)、栽培模式(露地栽培、设施栽培)和冬瓜与不同作物套种栽培技术3个方面介绍了冬瓜栽培技术,提岀冬瓜生产屮的栽培方式多由品种类型、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等决定,可继续探索冬瓜与其它作物之间的套种模式,充分发挥其在农业生产中提质增效的作用O
关键词:冬瓜;栽培方法;栽培模式;套种;综述
中图分类号:S3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60X(2020)12・0101・04
Discussion on Cultivation Technology of Wax Gourd
XIE Ling-ling1,2,CHEN Ling-huan3,NI Xiangjiang2,ZHOU Huo-qiang2,MI Bao-bin2
(7.Hunan Agricultural University,Changsha41012&PRC;2.Hunan Vegetable Research Institute,Changsha410125,PRC;3.Changsha
Agricultural Products Quality Monitoring Center,Changsha410003,PRC)
Abstract:Wax gourd is one of the main summer vegetables in China.In this paper,its cultivation techniques were introduced from three aspects:cultivation method(trellis and creeping cultivations),cultivation mode(open field and facility cultivations)and relay intercropping of wax gourd with different crops.It was pointed out that the cultivation pattern of wax gourd production was mainly determined by the variety type,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and climatic characteristics.We can continue to explore relay intercropping patterns between wax 莒ourd and other crops,and give full play to its role in improvin莒the quality and efficiency of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Key words:wax gourd;cultivation method;cultivation mode;relay intercropping;review
冬瓜是喜温作物.主要分布于亚洲热带、亚热带地区。
作为我国夏季主要蔬菜,冬瓜在各地区均有栽培,但主要集中在南方各省。
冬瓜栽培方式多样,可设施栽培,也可露地栽培,可架式栽培”也可爬地栽培巴此外,冬瓜还可以与多种农作物套作。
通常情况下栽培冬瓜都需做到以下几点:浸种催芽,提高种子发芽率;培育壮苗,撒播后假植或直接用穴盘育苗;施足基肥,追施坐果肥;采用人工授粉,提高坐果率;合理整枝,摘除多余侧枝;及时进行病虫害防治等。
在实际生产中,由于栽培习惯、生产季节、品种特性等不同,冬瓜栽培方法存在较大差异,应根据冬瓜品种类型、地理环境和气候特点等选择适宜的栽培方法。
1栽培方法
1.1架式栽培
1.1.1篱架我培篱架栽培生要包括“人字架”和J
收稿日期:2020-09-04
基金项目:湖南省农业科技创新资金项日(2020CX18,2020CX19);大宗蔬菜产业体系长沙综介试验站(CARS-23-G-29)
作者简介:谢玲玲(1981—),女,湖南湘潭市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冬瓜遗传育种及栽培研究=
通信作者:周火强,弭宝彬条龙”2种方式:如图1A所示,“人字架”即三角型支架,每2根或3根竹竿立一个支架,以瓜苗为中心点呈倒二角或倒锥形插入,竹竿上部交叉处用布条扎牢,并在交叉处绑横杆固定,使单个支架结合成一个整体,增强抗倒性巴图1B所示,“一条龙”式与人字架不同,立架时在畦中打孔后采用杉木等粗壮的树桩立桩,每根树桩一个支架;纵向支架立好后,横向接连用树条连成一体,并将每个树桩与横杆固定绑好。
“人字架”和条龙”式支架都是一株一架。
大型冬瓜篱架栽培时,横杆离地面1.2m左右,桩架要稳,以防雨后或冬瓜膨大后倒架。
瓜蔓达1.5 m时开始上架,上架时将主蔓下部1.2〜1.5m盘在地上,主蔓上部缠绕在瓜架上。
及时抹掉所有侧枝、卷须[3'4],留主蔓结瓜,每株留瓜一个,宜选第2〜3朵雌花坐果,去除无效花蕾。
后期在冬瓜上部用报纸等加以遮盖,防止太阳晒伤。
种植密度600~800株/667m]—般只收一批瓜罠
节瓜、小冬瓜篱架栽培时,用2.8m左右长的竹竿搭“人”字架,并覆盖植物攀爬网,当瓜蔓长至50 mm出现卷须时,开始引蔓上架。
引蔓一般在晴天下午进行,此时瓜蔓不易折断,'毎隔2~3d引蔓一次,
专论•综述-101-
使植株均匀分布在架子上问,节瓜和小冬瓜前期以主 蔓结瓜为主,后期以侧蔓结瓜为主”因此植株1 m 以
下侧蔓全部抹除,保证主蔓结果。
主蔓坐果后,再选 留植株中部以上侧蔓,保持植株较大的光合面积,增 加后期侧蔓结果数,提高总产量d 生长期间及时摘
除老叶、病叶以及过密的枝叶。
节瓜或小冬瓜篱架栽
培密度]000-1 200株/667m 2,可分批次收瓜叫1.1.2栩架我培 棚架栽培是小冬瓜和节瓜较为常用
的一种栽培方式,大型冬瓜则不适宜。
搭架的方式有
2种,_是平棚,二是拱棚(图1C ),棚架高2 m 左右, 单棚占地面积约为300-350 m 2,以利于管理和防风。
主蔓上棚前在地面盘爬2~3圏以后,沿“S ”型绕竹 竿立架攀爬至棚顶,上棚架以前的侧蔓全部摘除。
主
蔓坐瓜2个以肓,开始留侧枝,并在第一侧枝选留一 个瓜,新长出的侧枝连同主蔓一同向棚架上引蔓。
调 整茎蔓的走向,避免主蔓之间交错重叠匚尽量选留长
势粗壮的侧蔓结瓜,生长过旺的主曼应及早打顶,以 促侧枝萌发,并使其坐果。
茎蔓爬满顶棚时,要及时
疏枝疏叶,剪除弱的侧蔓和老叶.以利于通风透光, 提高坐果率。
根据主、狈q 蔓坐果比例来看,一般支架
上的瓜占30%、棚架顶部的瓜占70%较为宜网。
1.2爬地栽培
大型冬瓜爬地栽培一般种植密度为200-300 株/667m ,,双行定植”畦宽6~8 in,株距65 cm 左右。
瓜畦一般由定植畦和爬蔓畦2部分组成,通常有单向 畦和双向畦2种做畦方法。
爬地栽培在瓜苗定植后应
及时中耕培土,即适当在幼苗的基部培成半圆形的土
堆,以增强防风抗倒伏的能力,发挥保墻、升温、缓 苗的作用。
当茎蔓伸长至60〜70 cm,要进行有规则的 盘条、压蔓,一般每棵植株每隔4~5叶节压蔓一次,
整个生长期可压3~4次。
当瓜长至0.3~0.5 kg 时及时
定瓜,一般选留1〜2个发育最快、最壮实的果实,其 余全部摘除["]o 到了坐果后期,需要及时翻瓜和垫瓜,
翻瓜是为了使果实受光均匀、发育匀称、果色一致, 垫瓜是为了防止果实因贴近地面而造成烂瓜。
收完第 一批瓜后,瓜蔓可继续坐果,一般可收2〜3批瓜。
节瓜或小冬瓜爬地栽培一般采取双行单株定植,
定植密度1 700-2 000株/667m 2,采取单畦双行的方式,
畦宽2.0~2.2m,沟宽约0.3 m,株距0.4〜0.5 m,行距 0.6~0.7m [l2]c 开花初期进行盘蔓、压条和打杈。
盘蔓、
压条即沿着每棵瓜秧根部将瓜蔓自右向左旋转半圈, 用土压实1~2节茎蔓,以后每隔4〜5节盘蔓压条一次,
切忌将雌花节位埋人土中,整个生长期压蔓37次。
整枝时第一雌花以下的侧枝全部去除,之后发出的侧
枝"生产上采取有空间则保留"无空间则摘除的方 式忆主侧蔓长至一定长度及正常生长瓜着生后,要 用稻草或采摘树枝叶垫上,以利通风透气,瓜上部还 应加盖稻草,保护瓜生长二
A B
图1冬瓜架式栽培
(A : “人字架”式栽培;H : “一条龙”式栽培;C :棚架栽培)
C
由表1可知,架式栽培冬瓜具有商品性好、品质 优、产量高、耐贮藏、效益好等优点,但材料和人工 成本相对较高;爬地冬瓜具有节省架材、减少搭架和
绑蔓用工、成本较低、方便间作套种、栽培管理比较 粗放等优点[13];但爬地冬瓜不利于技术作业,光能利
用率低,结瓜大小不均,易产生畸形瓜,且通风性差”
易滋生病虫,单位面积产量低,经济效益相对较差。
鲜食冬瓜对商品外观要求较高,市面上长且直的冬瓜
更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因此鲜食冬瓜主要以架式栽 培为主;加工型冬瓜对于外观要求不严格,以爬地栽
培为主:眉前市场上生产的冬瓜90%以上都用于鲜食, 因此规模化种植冬瓜普遍采取架式栽培。
-102 _
专论.综述
谢玲玲等:冬瓜栽培技术分类探讨
表1冬瓜不同栽培方式的特点及优劣比较
栽培方式栽培密度适宜冬瓜类型优点缺点
架式栽培大冬瓜600~800株/667n?,节瓜或
小冬瓜1000-1200株/667m2
所有冬瓜类型
商品性好、品质优、产量高、
耐贮藏、效益好
材料和人工成木栢对较高
爬地栽培大冬瓜200-300株/667m2,节瓜或
小冬瓜1700-2000株/667m2
大型冬瓜为主,节
瓜、小冬瓜亦可
成本较低、方便问作套种、栽
培管理比较粗放、省丁等
瓜型不正,着色不均,易产生弯瓜;
差,易滋牛病虫,单位面积产量低,
益相対较公
通风性
经济效
2栽培模式
露地栽培是指在温室外或无其他遮盖物的土地上种植植物,也称为露地种植,是相对于保护地栽培而盲的,而保护地栽培是指在作物种植土地丄增加人工覆盖物以形成有利于作物生长的小气候条件的一种种植方式,如温室、塑料大棚、遮阴棚等’如图2所示, 冬瓜既可露地栽培,也可采用温室、塑料大棚等进行保护地栽培。
露地栽培冬瓜严格受地域环境因素和季节因素限制。
因此,露地栽培主要集中在我国较温暖的南方地匮,其中以广东、广西、海南3省面积较九湖南、江西等中部地区_般每年种植_季,春提早栽培于2月20日左右播种,中熟栽培于3月中下旬播种,迟熟栽培于4月下旬至6月播种。
广东、广西等热带省份可分春秋2季播种。
海南终年气候温暖,播期较为灵活,如冬春季栽培适宜的播种期为每年的9月中旬至翌年1月上旬叫冬瓜在我国北方地区也有种植,但栽培面积相对较小,且春季露地栽培播种时间延迟,如宁夏地区于4月上中旬播种,5月中下旬定植问。
我国北方栽培冬瓜主要生产季节一般集中在炎热的夏季。
我国北方地区春季气温相对较低,多采用大棚栽
图2冬瓜大棚栽培与露地栽培
lA:kWWfi;B::讒他裁培)
A B
培"或温室育露地种植。
如在东北地.区一般3瓦上旬温室育苗,4月中旬定植于大棚中側。
在青海地区于2月下旬播种,4月上中旬定植呵。
由于设施的保护作用,冬瓜可春提早栽培,江苏地区大棚栽培节瓜, 12月下旬即开始温床育苗,通过加盖地膜、建小拱棚、盖草帘、铺电热线等措施确保苗床白天温度保持在25-32°C,晚上温度在18T以上,3月上中旬定植到双模覆盖大棚[11设施保护地栽培大多用于春提早栽培或秋延后栽培,保护地栽培应选择耐低温寡照的品种。
利用塑料大棚栽培冬瓜,选择适宜的品种尤为重要,应根据大棚小气候的特点,选择生育期短的早熟品种,使上市时间提早,提高大棚的使用效益。
3冬瓜与不同作物套种栽培技术
套种展指在前季作物生长后期的株行间播种或移栽后季作物的种植方式,也叫套作、串种.对比单作,它不仅能阶段性地充分利用空间,更重要的是能延长后季作物的生长季节,提高复种指数,提高年总产量。
套种是一种集约利用时间的种植方式。
冬瓜种植效益高,与其他作物套种能增加复种指数,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单位面积经济效益,如图3所示。
与冬瓜进行套种的作物种类繁多,目前,有文献记载的能与冬瓜进行套种的作物有辣椒、荷蒿、萬笋、油菜、番茄、冬小麦、甘蓝、白菜、棉花、生姜、玉米、青蒜、金花菜、西葫芦、球茎茴香、大白菜、夏甘蓝、马铃薯、葡萄、柑橘、大青枣,这其中不仅包含了蔬菜,还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甚至果树类’除葫芦科作物以外,冬瓜几乎可以与大部分蔬菜作物进行套种。
由于保护地栽培延长了冬瓜栽培时间,增加了与其他作物套种范围,使得冬瓜既能与夏季作物套种,又能与
专论•综述-103
_
湖南农业科学(HUNAN AGRICULTURAL SCIENCES )2020年12月
冬季作物套种》在具体选择作物与冬瓜进行套种时, 既要从时间上搭配好,乂要从空间上合理安排,保证
生长季节前后衔接。
冬瓜栽培技术较为成熟.且方式多种多样.生产 中具体采用何种栽培方式有时因品种而决定3近年来, 我国冬瓜市场上主销的品种以大型黑皮冬瓜为主,随 着“铁柱168” “桂蔬6号”“墨地龙”等一系列优良
冬瓜品种的推广,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出现了大面积规
模化冬瓜生产基地。
由于综合经济效益高,架式栽培 成为大型基地普遍釆取的:&式=粉皮冬瓜、节瓜和小
冬瓜多属于地方特色品种,在部分地区有小规模种植。
例如湖南长沙地区普遍以粉皮冬瓜篱架栽培为主,而 我国广东地区,节瓜类型十分受当地消费市场欢迎,
利用棚架栽培节瓜较为普遍。
此外,冬瓜栽培模式还 受气候条件和地理因素影响。
冬瓜属热带作物,全生 育期需要充足的积温。
因此,无论南北,都应选日照 充足、温度较高的季节进行栽种,在高寒山区及北方
地区应借助温室大棚辅助增温。
冬瓜耐贮藏、产量高、易栽培、适应性强、经济
效益好,在蔬菜栽培中具有诸多优势,在套种栽培方
面,可继续发挥冬瓜自身优势,探索与其他作物套种 的新模式”更进一步发挥冬瓜的生产潜力”使其在农
业提质增效方面起到更长效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F 馨宁,刘鸿人',孙洪英.冬瓜栽培技术与预防早衰措施[J].农技
服务,2008, 25(3): 18.
[2] 李友关.冬瓜支架式栽培技术[JJ.上海蔬菜,2006 (5): 34, 37.[3] 高家强,杨明秀•吊秧冬瓜高产栽培技术[J].农村科技,2011 ( 11 ):
35-36.
[4] 周火强,谭放军,弭宝彬,等.冬瓜搭架栽培杂交制种操作规程[J].
蔬菜,2016 ( 2 ) : 43-45.
[5] 周火强,刘政春,伍国安•冬瓜搭架高产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
2010(9): 15-17.
[6] 蔡东海,邓汝英,张庆华•广东节瓜有机栽培技术[J]•长江蔬菜,
2019 (3) : 29-32.
[7] 林锦英,谢伟平.南方特色瓜类蔬菜种植技术第一讲节瓜栽培技
术(一)[J].两南园艺,2004, 32 ( 2 ) : 48-50.
[8] 区文强.冬播早春节瓜高产栽培技术[J].广东农业釆斗学,2000 ( 5 ):
29-30.
[9] 尚文艳,许志兴,李明芳,等.夏季微型小冬瓜露地高产栽培管理[J].
特种经济动植物,2018, 21 (2): 40-42.
[10] 聂金泉,钟春燕,刘鸿萍,等•护绿翡翠节瓜特性及肇庆地区早
春露地栽培技术[J].现代农业科技,2016 (15): 82-83.
[11] 马君岭,李学玲,王立第•地爬冬瓜的高产栽培[J]•种子科技,
2010, 28(8); 43.
[12] 康德贤,卢发仕,黎键湧,等.广西节瓜春提早高效栽培技术[J].
氏江蔬菜,2017 (22) : 55-57.
[13] 金庆忠.春季露地爬地冬瓜栽培技术[J].科学种养,2010 (4):
23.
[14] 朱 娇,云 美•海南冬春季黑皮冬瓜无公害栽培技术[J].农技服
务,2011, 28 ( 10) : 1414-1415.
[15] 科海萍,曲继松,张丽娟,等•宁夏旱作区春季露地爬地冬瓜高
产栽培技术[几北方园艺,2013 (19): 63-64.
[16] 姚芳杰,孙业芝.许贵民,等.节瓜的大棚栽培技术[J].吉林蔬菜.
1995 (4): 23-24.
[17] 籍艳阳•分析塑料薄膜大棚冬瓜栽培技术[几农村科学实验,2019
( 1 ):60, 63.
[18] 周建生,张礼霞,何 池,等.无公害冬瓜吊蔓栽培技术[J].上海
农业科技,2014(3): 83, 85.
(责任编辑:肖彦资)
-104
一专论•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