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 《运算律》知识点归纳及练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运算律》知
识点归纳及练习
第四单元:运算律
乘法结合律
乘法结合律指的是,三个数相乘时,先将前两个数相乘,再将结果与第三个数相乘;或者先将后两个数相乘,再将结果与第一个数相乘,得到的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
(a×b)×c=a×(b×c)。
应用乘法结合律的时机是,当几个数相乘时,如果其中两个数相乘得出整十、整百或整千的数,就可以应用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以改变乘法运算的顺序。
例如,
25×4、50×2、125×8、50×4、500×2等。
加法运算也有结合律,用字母表示为:(a+b)+c=a+(b+c)。
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指的是,两个数相乘时,交换它们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b=b×a。
这个规律也可以推广到更多个数相乘的情况。
例如,125×4×8×25=(125×8)×(25×4)=1000×100=.
加法运算也有交换律,用字母表示为:a+b=b+a。
运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可以使得一些运算更简便。
例如,
50+7+40+9=(50+40)+(7+9)=90+16=106.
练题:
1.73×25×4
2.125×63×8
3.4×(25×93)÷125×5
4.12×125×5×8
5.32×125×25
6.48
乘法分配律
乘法分配律指的是,两个数的和(或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将两个加数(或被减数、减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将两个积相加(或相减),结果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
(a+b)×c=a×c+b×c或(a-b)×c=a×c-b×c。
补充知识点:
1.式子的特点:式子的原算符号一般是×、+(-)、×的形式;在两个乘法式子中,有一个相同的因数;另为两个不同的因数之和(或之差)是能凑成整十、整百、整千的数。
(逆运算)
2.102×88、99×15这类题的特点:两个数相乘,把其中一
个比较接近整十、整百、整千的数改写成整十、整百、整千与一个数的和(或差),再应用乘法分配律可以使运算简便。
题:
1.(80+4)×25
2.34×72+34×28
3.(77+71)×25
4.9999×2222+3333×3334
5.6666×3333+2222
6.25×99
7.(23×99)×25+
一、填空。
(24)
1、交换律,a+b=b+a
2、结合律,(a+b)+c=a+(b+c)或(a×b)×c=a×(b×c)
3、交换律,a×b=b×a
4、结合律,(a×b)×c=a×(b×c)或(a×b)×c=(a×c)×b
5、29+37+171=37+(29+171)(结合律)
42×5×8=42×(5×8)(结合律)
47+28=28+47(交换律)
427+39+73=(427+39)+73(结合律)
35×21×2=21×(35×2)(结合律)
45×16=16×45(交换律)
6、交换律
7、20
二、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并验算。
(9)
618+324=942
942×÷18=xxxxxxx
xxxxxxx的验算:xxxxxxx÷×18=618
三、简便计算。
(45)
44+37++49++(137+326)=
5×(63×2)=630
249+402+189+35+211+-236--157-
×5×215×23×4540÷45÷236×2525×125×3235×22=100 540÷36=15
四、解决实际问题(22)
1、5×24×2=240元
2、小象的体重为75÷12×11-20=55千克
3、(1)三个书架大约放60本书。
2)550÷60≈9,增加9个这样的书架比较合适。
4、四年级:47+48=95人;五年级:53人;六年级:51+52=103人。
简便运算的过程:95+50+100=245,
103+50+100=253.
5、合计一班:a=500+900+600+400+700=3100,
b=40+40+40+40+40=200;合计二班:a=47+49+51=147,
b=48+45+52=145;合计三班:a=53+46+47=146,b=40+40+4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