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年中考语文综合测试卷(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
07年中考语文综合测试卷(一)
一、积累与运用(22分)
1、填写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
(10分) ① ,柳暗花明又一村。
②海内存知已, 。
③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 。
④东风不与周郎便, 。
⑤角声满天秋色里, 。
⑥燕然未勒归无计, 。
⑦杜甫《望岳》中的诗句“ , ”表
现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⑧陈水扁一意孤行,宣布终止“国统会”与“国统纲领”的运作,遭到台湾岛内外的强烈反对,用《〈孟子〉二章》的话来说,就是“ , ”。
2、根据拼音写汉字。
(2分)
销声n ì( )迹 相形见ch ù( ) y ǎn ( )旗息鼓 ji ǒng ( )然不同 3、下列几则公益广告,从主观情感和客观效果看,用得不够条件的一项是( )(2分)
A 、把美丽留给大家共同分享吧! ——寄语折花者
B 、别对我动手动脚! ——树木寄语
C 、我的形象全在你的举手投足之间!——墙壁寄语
D 、抽烟有害身体健康! ——香烟寄语
4、运用下面材料,在横线上补写两个句子,组成一组排比句,以赞誉丛飞的义举。
(4分) 材料:2005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丛飞,是深圳 著名歌手。
他在10年里捐钱赠物近300万元。
他四处筹措扶助资金,无暇照顾女儿。
他资助了178个贫困学生,
孩子们称他“丛飞爸爸”。
他身患绝症时,负担不起医药费。
他每场演出费高达万元,家里却一贫如洗: ;
;他和他的歌声已经离我们远去,但他赢得了全国人们永久的敬意。
5、生活是一部教科书。
生活中的一些小事,如逢年过节的风俗,吃饭穿衣的习惯,无不
包含丰富的文化内涵。
请根据你平时的观察和思考,完成下面试题。
(4分)
(1)用一句话概括某一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及寓意。
(2)近年来,圣诞节、愚人节、情人节等外来节日倍受重视,其火热程度有时甚至超过
了我们传统节日。
对此,你怎么看?请简要阐述观点。
二、古诗文阅读(18分)
(一)阅读下面古词,完成第6—8题。
(6分)
鹧 鸪 天 辛弃疾
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①。
平岗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
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②。
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注释:①些:语气词。
②青旗沽酒有人家:指山村酒家。
青旗,酒浓招牌。
沽,卖。
] 6、这首词的内容与《西江月 明月别枝惊鹊》相同,都是描写 。
(2分)
7、词的上片在描写春天的景象时,有哪几个词用得非常传神?(2分)
8、“春在溪头荠菜花”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9—13题。
(12分)
(甲)乘传至渤海界。
郡闻新太守至,发兵以迎。
遂皆遣还。
移书敕属县:悉罢逐捕盗贼吏;诸特锄钩田器者皆为良,吏无得问;持兵者乃为盗贼。
遂单车独行至府,郡中翕然,盗贼亦皆罢。
渤海又多劫掠相随,闻遂教令,即时解散,弃其兵弩而持锄钩,盗贼于是悉平,民安土乐业。
逐乃开仓廪假贫民,选用良吏,尉安牧养焉。
(选自《龚遂治渤海郡》) (乙)张乖崖为崇阳令,一吏自库中出,视其鬓旁巾下有一钱,诘之,乃库中钱也。
乖崖命杖之,吏勃然曰:“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尔能杖我,不能斩我也。
”乖崖援笔判云:“一日一钱,千日一千,绳锯木断,水滴石穿。
”自仗剑下阶斩其首。
9、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处。
(1分) 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
10、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3分)
①开仓廪假贫民( ) ②诘之,乃库中钱也( )
③一钱何足道,乃杖我耶( ) 11、根据文段意思,翻译下面的句子。
(4分) ①诸持锄钩田器者皆为良民,吏无得问。
②自仗剑下阶斩其首。
语文综合试卷共4页,第1页
密 封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
(二)阅读下文,完成19—24题(14分)
城市给了我们什么
在过去的一二百年里,世界最大的变化之一就是人们的居住场所、生活方式和谋生
手段发生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从农村走向了城市。
1900年,城市人口占全世界人口不
足10%,到了2000年城市人口已占全世界人口的46%。
城市展示了它特有的魅力。
城市的魅力在于它的发达的社会文化。
城市作为人类生活聚落形态,伴随着文明的演进和发展。
正是地域赋予了城市文化基本的底色,形成城市文化最初的积淀。
城市文化是人类进化到城市生活阶段的产物,是人类在城市中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是城市的人格化表现,是人类生活的空间化表述。
它是城市人群生存状况、行为方式、精神特征及城市风貌的总体形态,是城市的灵魂,是文明的标志,是属于这个城市人群
的完整的价值体系。
城市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的主流文化,它弘扬历史、融汇时尚,塑造特色,具有鲜明的开放性。
在农村,文化是单一的和同质的,可交流性不强。
每一代人都在传承上一代的东西,没有新鲜的刺激,就不会创造。
城市文化来自四面八方,传统和现代,本国和外国,精英和世俗,都在此交流流通,给人以影响、以启迪、以教育、以知识,帮助人转变观念,积累见识。
这是一个人成长所必不可少的,也是社会和文化发展必不
可少的。
城市的魅力还在于它的巨大的经济效益。
因为城市是工商业的中心,城市拥有现代化的公路、铁路、航空、水路等在内的交通运输设施和先进的运输工具,往往处于交通枢纽或交叉道上,有充足的客源、货源,城市有现代化的通讯设施、电讯网络和传输工具,每时每刻都在交换大量信息。
城市的现代交通和工商业中心相结合,使之成为商品、物质、人才、劳动、资金、信息等的转换地,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财力,从而提高了经
济效益。
城市的魅力又在于它巨大的社会效益。
城市学校多,教育发达,人才辈出,与国内外科技信息交流活动频繁,城市经济发展对科技的需求量大,这些都推动城市科技进步。
科学技术的进步除了推动生产和经济的增长以外,还给社会带来巨大变化,促进社会文
明包括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进步。
人类创造了城市。
城市给人类提供了无尽的财富和创造力。
然而随着现代工业和大都市的出现,人类被环境污染、交通堵塞、工作压力、犯罪等所困扰。
城市已不是“人类诗意的栖息地”。
实际上,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的发展中国家,甚至欧美发达国家的城
市都已经百病缠身了。
生态环境恶化使很多城市患上“肺气肿”。
1984年,臭名昭著的“洛杉矶烟雾”杀
死了一只正准备参加第23届奥运会开幕式的秃鹰。
10年前,当北京人为曼谷上下班高峰时,汽
车的时均行速只有10—20公里而感到不可思议时,10年后的今天,北京的司机相互联
系时使用频率最高的词就是“哥儿们,堵在哪儿了?”
城市生活的快节奏使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快餐化”了,人们的神经始终都很紧张。
有人说,目前大城市的白领是前半生在用健康换金钱,后半生是用金钱换健康。
城市聚集了大量的资源,是我们物质财富和精神资源的集散地,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便利,但与城市繁荣共存的一些问题——城市病的症状也越来越凸现在人们面前。
城市发展的出路何在,未来人类和城市将走向何方?我们会找到一个与大自然和谐统一的
美好家园吗?
19、给加点字注音。
(2分)
(1)积淀 (2)堵塞
20、文章第2段中有两个单句从不同角度给“城市文化”定义,请找出这两个单句。
(2分)
(1) (2)
21、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2分)
A 、没有创新、不融汇时尚、不弘扬历史是农村文化呈单一性的原因。
B 、文化的包容、人才的流通使城市文化呈现出开放的特点。
C 、城市的现代化的交通、通讯的优势与工商业中心的结合提高了城市的经济效益。
D 、城市教育的发达、科技交流活动的频繁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
22、根据上下文的语言特点,在文章第8段的横线上填写一个恰当的句子。
(2分)
填写的句子:
23、为什么说“城市已不是‘人类诗意的栖息地’”?(2分)
24、城市化已成为世界潮流。
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正在加速。
请围绕“中国城市化中应重
视的问题”,对下面材料进行探究,提炼出2个观点。
(4分)
①国内一些地方政府在经营城市时,一味强调的是要“做大做强”,要争做“国际大都市”、
“区域中心城市”。
②中国古代筑城设市,能周密规划,因地制宜,不拘一格,各具特色。
③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介绍,目前全世界20个污染最重的城市有10个在
中国。
④我国许多城市都是历史文化名城,国务院先后公布了99座历史名城。
到2000年底,我国共有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27处,这些文化和自然遗产都是和城市发展相连的。
⑤发达国家对城市化建设有科学的、理性的认识,但这是他们付出了沉重的代价而获得的。
观点一:
观点二:
语文综合试卷共4页,第3页
密 封 线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收都不可耻。
——阿卜·日·法拉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