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现实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虚拟现实技术》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文)虚拟现实技术
课程性质非独立设课课程属性专业选修
教材及实验指导书名称《虚拟现实与系统仿真》
学时学分:总学时 40 总学分 2 实验学时 12 实验学分
应开实验学期四年级七学期
先修课程高级语言编程
一.课程简介及基本要求
该课程是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虚拟现实是一项综合技术,涉及计算机图形学、人机交互技术、传感技术等领域。
根据虚拟现实系统在系统结构和复杂性上差别,可分为完全沉浸式和普通桌面式。
本实验课程主要针对桌面虚拟现实系统的实现方法。
桌面虚拟现实系统实现的前提是构造虚拟现实场景和对场景的驱动。
通过实习,让学生在了解虚拟现实基本概念和术语的基础上,掌握基本的虚拟现实实现方法,为将来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奠定必要的知识基础。
二.课程实验目的要求(100字左右)
经过上机实际操作后,学生应达到下列要求:
1.能够掌握虚拟现实建模语言VRML,并且利用它构造基本的造型。
2.能够使用3DMAX或者Multigen Creator辅助工具创造较为复杂的虚拟场景。
3.掌握利用VRMLScript脚本语言驱动虚拟环境的方法。
三.适用专业:
地理信息系统。
四.主要仪器设备:
计算机,VrmlPad、Multigen Creator、3DMAX等软件。
五.实验方式与基本要求
1、本实验课程以实习为主,与《虚拟现实技术》理论课同时开设,不单独设课;
2、实验一人一机,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
3、教师首先写出具体的实验任务,并指出大致的试验步骤,引导学生利用理论课知识,采用编程思想和方法,逐步解决问题。
六.考核与报告
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成绩占《虚拟现实技术》课程总成绩的40%。
七.实验项目设置与内容
八.说明
1.《虚拟现实技术》实验的是作为《虚拟现实技术》理论课的同步课程,学生通过理论学习后,练习使用虚拟现实软件实现基本的虚拟现实场景。
2.《虚拟现实技术》实验共提供12学时实验内容。
3.在《虚拟现实技术》实验中,应该注意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发展,多方面介绍各种常用的虚拟现实工具软件的使用。
九.制定人:陈杰
审核人:
批准人:
十、制定时间:2006年12月
1。